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6):100-103
目的 探讨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控制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9)和B组(n=48)。A组接受VMAT治疗,B组接受静态适形调强放疗(IMRT)治疗,上述治疗基础上两组均同时给予足叶乙苷联合顺铂方案行化疗。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病情控制率(93.88%)略高于B组(89.58%),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心脏损伤发生率及损伤等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28.57%)低于B组(58.33%)(P0.05)。结论 VMAT用于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未对疾病的控制率产生影响,且能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6月就诊于我科的46例Ⅰ~Ⅳ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IMRT治疗,与采用常规放疗的4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的对比分析。结果:IMRT治疗组总有效率(CR+PR)为71.7%,常规放疗(RT)组为54.3%,其中完全缓解率分别为21.7%和8.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33.0%和50%,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8.2%和43.5%,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分别为36.9%和61.0%。结论:调强放射治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较常规放疗有更好的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率,毒副反应轻,患者易耐受,可提高肿瘤控制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苗慧  刘亚洲  张文  徐海亭  耿冲 《吉林医学》2012,33(29):6275-6276
目的:评价三维调强适形放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9月采用三维调强适形放疗单用或联合深部热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患者76例,其中,单纯行放疗组(A组)36例,放疗联合热疗组(B组)40例。完成治疗后0~3个月通过CT对近期疗效及肺损伤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A组52.8%,B组77.5%。A组与B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肺损伤的发生率和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调强适形放疗联合热疗治疗局部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优于单纯行三维调强适形放疗,且放疗联合热疗可有效降低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和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 和容积调强放疗(VMAT)技术在术后伴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术后伴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辅助放疗的最佳治疗模式。方法接受术后辅助放疗的120例具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其中3D-CRT、IMRT及VMAT各40例,比较观察3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使用IMRT和VMAT技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急性胃肠道反应和泌尿道反应发生率,IMRT和VMAT技术优于3D-CRT技术(P<0.05);放射性肠炎及膀胱炎的发生率,3D-CRT、IMRT和VMAT技术未发现差异(P>0.05)。结论具有中、高危因素的早期宫颈癌术后患者,采用IMRT、VMAT和3D-CRT技术放疗,其短期生存率相似,IMRT和VMAT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3D-CRT;IMRT和VMAT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常规(CF)、三维适形(3DCRT)和调强(IMRT)放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放疗反应.方法 选择2006年9月~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中行单纯放疗的患者共149例,其中采用常规放疗68例(CF组),三维适形放疗45例(3DCRT组),调强放疗36例(IMRT组),均采用6MV X线照射,2.0 Gy/次,5 次/周,总剂量为60~66 Gy、分30~33次、40~45 d完成,比较3组的近期疗效及放疗反应.结果 CF组、3DCRT组和IMRT组有效率分别为70.6%、91.1%和91.7%.CF组与3DCRT组和IMRT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各临床分期近期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5.4%、70.5%和69.4%;3组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30.8%、50.0%和58.3%;3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5.4%、84.1%和83.3%;3组2年生存率分别为33.8%、54.6%和58.3%.3DCRT组+IMRT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较CF组高(P<0.05),放射性肺炎发生率CF组较IMRT组+3DCRT组高(P<0.05),骨髓抑制反应3DCRT组+IMRT组较CF组轻(P<0.05).结论 3DCRT和IMRT方法能提高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放射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适形调强放疗(IMRT)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2 种调强放疗技术联合紫杉醇脂质体同步治疗Ⅱ B- Ⅲ B 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 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14 年5 月-2016 年5 月收治Ⅱ B- Ⅲ B 期宫颈癌患者8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 组和B 组,每组40 例,分别在紫杉醇脂质体化疗基础上同步采用IMRT 和VMAT 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中位远处转移时间(DMR)、中位局部复发时间(LRR)、治疗前后卡氏评分(KPS)及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中位OS、PFS、DMR 及LRR 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B 组患者治疗后KPS 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患者治疗后KPS 评分高于A 组;两组患者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消化道反应及肝功能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与A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低于A 组。结论 IMRT 和VMAT 分别联合紫杉 醇脂质体同步治疗Ⅱ B- Ⅲ B 期宫颈癌在控制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时间及降低转移复发风险方面效果接近;但VMAT 方案可有效降低骨髓抑制发生风险,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同步推量调强放疗与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组(放疗组)和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治疗组(联合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情况以及毒性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有效率83.33%,高于放疗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1年生存率76.19%,高于放疗组的5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9.4±2.5月,长于放疗组的5.8±1.7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以及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心包炎以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与放疗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推量调强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同期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腔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治疗(3-DCRT)分别同步化疗在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中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急性毒副作用。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IMRT组(55例)和3-DCRT组(51例),两组均同步顺铂40 mg/m2每周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急性毒副作用。结果 IMRT组和3-DCRT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血白细胞数减少和消化道反应。与3-DCRT组比较,IMRT组Ⅰ~Ⅲ度的白细胞明显减少(P<0.05),直肠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虽未提高近期疗效,但急性毒副作用发生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孙宇  尹群  孙祝  赵玉魁 《安徽医学》2018,39(8):918-922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静态调强放疗(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6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61例LA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IM-RT组(33例)和3D-CRT组(2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放射性损伤发生率、靶区剂量和放疗剂量-体积相关参数.结果 IMRT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3D-CRT组比较(91.89%vs 89.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的Ⅲ-Ⅳ级放射性食管炎和Ⅲ-Ⅳ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3D-CRT组(6.06%vs 25.00%;3.03%vs 2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靶区平均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MRT在靶区的不均匀指数和靶区的适形指数均优于3D-CRT组[(1.04±0.02)vs(1.02±0.02);(0.593±0.03)vs(0.637±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MRT组患肺的V5、V20和V30数值均高于3D-C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治疗LANSCLC,可获得与3D-CRT相似的临床疗效,IMRT靶区剂量分布优于3D-CRT,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较少,安全性较高,但低剂量区照射体积增大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全脑放疗(whole brain radiation therapy,WBRT)联合后程调强(intensity modulated readiation therapy,IMRT)推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2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WBRT组和WBRT+IMRT组,WBRT组30例行全脑放疗,剂量40 Gy/20 F/4 w,WBRT+IMRT组32例行全脑放疗剂量达40 Gy/20 F/4 w后,脑转移瘤应用调强推量至剂量(DT) 60 Gy/30 F/6 w,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WBRT组和WBRT+IMRT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0.0%和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WBRT组和WBRT+IMRT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30.0%和40.6%﹙P=0.764﹚,2年生存率分别为6.7%和12.5%﹙P=0.6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认知功能(P=0.604)?生活质量(P=0.810)?呕吐(P=0.832)和头痛发生率(P=1.462)无显著差异?结论:WBRT联合IMRT程推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能够提高脑转移瘤局部控制率,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宫颈癌术后静态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olumetric modulated arc therapy,VMAT)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剂量学参数,为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放疗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接受IMRT或VMAT治疗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各50例,观察所有患者放疗期间急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放疗计划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计划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照射时间及跳数(the number of monitor unit,MU)。结果:VMAT组急性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IMRT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 vs. 64%,P < 0.05);与IMRT组相比,上消化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20% vs. 6%,P < 0.05);VMAT组直肠V40、小肠V40均低于IMRT组(P < 0.01),而直肠和小肠的V20、V30在两组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两组中膀胱V20、V30、V40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VMAT计划CI优于IMRT计划(P < 0.05);HI在两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与IMRT计划比较,VMAT计划的MU值和治疗时间分别减少了50%和54%(P < 0.01)。结论: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选择VMAT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急性放射性肠炎和上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正常器官的受照剂量,缩短放疗时间,从而提高患者术后放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适型调强放疗(IMRT)结合常规放疗加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外阴鳞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放化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25例局部晚期外阴鳞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维适型调强放疗结合常规放疗加同步化疗组(调强组)10例,常规放疗组(常规组)15例。调强组针对外阴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病灶采用IMRT放疗D耶0Gy后给予不同能量电子线放疗DT30Gy,放疗期间同步进行顺铂化疗,30mg/m^2/周,共6周。常规放疗组则采用不同能量的电子线及X线,照射总量为DT60Gy。按WHO对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调强组10例中CR3例,PR6例,有效率9帆;近期疗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5)。两组近期并发症比较,调强组放射性皮肤反应、放射性膀胱炎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2,P=0.0070)。结论:三维适型调强放疗结合常规放疗加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外阴鳞癌患者近期治疗效果较满意,并且近期并发症中放射性皮肤反应、放射性膀胱炎较常规放疗组低。三维适型调强放射技术在外阴癌放疗小作用仍需大宗病例和长期随访来验证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何清  张纬建 《吉林医学》2014,(22):4951-4952
目的:分析T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观察组给予TP方案化疗联合调强放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调强放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PD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可作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GEMOX方案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陕西省森工医院院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的46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6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局部调强放疗,联合组患者采用GEMOX方案联合调强适形放疗(IMRT).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放化疗.放疗结束时对照组和联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3.4%和78.2%,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4.3%和100.0%,P<0.05.疼痛缓解率分别为69.6%(16/23)和82.6%(19/23),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治疗相关性死亡.对照组和联合组1 a生存率分别为34.70%、65.21%.2 a生存率分别为21.73%、39.13%.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1%和95.6%,P<0.05.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结论 GEMOX方案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放疗,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毒副反应较单纯放疗大,但能够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图像引导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急性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3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63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放疗组32例(对照组)和放疗同步替吉奥组31例(试验组)。试验组给予替吉奥口服,两组均给予6MV-X图像引导下调强放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25%及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和放射性食管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学毒性及放射性肺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像引导调强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老年食管癌近期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耐受,患者的长期生存结局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Gemox方案)序贯放疗(RT)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66例局部晚期体力状况评分为2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Gemox方案序贯放疗组(Gemox+RT组)34例,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序贯放疗组(GP+RT组)32例,分别给予Gemox方案及GP方案化疗2周期后接受总剂量(DT)60-66 Gy放射治疗,放疗后再给予4个周期化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mox+RT组、GP+RT组的一年生存率分别为50.5%、61.2%,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14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Gemox+RT组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为5.9%(2/34),≥III度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8.8%(3/34),与GP+R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32.3%(11/34),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20.6%(7/34),均比GP+RT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emox方案序贯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较GP方案的耐受性高,且疗效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PET/CT定位指导下的调强适形放疗(IMRT)同步化疗和常规放疗同步化疗的近期疗效和放疗不良反应。方法:对我院放疗中心收治的放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PET/CT定位指导下IMRT同步化疗组(实验组)30例,常规放疗同步化疗组(对照组)38例,放疗总剂量达到60 Gy,共6周。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83,P〈0.05)。实验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76.6%、53.3%,对照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65.8%、44.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皮肤反应、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组近期疗效和减少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明显的优势,而其对生存率的影响,将需待更长时间的随访结果加以明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平顶山市152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单一常规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调强放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化疗方式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大分割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4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a期和Ⅲb期)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DT:48~52.5 Gy/12~15次),放疗后1月复查胸部CT分析客观有效率(CR+PR)和局部控制率(CR+PR+SD)。中位随访20月后,观察1年、3年生存率和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毒副反应。30例行常规分割剂量(DT:60 Gy/30次)的对照分析。结果 放疗后1个月观察大分割组和常规分割组的客观有效率(CR+PR)分别为75.0%(36/48)和46.7%(14/30)(P>0.05)。局部控制率(CR+PR+SD)分别为:89.6%(43/48)和83.3%(25/30)(P>0.05)。2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2.9%和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生存率分别为27.1%,16.7%(P>0.05)。1~2级放射性肺炎和1~3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45.8%和47.9%,无3~4级晚期放射性肺炎和3级以上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结论 大分割适形放疗可以提高近期疗效和1年生存率,毒副作用未明显增加,是否能提高远期疗效和合理的时间-剂量-分割模式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中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将44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手术加125Ⅰ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组20例和术后常规外放疗组24例,比较两组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1年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x2检验.结果植入组的局部复发率、1年生存率和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5%、100%、0%、0%;与常规组的29.2%、79.2%、8.3%、58.3%相比,P<0.05;转移率分别为10%、25%,两组相比P>0.05.结论术中125Ⅰ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明显,安全性高,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