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水平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了广州市5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35名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护士的工作压力为2.01,属中等水平,其首要工作压力为工作量与时间分配方面,最大压力源为工作量太大;护士的情绪疲溃感与工作无成就感均为高度,工作冷漠感为中度;护士的工作压力与情绪疲溃感及工作冷漠感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2和0.363;应对方式对护士工作疲溃感有影响,积极应对有助于降低护士长的工作无成就感,消极应对可以加重情绪疲溃感、工作冷漠感和工作无成就感的产生.结论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严重,并受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影响,建议关注护士工作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减轻护士的非护理性工作,制定合理的人员编制方案,加强护士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积极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及其与工作源、个性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Mashach工作疲溃感量表(MBS)、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Q)、简化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两所医院的98名在职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与常模[(7.12±5.22)分,(22.19±9.53)分,(36.54±7.34)分]比较,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冷漠感[(14.13±4.89)分]为高度,而情绪疲溃感[(16.59±7.93)分]与工作无成就感[(15.09±7.61)分]均为轻度;护士的工作压力与情绪疲溃感和工作无成就感密切相关(r=0.239~0.545,P<0.05~0.01);个性倾外向且情绪不稳定的护士易于产生情绪疲溃感和工作无成就感;积极应对有助于减轻工作冷漠感与工作无成就感,消极应对则会加重情绪疲溃感.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疲溃感相对较轻,并受工作压力及个性、应对方式的影响.应关注引起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特殊成因,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同时塑造良好的个性,提高其积极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3.
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及其与工作源、个性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M ashach工作疲溃感量表(MBS)、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Q)、简化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两所医院的98名在职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与常模[(7.12±5.22)分,(22.19±9.53)分,(36.54±7.34)分]比较,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冷漠感[(14.13±4.89)分]为高度,而情绪疲溃感[(16.59±7.93)分]与工作无成就感[(15.09±7.61)分]均为轻度;护士的工作压力与情绪疲溃感和工作无成就感密切相关(r=0.239~0.545,P<0.05~0.01);个性倾外向且情绪不稳定的护士易于产生情绪疲溃感和工作无成就感;积极应对有助于减轻工作冷漠感与工作无成就感,消极应对则会加重情绪疲溃感。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工作疲溃感相对较轻,并受工作压力及个性、应对方式的影响。应关注引起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特殊成因,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同时塑造良好的个性,提高其积极应对技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发对10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依次为工作性质与工作强度、人际关系、继续教育与职业需求.社会地位.家庭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工作疲溃感中情绪耗竭、去人格化,转为中度耗竭,个人成就感为高度耗竭.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之间显著性相关. 结论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来自多方面,工作疲溃感较严重,建议从管理和个人角度减少或消除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源.减轻工作疲溃感.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的因素分析与防御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疲溃感是指个体由于长期工作压力所产生的以情绪疲溃感、工作冷漠感和工作无成就感为主要表现的症状群[1].随着医学技术和护理服务范围的拓展,社会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使其成为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承受着多方面的压力,长期过高的压力易产生工作疲溃感.手术室护士作为护理工作者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也面临着同样的压力,如不及时应对,不仅可导致心身疾病的发生,而且还可导致护理人员服务质量退化、对工作漠不关心,严重者会离职或更换工作[2].国内对普通病房护士的工作疲溃感已有相关研究报道[2、3],但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的研究却较少.因此通过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以减轻工作压力,排除工作中的不良因素,从而降低工作疲溃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急诊护士心理韧性现状以及与工作压力、职业疲溃感的关系,为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运用一般人口学资料、心理韧性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职业疲溃感量表对352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两两之间的关系分析,运用温忠麟的依次检验法、线性回归对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疲溃感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结果 急诊护士心理韧性得分为(71.67±16.51)分,工作压力得分为(82.64±26.77)分,职业疲溃感的情感耗竭维度得分为(19.l55±11.46)分;去人格化维度得分为(10.43±6.52)分;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为(16.45±9.82)分.心理韧性及各维废与工作压力及各维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韧性会因职业疲溃感中的情感消耗以及去冬格化的加剧而弱化(P<0.01),也会因个人成就感的增强而增强(P<0.01);心理韧性在工作压力与职业疲溃感之间有着中介效应.结论 良好的心理韧性更有可能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体验较低水平的职业疲溃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护士工作疲溃感的来源及应对策略。方法:122名手术室护士完成MBI(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量表中的测试后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手术室护士疲溃感均处于较高水平状态,主客观支持的利用度与疲溃感的产生呈负相关。结论:手术室护士疲溃感主要与个人成就感的缺失及个人应对方式低效有关。社会支持度、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个人应对方式等因素均对手术室护士的疲溃感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迎娣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1):134-135
目的了解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主要压力源及疫溃感,并设法减少压力源,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00名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主要压力源为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环境及资源、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几方面压力源均与疲溃感有相关性。结论护理管理者及护士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减少或缓解手术室护理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9.
对护士工作疲溃感的现状、原因、预防及干预措施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我国护士工作疲溃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信息与方向,有助于获得预防和降低工作疲溃感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王随琴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7):164-164
目的:了解由常见压力源导致的护士职业倦怠及危害,正确认识工作压力并设法减少之,以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由护士工作量大、角色模糊等常见压力源导致的职业倦怠有情绪疲惫、工作冷漠、无成就感,同时也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危害,应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医生集体效能为团体调节变量来探讨医生应对效能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应对效能量表、集体效能信念量表和中国职业倦怠问卷对11所医院的461名医生进行调查,对变量进行相关分析与多层分析.结果 1.医生职业倦怠轻、中、重度的比率分别为20.17%、21.47%、25.60%;2.应对效能与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0.607.r=-0.539,r=-0.785,P<0.01);3.应对效能显著负向预测情感耗竭、人格解体与成就感降低(β=-0.394,β=-0.479,β=-0.572,P<0.01);集体效能对应对效能与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之间关系的正向预测作用极其显著(β=-0.045,β=-0.062,P<0.01).结论 应对效能对职业倦怠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集体效能会调节应对效能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0名合同制护士工作倦怠感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合同制护士工作倦怠感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护士工作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30名合同制护士的工作倦怠感、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合同制护士处于高度工作倦怠状态,其情感衰竭、去人性化维度高于Maslach常模,个人成就感维度低于Maslach常模(P均<0.01)。合同制护士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主观支持水平较高,客观支持水平最低,其情感衰竭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414,P<0.01),与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41、-0.348、-0.296、-0.396,P均<0.01);去人性化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246,P<0.01),与积极应对、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支持总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194、-0.273、-0.306、-0.324,P<0.05~0.01);个人成就感与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呈正相关(r分别为0.408、0.218,P<0.05~0.01)。结论:护理管理者可通过增强合同护士的积极应对能力,改善其社会支持状况,降低合同制护士的工作倦怠感。  相似文献   

13.
护士工作压力、倦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士工作压力、倦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工作压力问卷、工作倦怠问卷、一般健康问卷对175名护士进行施测。结果:①护士轻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34.8%,中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30.3%,高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4.0%。②奖赏不足对耗竭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工作负荷、缺乏控制和共同体瓦解对人格解体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共同体瓦解对成就感降低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③耗竭和人格解体对健康育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护士的工作倦怠问题不容忽视,应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干预,并充分考虑其与前因变量和后果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县级医院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饶荣  刘俊英  高永华 《西部医学》2010,22(8):1565-1567
目的调查县级医院护士群体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向遂宁地区3家县级医院的350名在岗执业护士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包括Maslach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Human Service Survey,MBI-HSS)和相关因素两大部分,其中相关因素包括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工作量、工作满意度、工作难度5类。对调查采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以工作倦怠3个维度的分值为应变量,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工作量、工作满意度和应付方式3类变量被多次和优先引入方程。结论县级医院的护士均存在工作倦怠,工作量、工作满意和应付方式是影响她们工作倦怠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评价表(中文版MB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MSQ量表(明尼苏达满意度短式问卷)对13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问卷的情绪耗竭因子得分为中度倦怠、去人格化因子得分为中度倦怠、个人成就感因子得分为高度倦怠;2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与自我效能、工作满意度方面呈负相关,个人成就感与自我效能、工作满意度方面呈正相关;3多元回归分析中,自我效能及工作满意度是主要预测因子。结论: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及工作满意度有关,充分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及工作满意度,可以作为预防和改善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一个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治安民警的职业倦怠状况,研究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Maslach倦怠量表(MBI-HS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221名基层派出所治安民警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的性别、婚姻状况、工作年限民警的职业倦怠水平有显著差异;②主观支持对情绪衰竭、人格解体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消极应对对情绪衰竭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对个人成就感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利用度和积极应对对个人成就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效能对个人成就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人格解体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性别、婚姻状况、工作年限、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对治安民警的职业倦怠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实施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措施对降低护士职业倦怠的效果。方法:实施具体干预措施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观察、调查和分析护士职业倦怠的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前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情绪枯竭维度呈显著负相关,护士自我效能感与个人成就感维度呈显著正相关,护士自我效能感与去人格化倾向维度无明显相关性。实施干预措施后,病房、急诊科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房、急诊科护士情绪枯竭、去人格化倾向得分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房、急诊科、ICU护士个人成就感得分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高临床护士自我效能感,可以稳定她们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工作能力,对降低职业倦怠,促进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试用期护生工作试用期间的职业倦怠状况,帮助其树立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减轻或消除工作倦怠感。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武汉市3所三级医院、4所二级医院的284名试用期护生工作倦怠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与杭州市地区群体护士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用期护生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两个维度上属低度倦怠,个人成就感维度属高度倦怠。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维度倦怠程度得分低于杭州市护士群体,个人成就感维度倦怠感高于杭州市护士群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诊科试用期护生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维度倦怠感高于其他组;急诊科试用期护生个人成就感维度倦怠感低于其他组;三级医院护生去人格化维度倦怠感高于二级医院,差异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不同学历、有无护士执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议管理者从试用期护生的工作阶段特殊角度出发,减轻或消除职业倦怠感,从而提高试用期护生的工作积极主动性,为优质护理服务的更好延续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压力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的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压力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Maslach倦怠量表(MBI-GS)和职业压力指标问卷(OSI-2)中的压力源分量表对192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41.7%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情绪衰竭;有36.6%的被试者有一定程度的情感疏远;40.6%的被试者没有职业效能感。(2)性别和受教育程度与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相关;年龄和婚姻状况与职业倦怠没有显著相关。(3)工作负荷对情绪衰竭具有正相关作用;人际关系对情感疏远具有正相关作用;日常烦忧、管理角色对职业效能具有负相关作用。结论部分医务人员有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而不同来源的压力源对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具有不同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