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血液流变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转化为肝硬化的过程与微循环的关系。方法 对 5 8例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 ,全血粘度降低 ,血浆粘度增高 ,血细胞压积降低 ,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血沉加快 ,反映红细胞变形能力的血沉方程k值显著升高。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微循环存在严重障碍。提示在肝硬化失代偿期适当地采用纠正血液流变学异常的治疗方法 ,改善微循环 ,可能会收到缓解病情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杜凌 《华夏医学》2005,18(2):180-181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低氧血症患者外周血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肝硬化失代偿期低氧血症和非低氧血症患者的外周血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并与正常健康者作对照。结果:低氧血症和非低氧血症两组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压积、全血粘度均不同程度低于健康者,血浆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均不同程度高于健康者,两组各单项值与健康者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 .0 5 ;而两组患者各单项值之间相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 .0 5 )。结论:低氧血症的存在不会导致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外周血流变学的显著变化,却可能因低氧血症的持续存在易导致肝脏自身微循环的进行性恶化而加速残存肝功能的衰竭。  相似文献   

3.
乔玉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57-57,59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因子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62例肝病患者的禾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凝血因子,其中急性肝炎15例,慢性肝炎28例,肝硬化代偿期1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8例.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且慢性肝炎血浆黏度也明显升高(P<0.01);肝硬化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代偿期患者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失代偿期患者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明显降低(P<0.01).动态观察从急肝-慢活肝-肝硬化的各阶段随肝脏损害程度的加重呈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结论 肝炎患者血液流变性、凝血因子异常是加重其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不少肝硬化患者往往因并发症而死亡。因此,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症的及早发现,及时处理,精心护理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我科对1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体会,色结如下:1一般资料IO0例肝硬化先代偿期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79例,血吸虫性肝硬化3例,肝炎和血吸虫混合性肝硬化10例,不明原因的肝硬化喇。z病情观察中注意的几个问题目)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由于大量静脉血液不经过肝脏而经入体循环,可引起肝性脑病。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言…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改变,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10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值的测试,并与102例无高血压病史的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值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差别,男性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女性患者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血沉方程校正K值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异常,男性以血液粘稠度增高为主,女性则以血液聚集性增高为主,男女均存在明显的血流障碍,是易发心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肝病患者血清和腹水CA125水平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癌患者血清肿瘤抗原 12 5 (CA12 5 )水平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2 0例正常对照、3 0例肝炎患者、2 0例肝硬化代偿期患者、3 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2 5例肝癌患者血清CA12 5水平 ,并比较 2 5例肝硬化患者腹水CA12 5值与血清CA12 5值的相关性。结果 肝炎组、肝硬化代偿期组、肝硬化失代偿期组、肝癌组患者血清CA12 5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肝硬化失代偿期组患者血清CA12 5值显著高于肝硬化代偿期组 (P <0 .0 1) ,肝癌组患者血清CA12 5值明显高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 (P <0 .0 1)。 2 5例肝硬化患者腹水CA12 5值显著高于血清CA12 5值 ,二者之间呈线性相关 (r =0 .766,P <0 .0 0 1)。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 5水平升高及升高程度与肝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血清CA12 5水平可作为反映肝病患者肝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同时血清CA12 5水平可能成为监测肝硬化患者腹水消长的一项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7.
血液流变学是较先进的监测方法 ,在对血液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脂等许多方面能作较完善的监测。本文旨在探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 ,并与非出血组相比较 ,从而寻找判断病情和预测出血的敏感指标 ,指导肝硬化出血的防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肝硬化病例 (包括出血和非出血组 ) ,均为我院住院确诊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出血组 16例 ,男 13例 ,女 3例。年龄 40~ 6 0岁 ,平均 5 1岁。出血量≥ 30 0 ml 5例 ,≥6 0 0 ml8例 ,≥ 10 0 0 ml3例。非出血组 18例 ,男 14例 ,女 4例 ,年龄 40~ 6 0岁 ,平均 4…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对4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全血低切相对粘度与正常组对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和微循环障碍。提示治疗过程中,可采用抗凝、活血化淤方法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液粘度;并将血液流变学指标作为监测病程、判断预后、指导用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代偿期与失代偿期患者血清神经肽Y(Neuropeptides Y,NPY)水平及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布,血清NPY水平在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之间的差异,探讨病性类证候要素与血清NP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本课题组统一制定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等信息,采集血液标本并统一检测指标;依据课题组形成的专家共识《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判定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比较肝炎肝硬化患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血清NPY水平及病性类证候要素分布,探讨血清NPY水平与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 (1)714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失代偿442例,代偿期272例,失代偿期患者血清NPY水平显著低于代偿期(P0.05);失代偿期(除气滞外)的诸证候要素出现频率高于代偿期,其中血瘀、气虚、阳虚、水停证候要素在两期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分期及分期比较结果均表明,具有湿热、气滞、阳虚、阴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低于不具有者,具有气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高于不具有者;代偿期,具有气滞、阴虚、阳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显著低于不具有者(P0.05);失代偿期,具有阴虚、阳虚证候要素的患者血清NPY水平显著低于不具有者,而具有气虚证候要素者其水平显著高于不具有者(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失代偿期血清NPY水平低于代偿期;失代偿期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出现频率高于代偿期,患者血清NPY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程度,并且与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有一定相关性,可为今后进一步探讨肝炎肝硬化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病理学基础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测定的临床意义,对乙肝后肝硬化代偿期者30例和失代偿期患者42例进行TBA检测,并与健康体检者40例对照,结果,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TB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其中失代偿期者较代偿期者更高(P〈0.05),且与血清总胆红素(SB)呈正相关关系(P〈0.05),分析表明,血清TBA检测是一项灵敏度指标,可反映了乙肝后肝硬化特别是失代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液流变学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菁梅   《华夏医学》2007,20(2):293-29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检测33例SLE患者和29例健康对照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患者全血粘度(低、中、高切)、全血还原粘度(低、中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变形指数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有明显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 6 0例糖尿病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含量 ,并与 4 9例健康合格者对照 ,并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有血管病变和无血管病变组 ,大血管病变组和微血管病变组进行对比。结果 :糖尿病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有血管并发症组其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均高于无血管并发症组 (P <0 .0 5 )。大血管并发症组与微血管并发症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及时作血液流变学检测并及早治疗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而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对于鉴别大血管与微血管病变无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粘滞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 10多年来 ,血液流变学检测已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重要监测手段。本文对 2 0 0 0 - 0 4~ 2 0 0 1- 0 4患高粘血症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监测 ,并对其中 8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本文选自 2 0 0 0 - 0 4~ 2 0 0 1- 0 4门诊及住院高粘血症患者10 4例 ,男 6 0例 ,女 44例。年龄 48~ 72岁。正常对照组 10 4例。1 2 观察内容血液流变学 8项指标〔1〕,即全血高切比粘度 ,全血低切比粘度 ,血浆比粘度 ,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1 3 方法病人均清晨空腹采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血清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99(CA199)及癌抗原125(CA125)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分析2014年11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9例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61例(慢性肝炎组),肝炎后肝硬化者48例(肝炎后肝硬化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健康对照组.比较各组间的一般资料、血清CEA、AFP、CA199、CA125水平及其阳性率.结果: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慢性肝炎组者的血清AFP、CA199与CA125水平显著较健康对照组高,中、重度患者显著较健康对照组高,而CE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性,且慢性肝炎组者的血清AFP与CA199、CA125水平随着疾病病情的加重而升高.肝炎后肝硬化者的血清AFP、CA199与CA125水平显著较健康对照组高,其中代偿组患者的血清AFP、CA199与CA125水平显著较失代偿组低.慢性肝炎组的血清AFP、CA199与CA125的阳性率均显著较肝炎后肝硬化组低,但两组的CEA阳性率无显著差异性.结论:动态监测慢性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AFP、CA199与CA125水平在肝癌、微量腹水的早期诊断及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鉴别中具有重要的检测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细胞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166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红细胞、血小板参数,按失代偿期、代偿期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RBC、HBG、HCT、PLT明显下降,MCV、MCH、RDW-CV、MPV、PDW明显增加.结论 红细胞、血小板参数可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王娟 《吉林医学》2013,(32):6814-6815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钙血症的原因和护理体会。方法:对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钙血症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和个体化护理措施,并予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46例患者血清钙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31例肝功能好转。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低钙血症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低血钙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合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提高对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干预。方法对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近4年收治248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患者年龄、住院天数的关系。结果 248例患者中有82例接受过各种侵入性操作,发生医院感染45例,发生率54.9%;≥60岁患者137例,发生医院感染63例,发生率46.0%;住院时间≥30 d患者122例,发生医院感染70例,发生率57.4%。结论为预防和控制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应高度重视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减少侵入性护理诊疗操作,加强对进行侵入性操作、年龄≥60岁、住院时间长≥30 d患者的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直肠癌病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特点。方法选择直肠癌病人67例为实验组,同期健康人员60例为对照组,测定相关血液流变学指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结果直肠癌病人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高于对照组,不同Dukes分期的直肠癌病人其血液流变学改变不一致,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在B、C、D三期均明显升高,而血沉、全血相对粘度仅在某一病理分期升高。结论直肠癌病人存在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判断直肠癌病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要选择合适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液流变学对于直肠癌的诊断、术前分期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晚期肝硬化患者酸碱失衡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了血气、酸碱及血清电解质等检测,探讨此类患者酸碱平衡紊乱变化规律,以便进一步提高诊治水平。对象和方法50例肝硬化患者均系失代偿期,其中48例为肝炎后肝硬化,HBsAg阳性,2例酒精性  相似文献   

20.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2 0例和正常健康者 2 0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值比较。结果 :患者全血低、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高于正常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 P<0 .0 1 ) ;两组的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 K值无明显差异 ( P>0 .0 5 )。结论 :激素性股骨头环死患者存在血液高粘滞状态 ,血液高粘滞状态可能与骨坏死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