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目的观察应用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糖的影响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方法将124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四组各31例,在使用降血糖药物种类、剂量不变及均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服美托洛尔。A组:25mg每日3次;B组:25mg每日2次;C组:12.5mg每日2次;D组:6.25mg每日2次。测量四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变化及各组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A、B两组空腹血糖治疗前分别为(8.8±2.7)mmol/L、(8.9±2.7)mmol/L,治疗后分别为(5.4±2.0)mmol/L、(5.9±2.2)mmol/L,A、B两组治疗前、后比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后血糖则无明显变化;C、D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无明显变化。A、B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与C、D两组比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19%)、B(16%)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C(6%)、D(0%)两组。结论美托洛尔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血糖的影响与其剂量大小有关,起始剂量越大其低血糖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餐前15min内口服瑞格列奈0.5mg,每日3次,二甲双胍0.25g,每日3次,对照组餐前15min内口服瑞格列奈0.5mg,每日3次,餐时口服阿卡波糖50mg,每日3次,根据血糖情况调整上述药物剂量,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监测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化酶(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体重指数(BMI),低血糖发生率等。结果经过12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PBG,HbAlc均有明显下降,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2周后TG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指数也有所下降(P〈0.05),但对照组无以上改变。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合用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还能控制体重、低血糖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联合达美康缓释片与单用达美康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8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达美康缓释片30mg每日1次和二甲双胍500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达美康缓释片3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16周。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糖化血红蛋白比对照组亦有较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甘油三脂及总胆固醇无明显变化(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达美康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单用达美康缓释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预混门冬胰岛素50与预混人胰岛素50R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预混门冬胰岛素50组和预混人胰岛素50R 组各38例,采用2次皮下注射方案,药物剂量依据血糖调整,为期12周,观察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血糖事件、每日胰岛素用量。结果与预混人胰岛素50R 组相比,预混门冬胰岛素50组治疗后餐后2h 血糖降低明显(P <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降低、胰岛素应用剂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预混门冬胰岛素50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的同时,减少了低血糖发生,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二甲双胍联合达美康缓释片与单用达美康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将8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达美康缓释片30mg每日1次和二甲双胍500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达美康缓释片30mg,每日1次,疗程均为16周。结果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糖化血红蛋白比对照组亦有较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甘油三脂及总胆固醇无明显变化(p〉0.01)。结论二甲双胍联合达美康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优于单用达美康缓释片。  相似文献   

6.
胡国红  杨英 《四川医学》2010,31(9):1348-1349
目的观察预混赖脯胰岛素(优泌乐25)与阿卡波糖(拜糖苹)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达标情况。方法将确诊2型糖尿病需胰岛素治疗患者8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预混赖脯胰岛素(优泌乐25),早晚餐前皮下注射,疗程12周。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方案上加用阿卡波糖(拜糖苹),50mg,3次/d,疗程12周。观察血糖控制达标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12周后,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达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低血糖事件明显少于对照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空腹血糖(FPG))达标无差异。结论优泌乐25与拜糖苹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血糖及HbA1 c控制更理想,低血糖事件明显减少,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每天2次注射双时相门冬胰岛素50(BIAsp 50)和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 30)联合二甲双胍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50例预混人胰岛素控制不佳的T2DM,研究周期共16周,包括4周导入期和12周治疗期。受试者在导入期内继续之前的胰岛素治疗,将原用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改为二甲双胍,导入期结束后,随机分组至BIAsp 50组或BIAsp 30组,治疗12周。 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基线水平明显下降;治疗12周后BIAsp 50组餐后2 h血糖较BIAsp 30组降低更明显,其中早餐后及晚餐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两组空腹血糖、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低血糖的事件数均很少,均无严重低血糖发生。胰岛素应用剂量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IAsp 50较BIAsp 30改善HbA1c和餐后血糖效果更佳,显著减少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8.
邓海鸥  林凯  李东风  黎映兰  许翎 《广东医学》2006,27(10):1559-1560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分别联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停用原来治疗方案,改用每天早上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6IU。1周后随机分为A组、B组、C组,3组均继续使用甘精胰岛素,并根据空腹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A组格列美脲2mg/d,B组二甲双胍1500mg/d,C组阿卡波糖1500mg/d,共治疗12周。对比分析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和早餐后2h血糖(2hPG)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3组FB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12周后B,C组2hPG及HbA1c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与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②3组甘精胰岛素用量无统计学差异。③3组低血糖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3组共4例低血糖患者均无明显低血糖症状。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优于联合格列美脲,能较好的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阿格列汀联用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74例,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各37例,参照组患者降糖药物选用二甲双胍,治疗组患者降糖药物选用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变化和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前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改善,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重指数升高水平、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相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效果确切,与单用二甲双胍对比,降低血糖的效果更显著,且不增加副作用,对患者体重影响不大,不会导致低血糖发生率增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磺脲类合并二甲双胍失效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将43例经磺脲类、二甲双胍治疗失效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磺脲类药改为瑞格列奈0.5~2mg,每日3次,二甲双胍剂量不变。观察12周内不同时间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磺脲类合并二甲双胍治疗失效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诺和锐30(BIAsp30)与诺和灵30R(BHI30)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与诺和灵30R组,每组各30例,在固定的糖尿病饮食及教育的基础上,采用每日2次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30或诺和灵30R。观察两组不同治疗方案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HbA1c)、住院时间、胰岛素计量变化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治疗后FPG和2hpBG均明显下降(P〈0.01),但诺和锐30组餐后血糖下降更明显(P〈0.05);②诺和锐30组住院时间较诺和灵30R组明显缩短(P〈0.01);③诺和锐30组在控制血糖更佳的同时全天所需药物剂量较诺和灵30R组减少约10%(P〈0.01);④诺和锐30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诺和锐30能更好的降低2型糖尿病血糖水平,而不增加低血糖的风险,能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并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西格列汀对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100例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老年T2DM患者分成两组:西格列汀组应用磷酸西格列汀片,每次100 mg,1次/天,口服;吡格列酮组应用盐酸吡格列酮片,每次15 mg,1次/天,口服.两组均同时应用胰岛素,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血糖变异系数(CV)、空腹C肽(FCP)、餐后2hC肽(2hPCP)、空腹胰高血糖素(PGG)、餐后2h胰高血糖素(2hPGG)、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日胰岛素用量(DID)、体质量指数(BMI)、血清CA19-9及血尿酸(BUA)、低血糖发生的频次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2周后,西格列汀组患者的FPG、2hPG、HbA1c、AUC、CV、PGG、2hPGG、TC、TG、SBP、DBP、DID及BMI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吡格列酮组患者的FPG、2hPG、HbA1c、AUC、CV及BUA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西格列汀组患者治疗后的2hPG、HbA1c、AUC、CV、PGG、2hPGG、TC、TG、SBP、DBP、DID及BMI均低于吡格列酮组(均P<0.05),西格列汀组患者治疗后的FCP及2hPCP均高于吡格列酮组(P<0.01);西格列汀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吡格列酮组(P=0.045).西格列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3).结论 与吡格列酮相比,对需要大剂量胰岛素治疗的老年T2DM患者应用西格列汀可以减轻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剂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将22例需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一组心血糖跟踪监测及数据处理系统监测其全天血糖谱(3餐前及餐后2小时,睡胆和睡时,简称强化监测组);另一组为普通监测组,仅测定早餐前及餐后2小时血糖,两组皆在治疗的前1天和第5,10,15天监测患者血糖,并根据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结果表明,强化监测组血糖控制在治疗第5,10,15天时皆优于普通监测组(P〈0.01),第15天时强化监测的胰岛素全天用量明显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门冬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CSII治疗,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B组于早、晚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30,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结果 CSII组和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5),两组的空腹血糖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餐后2小时血糖好于B组(P<0.05)。CSII组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明显高于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组(P<0.01)。结论 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短期应用胰岛素泵输注门冬胰岛素降糖效果优于门冬胰岛素30常规2次皮下注射,低血糖少,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苟渊 《吉林医学》2014,(19):107-108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功能性频发室性早搏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收治功能性频发室性早搏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曲美他嗪片20 mg,3次/d,美托洛尔12.5 mg,2次/d,逐步增加到25 mg,2次/d;对照组使用美托洛尔12.5 mg,2次/d,逐步增加到25 mg,2次/d,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对照组有效率为70%,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早搏减少、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患者临床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3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作用.方法:6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21例采用一天两次注射预混胰岛素+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方案(Mix组),21例实行三短一长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MDI组),26例接受胰岛素泵方案(CSII组),待血糖平稳后胰岛素泵方案组改为3+1方案.观察各组患者血糖达到目标值所需要的胰岛素剂量、时间、血糖波动幅度、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和胰岛素泵改成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案后达稳态水平所需的胰岛素剂量、时间及血糖波动.结果:①MDI组、CSII组达标时间、血糖波动小于Mix组.②治疗7d时MDI组与CSII组相比全天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Mix组中餐后血糖明显高于MDI组与CSII组,睡前及夜间2:00血糖则明显低于MDI组.③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Mix组和MDI组.④CSII组改为MDI方案后胰岛素用量及血糖波动幅度无明显变化.结论:胰岛素泵和MDI治疗方案控制血糖的效应相似;一天两次预混胰岛素结合药物治疗可以减少胰岛素用量,但低血糖发生率相对较高,血糖波动幅度较大,中、晚餐后血糖控制欠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予诺和灵R三餐前+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治疗组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超短效赖脯胰岛素。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餐后2 h血糖值,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2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P>0.05)。2组胰岛素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0.05)。结论: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较符合生理需求,血糖控制佳,低血糖发生率低,是值得推广的糖尿病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组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胃肠旁路术后禁食期控制血糖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型糖尿病行胃肠旁路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重组甘精胰岛素组25例及中效胰岛素组25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禁食期平均血糖、平均日基础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率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禁食期平均血糖、平均日基础胰岛素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组甘精胰岛素组血糖达标率高于中效胰岛素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低血糖发生率低于中效胰岛素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胃肠旁路术后能安全、有效、平稳控制血糖,而且方法简便,为胃肠旁路术后禁食期间控制血糖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严勋  陈东  郝建英  张霞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1):1433-143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4例,在抗感染治疗同时,观察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输入诺和灵(R)控制血糖,对照组予皮下注射胰岛素(诺和灵R,诺和灵N)强化控制血糖,并记录两组治疗病程中低血糖总次数,比较两组治疗前及入院第2天、第2周、第3周空腹、餐后2h血糖水平及每天胰岛素平均用量,并比较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3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天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各时间点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达标时各胰岛素用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1),低血糖发生人次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泵能减少胰岛素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疗效相当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对单纯口服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6月收治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和吡格列酮治疗,对照组采用预混胰岛素注射治疗,患者均每周进行随访,持续观察3个月.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并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和体重.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空腹血糖[(5.31±1.12)mmol/L vs.(6.48±1.09)mmol/L]、餐后2h血糖[(7.46±1.08) mmol/Lvs.(8.21± 1.4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39±0.98)%vs.(6.03±1.04)%]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指标、BM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实验组轻微低血糖事件3例,对照组轻微低血糖时间8件,夜间低血糖时间5例,2组均无低血糖昏迷发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13,P=0.005).结论 对于单纯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对控制血糖具有明显的效果,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