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在我国流行的地区很广。它的传播媒介是蚊子,主要的有尖音库蚊淡色变种,三节吻库蚊,白纹伊蚊、仁川伊蚊、东乡伊蚊等,是通过这些蚊子吸血而感染的。每年夏秋季,随着蚊子的繁  相似文献   

2.
目的全面掌握大连地区成蚊种类及季节消长趋势,为防控蚊媒性疾病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使用诱蚊灯监测法对大连地区成蚊密度进行监测。结果2005年大连市成蚊平均密度为1.73只/小时,淡色库蚊占94.61%;中华按蚊占3.90%;刺扰伊蚊、三带喙库蚊分别占0.56%;白纹伊蚊占0.37%;结论淡色库蚊为主要优势蚊种,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刺扰伊蚊、三带喙库蚊均有孳生,应加强监测及控制措施有效防止其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转苏云金杆菌CrylVD基因蓝藻实验室对淡色库蚊、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不同龄期幼虫杀灭效果. 方法 利用不同浓度的工程藻,分别作用于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敏感品系Ⅲ龄幼虫,以及它们不同龄期的幼虫,并设计阴性及空白对照,分别于24H、48H计数死亡率,从而分析基因蓝藻的杀蚊幼毒效.结果 工程藻对三种蚊种Ⅲ龄幼虫均具有杀灭作用,对淡色库蚊、白纹伊蚊幼虫杀灭效果较高,对中华按蚊幼虫效果较差.48H对以上三种蚊虫Ⅲ龄幼虫的杀灭率分别为100%、100%和42%;工程藻对低龄幼虫的杀灭效果高于高龄幼虫,即龄期越低对工程藻的敏感性越高,杀蚊毒效与龄期呈负相关. 结论 转苏云金杆菌CrylVD基因蓝藻具有明显杀蚊幼效果,为今后蚊虫防治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白纹伊蚊在竹林里孳生的阳性比为75.4%;而在竹林包围的居民区阳性比为15.3%。白纹伊蚊在居民区孳生密度布雷图指数为19.4,容器指数为6.2%。居民区孳生蚊虫的主要场所是泡菜坛,泡菜坛主要孳生蚊种是骚扰阿蚊,阳性比为73.7%,其次是淡色库蚊为20.2%,贪食库蚊为14.0%,白纹伊蚊最低,为9.1%。  相似文献   

5.
顺式氯氰菊酯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幼虫的 LC50分别为0.9812和3.2423PPb,对淡色库蚊成蚊的 LC50为0.024%;奋斗呐对淡色库蚊和大劣按蚊的 LT50为22.68和22.32分。试验结果表明高效灭百可喷雾效果显若优于奋斗呐。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国内首次发表苏云金杆菌以色列变种杀灭蚊幼的研究成果。用淡色库蚊幼作了毒效测定,观察了生物学特性,判定了致毒物质,经准现场和现场效果考核,证实其对淡色库蚊、白纹伊蚊、三蒂喙库蚊、中华搂蚊幼均有较高毒效。对淡色库蚊幼的LD_(50)为3.161万/毫升(95%CL为2.975~3.369万/毫升),毒效时间谱作指数与对数曲线配  相似文献   

7.
1983年5月、1984年和1989年8月,在瑞丽市捕获成年雌性蚊虫8属35种10073只。三带喙库蚊、霜背库蚊、棕头库蚊和中华按蚊是农村畜圈的主要蚊种。伪白纹伊蚊和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区的优势蚊种。对所获蚊虫用C6/36细胞和乳鼠方法分离病毒,结果从三带喙库蚊、霜背库蚊和白纹伊蚊中各分离出1株乙型脑炎病毒,分析认为三带喙库蚊是当地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霜背库蚊和白纹伊蚊亦参予该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BG-trap捕蚊器在现场使用CO2和BG-lure引诱剂(BG)的诱蚊效果。方法 2020年8—9月,设置2处现场,间隔100 m,每个现场设置2个点位,分别布放1个BG-trap捕蚊器,彼此间隔 5 m。每个点位设置不同流量CO2及不同数量BG,次日同一现场2个捕蚊装置交换位置。收集各捕蚊器所捕捉的蚊虫,分类和记录捕获的蚊虫种类、性别和捕获数,并进行统计。结果 BG +/ CO2 -和BG -/ CO2 +捕获白纹伊蚊密度分别为14只和31只,淡色库蚊分别 2只和16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5,-4.873,P<0.05)。在BG +条件下,CO2 +组白纹伊蚊雌蚊、淡色库蚊雌蚊和白纹伊蚊雄蚊密度分别是CO2 -组的2.6(25/9.5)、12.0(12/1)和3.0(12/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19,-4.592, -3.284,P<0.01),提示吸引白纹伊蚊雌蚊、淡色库蚊雌蚊和白纹伊蚊雄蚊CO2更有效;在BG -条件下,CO2 +组白纹伊蚊雌蚊、淡色库蚊雌蚊和白纹伊蚊雄蚊密度分别是CO2-组的1.8(18/10)、15.5(15.5/1.0)和2.0(9.0/4.5)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8,-5.259,-2.508,P<0.05);在CO2 +条件下,BG +组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密度分别是BG -组的1.4 (43.5/31)和0.78(12.5/16.0)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3,0.709,P>0.05);在CO2 -条件下,BG +组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是BG-组的1.0(14/14)和2.0(2.0/1.0)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0,-1.000,P>0.05);在BG -条件下,添加0、 1和2份干冰捕获白纹伊蚊雌蚊密度分别为10只、17.5只和18只,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42,P<0.05),捕获淡色库蚊雌蚊分别为1只、13只和18只,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881,P<0.05),但添加1份和2份干冰捕获白纹伊蚊雌蚊和淡色库蚊雌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2,-0.540,P>0.05);在CO2 -条件下,添加0、1和2份BG捕获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雌蚊分别为10只、10只、9.5只和1只、1只、1.5只,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20,0.477,P>0.05)。 结论 使用BG-trap捕蚊器监测中,CO2诱蚊效果优于BG引诱剂,且用100 mL/min流量CO2能更节省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蚊虫自然感染乙型脑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勐海和勐腊县(市)捕获成年雌性蚊虫8属34种34508只。夜晚在农村畜圈及其周围采获蚊虫21种,优势蚊种为棕头库蚊和三带喙库蚊;白天在野外竹林采获蚊虫25种,优势蚊种为圆斑伊蚊和白纹伊蚊。从三带喙库蚊(8株)、霜背库蚊(4株)、伪杂鳞库蚊(3株)、环带库蚊(1株)、棕头库蚊(1株)、中华按蚊(3株)、刺扰伊蚊(2株)、白纹伊蚊(1株)、窄翅伊蚊(1株)和常型曼蚊(1株)中分离到乙型脑炎病毒25株。分析认为,三带喙库蚊是当地乙型脑炎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伪杂鳞库蚊和霜背库蚊亦是该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等带毒蚊种亦参与该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安康市汉阴县不同生态环境,不同场所蚊相种群组成及密度、季节消长情况。方法:人工小时法。结果:共捕获成蚊4属6种9493只。其中,中华按蚊202只、潘氏按蚊3只、淡色库蚊118只、三带喙库蚊2只、白纹伊蚊5只、骚扰阿蚊9163只。结论:骚扰阿蚊为优势蚊种,其次为中华按蚊、淡色库蚊。密度高峰在8月上旬至9月上旬,8月中旬最高,9月中旬开始下降,10月降到最低水平。淡色库蚊初步推断为乙脑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白纹伊蚊、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等3种江苏省主要传病媒介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各虫期发育与繁殖情况,了解蚊虫完成全代发育的有效温度,为制定或实时调整蚊虫防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7年用光照培养箱饲养法,设置10、15、20、25、30、35和40 ℃等7组不同温度,分别观察实验室饲养的白纹伊蚊、淡色库蚊和中华按蚊生殖营养周期、卵期、幼虫和蛹期的发育繁殖和全发育时期情况。结果 在7组温度中,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在10、15和40 ℃时不能完成蚊虫全代发育,其余4组温度均能完成全代发育,其中在20、25、30和35 ℃时白纹伊蚊的平均发育时间分别为37.73、18.50、16.92和13.66 d,中华按蚊的平均发育时间分别为29.13、15.46、12.19和10.90 d;淡色库蚊除40 ℃不能完成全代发育外,其余6组温度均能完成全代发育,按照温度递增顺序平均时间分别为80.88、46.32、31.07、24.97、17.14和14.48 d。结论 一定温度范围内,蚊虫的发育周期随着温度升高而缩短,温度过高和过低均对蚊虫发育繁殖起到损害作用;温度对3种蚊虫的发育与繁殖影响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用亚致死量的二氯苯醚菊酯处理淡色库蚊幼虫后对其羽化成蚊体大小及其体大小与吸血关系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亚致死量的二氯苯醚菊酯处理淡色库蚊幼虫对成蚊体大小具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用药浓度增加成虫翅长相应缩短,成蚊体大小与吸血率高低也有明显的关系,即小体蚊吸血率比大体蚊为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实验室内蚊虫饲养器具的设计和饲养条件、方法的优化组合,在室内成功饲养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根据文献报道方法和平时饲养心得总结形成了一套较为高效、经济和实用的白纹伊蚊和致倦库蚊养殖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安康市旬阳县不同生态环境,不同场所蚊相种群组成及密度、季节消长情况。方法人工小时法。结果共捕获成蚊4属5种20668只。其中,淡色库蚊2055只,潘氏按蚊316只,中华按蚊199只,白纹伊蚊26只,骚扰阿蚊18072只。总密度为163.01/人工小时。结论骚扰阿蚊是优势蚊种,其次为淡色库蚊、潘氏按蚊。密度高峰期在7月中旬至9月下旬,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最高峰,10月上旬开始下降,10月下旬降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北京市3个大型森林公园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野外种群的Rdl基因抗性突变进行检测,评估其对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受体类杀虫剂的抗性风险。方法 利用序列比对分析获得白纹伊蚊编码GABA受体的Rdl基因序列,通过PCR扩增Rdl基因片段并进行测序,分析与抗性有关位点(第A296和V327位点)的突变情况。结果 白纹伊蚊Rdl基因由10个外显子(Exon)和9个内含子(Intron)组成,编码区(CDS)全长1 608 bp,编码535个氨基酸;白纹伊蚊Rdl基因编码氨基酸序列与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9.63%,与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相似性为91.55%;在3个公园采集野外白纹伊蚊种群中(90只标本)均未检测到上述Rdl靶标抗性突变,均为敏感型(GCA和GTA)。结论 北京市3个大型的城市森林公园环境中白纹伊蚊种群对环戊二烯类有机氯杀虫剂和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氟虫腈的靶标(即GABA受体)Rdl基因与其他昆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同源性和高度保守的基因结构特征,3个受试白纹伊蚊野外种群未检测到Rdl基因抗性相关突变,提示以靶标敏感为导向反向研发杀虫剂。  相似文献   

16.
姬淑红  张杰  徐湘  王金凤  孙爱国 《医学动物防制》2013,(10):1072-1073,1076
目的了解杨浦区淡色库蚊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制定科学的蚊虫控制策略。方法采用WHO推荐使用的生物测试法(浸渍法)测试Ⅲ龄末Ⅳ龄初幼虫的半数致死中浓度。结果杨浦区淡色库蚊对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双硫磷抗性倍数分别为60.14、6.49、5.29和3.59。结论杨浦区淡色库蚊对4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其中对氯菊酯产生了高抗性,对其余3种为低抗性。加强抗性监测及治理,停用高抗性杀虫剂以及防止或延缓抗性产生和发展的一切措施均是杨浦区蚊虫防制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