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各类流行村的各项疫情指标的变化,以考核和评价荆州市重点血防项目实施2年后的效果.方法 应用EXCEL建立453个抽样村的数据库,采用EXCEL中SUMIF或DSUM函数,对各类流行村的病情、螺情等疫情指标分类求和.结果 用SUMIF或DSUM函数分别统计出了基础年与考核年的一、二、三、四、五类村中各项疫情指标的和.结论 应用EXCEL中的SUMIF或DSUM函数,能高效、便捷的对血吸虫病疫情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0~2004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5年来的疫情变化规律,为今后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点方案,》选择4个血吸虫病流行村作为监测点,并对其疫情进行流行病学监测。结果范渊村、挖沟村和新湖村2004年居民感染率比2000年分别下降了2.84%、62.98%和24.14%,西寺台村2004年居民感染率比2000年上升了30.84%;4个监测村的螺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各监测村耕牛感染率年间高低不一,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现有防治措施在疫情控制上有一定效果,但要长期坚持,并需进一步加强完善监测工作方法,制订更科学、合理、有效的血吸虫病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现有的门诊科室转换为所需要的科室分类。方法取某医院2009年门诊工作报表,用EXCEL中的LOOKUP函数将报表中的门诊科室名称转换为按专科分类的门诊科室名称,再进行门诊人次汇总。结果设置好科室分类的对应关系后,LOOKUP函数快速地将现有报表的科室设置转换为专科科室分类。结论 EXCEL中的LOOKUP函数可以方便地实现科室转换,结合数据透视表能将大量数据按需要进行复杂的分类统计,适应不同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
2001出院病人构成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杜育雄  罗文龙 《中国病案》2003,4(7):46-46,F003
分析每年出院病人的构成比,对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不同年龄段的疾病防治以及制定学科发展规划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我院2001年出院的29500例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我院2001年29500例出院病人的病案首页记录。按ICD-9分类统计出院病人第一诊断;各年龄段人数构成利用EXCEL绘制频数表;  相似文献   

5.
邱春嫦 《广州医药》2001,32(4):63-64
目的:利用EXCEL2000处理临床血液检验室质控,探索信息自动化处理的尝试。方法:用EXCEL2000进行质控数据处理,并绘制质量控制图。结果与结论:简化了质控中手工操作繁锁,能简单快捷利用EXCEL2000中各类函数进行统计学的处理,制作质控图,使计算结果准确,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6.
目的血检过筛后公式计算与直接冲算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的适用条件。方法先血检过筛后粪检确诊病例,探讨分析A、B、C村不同粪检受检率用人群感染率的影响;另按照就诊先后顺序,把D,E村所有检查人群平均分成10等份,每组各项数据累计递增,分析每组血检过筛后的粪检受检率对人群感染率的影响。结果当血检过筛后粪检受检率在80%以上时,公式计算与直接计算血吸虫人群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别。结论用数据分析佐证:公式计算与直接计算人群感染率的适用条件:血检阳性者的粪检受检率应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考核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核评估湖北省预防控制血吸虫病中长期规划防治目标和效果。方法分析湖北省2007、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资料;查阅和审核15个县(市、区)(以下简称县)2004-2008年血吸虫病防治资料;每县随机抽取3个流行村,现场调查人、畜血吸虫病感染情况,资料整理和归档情况,考核和评估血吸虫病疫情现状。结果防治资料表明全省5408个流行村人群、家畜感染率均降至5%以下。15个县、45个抽样村2004-2007年资料均为合格;2008年资料整理系统、规范,得分均>70分,建立了以村为单位的反映疫情变化的档案资料。现场考核的15个县3279个流行村的人畜感染率均降至5%以下,其中人群感染率≥1%的村2544个(占77.58%),<1%的村578个(占17.63%),为0的157个(占4.79%),人群平均感染率最高的是公安县(3.72%),家畜(耕牛)感染率最高的是沙市区(3.51%)。现场调查45个流行村,人畜感染率均在5%以下,其中人群感染率最高的3个村分别为公安县积玉村(2.98%)、嘉鱼县复阳村(2.50%)、潜江市进步村(2.46%)。耕牛感染率最高的3个村分别为江陵县花彭村(3.51%)、监利县烟灯村(2...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区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目前湖南省洞庭湖区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流行状况,制定科学防治措施和对策.方法:采用分层的原则,从洞庭湖区洲垸亚型流行区选择有代表性的10个流行村,进行家畜的粪检,进行人群的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查,用Visual Foxpro 6.0建立数据库,SPSS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检查6 438人,粪检阳性205人,阳性率3.18%;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男性高于女性,40岁~50岁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组,渔民感染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感染度在不同人群也各不相同.家畜感染率为21.16%.结论: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疫情状况仍较严重,应继续加强各种防治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2008-2017年血吸虫病疫情,为血吸虫病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整理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2008-2017年血吸虫病疫情年报资料,逐年比较流行村、人畜感染情况和钉螺情况的数据,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现有6个流行村,2008年三类流行村2个、四类流行村4个,2017年6个流行村全部为五类流行村;耕牛感染率从0. 64%降为0. 00%,已成为无耕牛区,人群感染率从0. 36%降为0. 00%,人畜感染基本得到控制; 2017年实有钉螺面积下降为2008年的13. 15%。结论武汉长江新城起步区2008-2017年血吸虫病疫情基本控制,仍需保持血吸虫病防治,建立监测预警体系,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颈项肩臂痛内治古方的用药特点。方法筛选以颈项肩臂痛为主治的古方,按其所治证进行分类,对不同证治古方的用药类别、总味数、单味药使用频数及药对(组)出现频数进行统计,并列举频数居前的代表药物。结果共有219首古方纳入研究,其中风寒湿痹证治方108首,痰湿阻痹证治方57首,寒湿阻滞证治方38首,正虚不足证治方26首。各类方剂药物组成及其常用药物均有不同特点。结论解表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是治疗颈项肩臂痛古方组成的主要药物,各证型内治古方有配伍特点及其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地区达到传播控制标准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雷达图分析法、多因素分析等相结合方法,分析、评估湖北省疫情控制地区在人群病情、耕牛病情、螺情等方面面临的达标风险。结果 2009-2011年湖北省达标风险村总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人群病情是今后主要的达标风险因素。在疫情控制地区3 459个流行村中,高度达标风险村占1.01%,中度达标风险村占13.70%,低度达标风险村占26.97%。结论湖北省疫情控制地区达标风险处于可控状态,但要确保全省在2013年底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必须以1 442个达标风险村为重点,制定并有效实施"一村一策"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Excel中完成P、u、t、F、χ^2值资料的Meta分析。方法通过IF语句,SUM、NORMSINV、TDIST、FDIST和CHIDIST等计算函数,编写Excel计算程序,结合医学实例计算并评价程序的计算结果。结果在Excel计算程序中输入不同文献的P、u、t、F、χ^2值,即可得到相应P值和u值的合并计算结果,程序结果与教科书给出的数值一致。结论在Excel中可方便、快速、正确地完成P、u、t、F、χ^2值资料的Meta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金湖县达到血吸虫病消除标准情况,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为指导消除后的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金湖县达到传播阻断标准以来的疫情资料、自评资料和工作资料进行审核。随机抽取3个镇各1个村进行现场评估。采用血清学方法(DDIA),每村人群查病不少于1 000人,阳性者采用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1粪3检)检查。 采用粪便毛蚴孵化法(1粪3检)每村查畜100头。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法对抽样村全部历史有螺环境和可疑环境进行钉螺调查,每村查螺框数不少于2 000框。对金湖县血吸虫病防治监测队伍、疫情报告、实验室检测能力以及疫情处置能力等进行评估。结果金湖县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的1998—2016年,累计DDIA检查73 555人次,阳性814人次,阳性率1.11%;粪检11 394人次,发现血吸虫病人1例,阳性率0.01%。家畜查病2 150头,未发现病畜。累计查螺36 287.60 hm2,发现钉螺面积70.87 hm2,其中新发现钉螺面积28.18 hm2。解剖钉螺8 560只,未发现阳性。现场评估DDIA检测3 016人,阳性率2.82%。病原学检查85人,未发现血吸虫病人。家畜查病290头,未发现病畜。查螺面积34.71 hm2,未发现钉螺。专业人员螺类鉴别、钉螺解剖、血清学实验和病原学实验等4项技能测试合格率均为100%,临床医生理论知识考试正确率为97.78%。资料评估得分为92.5分。结论金湖县自血吸虫病传播阻断后未发现本地感染的血吸虫病人、病畜和感染性钉螺,达到了我国消除血吸虫病标准,今后应完善监测工作体系,加强螺情、病情监测,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Excel中编写和应用四格表资料Fisher确切概率法的计算程序.方法 应用ExeeI中if语句、sum、fact、dsum等计算函数,编写四格表资料确切概率法的Excel计算程序,结合医学实例比较和评价计算结果.结果 在Excel计算程序中输人四格表资料4个数值,即可得剑确切概率法计算的各组合表P值、双侧累加概率P双、单侧累加概率P(-)或P(+)以及直接卡方检验和校正卡方检验的X2值、P值,计算结果与SAS、SPSS结果一致.结论 在ExceI中可方便、快速、正确地完成四格表资料直接卡方检验、校正卡方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的计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涂擦防蚴灵后依然感染血吸虫病的原因是否可能为不完全涂擦防蚴灵。方法从湖北省团风县、阳性县、黄陂区各抽取一个发放使用防蚴灵防护剂的行政村作为调查现场,在每个行政村随机访问不少于50名接触疫水前涂擦防蚴灵的村民,并观察完全涂擦防蚴灵组(A组)和不完全涂擦防蚴灵组(B组)粪检阳性率。结果 A组110人,其中男性69人,女性41人,平均年龄(49.8±8.6)岁,平均每天接触疫水230min,粪检阳性率0.0%;B组49人,其中男性37人,女性12人,平均年龄(48.1±8.6)岁,平均每天接触疫水220min,粪检阳性率6.1%。两组粪检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P<0.05)。结论完全涂擦防蚴灵的预防效果明显优于不完全涂擦,提示涂擦防蚴灵后依然被感染的可能为未完全涂擦防蚴灵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统计分析佛山市顺德区2009-2010年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危害程度和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等,评价药物化疗及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为今后有效预防控制华支睾吸虫感染、减少其所带来的社会及经济负担提供依据和实践经验。方法根据历史资料,在感染率相近的两个镇各选择一个村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开展健康教育,但观察组除健康教育外还对感染人群进行群体性服药,观察组人群不服药。干预前后分别检查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并对部分人群进行B超、肝功能及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规范率等的检查和调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及行为规范率均显著提高;观察组人群干预前后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由63.0%下降至32.2%(χ2=165.64,P<0.05);B超检查肝胆异常率由85.5%下降至62.8%(χ2=17.58,P<0.05);肝功能异常率由22.7%下降为12.0%(χ2=4.33,P<0.05),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人群上述检测指标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人群防治知识和行为水平,若结合药物化疗等综合防治措施可真正降低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减少华支睾吸虫对人体的危害,从而减少由此带来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海拔对云南省鹤庆县血吸虫病流行和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鹤庆县全县及血吸虫病流行区基本情况、血吸虫病疫情、不同海拔地区自然植被分布情况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鹤庆县境内不同海拔地区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全县各行政村按海拔可分为2900~3953m、1800~2899m、1500~1799m、1500m以下4个地区,海拔〉2900m地区没有血吸虫病流行,其余3个地区均有血吸虫病流行。血吸虫病疫情原来以海拔为1800~2900m的地区最为严重,流行村数、人口数、历史累计病人数、历史累计晚期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晚血)人数、历史累计钉螺面积占全县流行区比例分别为96.36%、97.57%、99.62%、100.00%、99.46%,1970年该地区血吸虫人群感染率为30.46%。2011年全县查出血吸虫病人数、晚血病例、血吸虫人群感染率、钉螺面积较历史累计病人数、历史累计晚血病人数、1970年血吸虫人群感染率、历史累计钉螺面积分别下降了99.99%、80.89%、99.99%、96.41%,没有发现感染性钉螺。2011年海拔1800~2900m的地区血吸虫人群感染率为0.003%,2011年现存晚血病例、查出病人全部分布在该地区,钉螺面积占全县钉螺面积的95.78%。2011年钉螺面积百分比以海拔〈1500m的地区为高,有螺环境出现率、有螺框出现率、活螺平均密度、活螺最高密度均以海拔为1800~2900m的地区为高。结论研究不同海拔地区的自然植被分布对钉螺分布和控制、血吸虫病流行和控制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A survey for transmission of schistosomiasis was carried out in one of the labour villages of Wonji Sugar Estate, Ethiopia. Little or no schistosomiasis was present prior to establishment of this irrigation scheme. The survey revealed that 82% of the children between 5-14 years were now excreting S. mansoni eggs, and high intensities of egg excretion were observed (geometric mean intensity 377 eggs/g faeces, with 26% excreting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1000 eggs/g). Large numbers of Biomphalaria pfeifferi snails were discovered in the irrigation canals near the village, of which 5% were shedding schistosome cercariae. No cases of urinary schistosomiasis were seen, although intermediate hosts of this infection were present. Poor maintenance of sanitary and water supply facilities, combined with a lack of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the control measures, were identified as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dramatic rise in transmission. All children infected with S. mansoni were treated with praziquantel (40 mg/kg body weight). A follow up one month after chemotherapy indicated a cure rate of 69% and a reduction in geometric mean egg output of 7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