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南京市秦淮区2004~2012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梅毒及性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区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使用Excel 2003、SPSS1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4~2012年,秦淮区共报告梅毒1 310例,发病数从2004年开始不断增高,2010年开始下降,年均报告病例增长率为4.00%,年均报告发病率增长率为3.22%。在报告的梅毒病例中,以早期显性(一、二期)梅毒为主,占71.53%,从历年梅毒病例报告构成比来看,一期梅毒在持续下降,而隐性梅毒比例不断升高,各年度梅毒病例分期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梅毒男女性别比为0.91∶1.00,除2005年外其他各年梅毒病例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梅毒的发病年龄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共676例,占51.60%。结论:秦淮区梅毒发病率从2004年开始逐年升高,2010年后开始下降,但显性梅毒所占比例很大,提示秦淮区梅毒疫情上升的风险仍然很高,所以应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规范梅毒诊治,控制梅毒流行,从而控制性病艾滋病的快速传播。  相似文献   

2.
张华君  周建刚  丁超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1):1398-1400
目的 了解宜兴市2005-2011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性传播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梅毒疫情的流行特征.结果 2004-2011年,宜兴市梅毒发病率快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34.42%;病例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8.70%;梅毒分期中以早期显性(一、二期)梅毒为主,占71.97%,其中隐性梅毒增长速度最快;男女性别比为1.18∶1;发病年龄集中在20~岁、30~岁、40~岁年龄组,其中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30~岁和40~岁组,女性发病集中在20~岁组和30~岁组;职业以农民和工人发病最多.结论 宜兴市梅毒发病率正呈快速增长趋势.应加强健康教育和高危、重点人群的监测,规范梅毒诊治,以有效遏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江阴市2005~2009年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提出完善和实施我市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方法 收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我市梅毒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近5年来,江阴市梅毒发病率快速增长,年发病率从2005年的14.67/10万增长到2009年的46.06/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3.11茗,隐性梅毒增速更快.病例分期以早期显性(一、二期)梅毒为主,占79.78%,各年梅毒病例分期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男女性别比为1:1.02,女性比例逐年增加.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组,占57.77%.全市报告梅毒病例呈地区性高发态势.结论 江阴市梅毒发病率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须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2006~2010年梅毒和淋病删除病例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2006~2010年梅毒和淋病删除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更科学的性病病例报告制度和性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全省各省辖市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梅毒和淋病的已删除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006~2010年间,梅毒和淋病删除病例分别在当年该病例报告总数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删除病例的实验室诊断类型也呈上升趋势,而临床诊断类型呈下降趋势;删除病例主要集中在15~49岁的性活跃人群中;综合性医疗机构是被删除病例最多的机构;大多数删除病例为不明原因删除;全省梅毒和淋病的删除病例主要集中在苏南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结论:全省梅毒和淋病删除病例呈上升态势,应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性病病例报告的管理,提高性病病例报告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安徽省2004~2010年梅毒、淋病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0年安徽省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梅毒、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间,全省共报告淋病33 014例,报告发病率从12.04/10万上升到5.08/10万;报告梅毒44 059例,报告发病率从5.16/10万上升到17.18/10万;历年梅毒及淋病的报告病例均集中于20~39岁组;淋病报告病例数男性显著超过女性,男女性别比达6.59∶1;而男女性梅毒总报告病例数相当,男女性别比为1.05∶1。结论 2004~2010年,安徽省梅毒增长迅速,而淋病呈现下降趋势,性活跃人群仍然是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巴彦淖尔市乙型肝炎的分布特点和流行趋势,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巴彦淖尔市2005~2009年乙型肝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巴彦淖尔市2005~2009年累计报告乙型肝炎16 713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1.85/10万。所辖7个旗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年平均发病率在136.26/10万~419.78/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5~55岁报告病例数较多,占84.65%。职业以农民为主.占39.59%;其次为家务及待业人员,占12.06%;学生占8.41%。结论:巴彦淖尔市2005~2009年乙型肝炎年发病率起伏不定,但一直居报告的法定传染病首位,流行形势严重,应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制定乙型肝炎防控措施,降低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实施以来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6年北京市报告的梅毒病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10年的25.50/10万下降至2016年的23.57/10万。一期、二期、三期、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年均减少依次为12.53%、6.28%、7.26%、17.09%。一期和二期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10年的11.22/10万下降到2016年的6.37/10万,年均下降9.00%。隐性梅毒报告病例数由2010年的2 439例增加到2016年的3 690例,年均增幅达7.14%。各年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 男女性别比有扩大趋势,由2010年的1.10:1增加至2016年的1.22:1。20~39岁为高发年龄段,但 ≥60岁年龄段病例数年均增长5.12%。除50~59岁人群一期和二期梅毒报告发病率增长外,其余年龄组呈下降趋势。一期和二期梅毒所占构成比减少,而隐性梅毒构成比增加。北京市16个区都有梅毒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居前3位的区是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这3个区的病例总数占到全部梅毒报告病例的45.29%。通州区病例数增长迅速。在20种职业中,报告病例数最多的是家务及待业(占36.51%),其次是离退人员(占17.01%),家务及待业增长幅度最大,年均增长11.68%。结论 北京市一期和二期梅毒呈下降趋势,但老年病例增加较快,应继续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唐桂珍 《中国热带医学》2014,(11):1417-1418
目的了解十堰市茅箭区2008~2013年性病疫情流行情况,为制定性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茅箭区医疗机构2008~2013年疾病监测网络报告的性病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茅箭区2008~2013年累计报告性病2 81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53.27/10万,由2008年的247.60/10万下降到2013年的83.99/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在报告的性病当中,梅毒病例报告数最多,占37.79%;男女性别比为1:1.02;20~39岁年龄组占66.11%;家务待业、工人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茅箭区性病疫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梅毒发病维持较高水平,应继续针对性病高发人群开展性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5年来梅毒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探讨导致梅毒发病增长的因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2年深圳市平湖地区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来该地区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女性平均报告发病率54.26/10万高于男性发病率44.09/10万。以性活跃人群20~39岁报告发病率为高。梅毒报告病例中,隐性、Ⅰ期、Ⅱ期梅毒为主,占发病总数的98.76%,中学文化程度者占76.99%;家居待业、工人占总构成的73.81%;梅毒患者中已婚者高于未婚者;以非户籍人口为主。结论根据该地区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控制梅毒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青海省2004—2019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梅毒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青海省2004—2019年报告的梅毒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包括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特征以及梅毒病例构成。结果青海省2004—2019年共报告梅毒病例33 680例,年均发病率为37.01/10万,报告发病率年均增长22.49%,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4 220.73,P0.01)。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一期和二期梅毒为主,分别占55.61%、26.73%和7.81%。报告病例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西宁市、海南州和海东市。2004—2019年男女总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0.69/10万和43.92/10万,女性病例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例1∶1.37,各年梅毒报告发病率均为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24,P0.05),男女均以20~49岁报告病例最多,占报告总数的70.92%。职业分布以牧民(10 814例,占32.11%),农民(8 700例,占25.83%),家政、家务及待业(2 058例,占10.38%)为主。隐性梅毒构成比呈增长趋势,由2004年的7.18%上升到2019年的7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2,P0.05)。结论青海省梅毒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防控形势很严峻,应对医务人员加强培训,提高梅毒的检测水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和早规范治疗;继续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和筛查,提高防病意识;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上海市闵行区2005—2016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闵行区2005—2016年报告和监测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6年闵行区共计报告梅毒11 394例,发病率42.9/10万,其中Ⅰ、Ⅱ、Ⅲ期、胎传、隐性梅毒发病率分别为10.3/10万、13.4/10万、0.3/10万、2.3/10万、16.6/10万。2009年为发病高峰,发病率为59.1/10万。报告的病例中本辖区人口占62.4%,外省市占37.6%;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1∶1;25~54岁报告最多,占61.1%,55岁以上年龄组呈明显上升趋势;按户籍分组后,本地以25~64岁为主,占74.2%,男女性别比1.3∶1;外省市以15~44岁为主,占79.1%,男女性别比0.8∶1。女性感染者较男性更为年轻化,15~34岁人群分别占比50.0%和29.3%。本市55岁以上男性、25~54岁女性及外省市15~44岁女性以隐性梅毒为主;本地55岁以下、外省市65岁以下男性以Ⅰ期、Ⅱ期梅毒为主。户籍、性别、年龄、梅毒类型两两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上海市闵行区梅毒发病趋势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缓,需加强监测,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女性及本市老年人口梅毒的主动筛查力度,控制梅毒的蔓延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王华  王文明 《热带医学杂志》2013,(3):354-355,361
目的了解昆山市2004—2011年梅毒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昆山市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1年昆山市累计报告梅毒2424例,年均发病率为18.09/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发病率城区为28.40/10万,乡镇为16.18/10万(X^2=189.79,P〈0.01);男性为20.17/10万,女性为23.33/10万(X^2=13.74,P〈0.01)。梅毒患者的年龄集中在20~39岁,共报告1501例,占总数的61.92%。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结论2004—2011年昆山市梅毒发病率总体呈增长趋势,应加强对隐性梅毒的监测.加大对城区流动人口尤其是女性的性病艾滋病宣传以及检测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遵义市梅毒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及控制梅毒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和电子表格Excel对遵义市2004-2010年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年遵义市梅毒发病率快速增长,发病率从2004年的2.82/10万上升至2010年的20.30/10万,报病数在乙类传染病中的位次从2004年的第10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3位。发病主要集中在红花岗区、遵义县、汇川区、仁怀市;年龄主要集中在20~44岁性活跃期青壮年,职业主要为农民、家务及待业,分型以隐性和Ⅰ期为主,占88.47%。结论遵义市梅毒发病率逐年上升,态势严峻,需加大加强对性病疫情管理的力度、规范医疗机构的诊断与报告。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泉州市2005~2011年梅毒流行特点和发病趋势.方法 使用Excel软件建立泉州市2005~2011年梅毒疫数据库,通过Epi Info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泉州市2005~2011年共报告梅毒16 59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0.18/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17.85/10万上升至2010年的40.94/10万;近年来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增幅较大;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11∶1;高发年龄组为20~39岁的性活跃期青壮年;重点人群是农民、工人和无(待)业者.结论 泉州市梅毒疫情呈现上升趋势,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5.
唐桂珍 《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388-1390
目的 探讨十堰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十堰市2004~2011年的性病疫情年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十堰市8年来梅毒发病率快速增长,年发病率从2004年的1.58/10万增长到2011年的21.71/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15.64/10万,梅毒在性病的发病顺位自2008年起位列首位.隐性梅毒增速较快,男女性别之比为1∶1.82,女性比例逐年增加.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占64.37%,职业以农民、无业、工人为主.结论 十堰市梅毒流行处于稳定增长期,根据其流行病学特征,应在全社会加强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倡安全性行为,加强对高危和重点人群的监测,进一步规范梅毒的诊治等综合措施,以控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2004-2010年宁明县淋病、梅毒、AIDS/HIV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越边境的宁明县近7年法定传染病中的梅毒、淋病、艾滋病和HIV阳性病例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0年的法定传染病梅毒、淋病、AIDS/HIV阳性病例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目前总人口数为43万多,近7年报告梅毒、淋病、艾滋病和HIV阳性病例共2802例,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人群发病率为96.51/10万,其中淋病206例,梅毒1649例,艾滋病571例(死亡197例),HIV阳性376例(死亡44例)。以上4种疾病高发病例数在15~岁年龄组至45~岁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81.01%。农民发病人数占总发病数的59.67%。梅毒、AIDS/HIV病例数近几年呈逐年平行上升的趋势。AIDS/HIV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病死率为25.45%。结论该县近七年来淋病患者数量未能反映当地真实流行状况,而梅毒、AIDS/HIV阳性总病例不断增多,并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传播,其防治任务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7.
申剑波 《医学动物防制》2012,(12):1356-1358
目的分析西双版纳州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11年西双版纳州《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4-2011年西双版纳州共报告梅毒病例1 20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4.16/10万,报告病例以隐性梅毒和一期梅毒为主,占83.17%;10~39岁年龄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26∶1,>40岁年龄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64∶1;发病年龄以0~岁组胎传梅毒和20~39岁青壮年性活跃人群感染为主;农民居多,占47.43%。结论应加大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的监测力度,加强健康教育,开展婚前、孕前、产前的梅毒检测工作,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