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丽林  王慧珍  杨锐 《吉林医学》2011,32(12):417-418
目的:为了加强检验科质量管理,保证检验标本质量,必需完善分析前质量控制。方法:建立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合作,共同制定医生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等操作规程,以级各种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影响因素和对策。提高合格标本的送检率。结果:通过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的建立和持续改进,不合格标本数量持续下降,有效地提高检验质量。结论:检验人员有必要和临床医护人员学习、了解分析前质量控制内容,将临床科室与实验室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质量控制,共同制定、编写适合于本医院的标本采集手册,提高检验标本质量完善分析前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准确、最佳的结果,保证医疗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实验室质量管理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3年1月~12月于我院实行实验室质量管理,做好标本采集、标识、运送、处理、检验结果分析、检验结果报告的质量控制工作,分析管理成效。结果:实施质量管理后,相关工作人员对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相关知识掌握水平有所提高,标本检测结果符合率提升至100%,医护人员对实验室的工作满意度提升至95%。结论:实验室质量管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检验结果符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检验标本的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多数实验室对检验中和检验后都有较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但由于标本的采集多在实验室外实施,导致检验标本的质量成为检验操作程序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引起实验室检验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临床检验标本合格率的措施包括:做好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和预处理等全过程.实践证明,对各种检验项目的 标本,其采集前做好患者准备,采集标本的种类、方法、需要量,以及抗凝剂和防腐剂的种类、用量、送检等所需注意事项,是提高临床检验标本合格率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中一个重要环节标本采集不当而致使的检验结果误差,结合日常工作中具体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以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特别是临床护士的重视,加强标本取材的质量意识,增强工作责任心,从而提高标本取材质量,减少检验结果的误差,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陈旭丽  费选文 《广东医学》2002,23(12):1334-1334
现代全程质控的概念是:实验室前质控,实验室内质控,实验室后质控。与护士关系最密切的是实验室前质控,即标本采集到达实验室阶段的质量要求。目前医院的临床生化血液标本多由护士取送,环节多,时间长,加上部分医护人员对标本误差因素的认识不足,是造成不正确检验结果因素之一,而不正确的检验结果将误导临床诊断或治疗。故强化质量控制的观念和意识,使护士正确采集血标本,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现总结我科2001年8月240个血样本的采集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玲芬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10):1239-1239
标本的采集至关重要。高质量的标本,再精密的仪器也得不到正确的检验结果。由于标本的原因引起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准确,影响临床诊治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实验室技术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血细胞分析仪的标本采集及影响因素质量控制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检验标本的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多数实验室对检验中和检验后都有较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但由于标本的采集多在实验室外实施,导致检验标本的质量成为检验操作程序中的薄弱环节,需要引起实验室检验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加强临床检验标本合格率的措施包括:做好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和预处理等全过程。实践证明,对各种检验项目的标本,其采集前做好患者准备,采集标本的种类、方法、需要量,以及抗凝剂和防腐剂的种类、用量、送检等所需注意事项,是提高临床检验标本合格率不可缺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加强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用常规检测方法,对工作中的不合格标本,有误差反馈的生化检测结果,重新采取标本检测或对标本复测,查找引起误差的原因。结果:标本采集不当6例,标本溶血16例,采血前病人准备不当者3例,采血试管使用不当者2例,血清标本在样品杯中凝集者3例,血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1例。结论:临床生化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十分重要,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需要医护人员、病人共同来完成。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住院患者尿液常规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保证尿液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应保证尿液标本的正确采集.各医院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的标本采集须知及注意事项,建立送检标本验收制度,不合格的尿液标本退回制度,避免不合格尿液标本进入下一工作程序.为做好这项工作,检验科应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的联系及沟通,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向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宣传,讲解正确的尿液标本采集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作为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的一种有效途径,已发展成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大中型医院实验室,在质量控制方面正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建立了明确并有效的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措施: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合作,共同制定医生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等操作以及各种标本采集和运送的影响因素和对策;定期维护仪器,严格配制试剂,检验过程规范认真;检验后系统性评审及规范性报告等.经过广大医学检验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已取得了不凡的成绩,质量控制也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高伟  潘红  李敏智 《大家健康》2013,(13):181-182
目的通过总结导致检验标本分析前被影响的各类因素,提出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有效措施。方法以"临床医生开出检验申请-病患准备工作-原始标本采集工作-标本保存运送到实验室-检验人员查对验收-分析检验程序启动"这一具体分析前流程为研究对象,针对该流程中每一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病患自身原因、标本采集原因、标本送检原因是分析前标本质量的最大影响因素,医护人员严格依据检验步骤规范各项工作。结论分析前的质量是确保检验结果真实有效的基础保障,需要病患、医护人员、检验人员共同沟通配合排除干扰因素,实现零失误。  相似文献   

12.
临床护士在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分析前质量的保证,是减少实验误差、保证实验室质量的前提,其中与护理人员密切相关的有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收集运送等。由于血液是临床检验项目中应用最多的标本,因此正确地、规范化地采集和处理好血液标本,是能否做到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临床护士在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作用也就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韦淑龙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0):1226-1227
目的:提高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质量,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方法:2010年11-12月期间,我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到临床各科室观察采集微生物标本的情况。结果:发现各科室在容器选择、采集时机、方法和运送过程等多个环节存在着缺陷。结论:亟需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微生物学标本采集、运送规范的知识及操作培训,强化环节管理,以提高标本采集合格率,确保标本送检质量,为确保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临床标本采集与检验质量控制的依存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工作中实验室标本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受到诸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检验标本的误差因素控制尤其重要.临床医务工作者既要掌握和了解患者所要检测项目的相关要求和指标 ,又要严格掌握各类检测标本质量[1].标本采集是分析前检验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笔者总结多年来标本采集与检验质量控制的相互关系的临床体会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目前检验诊断项目繁多,影响结果 的因素十分复杂,过去认为检验分析的质量控制主要取决于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管理,对目前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中最薄弱的阶段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并未重视.依据我国推行的<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医学实验室一质量和能量的专用要求>(ISO/IEC15189)文件,检验科室应当有SOP文件确保分析前质量,使标本的采集按标准进行,完善标本送检和接收制度.为分析中、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最终达到实验室全程质量控制.检验人员、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分析前阶段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以提高检验结果 的精确性、准确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6.
血液标本的采集会影响实验室分析结果并成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为探讨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质量控制实践,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分别从采集前准备、血液标本的分类、采血部位与方法、采血时间、采血容器、血液标本的处理等方面对临床护士如何正确采集血液标本及临床上常见的一些细节纰漏、注意事项以及相应预防措施进行阐述,与同行分享经验并为临床上保证为实验室提供合格的、高质量的标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建斌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1947-1948
随着现代检验医学朝着仪器自动化、试剂商品化和管理科学化方向的发展,对临床实验室结果准确度和各实验室结果可比性要求越来越高,质量控制成为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各级医院检验科的重视。虽然,近年来随着各级各类检验人员质量控制技术的培训不断完善,质控管理的制度和考核监督,室间质量评价,使得各级医院检验数据准确性和各实验室之间数据结果可比性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护理工作人员对检验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掌握仍不够,对检验结果带来的负面影响依然意识淡薄,有所忽视。大多数实验室虽有比较完善的分析中和分析后质量控制机制,实验误差也能够及时发现;可是,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很多,质量是难以完全保证的,据有关报道,误差来源主要取决于样本采集,70%的误差都来源于分析之前。因此分析前质量控制是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最薄弱、最易出现问题、潜在影响因素最多、最难控制的环节。分析前阶段包括从患者准备到样本采集等分析前过程,分为生理性变异、标本收集和处理过程的变异和内源性干扰因素三大类,涉及护理人员、患者及临床实验室多个环节,影响因素众多,难以监测和控制。因此,作为采集检验标本的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检测项目的标本采集要求,达到检验质量控制的目的。我们采取检验标本采集前防范,护理人员学习,建立相应的对策,有效提高了标本采集的质量,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提高标本的合格率,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是检验工作者和临床医护人员共同的责任。在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过程中,涉及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病人的准备、标本的正确采集处理、生化分析仪的应用、结果质量控制等主要方面,任何一  相似文献   

19.
唐美琴 《吉林医学》2013,(33):6914-6914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检验报告。方法:通过对血液标本采集的时间、采集部位、标本是否溶血、及送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血液标本采集的时间、采集部位、标本是否溶血及送检的时间均会对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产生影响。结论: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是临床护士工作的重点之一,血液标本的质量控制对于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应尽量控制采集血液标本上的误差。  相似文献   

20.
郝莉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4,(20):2672-2673
检验医学质量控制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三个过程。分析前质量控制包括检验申请、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采集、标本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内部的传递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终止;分析中质量控制,指接受标本开始至检测结果出来;分析后质量控制,是试验结果的再分析、再确认,保证合格报告发出,与临床医生合理的分析、解释。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临床实验室质量的前提,也是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资料报道,在实验误差中分析前的误差占总误差的70%左右[1],患者标本不合格,那么检验科是做不出反映患者真实病情的检验结果。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对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