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各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CT特点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CT片,将其分为5型,观察性别、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情况,根据患者12个月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BI),将其分为良好、轻残、中残、重残/死亡四组,并依此作单因素和多因素的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及生存分析,探讨各型的CT改变与一年后的预后情况相关性。结果:对预后影像因素的单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基底节出血量≥50ml、皮质下出血≥30ml、小脑出血≥15ml、脑干出血≥5ml;血肿破入脑室;中线结构移位≥10mm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OR分别为19.011、7.071、13.58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筛选出出血量、血肿破入脑室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结论:血肿体积、继发性脑室出血、中线结构移位可用于预测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性脑出血CT表现与预后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高血压性脑出血85例CT表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血肿量、脑移位程度及闭塞型脑室内出血与预后明显相关。随着血肿量增加重残病死率亦增加,>50ml组与≤50ml组差异显著(P<0.01);脑移位>10mm组病死率明显高于≤10mm组(P<0.01);闭塞型脑室内出血者与非闭塞型者相比,重残病死率明显增加(P<0.01);侵入脑室系统血肿的物理状态是影响生命预后的决定因素;环池—四叠体池消失是提示预后不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征象。  相似文献   

3.
分析18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糖变化与其血肿部位、大小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血肿越近中线结构尤其是破入脑室者对血糖的影响越大。血肿量>30ml、中线结构移位>1cm者易引起高血糖。同一部位的出血高血糖组的病死率、消化道出血率及肺部感染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提示血糖与血肿的部位、大小、中线结构移位及病人预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志英  马建全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843-2844
本文总结高血压性脑出血85例,探讨其CT表现与预后关系。结果:表明血肿量、脑移位程度及闭塞型脑室内出血与预后明显相关。随着血肿量增加重残死亡率亦增加,>50ml组与≤50ml组差异显著(P<0.01);脑移位>10mm组死亡率明显高于≤10mm组(P<0.01);闭塞型脑室内出血者与非闭塞型者相比,重残死亡率明显增加(P<0.01);侵入脑室系统血肿的物理状态是影响生命预后的决定因素;环池-四叠体池消失是提示预后不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征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CT影像学特点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130例脑出血患者影像学资料,包括中线移位情况、出血量及破人脑室情况等,分析CT影像学特点与预后相关性。结果:中线移位宽度0、1-5、6~10、〉10mm四组死亡率分别为13.3%、20.0%、40.0%、50.0%,差异有显著性;血肿量〉31ml组,死亡3例(46.0%)高于30ml以下组(10.0%);尤其是血肿〉61ml,死亡率更高,为60.0%;破入脑室死亡率为35.0%,未破人脑室死亡率为23.2%。结论:幕上出血与CT中线结构的移位距离多少,血肿量的大小、破入脑室及铸型者与死亡率呈正比关系,临床上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同以及是否并发脑干出血、脑疝形成也严重影响到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田正丰  芦明 《浙江医学》2017,39(1):46-48
目的探讨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丘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脑室外引流术治疗21例(观察组),仅采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29例(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脑室外引流时间、中线移位复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均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丘脑血肿穿刺联合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可减少脑室外引流时间和中线复位时间,有利于改善预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征象特点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其CT征象特点及鹿特丹CT计分(Rotterdam CT评分),并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采用Spearman分析CT征象特点及RotterdamCT评分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72例患者中基底池开放13例,部分闭塞36例,完全闭塞23例;中线移位≤5mm 51例,中线移位5mm 21例;脑室受压≤0.2者32例,脑室受压0.2者40例;RotterdamCT评分3分30例,4分21例,5分21例;预后良好48例,预后不良24例。预后良好组基底池情况评分、中线移位、Rotterdam CT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且脑室受压情况比值也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但脑室受压情况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基底池情况、中线移位、Rotterdam CT评分则与预后良好呈显著负相关(r=-0.511、-0.456、-0.506,P0.05)。结论 CT征象特点及Rotterdam CT评分与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相关,可辅助预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对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160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提示脑出血的部位、血肿量与血肿破入脑室有密切关系,脑内血肿量与中线结构移位呈正相关;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预后与出血部位密切相关。血肿侵入脑室系统的范围、出血量及其存在状态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手术清除血肿及脑室内积血,改善脑脊液循环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头颅CT下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头颅 CT及预后。结果本组死亡18例、存活72例;不同出血部位死亡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干出血的病死率最高,为87.5%,出血量≤30 mL病死率9.6%,出血量≥80 mL病死率80%,出血量不同的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线无移位的患者病死率为2.63%,中线位移>10 mm者病死率高达85.7%,中线移位宽度不同的患者病死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肿引流术在脑出血中的作用。方法对血肿≥30ml的天幕上脑出血患者随机行血肿引流术和内科保守治疗,比较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行引流术者死亡率(29.41%)低于内科保守治疗(48.75%)。结论脑出血〉30ml,中线移位〈2mm血肿,位于脑叶或基底节,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在20~39分之间,血肿尚未破入脑室者,行血肿引流术可比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5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因素、病理机制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0年11月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患者59例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高血压脑出血无血肿扩大59例作为对照组,对脑水肿、脑梗死体积以及预后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血肿早期扩大组脑水肿带体积及脑梗死体积明显大于血肿未扩大组,GOSⅠ~Ⅲ级明显差于血肿未扩大组(χ2=16.89,P0.01),ADL完全恢复率明显低于未扩大组(χ2=9.4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早期扩大会加重患者的脑水肿及脑梗死,增加患者的病残率及病死率,预防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微创血肿清除术,观察治疗效果,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预后良组同预后差组患者的血肿形态、意识形态分级、幕上血肿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是否复发、GCS及术前平均动脉压(MA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幕上血肿量及术前MAP同预后情况呈负相关关系,术前意识状态分析同预后呈负相关关系,术前GCS值同预后呈正相关关系,P<0.05. 出血部位、术前意识状态分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术后并发症为最危险的因素. 结论 出血部位、术前意识状态分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是高血压脑出血近期疗效的重要评价标准,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评价有利于为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2例脑出血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以及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效率为60.9%,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39.0%,观察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预后良好33例(80.5%),对照组患者预后良好26例(63.4%)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创伤小,操作方便,预后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到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螺旋CT检查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血吸收程度中的评估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经头部CT检查确诊的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Lightspeed CT扫描机进行头颅CT检查,于术后3个月应用改良Rankin评分(即m Rs评分)评估预后,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头颅CT检查的影像表现,比较预后良好及预后不佳患者的血肿吸收情况。结果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术前螺旋CT影像主要表现为高密度影、边缘清晰,形态以类球形规则为主,同侧脑组织及脑室结构受压发生移位或中线结构偏移,颅内存在散在游离气体影;术后高密度影范围缩小,颞顶部可见致密穿刺针与大量金属伪影,病灶周围低密度包绕影与颅内散在游离气体影均减少。结论 CT影像对脑出血部位、出血量、血肿形态、破入脑室情况具有良好显示,利于术前病情评估及术后血肿吸收的确认,有助于预后预测,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76例,比较死亡病例和存活病例的临床表现、CT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和预后情况等,从出血部位、血肿形状和位置、是否脑室积血和出血量等方面分析死亡原因。结果:存活组主要以外侧型出血为主,死亡组主要以内侧型出血为主,两组出血部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肿形状分布不同,脑室积血病例数不同,死亡组患者平均出血量高于存活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脑萎缩并发脑出血患者预后与出血部位、血肿形状和位置、脑室积血和出血量密切相关,应及早确诊,采取有效治疗方案,积极降低颅内压,以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正> 高血压性脑溢血发病率很高,自1905年Jones 报告以来,病残率和死亡率至今仍未得到很好的降低,尽管国内外各家的统计尚有差异,但一般死亡率仍在50~60%之间。鉴于高血压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因此对其治疗的根本问题应从高血压的防治着手。但脑溢血一旦发生,除积极进行内科治疗以外,对某些病例近年来开展手术治疗收到一定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出血病人发病时平均血压水平、出血量、年龄与预后的关系 ,以了解发病时的平均血压水平能否判断预后 ,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发病后 2 4h内经头颅CT证实脑出血 ,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关于脑出血诊断标准的病人 ,对死亡组和存活组不同出血部位的平均血压、年龄、血肿平均体积进行统计。结果 :壳核和丘脑出血的病人 ,死亡和存活组比较 ,平均血压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死亡和存活组病例的年龄、脑出血后血肿体积比较统计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壳核和丘脑出血的病人 ,患病时平均血压越高病人预后越差 ,脑出血后血肿的体积越大 ,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水平对血肿扩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5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时血压分为收缩压升高组(SBP>140 mm Hg,68例)、收缩压未升高组(SBP≤140 mm Hg,37例)、舒张压升高组(DBP>90 mm Hg,76例)、舒张压未升高组(DBP≤90 mm Hg,29例),对4组患者血压与血肿扩大以及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SBP/DBP升高组,年龄>60岁者比例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SBP/DBP未升高者(P<0.05).SBP升高患者组发生血肿扩大的比例(35.3%,24/68)以及30 d内患者病死率(29.4%,20/68),均高于SBP未升高组(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升高患者病情较未升高者严重,发生血肿扩大和预后不良者比例较高,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