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T波电交替是指在规则心律时,体表心电图T波振幅、形态逐搏交替变化。用现代仪器监测出的微伏级T波电交替,作为一种无创的心电检测方法,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现结合文献对近些年来微伏级T波电交替最新临床应用进行探讨,为微伏级T波电交替的研究学者提供一个现代化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随身携带的记录仪,对临床诊断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定位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窦性心律震荡(HRT)技术是动态心电图近年来发展最快、最引人注目的进展之一。微伏级T波电交替(T-wave alternans,TWA)是预测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性猝死的独立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国际公认的重要预测指标。动态心电图现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断领域中实用、无创、安全、准确、重复性强的重要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3.
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是指普通心电图不能发现的需经特殊的心电信号处理技术才能记录的T波形态、幅度、极性在微伏级水平发生的规律变化,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心肌细胞复极的非均一性、离子通道异常和交感活性增加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于敏 《医学综述》2015,(3):443-445
近年来,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并发症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临床上有许多关于冠心病并发症的无创检测方法。T波电交替是反映心肌机制的无创电生理指标,而窦性心律震荡是出现单发室性期前收缩后,自主神经对动脉血压波动所做出的反应。大量文献证明,两者均是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无创电生理指标,尤其适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现结合文献对这两个指标的定义、机制、研究现状及临床意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心脏性猝死(SCD)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研究表明, T波电交替与SCD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已被公认为当前对心律失常事件最具预测价值的无创电生理指标.因此,熟练掌握T波电交替的特征,将对预测心律失常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阐述T波电交替的历史渊源、发生机制、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为临床医生正确掌握T波电交替,早期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玉冰 《广西医学》2003,25(12):2452-2453
T波电交替 (TWA)是心电图上 T波幅度、形态的逐搏交替变化。心电活动交替现象最早由 Hering在 1 90 3年报告 ,早期认为可能是病人心脏电机械性不正常。此后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 ,开始出现一系列 TWA的文献报道。新近发现TWA是一种特殊心电现象。这种心电现象可见于长 QT综合征 (L QTS)、急性心肌缺血、变异型心绞痛、猝死以及电解质紊乱。TWA可以从体表心电图上直接发现 ,但也可能只是微小 T波交替 (微伏级 ) ,肉眼不能观察到而需要由特殊的信号处理技术才能记录到。这种微小 T波交替被认为与心肌易颤性增高有关。近年来人们开始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渐量修正平均法检测健康人微伏级T波电交替(microvolt T wave alternans,MTWA)的正常范围。方法平板运动提升心率,渐量修正平均法检测120例健康志愿者各胸前导联T波交替电压(alternans voltage,Valt),分析其大小分布范围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1)各胸前导联T波交替电压数据均呈偏态分布;胸前导联Valt大小与年龄无关;V4、V5导联Valt男女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高于男性。(2)各胸前导联T波交替电压有较大差别,第75百分位数分别为V1导联8.0μV;V2导联5.0μV;V3导联2.0μV;V4导联男性2.0μV,女性6.0μV;V5导联男性4.5μV,女性6.5μV;V6导联7.0μV;胸前导联T波交替电压最大值(Vmax)第75百分位数11.0μV。结论:渐量修正平均法检测健康人微伏级T波电交替不同胸前导联之间有较大差别;确定正常标准需要因导联而异。  相似文献   

8.
T波电交替(T wave alternans,TWA)是指在规整的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T波形态、极性和振幅的逐搏交替变化。目前大量研究认为T波电交替是人类及动物缺血心肌发生室速、室颤的标志,是预测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有力预测指标。现就T波电交替的溯源与发展、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T波电交替(TWA)与心肌细胞复极的空间离散、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变化及离子通道的改变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相关,已被公认为当前对心律失常事件最具预测价值的无创电生理检测指标.TWA可见于多种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及长QT间期综合征等.现结合文献对TWA的形成机制,检测方法,判定标准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T波交替是指心电图T波的形态、幅度和/或极性交替变化的现象,长时期来一直被认为是器质性或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先兆。因此,认识T波交替的机制,对防止或减少折反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1 T波交替发生的机制 曾经有两个假说来解释T波交替的现象:①冲动传  相似文献   

11.
高翔 《医学综述》2012,18(11):1677-1679
T波电交替(TWA)是指在规则的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T波振幅、形态极性的逐搏交替变化。目前大量研究认为,TWA是预测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有力预测指标,作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高危患者危险分层的依据之一,已写入2008年《心脏性猝死的无创性危险分层共识》。现结合文献对TWA的发展历史、机制、检测方法、研究现状、适应证及临床意义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外心脏震波治疗系统(CSWT)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将45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震波治疗组(予CSWT治疗,n=25)及对照组(不予震波治疗,n=20)。3个月为1个震波治疗周期,共行9次震波治疗。震波治疗组患者检测时间点为震波治疗前(0个月)、9次震波治疗结束时(3个月)、随访6个月时(6个月),对照组的相应检测时间点分别为入选时、随访3个月时、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者分别在上述时间点行99 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 Tcm-MIBI)及18 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双核素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心肌显像检查及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检查,评估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分级、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6min步行距离(6MW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临床随访不少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心肌再梗死率、再住院率、心肌灌注、心肌代谢及心功能的变化。结果 45例患者均完成随访。震波治疗组患者在3个月、6个月时的心肌灌注及代谢、NYHA心功能分级、CCS心绞痛分级、硝酸甘油用量、SAQ评分、6MWT、LVEF、MTWA均比0个月时明显改善(P<0.05),且上述指标均比同期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震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无死亡、无心肌再梗死发生。结论 CSWT是一项无创、安全、有效的新型血管再生疗法,可作为冠心病治疗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息心电图巨大倒置T波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静息心电图巨大倒置T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肌钙蛋白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息心电图示一过性形态对称巨大倒置T波主要见于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占71.7%;持续性巨大倒置T波亦主要见于各类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T波形态对称且无左室肥大者冠心病占85.7%。结论:持续性形态对称巨大倒置T波且无左室肥大或一过性形态对称巨大倒置T波对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预测和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T波电交替(TWA)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56例TWA的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从体检人员中随机选出健康者56例作为对照组,排除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影响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采用胸部导联在窦性心律测量Q-T间期和R-R间期,计算Q-T/R-R比值,用TWA指数作为定量指标,TWA指数>3为TWA阳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心率、Q-T/R-R、Q-T间期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Q-T问期变化、TWA与窦性心律无关.观察组T波形态和TWA指数较对照组改变明显(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致死者6例,对照组2例.发生TWA的导联与心肌缺血的导联相同.结论 TWA发生与恶性心律失常有显著关系,已成为预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缺血性T波电交替(TWA)的电生理学机制.方法:在体实验组家兔10只,开胸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造成心肌缺血模型,在结扎LAD前、结扎后60 min重复观测缺血区域心室壁内膜下层、中层和外膜下层的单相动作电位时程(MAPD)、有效不应期(ERP),快速心室刺激诱发TWA.离体实验组家兔10只,快速开胸取出心脏后作Langendorff灌流,先用正常Tyrode's液灌流30 min再用模拟缺血液灌流.在Tyrode's液灌流20 min后、模拟缺血液灌流60 min后重复观测模拟肢体导联心电图,以及左心室前壁、侧壁、右心室和心尖部心外膜的MAPD、ERP,快速心室刺激诱发TWA.结果:缺血后各位点MAPD的频率适应性降低,MAPD90和ERP缩短.与生理状态相比,心肌细胞复极梯度发生了明显重排.20个在体和离体心脏在缺血后全部可用快速心室刺激诱发TWA,诱发TWA的心动周期(CL)窗口在130-170ms之间,CL=140,150 ms时可稳定地诱发TWA.TWA时伴有单相动作电位复极和传导的交替.离体心外膜增频刺激时,CL=170 ms开始出现TWA,随后的减频刺激至CL=200 ms时TWA消失,即TWA的滞后现象.结论:心肌细胞复极不均一可能是引起心电图T波的原因之一.心肌缺血使心脏正常的复极梯度发生改变,在快速心室刺激时易于发生动作电位复极和传导的交替,在体表心电图上表现为TWA.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旨在提高临床工作者对TWA的诊断率。 方法 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行平板运动试验(treadmill exercise test,TET)的患者140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78例,患者年龄52.64±9.69岁。采用GE公司提供的Marquette T 波电交替(microvolt T wave alternans,MTWA)分析程序,进行标准时域运动试验,并对其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问卷调查。最后对患者的性别、年龄、MTWA、TET等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不同性别间焦虑评分存在差异(T检验,P=0.008)。性别因素与TWA结果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P=0.824,OR=0.761,95%CI:0.068~8.500)不明显,运动平板试验结果与TWA结果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P=0.499,OR=0.492,95%CI:0.063~3.853)也不明显。 结论 性别对TWA结果影响不大,但是临床工作者不能忽视性别差异,因为可能是性别差异对TWA的不同影响相互作用,导致性别对TWA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医生在下临床诊断时还应将性别纳入考虑之列,并结合患者的临床实际,实事求是的给患者一个准确的诊断,以此发挥TWA预测心脏性猝死和恶性心律失常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时域法微伏级T波电交替(MTWA)筛查冠心病的价值.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152例为冠心病组.对照组为非冠心病者共140例.采用GE Marquette Case800系统MTWA分析程序以时域法连续分析MTWA及最大MTWA时的心率(HR)为频率阈值.以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TWA筛查冠心病的价值.结果 CHD组时域法MTWA(22.04±7.22)μV明显高于对照组(10.63±6.71)μV,P〈0.01;频率阈值[(107.61±12.06)次/min]低于对照组[(126.23±9.42)次/min,P〈0.01].MTWA筛查CH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95%CI0.87~0.946,P〈0.01),最佳切点为11.5μV(敏感性为97.66%,特异性为71.43%).结论冠心病患者时域法MTWA的频率阈值明显降低,MTWA幅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患者,可在运动试验中作为冠心病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动平板试验中T波变化对冠心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选取我院2006年7月-2009年7月就诊于心血管科门诊的761例运动平板试验检查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运动平板试验阳性与冠脉造影的阳性符合率为88.4%,而仅有T波异常的符合率为73.9%,均与冠脉造影阳性结果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仅有高血压或仅有糖尿病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但同时合并有高血压和糖尿病二种危险因素较只具有一种危险因素的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单纯T波变化对于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缺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