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将粒径为2-9μm的聚硅氧烷微球作为光散射剂均匀分散于丙烯酸树脂中,涂布于厚度为18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表面,挥发溶剂制得光散射薄膜。考察了聚硅氧烷微球的浓度、粒径和涂层的厚度对光散射薄膜的透光率和雾度等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硅氧烷微球可以在保持较高透光率的情况下,大幅度地提高光散射薄膜的雾度。当粒径为5μm的聚硅氧烷微球的添加质量百分数为25%、涂层厚度为90μm时,光散射薄膜的透光率为88%,雾度为90%,有效光散射系数可达79%,具有最佳的光散射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论文SMA高级醇酯的合成及其对HDPE表面的改性…………………………陈谷峰,祝亚非,周勰,等(1)溶剂及凝胶浴对硝酸纤维素膜结构的影响………………………………刘圣南,孙海翔,邢力,等(9)固定化植物酯酶-显色剂的PVA/Si O2杂化膜的制备与表征…………………马文石,汪军,栾崇林(16)应用超临界CO2制备微孔聚丙烯的微孔形貌……………………………许志美,姜修磊,刘涛,等(21)表面含羧基的交联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的合成…………………………赵吉丽,韩兆让,王莉,等(27)亚微米级聚苯乙烯/聚硅氧烷核壳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一种以纳米球形聚电解质刷为模板,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聚苯乙烯/二氧化硅(PS/SiO2)纳米核壳粒子,并用有机溶剂除去PS核后得到SiO2空心微球的新方法。首先采用光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以PS为核的纳米球形聚丙烯酸(PAA)刷,然后以其为模板采用Stber方法在PS核表面沉积上厚度均匀的SiO2壳层。由于壳层中PAA链的存在,使得该有机/无机纳米杂化粒子具有pH响应性。该方法为制备活性物质(如药物)控释载体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出纳米银/聚苯乙烯核壳复合粒子,并借助TEM、XPS、FTIR分析了其微观结构。研究了纳米银粒子存在下苯乙烯聚合反应转化率-时间关系,分析了纳米银/聚苯乙烯核壳复合粒子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5.
用微波加热法合成了表面功能化的聚苯乙烯/SiO2复合纳米粒子,分别用FTIR、TEM及TGDTA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能使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在所选择的实验条件下,可制备出以SiO2纳米微粒为核,PMMA、PS为壳层的核壳结构复合纳米微球,微球粒径约15nm,颗粒较均匀,并且在有机溶剂中有良好的分散性,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碳化法制备亚微米纺锤形超细碳酸钙,用TEM、XRD等手段分析表征了碳酸钙粒子的形貌和结构,探讨了碳化起始温度、晶形控制剂添加量等关键工艺条件对碳酸钙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化起始温度为30~35 ℃,六偏磷酸钠添加质量分数为0.8%~1.2%时,可制备出粒径200~600 nm、长径比约为4,粒径分布均匀的亚微米纺锤碳酸钙;晶形控制剂(NaPO3)6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碳酸钙生长过程的空间位阻,促进CaCO3成核,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7.
无规-类接枝共聚物(SFG)由大分子单体-己内酯改性丙烯酸酯(FA)、亲油性单体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共聚所得,SFG与聚苯乙烯在甲醇溶液中进行自组装,形成核壳结构纳米胶束,进一步对PGMA壳进行化学交联。最终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微球。动态激光光散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显示SFG自组装形成了窄分布的纳米微球,微球粒径在100~200nm之间。  相似文献   

8.
以分散聚合法制备的微米级聚苯乙烯(PS)微球为模板、3,4-乙烯二氧噻吩(EDOT)为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通过氧化聚合制备了PS-PEDOT核壳型复合导电微球。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对导电微球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重点采用拉曼光谱研究了其核壳结构特征。并研究了超声分散、溶液pH以及单体配比对导电微球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的引入可提高导电微球的单分散性,改善微球的形貌。随着pH的降低或单体配比的增加,导电聚合物在PS微球表面的负载量随之增加, 当m(EDOT)/m(PS)由0.60增加到1.25时,导电微球的平均粒径由1.76 μm增加到1.91 μm。  相似文献   

9.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制备以聚苯乙烯为壳、聚有机硅氧烷为核的弹性粒子,探讨了加料和引发方式对粒子的结构及形貌的影响,并对苯乙烯种子乳液聚合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光乳液聚合法在聚苯乙烯球上接枝聚丙烯酸链形成球形聚电解质刷(SPB),以SPB为纳米反应器,通过共沉淀法原位制备了四氧化三铁磁纳米粒子(MNP),并多次负载增加体系中的磁含量。通过小角X光光散射表征手段,研究了SPB中负载MNP的含量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刷子层中,随着负载次数增加,MNP的含量增加,其浓度分布变得越来越不均匀,并且浓度分布由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浓度分布和空间阻力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11.
以聚苯乙烯(PS)纳米球为核,利用紫外光引发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PDMAEMA)接枝到PS纳米球上,得到对CO2有刺激响应的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刷(PS-PDMAEMA)。动态光散射(DLS)、电导率结果表明PS-PDMAMEA具有CO2刺激响应性。该微粒可以作为Pickering乳液的乳化剂,通过导入CO2或N2作为开关,进而破坏或稳定Pickering乳液。用数码照片、偏光显微镜等方法表征了乳液的稳定情况。结果表明:PS-PDMAEMA具有很好的CO2刺激响应性,利用PS-PDMAEMA作为乳化剂稳定Pickering乳液,仅仅依靠气体开关(CO2或N2)就可改变乳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目前制备核壳型聚丙烯酸酯乳胶粒子的常用方法,如种子乳液聚合法、无皂乳液聚合法、反相乳液聚合法、细乳液聚合法以及种子分散聚合法;分析了聚合工艺、单体种类、温度、乳化剂和引发剂种类及用量等因素对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合成及性能的影响;并对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最后,展望了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悬浮聚合过程中滴加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HEMA)乳液聚合组分的悬浮-乳液耦合聚合方法,制备了大粒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PMMA/PHEMA)复合微球。PMMA/PHEMA复合微球表面以HEMA乳液聚合物为主,且具有微孔结构。PMMA/PHEMA复合微球在水和苄醇中的平衡溶胀率大于PMMA微球。PMMA/PHEMA复合微球48h异丁苯丙酸负载百分比为35.6%,PMMA为27.6%。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时间达到360h,释放量占负载总量的82%;而PMMA微球的释放时间为216h,释放量仅占负载总量的60%。  相似文献   

14.
通过活性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以2,2,6,6-四甲基-4-羟基呱啶氮氧自由基(TEMPOL)封端的聚苯乙烯大分子,实验结果证明该反应体系是一个典型的活性自由基聚合体系,同时研究了TEMPOL/AIBN的比例及AIBN的含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用以TEMPOL封端的聚苯乙烯和C60反应,制得了C60的聚苯乙烯高分子衍生物,紫外和GPC结果均证明C60已连接到聚苯乙烯的长链上,GPC的结果还证明,C6  相似文献   

15.
用完全滴加料乳液共聚合方式合成了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ChM I/MMA/St),研究了三元共聚物的热性能、力学性能及流变性。结果显示:随着共聚单体中St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热分解温度明显提高;共聚物熔体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行为,材料的表观粘度随St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同时用该三元共聚物作为耐热改性剂与聚氯乙烯(PVC)共混,研究了耐热改性剂含量对共混物热性能、力学性能、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hM I/MMA/St三元共聚物可以提高PVC的玻璃化温度和维卡软化温度,并能够抑制PVC的分解。  相似文献   

16.
以乙烯基萘(VN)为聚合单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乙烯基萘(PVN)纳米微球。通过对其羧基化与β2微球蛋白(β2-M)抗体偶联,制成免疫检测试剂。分别用聚苯乙烯(PS)和 PVN 检测试剂测定β2-M 含量,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和分析,对自制的 PVN 纳米微球胶乳增强免疫比浊( LE-TIA)检测试剂的性能进行评价。自制的羧基化 PVN 纳米微球免疫试剂成功对标准样本进行了检测并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好的线性,比 PS 检测试剂更加灵敏。利用该研究采用的方法和条件可以成功制备粒径大小可控、单分散的羧基化PVN 纳米微球,是比 PS 更优的 LETIA 新载体,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聚乙烯基萘(PVN)纳米微球,将其用作β2微球蛋白(β2-M)胶乳增强免疫比浊(LETIA)检测试剂的新型载体。方法:以乙烯基萘(VN)为聚合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碳酸盐缓冲液为水相,制备PVN纳米微球,并对微球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以物理吸附的方式分别将β2-M的抗体连接到PVN及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制备得到用于β2-M检测的两种LETIA试剂,并在生化分析仪上对试剂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制备的PVN纳米微球具有均一的粒径分布。利用自制的以PVN纳米微球为载体的LETIA免疫检测试剂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好线性,同时与自制的以同等粒径PS纳米微球为载体的LETIA检测试剂相比具有更高灵敏度。结论:PVN纳米微球作为LETIA检测试剂的载体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通过无皂乳液聚合制备了纳米碳酸钙/聚苯乙烯复合粒子,研究了单体用量对单体转化率和包覆率的影响。利用TGA、TEM、SEM、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分析了复合粒子的包覆率、结构形态及其在甲苯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单体用量下,苯乙烯能以较高转化率聚合并包覆于纳米CaCO3表面;改性后的纳米CaCO3复合粒子在甲苯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将复合粒子分散于苯乙烯中原位合成纳米碳酸钙/聚苯乙烯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比纯聚苯乙烯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制备性能良好的核壳结构荧光微球,探讨了加料方式、引发剂选择、交联剂使用、pH调节、浓度配比和溶胀处理等反应条件对形成壳结构的效果以及形态学上的影响。方法:通过以乳液聚合得到的荧光素微球为核,以丙烯酰胺、丙烯酸为壳结构的聚合单体,制得了聚苯乙烯核-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壳荧光素微球。结果:荧光显微镜显示:粒径均一,分布范围7~8μm。红外吸收光谱证实了聚(丙烯酰胺-丙烯酸)壳结构以及表面酰胺基的存在。该种子聚合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在不使用交联剂的前提下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经过40 h的乙醇溶胀处理,70℃反应3 h,反应过程pH值在6~7之间。该荧光微球的平均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25.14%和90.21%,其荧光释放率40 h后稳定在30%左右。结论:用此法制备的微球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和明显的核壳结构,分散性和稳定性良好,其载药量和包封率也相对稳定,并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