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研究了五种催化剂在全芳族液晶聚酯合成过程中的催化效应以及对转化率的影响。通过反应动力学数据求得催化反应速率常数、反应活化能,确定催化剂存在下的全芳聚酯多元共缩聚反应符合二级反应规律。在考察催化剂对聚合物热稳定性副作用的基础上,综合确定并择出适合于全芳液晶聚酯合成用的首选催化剂为双组份体系Pb(Ac)2+Sb2O3和Pb3O4十Sb2O3。  相似文献   

2.
液晶高分子材料具有相当高的强度和模量,被誉为当代超级工程塑料.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4-丁二醇为主要原料,经熔融酯交换合成双-对羟基苯甲酸丁二醇酯(BBHB);以四氯乙烷为溶剂,采用溶液缩聚法将过量的BBHB与对苯二甲酰氯(TPC)合成端基为BBHB的齐聚物(PHBT);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与乙二醇为原料,经熔融酯交换合成对苯二甲酸双β-羟乙酯(BHET),然后采用溶液缩聚法将BHET与少量的TPC合成端基为TPC的齐聚物(PTET);最后以PHBT与PTET为原料,以四氯乙烷为溶剂,采用溶液缩聚法合成目标共聚酯(PET-HBT)。研究了共聚酯的双折射现象及热行为;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试共聚酯的织态结构并用FTIR表征了共聚酯的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3.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固相缩聚过程存在聚合反应与结晶偶合的现象。利用自制的固相缩聚实验装置结合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ET固相缩聚反应中的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SC升温速率增加使PET冷结晶峰温度明显升高,结晶峰面积减小,而熔融峰温度和面积随升温速率的变化很小;等温结晶时不同结晶温度的结晶形态存在差异,结晶形态取决于温度和结晶历史;PET固相缩聚过程中结晶度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并且缩聚反应的进程促进新结晶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首先,采用乳酸为引发剂,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得具有缩聚活性的L-聚乳酸和D-聚乳酸;然后,将两者熔融共混后进行固相缩聚,合成了一系列立体嵌段聚乳酸。采用核磁共振(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产物的链结构、重均分子量、热性能,并探讨了均相晶体和立体复合晶体共存情况下的固相缩聚机理。结果表明,固相缩聚产物分子量增长的适宜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30 h,较低的催化剂含量,L-聚乳酸质量分数为80%。L-聚乳酸和D-聚乳酸共混物较低的初始立体复合晶体结晶度有利于后续固相缩聚过程中产物分子量的增长;固相缩聚不仅发生在异链之间,而且也发生在同链之间。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高性能工程塑料聚酰胺46并进行了基本表征,讨论了界面缩聚和溶液-固相缩聚时,有机相溶剂类型,单体浓度比,固相缩聚温度、真空度、反应时间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乳酸作为引发剂、辛酸亚锡作为催化剂,引发丙交酯开环聚合制得分子量不同的具备缩聚活性的预聚物L-聚乳酸(PLLA)和D-聚乳酸(PDLA),将重均分子量(Mw)相近的预聚物熔融共混后制成前体进行固相缩聚。采用核磁共振(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了固相缩聚产物的链结构、分子量、热性能及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固相缩聚产物具有立体嵌段结构。预聚物的分子量大小将影响固相缩聚前体中均相晶体和立体复合晶体的相对含量,进而影响固相缩聚产物的结构。当预聚物PLLA和PDLA的Mw≈5×104时,固相缩聚产物重均分子量的涨幅最大,最终达到1.83×105。因此,采用Mw≈5×104的预聚物进行固相缩聚有利于产物中立体复合晶体结晶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三步共缩聚法制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醚酯/锑掺杂二氧化锡复合聚酯。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了复合聚酯的分子链结构:锑掺杂二氧化锡表面的羟基与聚醚酯链段上的β二元酸反应生成了氢键,有利于其在复合聚酯中的分散;对苯二甲酸二乙酯与聚醚酯共缩聚生成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醚酯共聚酯。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锑掺杂二氧化锡团聚体尺寸为50~150 nm,在聚合物基体中均匀分散。差示扫描量热测试表明:聚醚酯和锑掺杂二氧化锡的引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晶速率、结晶度和结晶热稳定性。熔融纺丝后制得的抗静电复合涤纶纤维的体积比电阻为3.4×108 Ω·cm。  相似文献   

8.
以酯交换法或直接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脂肪族聚酯,经二异氰酸酯(HDI)扩链得到含氨酯键的聚酯及共聚酯,用DSC、X射线衍射等分析表征了聚酯及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用土埋试验、CO2释放试验和黑曲霉降解试验着重研究了这些聚合物的生物降解性,详细讨论了聚酯结构、组成及聚酯分子量对生物降解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对苯二甲酰氯分别和五种二元酚单体,对苯二酚(HQ)、邻氯对苯二酚(CHQ)、联苯二酚(BP)、双酚A(BPA)、4,4′-二羟基二苯基甲烷(BPM)进行溶液缩聚,制备了一系列全芳族均聚酯和共聚酯,作了各种性能表征。考虑了单苯二酚和双苯二酚单体对聚合物的熔融温度、热分解温度、相变热效应、溶解性、液晶态及织态结构、液晶相范围和光学行为等影响,并讨论了二酚单体作为致介单元的分子结构条件,得到HQ、CHQ和BP为致介单体,BPA和BPA为非致介单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聚砜树脂的缩聚终点控制模型。通过在缩聚过程中取样分析,利用微机进行数据处理,研究了缩合反应中反应温度及搅拌功率与树脂的比浓粘度的关系。该模型为聚砜砜生产的在线控制提供了依据,通过控制聚砜树脂的比浓粘度,可达到控制树脂相对分子质量,提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磷系阻燃剂2-羧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作为第3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制备了含磷的阻燃共聚酯。采用核磁共振、DSC、元素分析和极限氧指数仪表征阻燃共聚酯的化学组成、序列分布、结晶性能、磷含量和极限氧指数。结果表明:大部分CEPPA单元以无规分布的形式共聚到聚酯分子链中,小部分CEPPA单元以短嵌段的形式共聚在聚酯分子链中,且随着阻燃剂含量增加,无规系数变小。由于分子链的规整性下降,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相比,阻燃共聚酯的Tg和Tm下降,结晶度减小。随阻燃剂含量的增加,极限氧指数值增加,当阻燃共聚酯中的磷含量达到9.08 mg/g时,极限氧指数值达到33%以上。  相似文献   

12.
热致液晶共聚酯的熔融行为及结晶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DSC及WAXD手段对含对羟基苯甲酸热致液晶共聚酯的相变行为及结晶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中存在两种同属于正交晶系的不同堆积形态结晶结构,在相变上表现为双重熔融峰。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两种热致性液晶共聚酯BP—LCP和SDP—LCP,对其熔融指数、取向性作了考察。选用基体聚砜(PSF)与液晶共聚酯进行熔融共混,得原位复合材料。SEM断口形态显示了两种液晶在基体中不同的成纤性,并显示出两相的不相容性。采用FT—IR方法分析了液晶共聚酯与PSF界面间的分子相互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PSF/BP-LCP原位复合体系中加入含PSF和BP-LCP的嵌段共聚物,其相容性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4.
将两种不同构型的聚L-乳酸(PLLA)与聚D-乳酸(PDLA)共混、熔融、挤出、压制成圆形薄片,利用高级旋转流变仪测试其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聚乳酸共混熔体(PLLA-PDLA)属于典型的切力变稀非牛顿流体,其黏流活化能较大,表观黏度对温度变化敏感度高;随温度的升高共混熔体PLLA-PDLA的结构黏度指数减小,非牛顿指数增加。成核剂(TMP)的加入,使共混熔体PLLA-PDLA的非牛顿指数n减小、结构黏度指数Δη增大、可纺性下降,当m(TMP)/m(PLLA-PDLA)=0.5%时共混熔体PLLA-PDLA的可纺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可靠地预报熔融指数在聚丙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采用的误差平方和惩罚函数可能会导致不稳健的预报值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基于鲁棒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聚丙烯熔融指数软测量模型。工业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拟合精度高、泛化能力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盐酸奥芬米洛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方法]取体重为18~22g的ICR小鼠12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奥芬米洛高(10·0mg/kg)、中(5·0mg/kg)、低(2·5mg/kg)剂量组和阳性对照(CsA15mg/kg)组,每组20只,各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相应药物,空白与模型对照组给予蒸馏水10ml/kg,每日1次,连续给药1周后,除空白对照组外,每鼠腹部用1%DNFB溶液均匀涂抹进行致敏,致敏后第5天,将1%DNFB溶液均匀涂抹于小鼠右耳进行攻击,空白对照组同样涂耳但未致敏,攻击后24h,测定右耳的肿胀度和小鼠的脾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不同剂量的盐酸奥芬米洛能不同程度地降低DNFB致敏ICR小鼠耳廓肿胀度、降低脾脏系数和胸腺指数,[结论]盐酸奥芬米洛可抑制DNFB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具有抑制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聚乙二醇不饱和聚酯网络-LiClO4)中进行吡咯聚合原位制得了聚吡咯/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双层复合膜。用扫描电镜观察复合膜的界面结构,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法研究了复合膜的电化学杂脱掺杂性能。结果表明,聚吡咯/聚合物固体电解质双层复合膜具有相互穿插渗透的固/固密接界面结构,这种界面结构改善了聚吡咯和聚俣物固体电解质间的界面接触,提高了聚吡咯在聚俣物固体电解质中的电化学掺杂脱掺杂性能。  相似文献   

18.
利用DSC、WAXD、IR及POM等手段对梳型两亲聚合物聚(2-丙烯酰胺基十六烷磺酸)(PAMC_(16)S)的超分子结构作了研究,对其组织形式作了考察,结果表明聚合物表现出梳型聚合物典型的层状堆砌,给出了其堆砌模型,对其液晶性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