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在内科治疗的同时,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对预组一些不正确的认知进行纠正,应用心理测验量表对照观察两周。结果 发现心理干预能有效地稳定病人情绪,消除焦虑,抑郁、敌对性症状,也改善了躯体症状。结论 老年糖尿病在躯体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干预能促进疾病的康复,临床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 将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确诊为冠心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110例)和对照组(106例),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治疗并给予评定,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合并轻度及中度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干预组治疗后心理症状与躯体症状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轻度及中度精神心理问题的患者,在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方面的干预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的心理评估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因胸痛入院的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及针对抑郁情绪进行心理/药物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抑郁状态问卷()、症状自评量表(DSISCL蛳90)对11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中伴有抑郁情绪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药物干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144例冠心病患者中伴有抑郁情绪者68例,占47.2%。在SCL蛳90调查中显示躯体化、抑郁、焦虑、总分、阳性均分(高于常模)、恐怖、偏执(低于常模)等项因子与常模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针对抑郁情绪的心理/物干预能显著降低抑郁评药分(P<0.01),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出院后因症状复发再次就诊次数(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可伴有多种心理障碍,有效的心理/药物抗抑郁治疗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A型行为负性情绪的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竞争意识的增强,使冠心病的促发因素增多,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冠心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表明,冠心病发病过程中既有生物因素又有心理社会因素;既是心身疾病又是身心疾病;在临床症状方面既有躯体症状又有心理症状;在治疗方面既要对疾病进行药物干预又要对负性情绪、不良行为模式进行心理干预,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临床效果。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医疗方法、技术正在突飞猛进发展,例如临床上的介入治疗,在冠状动脉内放入支架、球囊扩张术、心脏血管搭桥手术等,确实解决了病人的心脏供血问题,提高了生命质量。但是心肌梗死后坏死的心肌已不能复活或再生.再通的血管还可以再次阻塞,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同时使人们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以便提供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7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常模对照分析研究。结果:在因子分析中,冠心病患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0.01)。结论:冠心病患者不仅有生理疾病,还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内科治疗的同时,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5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测查,并与成人常模进行对照.结果:冠心病患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惧等方面明显高于成人常模,说明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低.结论:冠心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心理不健康与疾病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该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冠心病伴躯体化症状病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对住院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选出符合条件的40例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干预组(2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运用"双心医学"模式进行干预,4周后再次测评,将干预组病人干预前后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干预组病人SSS评分在干预4周后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23.28,P0.05);常规治疗组SSS评分在常规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也有显著降低(t=2.76,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SS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双心医学"模式在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同时,积极干预冠心病患者存在的心身障碍,达到心血管病和心理恢复双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双心医学"模式通过药物干预、情感关怀多种方法促进病人心血管和心理双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真正实现了新的整体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37例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对其治疗过程实行心理干预治疗,同时取未采取心理干预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37例与之对照。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FIQL生活质量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在治疗过程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包括焦虑、抑郁、躯体症状等。经过心理干预后抑郁、躯体症状、焦虑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低位直肠癌Dixon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儿童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心理干预方法及疗效,探讨白血病患儿的气质特点,为白血病患儿在长达2~3年的化疗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干预的理论依据。方法按照相等对匹配原则,将16名自血病患儿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于预组进行了为期2周的临床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一般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以90项症状检核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编制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和白血病医学疗效评估标准等为指标.观察临床心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心理适应、生存质量和躯体症状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心理不适明显减少,生存质量显著改善,躯体症状也有一定程度的缓解。结论临床心理十预能起到减轻白血病患儿心理不适,提高生存质量及减轻身体症状。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是身心疾病的一种,既存在躯体的症状,又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病人在住院期间,除给予药物治疗,同时我们还帮助病人掌握冠心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治疗转归及注意事项,使病人对冠心病有所了解,并能加强预防,积极配合治疗,减少了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变化特征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对照我院近2年82例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82例患者经心理护理干预后,平均3.5d眼压值降至适于手术,心理状态稳定,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急性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变冠心病患者情绪和提高临床疗效的效果。方法:将108名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4例)进行对照研究。实验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临床常规治疗。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于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后1个月末及3月未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行为干预后实验组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因子分、人际关系因子分、抑郁因子分、焦虑因子分、恐怖因子分明显低于临床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SAS(45.44±10.27)分、SDS(52.86±10.13)分,标准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模式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应对负性情况、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性研究,从符合研究标准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为研究对象,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焦点解决干预模式。干预2周后统计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及心理韧性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对照组HAMD(72.1±13.8)分,HSMD(64.3±9.4)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78.5±11.6)分、(72.3±11.5)分(P<0.05);干预后对照组乐观、坚强、坚韧评分依次为(8.7±0.8)分、(25.8±4.5)分、(47.2±6.5)分,均显著低于观察组(9.1±1.3)分、(32.4±5.8)分、(52.3±5.2)分(P<0.05)。结论焦点解决模式通过提出问题、鼓励参与式护理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心理。  相似文献   

14.
唐秀革 《河北医学》2013,(11):1677-1680
目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体会分析。方法:选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7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予以药物保守治疗的75例老年冠心痛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即对照组),同时对两组患者QTd、HRV以及冠心病者生活质量测评专用量表(SAQ)进行观察和评定、记录,且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不同时间段QTd、HRV相应指标变化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0d、治疗后30d分别与治疗前相比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30d与治疗前相比P〈0.05,而两组患者相应时间段各指标相比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在治疗后30d优于治疗后10d,治疗后10d优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冠心痛效果显著且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谭美红 《吉林医学》2011,(24):4964-4965
目的:观察黛力新治疗冠心病伴发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80例社区冠心病伴发GAD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60例,A组为单纯心理干预组;B组为黛力新干预组;C组为心理联合黛力新干预组,共治疗8周;观察三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的得分。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HAMA得分均明显降低,黛力新参与的B和C组较A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B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疗效均明显高于A组。结论:药物疗法较单纯的心理支持疗法和认知疗法能更快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冠心病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治疗的冠心病病人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后,观察组冠心病病人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观察组病人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抑郁症状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2例(实验组),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27例,稳定性心绞痛35例,正常人30例(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浆CRP浓度,并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抑郁症状。结果冠心病患者抑郁的躯体性障碍和抑郁的心理性障碍评分、血浆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者的CRP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者;冠心病患者的CRP与抑郁的躯体性障碍和心理性障碍显著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浆CRP水平与抑郁的躯体性障碍和心理性障碍相关,与抑郁心境无关。  相似文献   

18.
通心络对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通心络对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拟行PCI术冠心病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术前7 d开始服用通心络胶囊,每次3粒(每粒0.26 g),每天3次,服药35 d;对照组未服用通心络胶囊。两组病人均接受其他冠心病常规治疗,观察至术后28 d。两组均在入院时、PCI术前、术后24 h、术后28 d分别采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浓度。结果PCI术前两组血清IL-18和hs-CRP浓度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1~1.572,P>0.05);PCI术后24 h较入院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5~10.222,P<0.01);术后28 d两组hs-CRP浓度、对照组IL-18浓度与入院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82~1.014,P>0.05),治疗组IL-18浓度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43,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入院时和术前IL-18、hs-CR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9~0.729,P>0.05);术后24 h的IL-18、hs-CRP浓度差异有显著意义(t=2.523、3.168,P<0.05);术后28 d的IL-18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8,P<0.05),hs-CRP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0,P>0.05)。结论通心络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显著降低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炎性因子浓度,减轻冠心病病人PCI术后血管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冠心病社区干预的文章进行整理,从冠心病的非药物管理(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心理干预)、药物管理、冠心病相关疾病的协同治疗、双向转诊、信息化管理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提供冠心病社区干预的经验,提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以期改变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子,促进健康,提高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