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应用牵张成骨术延长腭裂模型犬的腭部对上颌骨生长发育方面的影响。方法 :在腭裂模型犬实验侧行经典模式的牵张成骨术。分别于手术当天、术后 7、18、60d取印模 ,灌注石膏模型。于术后 60d处死所有动物 ,制作头颅新鲜骨标本。在石膏模型和新鲜骨标本上测量各标志点间的距离。结果 :实验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错牙合畸形 ;实验结束时 ,上颌骨的两侧结构保持对称。结论 :应用牵张成骨术延长腭裂模型犬的腭部时 ,对咬合关系及上颌骨短期内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制成牵张器,利用NiTiSMA的超弹性产生的恒定的张力进行硬腭牵张成骨,达到治疗腭裂骨质缺损,封闭腭部裂隙的目的;研究牵张成骨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12只8周龄杂种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只.两组动物均手术形成硬腭中部裂隙,建立腭裂的实验动物模型.实验组动物同时放置NiTiSMA牵张器.待硬腭裂隙闭合时及4、8周时分别处死每组两只动物,取标本,组织切片观察.所有动物手术前后及处死前取上、下颌印模,灌制石膏模型,对照分析各时期的咬(牙合)关系变化.[结果]对照组动物腭部裂隙较原裂隙稍增宽,实验组动物腭部裂隙于手术后10~14d闭合,组织学分析实验组腭上颌缝区可见明显的新骨形成,牵张成骨对(牙合)关系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牵张器可产生恒定的牵引力,刺激新骨的形成,是一种理想的牵张成骨用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镍钛记忆合金进行骨膜牵张成骨修复犬腭裂的成骨过程及规律。方法用健康杂种犬8只建立腭裂动物模型。2月后在裂隙缘一侧安置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进行骨膜牵张,牵张力为250±20g。分别于20、30、40和60 d取材,在取材前14 d与前3 d对家犬进行肌肉注射四环素(50 mg/kg),采用组织荧光化学法对实验侧及对照侧骨组织形成过程进行观察及评价,并进行骨组织计量学动态参数检测。结果不同牵张时期荧光亮度由弱变强,荧光双标记线间距逐渐变宽,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膜牵张成骨效果稳定,为腭裂修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腭裂修复术常用腭部两大瓣法及改良的粘骨瓣松弛后退术等。其目的一是延长软腭 ,二是形成良好的腭咽闭合 ,以利改善发音。但在裂隙较为宽大或软腭短小的腭裂患者 ,常用的手术方法无法很好地后退和延长软腭 ,其原因是鼻腔侧粘膜较紧 ,软腭和悬雍垂在裂隙修复后向鼻腔侧卷起。为此 ,我们设计了鼻腔侧粘膜横形切开 ,用颊侧粘膜瓣修复的鼻腔侧缺损的改良两大瓣法。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共有患者 12例 ,手术年龄 3~ 8岁。均为双侧完全性腭裂 ,软腭较为短小。1.2 手术方法1.2 .1 常规腭裂修复术的操作步骤 切开裂隙缘 ,分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为使腭裂修复术后患者达到良好的腭咽闭合,恢复满意的语音效果,而进行的手术方法的几点改进:①充分游离腭大血管神经束;②剪断腭腱膜的同时向上剪断鼻腔侧壁的粘骨膜瓣至鼻腔顶;③对完全性单侧腭裂用健侧鼻中隔的粘骨膜瓣封闭硬腭部的裂隙,使软腭得以充分后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模型。方法:选用30只新西兰大白兔,右侧下颌骨行骨切开术,自制牵张器牵张固定,经过7天潜伏期后进行牵张,取标本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动物手术后均成活,健康状况良好。全部动物右侧下颌骨被成功延长3mm。结论:自制牵张器符合牵张成骨动物实验的要求,兔作为牵张成骨模型具有可行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7.
单侧腭黏骨膜瓣修复腭裂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单侧腭黏骨膜瓣后推修复腭裂的方法。方法: 术中将患侧腭黏骨膜瓣彻底松解、腭帆提肌吊带重建、血管蒂牵拉提升,使腭瓣松弛充分、后退,对侧裂缘仅作简单切口,即可将裂隙封闭。结果: 本法修复单侧腭裂116例,仅2例于近期出现腭瘘;术后语言质量和发音明显改善。结论: 单侧腭黏骨膜瓣修复腭裂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临床应用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8.
牵张成骨后移动骨段移位对早期血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牙槽骨垂直牵张成骨后移动骨段一步颊向移位较大距离对早期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杂种犬8只,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1个月后,骨切开放置牵张器,间歇7 d后以1 mm/d速度牵张,垂直牵张高度为6 mm.垂直牵张完成后,每只犬的随机一侧作为实验侧,于牵张结束后第2天一步将移动骨段颊向移位3 mm,另一侧作为对照侧不改变...  相似文献   

9.
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牙移动移动牙张力侧变化的X线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移动牙快速移动时张力侧变化的X线表现,为牙周膜牵张成骨理论提供依据。方法 杂种犬8只,拔除下颌两侧第二前磨牙,实验侧实施减阻-牵张措施,加力14d后,停止加力固定30d;对照侧仅行拔牙术。1、7、14、21、44d拍摄实验侧、对照侧咬合侧位片,观察移动牙张力侧的X线变化。结果 移动牙张力侧牙周膜加力期间有新骨迅速生成;停止加力30d时,新生骨放射学特征与对照侧牙槽骨无显著差别。结论 移动牙快速移动时,张力侧牙周膜可以快速牵张成骨而不会造成龈下骨质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完全性腭裂患者不同年龄段腭裂腭形态学定量测量统计分析,为完全性腭裂取得最佳的近期和远期效果而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并且对完全性腭裂上腭在各个年龄阶段的发育趋势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82例完全性腭裂患者根据手术时年龄段分成7个组,分别于手术前测量腭健侧和裂侧的直线长度、曲线长度、硬腭长、软腭长、上颌结节至裂隙距离、软腭最宽度、两侧上颌结节距离和上颌结节间裂隙宽度等指标,统计分析。结果≤12月组的上腭曲线长度健侧与裂侧的长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健侧长于裂侧。而在10~15周岁时,硬腭长度、上颌结节至裂隙缘长度在健侧与裂侧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的上颌结节间距与上颌结节间裂隙的宽度存在线性关系。结论不同年龄段完全性腭裂患者,上腭健侧和裂侧组织发育不一致。为完全性腭裂手术术式以及序列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Fan H  Wang X  Lin Y  Zhou Y  Yi B  Li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0):699-702
目的 探讨颌骨牵引成骨技术在矫治唇腭裂继发重度上颌发育不全畸形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牵引方式的选择。方法  8例患者 (男 6例 ,女 2例 ) ,年龄 11~ 2 5岁。其中不全腭裂 1例 ,单侧完全腭裂 4例 ,双侧完全腭裂 3例。所有患者均伴有重度上颌发育不全畸形 ,7例患者采用改良高位台阶式LeFortⅠ型截骨术 ,1例儿童患者行LeFortⅠ型截骨后采用颅外固定牵引装置完成牵引。手术前术后均投照定位头颅正位、侧位片及曲面体层片、颞颌关节薛氏位片 ,并在模型外科上准确测量牵引距离 ,设计牵引方向 ,牵引完成后即开始术后正畸 4个月后拆除牵引器。结果  8例患者均按设计要求完成预定牵引。除 1例右侧上颌窦外侧壁截骨线处约有 1cm× 0 .5cm的骨缺损外 ,其余病例牵引区均有致密新骨生成 ,术后咬合关系稳定 ,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经平均 2 0个月的术后随访观察 ,上颌骨及咬合关系均稳定 ,无明显复发。 8例患者平均牵引上颌骨向前达 12mm(5~ 15mm) ,患者的上牙槽座角由术前的平均 71°增加到术后的 79° ,所有病例均达到容貌及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 牵引成骨技术是矫治唇腭裂继发重度上颌骨发育不全畸形的有效方法 ,且不需植骨、效果稳定、对腭咽闭合的影响较小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在各类疑难牙颌面畸形矫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不同牵引成骨方式的适应证和优缺点。方法:选择常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所难以矫治的7类复杂牙颌面畸形88例,采用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矫治,其中包括腭裂继发重度上颌发育不全(9例 )、半侧颜面发育不全(11例)、重度小颌畸形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17例)、颞下颌关节强直(14例)、颌骨缺失重建(8例)、牙槽突缺失垂直牵引成骨(17例)、上下颌牙弓狭窄牵引成骨扩大(12例)。其中22例采用德国Medico n公司与Martin公司生产的牵引器,其余均采用不同类型的国产牵引器。其截骨方式、牵引器选择与安放、牵引方式依不同患者的畸形分类、畸形严重程度、不同颌骨部位而不同。结果:88例患者年龄最小者4.5岁,最大者54岁,平均22.5岁,上颌骨牵引成骨距离7 ~15 mm,下颌骨12~50 mm。3例因合并局部慢性感染,导致部分新骨吸收;另3例因牵引器故障,下颌下缘骨折等原因另行手术完成牵引;其余所有病例均按术前设计顺利完成牵引成骨,取得了良好成骨效果,并使患者的牙颌面畸形得到满意矫治。结论:内置式颌骨牵引成骨技术为各类复杂疑难牙颌面畸形的矫治提供了新的有效治疗手段,是很有应用价值的新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获取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腭咽闭合功能的超声解剖学参数,为腭裂修复术前方案的制定、术后疗效评价及指导患者语音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超声波技术,动态观察并测量30例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软腭的长度、厚度以及腭咽腔前后径,并分别与30名正常人群(对照组)做对比分析。结果:腭裂患者术前软腭长度为(28.48±4.89)mm,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1.13±3.59)mm(P<0.01);而软腭厚度(6.21±0.69)mm,较对照组的(5.19±0.29)mm显著增加(P<0.01)。术后组的软腭长度(39.25±3.67)mm,明显长于术前组(P<0.01);而软腭厚度(5.02±0.29)mm,却较术前组变薄(P<0.05)。术后组的软腭长度与软腭厚度均接近于对照组(P>0.05)。术前组的腭咽腔前后径(21.30±2.69)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93±0.39)mm(P<0.01)。术后组的腭咽腔前后径(12.02±0.99)mm,明显小于术前组(P<0.01)。术后组的腭咽腔前后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龄腭裂患者术前、术后腭咽闭合相关超声解剖学参数具有显著差异性,可为腭裂患者术前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腭裂术后的腭咽闭合功能的评价提供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未经手术修复腭裂患者的牙颌形态学特征。方法以40例未接受手术修复的恒牙列期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患者15例,中位年龄20.2岁;单纯腭裂(ICP)患者25例,中位年龄21.8岁。分别对两组患者上颌牙颌模型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和分析,以4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AngleⅠ类错畸形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CLP组患者前段牙弓宽度缩窄,前段牙弓长度及总牙弓长度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组患者后段牙弓宽度增宽,前段牙弓长度和总牙弓长度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接受手术修复的腭裂患者均存在上颌矢状向发育障碍;其中UCLP患者前牙区存在一定的横向发育不足。  相似文献   

15.
Yan FG  Ping FY  Shan YD  Chen J  Xu X  Yan JL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8):1242-1245
目的 探讨腭裂腭板植骨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方法 于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腔外科就诊的腭板骨缺损先天性Ⅱ度腭裂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植骨组,植骨组腭板骨缺损利用羟基磷灰石骨水泥复合人工骨修复,所有患者年满16周岁时复诊,颌骨CT扫描三维表面重建快速成型制作三维头颅模型,在头颅模型上直观定点、测量,与牙颌模型测量相结合,分析腭板植骨对上颌骨发育的影响.结果 三维头颅模型与牙颌模型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维头颅模型测量显示:植骨组与对照组在上颌骨长度发育上、高度发育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植骨组与对照组在上颌骨后部宽度发育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7.6 mm±4.3 mm比61.3 mm±4.1 mm、63.5 mm±3.9 mm比57.3 mill±3.1 mm、26.2 mm±1.8 mm比26.4mm±1.9 mm,均P<0.05),植骨组上颌骨后部宽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三维头颅模型上定点测量评价上颌骨生长发育直观、准确,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腭板植骨对上颌骨后部宽度的发育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腭裂序列治疗应考虑对腭板进行植骨修复.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rtificial bone implantation of hard cleft palate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xilla.Methods From January 1997 to December 1999,40 patients with hard cleft palat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and implantation group(n=20 each).The patients in the implantation group received an implantation of compound artiffcial bone of HA-Bone cement.All pailents had a follow-up since 16 years old.A tllree dimension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rapid prototype technique to analyze the maxilla in three dimension.At the same time,a dentognathic model was employed.Result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the results between the three dimensional and dentognathic models.No difference was fou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xilla in length and height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implantation groups.There were marked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xilla in width between two groups(67.6 mm±4.3 mm vs 61.3 1131/1±4.1 mm.63.5 mln±3.9 mm vs 57.3 mm±3.1 mm,26.2 mm±1.8 mm vs 26.4 mm±1.9 mm,all P<0.05).The width of maxilla in the implantation group was markedly wid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s The application of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xilla is both straightforward and accurate.Bone implantation of hard cleft palate is an obvious boos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xilla in width.It should be included into a comprehensive orthodontic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hard cleft palate.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头影测量方法研究狗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及其稳定性。方法 :4只成年狗双侧下颌骨截断后经 7d间歇期 ,以 1m m/次、1次 /d的速度牵引 10 d,共延长 10 m m后固定。分别于牵张结束、固定 2、4、8周后行 X片检查及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牵张后固定 2周 ,两侧骨断端边缘模糊不清 ,牵张区仍为低密度影。牵张后固定 4周 ,两侧骨断端间透射影缩小 ,边界不清 ,牵张区密度明显升高 ,但仍表现为片状透光影 ,密度从两侧向中间逐渐增高。至固定 8周时接近正常骨组织密度 ,下颌骨长度在牵张结束后与 2、4、8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牵张成骨可形成新的骨组织 ,对保持被延长的下颌骨长度的相对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临床应用硬腭缩短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用游标卡尺测量 1 0 0个颅骨和 50具尸体的硬腭、软腭的曲线长度、腭大孔间的距离 ,并观察穿经腭大孔的神经血管束位置关系。结果 :硬腭曲线长度(49.3± 0 .2 8) mm、软腭曲线长度 (2 6.1± 0 .30 ) mm、腭大孔间的距离 (2 7.3± 0 .2 4 ) mm。结论 :根据所得结果 ,在手术中对切除硬腭、软腭的长度及切口方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采用X线头影测量的方法对60例成年腭裂患者进行颅颌面部软硬组织测量,并与60例正常成人进行对照。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硬组织方面腭裂患者SNA(上牙槽座角)、N-A-Po(颌凸角)和ANS-Ptm(上颌长)等结果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软组织方面腭裂患者G-Sn-Po’(面型角)、ULP(上唇突度)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硬组织方面腭裂患者的上颌骨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足、硬腭长度过短、下颌颏部前伸现象明显,下颌骨向下旋转及后退。而软组织方面腭裂患者面中1/3凹陷明显,上唇突度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