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常见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病变支数的影响。 方法 首先对2005年6月~2009年1月入住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276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冠脉CTA检查,根据冠脉CTA结果,将资料根据冠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病变支数分别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直径>50%)及重度狭窄(直径≤50%)3组以及无病变、单支及多支(≥2支)病变3组,分别以χ2检验及有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常见危险因素对冠脉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的不同影响。 结果:对冠脉的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的单因素分析分别发现:年龄(χ2=14.394, P=0.006)、高血压(χ2=6.445, P=0.040)、总胆固醇(TC)(χ2=10.344, P=0.006)、甘油三酯(TG)(χ2=7.084, P=0.029)及低密度脂蛋白(LDL)(χ2=8.162, P=0.017)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均有影响,而冠脉的病变支数主要受吸烟影响(χ2=15.842, P=0.000)。多因素分析发现:冠脉的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均以年龄(P均<0.01)、吸烟(P均<0.01)及TC(P均<0.05)作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本研究发现年龄、吸烟及TC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及病变支数均有重要影响;高血压、TG、LDL容易影响冠脉的狭窄程度,吸烟容易导致冠脉的多支弥漫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脂蛋白a、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46例,根据造影的结果分为冠脉狭窄组78例与非冠脉狭窄组68例,采用Claues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g)水平,采用尿酸酶比色法测定尿酸(UA),脂蛋白a(Lpa)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同时检测血清胆固醇(1℃)、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根据狭窄累及冠状动脉的数分为1支、2支和3支病变组,观察其与Fig、Lps、UA的关系。结果 冠脉狭窄组血浆Fig异、血清Lpa及血清UA明显高于非冠脉狭窄组(HDL-C低于冠脉狭窄组),P〈0.05,血浆Fig、血清Lpa及血清UA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升高(P〈0.05)。多元线形回归分析HDL与冠脉狭窄积分呈负相关,年龄、吸烟、舒张压(DBP)、UA、Fig、1℃与冠脉狭窄积分呈正相关。结论 Fig、Lps、U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对冠心病(CHD)发病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对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将所有病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0岁、中老年组〉40岁,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经两名副主任医以上医生阅冠脉造影片,直径狭窄≥50%为有意义病变。按狭窄所累及的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3支病变。入院后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询问是否患有高血压病、糖尿病、是否有吸烟史。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显示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中老年组以多支病变及复杂病变为多,吸烟青年组明显高于中老年组,P〈0.01;高血压、糖尿病中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P〈0.01。结论:吸烟为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需及时认识及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青年(〈60岁)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对168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一般资料、血生化指标、GAG结果进行回顾性讨论:分析冠脉病变支数与易患因素关系,比较危险因素聚集个数与冠脉病变支数、冠脉阻塞积分的关系。结果中青年冠心病中有近98.21%有传统的冠心病易患因素,其中男性占(83eO/o)其次为吸烟占72o%,高血压占577%,早发冠心病家族史274%,糖尿病101%。冠脉病变支数与性别、高血压、2型糖尿病、吸烟及血清Tc、TG、LDL-c水平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冠心病家族吏、BMI、UA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无显著相关性。随着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加,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均增高,呈正相关性。结论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是中青年冠心病主要易患因素,冠脉病变程度不仅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水平有相关性,还与危险因素累积数量有关,危险因素越多,冠脉病变支数越多,狭窄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清载脂蛋白A(ApoA)、脂蛋白a(Lpa)与冠脉病变支数和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52例拟诊为“胸痛”患者自愿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结果分为无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4组,分别测定患者血浆Apo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B(ApoA/B)、脂蛋白a(L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结果 多支病变组的Lpa明显高于无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的ApoA明显低于无病变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ApoA呈负相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Lpa呈正相关.ApoA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Lpa与Gensini评分成正相关.结论 Lpa、ApoA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一个潜在指标,可为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青海地区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探讨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连续住院的患者156例,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定为冠心病者98例(冠心病组),非冠心病者58例为对照组(非冠心病组)。记录纳入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家族史、吸烟程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脂、血压及血糖水平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探讨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支数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H)、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吸烟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舒张压(DBP)、家族史、血肌酐(Cr)、LVEF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吸烟史、SBP、LDL‐C、FBG呈正相关;与年龄、男性、TCH、TG无相关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SBP和FBG呈正相关,与年龄、男性、吸烟、TG、TCH和LDL‐C无相关性。结论在青海地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中,吸烟、男性、SBP、FBG与冠心病患者联系更加紧密,共同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长征  陈风  过云峰 《现代医学》2009,37(5):326-32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24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组(n=135)与非狭窄组(n=106)。比较冠状动脉狭窄组与非狭窄组以及不同病变支数患者的血清M—CSF水平,分析M—CSF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评分、血清M—CSF浓度高于非狭窄组,且随着狭窄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尤其以3支病变患者更为显著(P〈0.01)。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史、吸炯、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M—CSF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325、0.241、0.227、0.087、0.053、0.385、0.414,均P〈0.05)。结论M—CSF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M—CSF增高是冠心病发病及进展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高龄老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的冠状动脉特点、与危险因素的关系及治疗现状。 方法 比较536 例≥ 80 岁ACS 患者与568 例60-70 岁ACS 患者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及治疗现状,按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分析病变支数与危险因素的关系。 结果 ≥ 80 岁组,收缩压、空腹血糖、血肌酐水平明显增高(P <0.0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以及慢性肾功能不全比例增高(P <0.05),多支病变、左主干、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增多(P <0.01),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应用普及,β 受体阻断剂和ACEI/ARB 应用率下降(P <0.01)。在0、1、2 支及多支病变组,心率、收缩压、空腹血糖、血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显著(P < 0.01)。随着病变支数增多,患者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受累的比例增高(P < 0.01),严重狭窄和完全闭塞的比例增高(P < 0.01)。 结论 高龄ACS 患者病变复杂、合并疾病多,心率、收缩压、空腹血糖、血肌酐水平是高龄老人ACS 的危险因素,与病变支数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脉压指数(PPI)、血浆脂联素(APN)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收集选择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共146例,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分别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冠脉狭窄程度和冠脉病变积分表示。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PPI以及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APN水平,同时检测患者生化指标,如空腹血糖(FPG)、TC、TG、LDL-C、HDL-C等。结果冠脉病变程度随年龄而逐渐加重,冠脉狭窄积分多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冠脉正常组;PPI冠脉病变组〉冠脉正常组,多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P〈0.05);血浆APN水平多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冠脉正常组,多支病变组〈两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龄、BMI、PPI、FPG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血浆APN与冠心病的发生呈显著负相关,血浆APN水平与年龄、PPI呈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PI、APN、年龄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脉压指数、血浆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血浆APN与PPI呈负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危险性评估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空腹血糖水平与中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的相关性.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221例,其中单支病变组67例.多支病变组154例,对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Gemini积分系统定量评定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狭窄严重程度.以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36例)为对照组,分析空腹血糖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的相关性.结果 多支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Gemini积分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空腹血糖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2,P<0.01;r=0.284,P<0.05).结论 空腹血糖水平与中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密切相关,严格控制空腹血糖有助于中老年冠心病的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血脂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 116例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测定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采用Gensini评分系统衡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对照组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组,其中冠心病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HD组血清尿酸(uric acid,UA)水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TBIL、DBIL、IBIL、H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明显降低,与之呈负相关(P〈0.01),血清UA、TC、TG、LDL-C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与之呈正相关(P〈0.01)。结论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升高、血脂异常与CHD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观察和评定冠状动脉病变发展(病变范围或/和狭窄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冠脉病变特征。方法155例急性ACS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A)组、合并糖耐量异常(B)组、合并糖尿病(C)组,所有病例均行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血糖(FBG、PBG)、胰岛素(FINS、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等指标,95例作了冠状动脉造影。比较3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及冠脉病变。结果C组、B组与A组的FBG、PBG、FINS、PINS、HbA1c、Hs-CRP、TC、LDL-C、UMALB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C组和B组的PINS、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和C组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更为严重,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在B组和C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糖代谢正常的ACS患者相比,合并糖代谢异常的ACS患者有更高的胰岛素水平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冠脉病变更为严重。糖耐量异常与患糖尿病的ACS患者的冠脉病变相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coronary heart disease,DM-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及中医证型的特征。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80例,根据有无合并糖尿病分为2组,其中DM—CHD组40例,非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non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coronary heart disease,NDM—CHD)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累及支数、狭窄程度及形态病变)及中医证型(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的分布特征。结果DM-CHD组冠状动脉病变多见于3支病变或重度弥漫狭窄或严重钙化,与NDM—CHD患者的1支病变、轻重度狭窄和局限性狭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两组多见气虚、血瘀、痰浊、阴虚4证,DM—CHD组痰浊、阴虚、阳虚证发生率显著高于NDM—CHD组(P〈0.05),同时DM-CHD组多见复合证及虚实夹杂证,与NDM-CHD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DM—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较NDM—CHD患者严重,DM—CHD患者中医证型复杂,在气虚、血瘀基础上,多有阴虚、痰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在百色市人民医院进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治疗的38例非糖尿病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冠状动脉狭窄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和冠状动脉狭窄组(18例)。比较两组危险因素及检验指标的差异,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组的收缩压、FBG、2hPBG、LDL-C、TC和HbA1c均高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狭窄与年龄、收缩压、FBG、2hPBG、LDL-C、TC、HbA1c呈正相关(P〈0.05),而HbA1c对冠状动脉狭窄的影响最大。结论:在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中,HbA1c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呈正相关.HbA1c可能是冠状动脉狭窄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变异性(ABPV)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14例患者行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同时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血脂、血糖、血压、吸烟等临床指标。根据冠状动脉CT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狭窄组、冠状动脉非狭窄组,分析两组的临床指标和各血压变异性参数的差异,分析血压变异性参数与冠脉病变程度(SSS)的相关性。结果年龄、LDL是显著性影响冠脉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而HDL则是显著性影响冠脉病变的保护因素(P〈0.05)。相比冠状动脉非狭窄组,冠状动脉狭窄组的24h收缩压标准差、白昼舒张压标准差和白昼收缩压标准差明显升高(P〈0.05)。年龄和24h舒张压标准差与SSS值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冠心病患者随着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和范围增大,血压变异性显著升高。结论血压变异性与冠状动脉狭窄及SSS评分密切相关,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项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无保护左冠脉主干严重狭窄的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LM)严重狭窄性病变(狭窄程度90%)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分析26例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冠状动脉LM严重狭窄性病变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操作技巧、手术前后影像学结果、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性事件(MACEs,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心绞痛复发等)发生、出院后随访结果等。结果该组患者均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表现AMI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和NSTMI24例);4例病变位于LM开口部,2例LM干段部,LM末端累积LAD3例,LM末端累及LCX3例,LM末端同时累及LAD和LCX者14例(占53.8%),属于前三叉分叉性病变20例(占76.9%);2例LM100%闭塞性病变,其余狭窄程度为90%~95%;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无MACE发生;平均随访(13.3±8.8)个月(2.5~31个月),无1例死亡,MACE事件为0,1例患者术后13个月复查冠脉造影,原支架内未见狭窄。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冠状动脉左主干严重狭窄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控讨早发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150例(男≤55岁,女≤65岁)和晚发冠心病组150例,对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饮酒史,血脂、血糖及冠脉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发冠心病组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脂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发病率低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冠脉病变主要是单支病变多见,与晚发冠心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脂血症、肥胖、吸烟及饮酒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预防冠心病应从尽早积极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开始,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早发冠心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迂曲与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发现前降支心肌桥患者,从中选取前降支无迂曲者及迂曲者各278例,记录入选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史及家族史)、前降支狭窄发生率及狭窄程度情况。比较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无迂曲组与迂曲组的临床资料、狭窄发生率及狭窄程度的差异;比较冠状动脉无、轻、中、重度迂曲组的临床资料、狭窄发生率及狭窄程度的差异。结果 冠状动脉无迂曲组的狭窄发生率(57.6%)低于迂曲组(7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ar{χ}$=12.608,P<0.001);冠状动脉轻度迂曲组狭窄发生率(78.5%)高于无迂曲组(5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ar{χ}$=20.462,P<0.001);冠状动脉轻度迂曲组狭窄发生率(78.5%)高于中度迂曲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ar{χ}$=7.872,P=0.005);冠状动脉迂曲组狭窄程度与无迂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迂曲组比无迂曲组更易出现较重的狭窄(Z=-3.292,P=0.001)。冠状动脉无、轻、中、重度迂曲组的狭窄程度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7.787,P<0.001),且差异具有等级相关性(rs=0.169,P=0.000);冠状动脉无迂曲组狭窄发生率与中、重度迂曲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轻、中度迂曲组狭窄发生率与重度迂曲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心肌桥患者冠状动脉迂曲者比无迂曲者更易出现冠状动脉狭窄,轻度迂曲者狭窄发生率高于无、中度迂曲者;而轻度迂曲者更易出现较重程度的狭窄,无迂曲者狭窄程度常较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辨析在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价值及患者冠状动脉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CA)检查的高血压患者209例,采用64层螺旋CT检查,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并对比证型诊断,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分级、血脂升高与高血压中医证型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高血压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与斑块狭窄程度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火亢盛证与痰湿壅盛证在斑块狭窄程度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这两证型中冠脉狭窄轻度与中度(P=0.004)、重度(P=0.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构成比与中医证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准确的证型诊断可以帮助我们重视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可能存在的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血脂代谢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对366例因胸痛而就诊的患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对照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同时观察患者血脂各成分,并对各组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各组之间存在差异,尤其多支病变组与正常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TC、TG、LDL-C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增加,HDL-C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减少,LDL-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HDL-C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血脂代谢紊乱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有内在的联系,对于预测有无冠状动脉病变及其进展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