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株洲市一医院病理科116例65岁以上的老年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老年乳腺癌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雌激素受体(ER)、孕酮受体(PR)表达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p53、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表达的特点,并与同期115例非老年患者比较。结果①老年乳腺癌肿块大小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乳腺癌ER、PR、C-erbB-2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ER、PR阳性表达率高,C-erbB-2阴性表达率高。老年组与非老年组乳腺癌p53、GSTπ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非老年组Ⅲ级(组织学分级)患者比例高于老年组,老年组Ⅰ级患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率较低,组织学分级较低,ER、PR阳性表达率高,C-erbB-2阴性表达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uman epithelial receptor-2,CerbB2)在老年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及CerbB2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肿瘤部位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ER,PR,CerbB2呈阳性表达者分别为84例(67.2%),83例(66.4%),25例(20.0%).ER,PR阳性表达与患者组织学分级相关,CerbB2阳性表达与患者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均<0.01).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4.9%和62.0%,中位生存时间6.9年.结论:ER,PR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高,而CerbB2阳性表达率低,联合检测三者表达可较好地反映老年乳腺癌病理生物学特征并指导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C-erbB-2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54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及C-erbB-2的表达。结果ER、PR及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05%、62.59%和54.72%;ER、PR的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C-erbB-2的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复发转移及生存相关,阴性表达组5年生存明显优于阳性表达组;三者的表达状况与年龄、绝经与否及病理类型均无关;ER与P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ER、PR和C-erbB-2之间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R、PR和C-erbB-2的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老年乳腺癌的特点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45岁以下青年女性、70岁以上老年患者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C-erbB-2癌基因蛋白、P53基因表达特点,并观察两组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加TAM 20mg术后口服3-5年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7年49例老年乳腺癌(年龄在70岁以上)ER、PR、C-erbB-2、P53表达情况、病理学特点。选取同期45岁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60例进行对照分析。老年组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加术后他莫昔芬片(TAM)20 mg口服1-5年,青年女性组行改良根治术或保乳根治术加术后放化疗,随访6~36月。结果老年乳腺癌与青年女性乳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相似,但在老年组一些低恶性程度特殊类型癌更为多见。老年乳腺癌ER( )、PR( )、P53(-)、C-erbB-2(-)较青年女性乳腺癌有较高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复发、转移率、及1、3年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老年乳腺癌与青年乳腺癌病理组织学类型相似,但前者特殊类型癌更为多见,此类肿瘤进展缓慢,恶性程度普遍较低。而且老年乳腺癌的ER( )、PR( )、P53(-)、C-erbB-2(-)表达率高,老年患者乳腺癌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加TAM,20 mg,口服1-5年的疗效很好。  相似文献   

5.
836例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雌、孕激素受体状态分布及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SP二步法对836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肿瘤石蜡标本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并与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和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ER和P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ER(+)、PR(+)、PR(-)表达率和年龄分布无关(P>0.05),≤39岁年龄组ER(-)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绝经后ER(+)率高于绝经前患者(P<0.001),PR(+)率低于绝经前患者(P<0.001);组织病理学类型和ER、PR之间关系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腋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R(+)、PR(+)表达率显著高于有转移者(P<0.001),ER(-)、PR(-)表达率低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者(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ER、PR表达有一定规律,可作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的依据,同时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绝经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TNM分期意义.方法: 回顾98例乳腺癌绝经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乳腺癌绝经后ER、PR的表达与患者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肿瘤TNM分期等预后因素之间的意义.结果:ER 和PR 在乳腺癌绝经后中的表达率分别为58.16%、66.33%.ER、PR在不同组织学分级的绝经后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者ER、PR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TNM分期乳腺癌绝经后患ER和PR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ER、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对于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治疗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中临床特点与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了解双侧原发性乳腺癌中雌激素受体(Estroga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in recetor,PR)表达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9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ER、PR表达情况,分析其病理学特征及临床特点。结果 双侧乳腺癌发生率为3.2%,单侧乳腺癌ER、PR阳性表达分别为53.2%和41.2%,双侧乳腺癌中第一原发癌中ER、PR阳性表达分别为69%和5l%,第二原发癌中分别为65%,和48%,浸润性小叶癌在单侧乳腺癌中占11.6%,在双侧乳腺癌第一、二原发癌中分别占34.4%和41.3%,单侧乳腺癌与双侧乳腺癌第一原发癌腋淋巴结状况相似。结论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有较高的ER表达,浸润性小叶癌与双原发癌发生有明显相关。淋巴结状况与双侧乳腺癌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乳腺癌nm23基因、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in-receptor,PR)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预后关系. 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研究转移性抑制基因nm23及雌孕激素受体在16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结果 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0.05).乳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nm23基因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而死亡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ER、PR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有显著相关性,即组织学分级愈低,ER、PR阳性表达率愈高.ER、PR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1),即有淋巴结转移者ER、PR阳性表达率低,无淋巴结转移者ER、PR 阳性表达率高.ER、PR表达阳性组5年存活率明显高于ER、PR表达阴性组(P<0.05). 结论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的nm23基因及雌孕激素受体对临床正确判断乳腺癌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原发性乳腺癌绝经前女性患者临床病理(如肿瘤类型、大小、组织分类、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与生物学特征(如ER、PR、PS2等因素)的特点及相关性,以探讨后者在临床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SP二步法检测绝经前女性原发性乳腺癌212例患者的ER、PR、CerbB-2、PS2、CathepsinD的表达状况,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如病理类型和腋淋巴结转移状况、脉管浸润等因素相结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反映乳腺癌预后的指标中,乳腺癌组织分级与CerbB-2正相关,而与ER、PR负相关。腋淋巴结转移与CerbB-2、Cathepsin D正相关,而与PS2负相关。脉管浸润与Cathepsin D密切相关。TNM分期与CerbB-2、Cathepsin D正相关,而与ER、PR、PS2负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生物学指标ER、PR、PS2、CerbB-2、Cathepsin D指标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腋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和TNM分期相关,可联合应用,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并可能参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和复发机制而影响乳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组织中c-erbB-2、ER和PR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erbB-2、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193例乳腺癌组织中c erbB 2、ER及PR的表达。结果 c-erbB-2、ER及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9%、62.0%和58.0%;其中c-erbB-2的阳性表达与组织病理学分型、临床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c-erbB-2阳性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ER与P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c-erbB-2与ER、PR之间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 erbB 2和ER、PR的表达对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雄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在脑膜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雄激素受体(AR)、孕激素受体(PR)在脑膜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良恶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对57例脑膜瘤切片进行AR、PR的检测.结果(1)AR的表达阳性率在全部病例中为50.8%(29/57),良性组为44.4%(20/45),不典型组为60.10%(3/5),恶性组为85.7%(6/7),3组间阳性率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PR表达阳性率在全部病例中为67.9%(38/57),良性组为71.1%(32/45),不典型组为60.10%(3/5),恶性组为42.9%(3/7),3组之间的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PR、AR在良性、不典型性和恶性脑膜瘤中的表达显著不同,检测脑膜瘤中AR、PR的表达可用于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并可能预测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牙髓病损相关组织中的雌孕激素受体的检测,探讨在这些组织中是否存在性激素受体,为研究牙髓相关疾病及牙体修复材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ABC法对20颗健康牙髓作为对照组及14例牙髓息肉、20例根尖囊肿和24例根尖肉芽肿作为实验组做ER、PR检测。结果在受检的男女各10颗牙髓中,男性ER阳性为4例,占40%,女性ER阳性为5例,占50%;男性PR阳性为6例,占60%,女性PR阳性为3例,占30%。而和牙髓相关的其他病变的组织中几乎无表达。结论正常牙髓也可能是性激素的靶组织,但相关病损组织可能不是性激素的靶组织。这些疾病和性激素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Fan ZJ  Wu Y  Wang Z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7):2651-2653
目的探讨雌、孕激素受体(ER、PgR)在肝门部胆管癌的表达情况,研究它们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2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ER及PgR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肝门部胆管癌中ER及Pg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和64.3%。高分化型与低分化型之间及乳状型与硬化型之间ER及PgR表达具有明显差异。结论ER及PgR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率较高。ER及PgR可能有希望成为反映肝门部胆管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项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机制。方法:前瞻性研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4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及周围正常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息肉组织和周围正常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水平。结果:ER在息肉组的表达高于内膜组,PR在息肉组的表达低于内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中ER、PR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人工表达芳香烃受体(AhR)及芳香烃受体核转运蛋白(ARNT),构建了融合蛋白的表达载体。方法:抽提C57BL/6J小鼠肝脏总RNA后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得到芳香烃受体及其核转运蛋白的全长序列。在DNA测序确定其正确性之后,连入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经氨苄青霉素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酶切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芳香烃受体及其核转运蛋白的重组表达载体。结论:载体构建成功是基因工程制备芳香烃受体及其核转运蛋白的前提,并为进行二恶英毒性机制及生物学检测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NMDA受体与AMPA受体之间的相互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谷氨酸受体电流.结果在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元上记录到10^-4mol/L NMDA和10^-4mol/L AMPA分别诱导的内向阳离子电流,同时施加NMDA和AMPA所诱导的钙电流幅度明显小于分别施加两者之和;而诱导的钡电流则无此现象.结论NMDA受体与AMPA受体存在相互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内流的Ca^2+介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雌激素受体(ER)与孕激素受体(PR)在牙周炎牙龈组织的表达,为探讨牙周炎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在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的基础上,应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R、PR在牙龈组织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ER、PR在实验性牙周炎牙龈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雌、孕激素及其受体在牙周炎的致病过程中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等的相关性.方法 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2001年1月-2007年12月新收治的910例可手术乳腺癌的ER、PR、HER2及各种临床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910例的乳腺癌中,浸润性导管癌占89.4%,浸润性小叶癌占1.7%,导管原位癌占5%,其他类型占4.9%;肿瘤卣径<2 cm占29.9%,在2~5 cm之间的占45.6%,5 cm的占24.5%;无淋巴结转移的占54.2%,3个及3个以下淋巴结转移的占25.5%,4个及4个以上淋巴结转移的占20.3%.ER表达阴件的占33.0%,PR表达阴性的为27.4%.HER2表达为+++的占20.1%.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就诊时淋巴结癌转移率减小(P<0.001),其他指标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肿瘤大小与淋巴结痛转移率呈正相关(P<0.001),与ER及PR的表达呈负相关(P<0.001),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P=0.02);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01);ER及PR与HER-2呈明显负相关(P<0.001).在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乳癌中,ER、PR及HER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ER、PR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良好的重要指标与HER2的表达呈负相关,HER-2的表达与年龄及淋巴结转移状态无明显的相关关系,临床上能更早期发现ER及PR阳性或HER2阴性的肿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Ki-67、雌激素受体(ER)及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子宫肌瘤标本和52例瘤旁正常子宫肌层标本中Ki-67、ER及PR的表达情况,分析Ki-67、ER及PR的表达与子宫肌瘤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子宫肌层与子宫肌瘤组织中ER、Ki-67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组织中PR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肌层(P<0.05)。子宫肌瘤组织中PR、ER、Ki-67的表达与肿瘤数量及部位无显著相关性(P>0.05)。肿瘤直径>5 cm的子宫肌瘤与肿瘤直径<5 cm的子宫肌瘤组织中PR、Ki-67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的子宫肌瘤组织中ER的表达显著高于肿瘤直径<5 cm的子宫肌瘤(P<0.01)。结论 PR可能参与了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ER与子宫肌瘤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20.
张博  王建  张颖  曹引丽 《医学争鸣》2009,(24):3142-3143
目的:通过研究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并行半定量分析,对70例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绝经后妇女的内膜息肉及其邻近内膜组织中ER,PR的表达,并选用20例正常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子宫息肉组腺体和间质内PR呈低水平表达,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组中ER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绝经后妇女PR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