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工髋关节无菌性松动27例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玉珍  沙正霞  宗维恕  王发斌 《重庆医学》2003,32(12):1720-1720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松动的病因,提前预防,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27例松动翻修的人工髋关节,手术时取关节周围的界膜组织,同时取32例拆除内固定物的周围瘢痕组织,进行光镜、偏振显微镜及细菌培养。结果 松动人工髋关节周围存在的界膜中含大量磨屑微粒、细胞释放活性因子和酶类,而骨折内固定物周围的瘢痕组织主要有纤维成分。结论 关节磨损后,其力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导致骨溶解,无菌性假体松动,故确保假体稳定及抗骨吸收因子药物应用是防止松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8例因松动行翻修术的人工髋关节,手术时取假体周围的界膜组织,另取8例骨折内固定物周围疤痕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在松动假体周围的界膜中发现大量的磨损颗粒、组织细胞增生及溶骨因子。而骨折内固定物周围的疤痕组织主要为纤维组织。认为假体使用过程中磨损产生的磨损颗粒激活炎性细胞产生溶骨因子,是导致假体无菌性松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界膜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Cai X  Wang J  Lu S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1):826-830
目的 观察假体周围界膜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特征,探讨磨损颗粒在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 对51例于我院行翻修术患者的无菌性松动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界膜组织切片作HE、番红O-亮绿染色及CD68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界膜组织学构成、磨损颗粒种类、分布及其取信部位的组织学特征,测量颗粒长短径,计算CD68阳性细胞数。TEM下观察界膜细胞超微结构及被MХ吞噬颗粒的特征,并测量其长短径。结果 界  相似文献   

4.
假体无菌松动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晚期的主要并发症 ,严重影响了此类手术的远期效果。一般认为界面的疲劳损伤、磨损碎屑和应力遮挡是导致假体松动的原因。1 历史回顾骨水泥于 50年代初由 Haboush首先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以后 Charnley大量使用和推广 ,到 60年代骨水泥已被广泛用于固定各类人工关节。全髋关节置换术保留了关节功能 ,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对骨水泥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的深入研究及骨水泥寿命的提出 ,骨水泥固定 (机械固定 )产生的并发症如老化、碎裂、接触性骨坏死 ,下沉导致的人工关节松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工髋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假体的无菌性松动。研究表明 ,这和假体长期磨损产生的微粒作用于周围的巨噬细胞而诱发的生物学反应有关。磨损微粒激活假体周围组织细胞释放前炎症介质 ,诱导破骨细胞的活化和分化 ,引发假体周围的骨溶解。充分地认识这个过程 ,对减少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 ,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固定方式假体周围溶解X线征象差异与磨损颗粒迁移特点及其易聚积部位之间的联系,分析磨损颗粒在假体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因无菌性松动行翻修术的39个国产人工髋关节术前X线片,按部位及固定方式分组统计假体周围不同区域衬性和膨胀性骨溶解的发生率,并测算溶骨带宽或溶骨面积。结果 非骨水泥固定髋巨假体周围各区(Delee分区法)衬性骨溶解发生率明显高于骨水泥固定组(P〈0.05),溶骨带  相似文献   

7.
探讨不同固定方式假体周围骨溶解X线征象差异与磨损颗粒迁移特点及其易聚积部位之间的联系 ,分析磨损颗粒在假体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方法 :观察因无菌性松动行翻修术的 39个国产人工髋关节术前X线片 ,按部位及固定方式分组统计假体周围不同区域衬性和膨胀性骨溶解的发生率 ,并测算溶骨带宽或溶骨面积。结果 :非骨水泥固定髋臼假体周围各区 (Delee分区法 )衬性骨溶解发生率明显高于骨水泥固定组 (P <0 0 5 ) ,溶骨带宽以三区最重 (P <0 0 5 )并大于骨水泥固定组对应区 (P <0 0 5 ) ;膨胀性骨溶解以三区发生率最高 (P <0 0 5 ) ,但两种固定方式各对应区之间发生率及溶骨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柄周衬性骨溶解宽度人工股骨头组除一、四区 (Gruen分区法 )、全髋关节组除三、四区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外 ,其它各对应区均以骨水泥固定组较重 (P <0 .0 5 ) ;膨胀性骨溶解发生率以一、七区最高 (P <0 .0 5 ) ,两种固定方式各对应区之间溶骨面积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无菌性松动假体周围骨溶解的发生部位及严重程度与磨损颗粒迁移和聚集的部位有关 ,固定方式不同骨溶解的X线表现亦有差异。阻断磨损颗粒的扩散可能是防止骨溶解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成纤维细胞( Fb) 在无菌性松动中的作用。对髋关节翻修所获界膜( 组1) 、相应髋关节滑膜( 组2) 、内固定物周围异物反应组织( 组3) 及正常髋关节滑膜( 组4) 中 Fb 的分布及形态学进行了组织学与超微结构的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在各组中的分布及形态表现不同,组1 与组2 中呈现功能活跃相,而组3 与组4 中呈相对静止状态。提示 Fb 对假体松动及骨溶解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R)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3例(18髋)THR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取出假体进行观察,重新置入髋臼及股骨头假体.结果:本组假体无菌性松动发生在人工髋关节置入术后3年10个月至18年6个月;骨水泥型10髋、非骨水泥型8髋;假体柄松动10髋,其中Ⅲ型松动6髋,Ⅳ型松动4髋,假体臼松动8髋,其中Ⅱ型松动1髋,Ⅲ型松动4髋,Ⅳ型松动3髋;手术取出的10例骨水泥型假体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多区域抛光现象和界膜形成,8型非骨水泥型假体表层钴铬小珠脱落,重新置入髋臼及股骨头假体后疗效满意.结论:THR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受多种因素影响,翻修手术时应彻底清除骨水泥、界膜,植入组织相容性良好的假体,使宿主骨和假体界面形成牢固结合,以降低假体植入后的松动率.  相似文献   

10.
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至今还没有找出一种最佳的方法。如果对假体周围骨折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当常会出现骨折不愈合、假体松动、内固定物折断、松动、骨折成角畸形愈合等并发症,造成肢体功能障碍[1]。自2002年以来,我们采用小切口、钢板内固定法治疗稳定的股骨干髓内假体周围骨折23例,术后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3例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均为闭合稳定型,男14例,女9例;年龄46~82岁,平均67.3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19例,车祸4例。其中髋关节假体非骨水泥型3例,骨水泥型20例,骨水泥翻修型2例。骨折位于髓内假体尖端10例,位于髓内假体远端5…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致四肢长骨病理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1991~2003年我院共收治恶性肿瘤致四肢长骨病理性骨折病人41例,其中下肢病理性骨折23例,上肢病理性骨折18例。对所有病例分别行交锁髓内钉治疗、植骨钢板内固定、加压螺钉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等途径治疗。结果23例下肢病理性骨折,伤口不愈合1例,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发生1例,全髋假体松动及移位1例,股骨头坏死1例;18例上肢病理性骨折,使用钢板植骨内固定的所有病例无一例发生骨不连,延迟愈合2例,畸形愈合1例,1例行交锁髓内钉的患者发生骨不连。结论当前开展的这些外科治疗技术,如交锁髓内钉、钢板内固定、加压螺钉内固定和人工髋关节置换等,均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骨水泥引起人工髋关节术区骨质溶解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宏恩  唐农轩 《医学争鸣》1991,12(4):255-257
  相似文献   

13.
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6年5月收集的胸腰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失败病例共20例,其中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后10例,胸腰椎退行性疾病内固定术后8例,腰椎滑脱内固定术后2例,发现时间术后1天~48月.结果:内固定螺钉松动或断裂7例,内固定系统中的连接杆松动或退出1例,内固定松动合并感染3例,内固定螺钉进入椎管或打入椎间隙者或穿破椎体者4例,术后反复腰痛者5例,术后假关节形成2例,内固定取出后椎体高度丢失3例.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充分准备并熟练掌握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是胸腰椎内固定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8例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采用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23例,三部分骨折10例,凹部分骨折5例。其中18倒二部分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5例二部分骨折及6例三部分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三叶草钢板内固定;4例三部分骨折及2例四部分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剖定;3例四部分骨折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后进行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5—40个月,平均20.1月。所有行内固定术者骨折均愈合,无发生畸形愈合。愈合时间为6-10周。平均8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者,未出现段体松动等并发症。对术后所有患肩功能采用Michael Reese医疗中心评分标准进钉评估,其中优良率86.84%。结论:通过术前对患者的骨折情况进行充匀的评估,选用合迫的手术方莱,术后给予积极合理的功能锻炼,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O锁定加压板(LCP)加植骨内固定治疗尺桡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2001年3月~2010年11月对26例尺桡骨骨不连行手术内固定,训练摔伤12例、机器绞伤4例、砸伤6例、交通伤4例。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17例。其中尺桡骨不愈合5例,尺骨不愈合13例,桡骨不愈合8例。全部采用LCP内固定加自身髂骨植骨。结果 26例经4~12个月,平均6个月的随访。骨不连全部愈合,无钢板螺钉断裂、松动、疲劳骨折及再骨折等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采用LCP内固定加植骨治疗尺桡骨骨不连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具有操作简便,可提供坚强、有效的内固定,有利于前臂、关节早期功能锻炼,减少了骨不连的发生,是治疗尺桡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碎补总黄酮对聚乙烯微粒引起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采集20例健康人体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随机分组培养.A组(对照组):仅单核细胞;B组:单核细胞+聚乙烯微粒;C组:单核细胞+聚乙烯微粒+帕米磷酸钠(10 mg/L);D组:单核细胞+聚乙烯微粒+骨碎补总黄酮(5 mg/L);E组:单核细胞+聚乙烯微粒+骨碎补总黄酮(10 mg/L);F组:单核细胞+聚乙烯微粒+骨碎补总黄酮(20 mg/L).培养48 h后,检测细胞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结果 TNF-α含量B组高于A组(P〈0.01);C、D、E、F组分别低于B组(P〈0.01);C组与D、E、F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和E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和F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低于D组(P〈0.01),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D、E、F组有逐渐减少趋势.结论在体外聚乙烯微粒可以刺激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过量分泌TNF-α.在体外骨碎补总黄酮和帕米磷酸钠均可有效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过量分泌TNF-α.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在体外骨碎补总黄酮和帕米磷酸钠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过量分泌TNF-α的效果相似.骨碎补总黄酮能有效抑制由磨损微粒介导的TNF-α的高表达,有望成为将来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一种很有潜力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和分析改良交锁髓内钉在治疗骨纤维异样增殖症、骨囊肿合并病理骨折、长骨转移癌合并病理骨折和上、下肢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疗效. [方法 ]将普通 V型或梅花髓内针,经加工改良成交锁髓内钉,对部分上述患者作内固定治疗.[结果] ①骨纤维异样增殖症 16例,其中 7例清除病灶后再行畸形段截骨矫形,所有病例病灶清除 植骨后用改良髓内锁钉固定;骨囊肿合并病理骨折 12例,全部病例病灶彻底清除 植骨后用改良髓内锁钉固定,术后随访病灶愈合良好,未见复发,肢体功能满意.②长骨转移癌合并病理骨折 15例,用改良髓内锁钉进行姑息固定手术,达到稳定肢体的目的,效果满意. ③ 15例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其中 9例接近解剖复位, 6例达功能复位标准,肢体未见缩短或旋转畸形,术后无并发症,愈合时间 2.5~ 7个月,平均 3.5个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改良交锁髓内钉同样具备市售交锁髓内钉防旋转、防分离和重叠移位的作用,手术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特别适合于经济承受能力差的患者;用于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和骨囊肿矫形术后的内固定,效果良好;对合并病理性骨折的长骨转移癌能达到临时固定、缓解症状的目的;对骨折断端的加压效应有利于骨折愈合;临床疗效满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9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治疗的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分为4组:A组2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B组28例,行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C组26例,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治疗;D组24例,行Gamma钉内固定治疗。比较4组术后3、6、12、18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随术后时间延长而均较前一时间点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一时间点A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在同一时间点明显高于C组和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和D组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在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无髋内翻畸形、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B组随访期内内固定松动、断裂及髋内翻畸形发生。C组出现内固定松动2例,髋内翻畸形3例。D组出现1例(Ⅱ型)钉远端股骨干骨折,1例大腿中上端疼痛;结论与内固定术相比,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更具优势,近期疗效满意,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并发症少,其远期并发症尚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