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熊宁  陈静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76-1578
目的:讨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常见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策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21例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3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6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合并房室传导阻滞1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伴缓慢心室率或3 s以上长间歇14例.结果:121例中发生并发症15例,其中气胸1例,囊袋内积血及血肿5例,起搏器囊袋感染5例(1例合并囊袋血肿),电极导线脱位2例,导线尾端与脉冲发生器连接不紧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上肢深静脉血栓1例;经相应处理后均治愈或缓解.结论:深入对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常见并发症的了解,重视术前预防及术中规范操作,加强术后随访及起搏器知识教育,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  相似文献   

2.
江小燕 《四川医学》2011,32(12):2029-2031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80例,其中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做一回顾分析,包括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结果起搏器囊袋积血4例,起搏器感知障碍2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电极脱位1例,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1例,囊袋感染1例。结论重视永久起搏器术后观察及护理,可早期发现各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发挥起搏器的最佳功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人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11年6月424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41例(9.7%)。其中,术中气胸5例,误穿锁骨下动脉10例,术后起搏器囊袋血肿18例,起搏器囊袋破溃1例,电极移位2例,导线断裂1例,起搏综合征3例,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l例。结论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加强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术后观察随访,可将并发症减少到最低限度,使之发挥最佳治疗效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77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77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对术中疗效及术后各种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成功完成,起搏模式:植入单腔起搏47例,房室双腔起搏28例,单腔心室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1例,心脏再同步化起搏1例。术后囊袋血肿3例,电极脱位2例,起搏器囊袋渍破1例,起搏器综合征7例。结论采取相关措施,加强起搏器术后随访工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开展永久性起搏器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176例患者按按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常规方法进行。主要适应症缓慢性心律失常。结果:全部置入成功,所有患者心动过缓消失。术后囊袋血肿4例,囊袋下垂1例,远期囊袋破溃1例,微电极脱位1例,卒死1例。结论:起搏器按装术安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策略。方法对2000年3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的1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17例(10.3%),其中气胸1例,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术中严重心律失常3例,起搏器工作不正常2例,起搏器综合征5例,囊袋感染1例,电极导线脱位2例,脑梗死1例。结论充分认识起搏相关的各种并发症,重视术前准备,严格规范起搏器置入术的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病人,尽量减少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囊袋破溃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处理方法,总结处理此并发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14年7月因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或更换术后囊袋破溃在该院行囊袋处理的患者13例。结果 2 145例患者在该院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或更换,其中10例患者术后出现起搏器囊袋破溃并感染,发生率为0.47%;另有3例外院患者在起搏器植入术后出现囊袋破溃转入该院进一步处理,共计13例患者。7例患者行囊袋处分泌物培养均为阴性。囊袋破溃原因考虑为感染所致,所有患者均予以局部清创,移除脉冲发生器。除1例患者拔除起搏电极,其余患者剪除多余电极后将导线残端局部包埋,延时或当时在对侧前上胸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同时静脉使用抗生素。术后随访2~74个月,平均(38.2±23.0)个月,1例患者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患者术后再次出现囊袋破溃,经再次处理后未出现囊袋破溃现象。结论感染是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术后并发囊袋破溃最常见的原因。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和局部彻底清创,将原脉冲发生器取出而保留电极导线残端可安全、有效的处理此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评估和处理方法。方法对119例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其并发症。结果119例中发生并发症者9例,占总数的7.6%,其中电极移位2例,囊袋感染2例,囊袋血肿2例,囊袋跳痛伴颈部疼痛1例,起搏器术后腹部持续抽动1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结论提高对心脏起搏器并发症的了解,准确进行评估,早期发现并积极处理各种并发症,可提高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常莉  郑燕 《吉林医学》2015,(3):543-544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后发生囊袋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方法:对行永久性起搏器置入术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发生囊袋感染引起起搏器外漏的仅有1例患者。结论:安装心脏起搏器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手术者的技术,还取决于专科护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78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探讨处理方法和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07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永久性起搏器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起搏器并发症共8例,均为术后并发症,其中囊袋内积血1例,电极导线脱位2例,心外肌肉收缩1例,起搏综合征4例.结论 提高起搏器并发症早期识别能力并及时处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定期随访及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卒.  相似文献   

11.
陈世蓉  陈勇  赵超美 《西部医学》2013,25(3):375-377
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常见并发症出现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办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所完成的31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措施。结果并发症出现30例,其中误穿锁骨下动脉5例,气胸2例,囊袋出血18例,囊袋缺血坏死1例,电极脱位1例,穿刺侧上肢肿胀1例,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2例,所出现的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好转。结论术前了解起搏器植入并发症类型,术中积极预防,发生后及时正确处理,是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63例次永久起搏器更换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永久起搏器更换原因及更换术并发症的防治对策,并探讨旧电极的处理方法.方法 更换术病人57例,男38例,女19例,年龄74岁±8岁(56~94)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31例,Ⅱ度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6例.单腔起搏器49例,双腔起搏器8例,起搏器平均使用时间9.25(2~15)年.共更换63例次,其中更换电极13例次.结果 起搏器更换术原因为起搏器电池自然耗竭57例次,电池提前耗竭2例,电极导线不全断裂2例,囊袋感染2例.更换术并发症9例,分别为囊袋血肿4例,电极脱位3例,废弃电极脱入右室2例.更换起搏器时起搏阈值[(0.77±0.40)V]比初次植入时的阚值[(0.60±0.21)V]明显高(P<0.01).更换时的电极阻抗[(854±136)Ω]、R波振幅[(12±4)mV]与植入时[(828±176)Ωn、(12±4)m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起搏器更换主要原因为电池自然耗竭.经测试大部分心室电极可以继续使用.起搏器更换术严重的并发症是废弃电极脱入右室,正确的电极处理方法可以避免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永久心脏起搏器装置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12年12月在兵团第六师医院、新源县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的2972例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装置病人,因“永久心脏起搏器装置相关感染”的有23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永久心脏起搏器系统相关感染的临床特点、处理及预后。结果单纯囊袋局部感染21例,囊袋感染合并全身感染2例。2例经静脉使用抗生素及局部换药,3例行局部清创,18例行整个起搏装置移除与清创。局部清创组2例感染复发(66.7%),装置移除组1例感染复发(5.6%)。起搏器装置感染的发生率为0.77%,起搏器装置首次植入感染的发生率为0.69%,起搏器装置更换后的感染发生率为1.36%,首次植入起搏器患者感染发生率较起搏器更换患者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结论永久心脏起搏器相关感染是起搏器植入后的严重并发症。单纯局部清创感染复发风险较高,永久起搏装置移除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起搏方式及右室起搏比例不同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新发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心内科过去5年间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按照起搏模式不同分为VVI、DDD组,根据右室起搏比例(Cum%VP)不同分为:DDD1组(Cum%VP≥50%)和DDD2组(Cum%VP<50%)两个亚组。随访内容包括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3年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AF发生情况,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符合入选标准且完成随访的患者共计147例,新发AF病例VVI组14例(24.14%),DDD1组5例(11.11%),DDD2组3例(6.82%)。DDD2组与VV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术后3年超声参数比较,DDD2组与VVI组、DDD1组相比,LAD、LVED明显缩小,LVEF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D起搏模式加低右室起搏比例与VVI模式相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减少AF的发生,DDD起搏模式加最优右室起搏管理应用于临床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床边经股静脉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在危重症急救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床边经股静脉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患者55例,男42例,女13例,年龄17~81岁。其中,冠心病心肌梗死20例,病毒性心肌炎9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心外科术后6例,脑外伤9例。心律失常分类:病窦综合征15例,显著窦性心动过缓1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8例,室性自主心搏2例,心肺复苏心脏电复律后5例,心脏术后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药物治疗无效3例。全部患者行床边经股静脉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结果所有患者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5例患者心电监护可见起搏脉冲信号,其后未见心室电活动,心脏听诊无心音,血压测不出,心肺复苏失败。结论在危重症急救中床边经股静脉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方法便捷,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不影响其他抢救措施进行,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在各种急救场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远期并发症类型及处理方法。方法: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280例,术后随访≥2年,统计植入术2年后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80例患者发生远期并发症共17例,总发生率6.07%。其中≥60岁组13例,发生率6.34%;<60岁组4例,发生率5.33%,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并发症中包括相关静脉血栓6例(2.14%)、起搏导线血栓形成4例(1.43%)、电极脱位3例(1.07%)、囊袋破溃感染2例(0.71%)、起搏综合征及起搏阈值明显升高致起搏不良各1例(0.36%)。结论:血栓、电极脱位和囊袋破溃感染在≥60岁患者中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应重视起搏器植入术前准备,术中强调规范的无菌操作,术后加强随访,早期发现并发症并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基层医院起搏器植入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基层医院目前起搏器植入情况,强调术后随访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①有适应证患者植入起搏器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②基层医院以植入单腔VVI起搏器为主,占46.27%;③发生并发症26例,占9.70%。术后囊袋渗血2例,起搏器电极脱位3例,起搏器综合征10例,囊袋感染1例,术后发热1例,电池提前耗竭5例,死亡4例。结论对符合起搏器植入指征的患者积极行起搏器植入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基层医院应增加生理性起搏器应用;加强随访,严防起搏器植入并发症发生并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心脏起搏系统更换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埋藏式起搏器更换的原因和方法,并对不同的更换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68例起搏器系统更换患者的临床资料,电极参数,更换方式等进行分析。结果:共68例72人次更换起搏器,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46~92岁,平均(69.0±9.5)岁。其中64例更换1次,4例更换2次。在所有68例更换起搏器的患者中,起搏器电池耗竭60例次,其中,自然耗竭55例次,提前耗竭5例次;电极导线断裂或绝缘层破裂2例;起搏器电重设因未发现而重新植入新的脉冲发生器2例;电极脱位3例;起搏器囊袋破溃1例。在98条电极中,保留电极86条,占87.7%,更换电极12条,更换原因,起搏器阈值升高5条;电极导线绝缘层破裂2条;电极脱位,更换电极3条;电极导线与脉冲发生器分离不开,改到对侧重新植入新电极1条;囊袋破溃而重新在对侧植入1条。结论:起搏器更换原因多为电池耗竭或使用时间已到质保期,少见的原因是起搏器植入并发症。更换电极的主要原因为起搏阈值升高。术前程控电极参数对决定更换方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