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本科学历护士的压力源与职业倦怠情况以及二者的相关性,了解临床本科学历护士压力及职业倦怠程度。方法采用压力源量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NBS)对407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1)本科学历护士压力源量表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问题、压力源量表总分3方面与专科学历护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本科学历护士职业倦怠在NBS总分、个人应激维度、人际关系维度、自我评价、认为护理工作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常见躯体症状、影响社会活动和家庭生活、产生更换职业的想法方面与专科学历护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本科学历护士压力源与职业倦怠呈线性正相关。结论本科学历护士相对专科学历护士更易产生职业压力及倦怠,且压力越大越容易导致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压力管理干预对急诊及外科护士职业倦怠、压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四二二医院2012年6~12月护士职业倦怠调查资料,选择急诊及外科护士9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护士给予压力管理干预,主要包括压力认知培训、时间管理、社交训练、放松训练、职业教育等,培训周期为3个月,每月3次;对照组护士由本科护士长通过沟通、谈心的方式进行常规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护士职业倦怠、压力及焦虑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①职业倦怠:干预前两组护士在情绪耗竭(EE)、玩世不恭(DP)、个人成就感(PA)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EE、DP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压力源:干预前两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5个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除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维度外,研究组其他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焦虑:干预前两组焦虑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及外科护士存在明显的职业倦怠及压力情况,压力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护士职业倦怠及压力情况,减少护士流失,对相关医疗机构的护士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职业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压力源量表及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武汉市3所三甲医院的135名儿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的工作压力平均值为85.43分,属中度压力水平,职业倦怠检出率为78.50%。情绪耗竭、去人格化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呈正相关(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4个方面(除外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呈负相关(P〈0.01)。结论儿科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其职业压力源与职业倦怠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民营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402名民营医院的女性注册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民营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民营医院护士职业倦怠比一般护士严重;年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均对职业倦怠有影响;护士压力源各因素对职业倦有不同程度影响。结论:民营医院护士有更高职业倦怠发生,且不同程度受护士压力源各因素影响,民营护士职业环境有待改善。  相似文献   

5.
儿科护士压力与职业倦怠感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与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与职业倦怠状况的差异,探讨儿科护士工作压力以及引起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Maslach工作倦怠感问卷,对儿科病房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评估。结果儿科护士与非儿科护士在工作压力源,职业倦怠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应积极寻找缓解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方法,保证儿科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护士职业倦怠的概念,阐述了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护理工作性质、护士人格特征、角色压力、社会地位及年龄、护理工作性质等均是导致护士出现职业倦怠的因素,针对上述因素提出相应对策,以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因素,寻求缓解工作压力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3所二级医院的内科、外科及急诊科护士130名,采用工作压力源、焦虑和抑郁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及t检验.结果:三个科室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自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方面,其次为患者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方面.护士的焦虑、抑郁得分均与工作压力源的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患者护理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内科、外科及急诊科护士存在多种工作压力源,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极易产生职业倦怠.管理者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及职业倦怠现象.方法 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Maslach工作疲溃感量表,以发放问卷方式对我市2所三甲综合医院及3所二甲综合医院的80名急诊科护士及75名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在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压力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护士,而且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现象也明显高于普通病房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重视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现象,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缓解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压力,以保持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调查工作压力、职业认同及职业倦怠在军队医院护士中的表现形式,探究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对军队医院护士的影响方式。方法 采用基础情况量表(自编)、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及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对上海某军队医院护士进行便利抽样调查,所得结果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军队医院护士工作压力总分达到(74.46±14.27)分,处于中高度压力水平。护士职业认同总分(102.75±18.35)分,处于中等以上水平,其中职业评价项目分值最高。护士的职业倦怠得分中,情感衰竭项目为(19.30±10.45)分,去人格化项目为(7.27±5.93)分,低成就感项目为(27.40±9.60)分。工作压力各项得分与职业倦怠中情感衰竭项目、去人格化项目呈正相关,相关度中等;与职业认同、低成就感项目呈负相关,相关度中等。职业认同项目得分与职业倦怠中的情感衰竭、去人格化项目呈负相关,相关度中等,而与低成就感项目呈正相关,相关度中等。结论 军队医院护士的职业倦怠处于中高度水平,可通过工作压力和职业认同的调节来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ICU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状况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单纯随机抽样,不记名调查问卷收集资料,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护士执业倦怠量表(Nursing burnout scale,NBS),对ICU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评估。结果 ICU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在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感之间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U护士存在较高的工作倦怠,建议护理管理者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积极寻找缓解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方法,确保ICU护士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情绪疗法在ICU护士职业倦怠中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40名ICU护士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干预,试验组实施情绪疗法干预,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 NBS)对两组护士干预前后心理状况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护士压力源、职业倦怠、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生理心理症状得分及NB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试验组压力源、职业倦怠、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生理心理症状得分及NBS总分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0.01)。结论:ICU护士职业怠倦中实施情绪疗法干预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护士心理状况,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儿科护士与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状况的差异,探讨儿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因素及缓解压力的相应对策。方法:采用目前国内常用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儿科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进行评估。结果:儿科护士和非儿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之间得分比较,儿科护士得分均高于非儿科病房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科护士压力大小与职称、年龄、文化程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与儿科的护龄高度相关(P〈0.05)。结论:工作压力源不仅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而且与护士工作地点及科室等有关。儿科护士存在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需根据不同的压力源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以保证儿科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不同职业群体的职业倦怠现象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工作应激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由于护士面对的是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这决定了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大,且工作时间相对不稳定,故护士为职业倦怠的易发群体.另外,不同医疗机构的工作氛围不近相同,对护士心理及行为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汶川地震重灾区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压力源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工作压力源与职业倦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统计描述和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工作压力源与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相关性,医务工作者感受最高的压力是工作特征。结论:重点减少医务工作者在工作特征上的工作压力,提高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能够有效缓解医务工作者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的职业压力来源,并分析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调查问卷的形式,对74名湛江市儿科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压力源评分比较及职业倦怠水平分析。结果护士的年龄、职称、文化程度不同,压力来源各不相同,其中,年龄在30岁以下、初级职称以及学历为中专的儿科护士更容易感到压力,护理工作及专业、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交往3方面的影响较大。情绪耗竭和低个人成就容易造成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其中,年龄、职称和文化程度均对职业倦怠产生一定影响。结论儿科护士的职业压力大,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对工作及身心健康均有严重影响,应引起充分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干预缓解,保证儿科护理队伍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医疗技术、护理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护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护士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如果压力持续存在而不能得到及时排解,容易导致职业倦怠。一旦发生倦怠可能表现出情绪态度及行为的改变。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护士自身的健康,而且还会影响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护理队伍的稳定,因此,护士也需要“护理”。同时有必要对有关压力源进行分析,以寻求减轻工作压力的对策和化解办法,以保证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精神科护士近年来的职业倦怠,并提出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以及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精神科6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出现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工作强度大、社会地位太低、继续深造的机会太少、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病区拥挤、病区中的仪器设备不足及各种医患纠纷。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压力缓解是非常必要的,对提高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压力源的产生,职业倦怠的程度,分析职业倦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为医院管理者制定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倦怠指数量表(MBI)和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对我院52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编制护士与合同制护士的职业倦怠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编制护士在消极怠慢及成就感方面的得分高于合同制护士。不同年资的护士存在不同的职业倦怠情况,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且工作能力较低。结论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护士不可忽视的职业病。且已经影响到护士工作能力状态。可通过增进护士的成就感,调整职业倦怠程度因素及改善睡眠状态,可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状态。  相似文献   

19.
尚守芝 《实用医技》2008,15(3):391-392
了解临床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以帮助管理层及护士本人正确认识工作压力,设法减少工作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本文对临床护士主要的压力源进行了分析;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出了从管理角度减少或消除护士工作压力源,并对护士进行减轻工作压力的训练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护理模式的转变及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均给护理工作这一特殊职业带来新的挑战。精神科护士作为护理行业的特殊群体,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使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比普通护士更大,而工作压力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影响。本研究旨在了解精神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探讨缓解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对策,以提高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