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海红 《求医问药》2011,(9):216-218
中草药中以甘草为名的药物较多。《中国药典》规定: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属于正品甘草,其他甘草均为伪劣品甘草。现在,随着甘草价格的飙升,甘草伪劣品也大量出现在中药市场上,导致甘草真伪难辨。目前,有四种伪劣品甘草和三种正品甘草的性状十分相似,单用一种方法难以准确鉴别。笔者凭多年中药鉴别经验,总结出一套准确鉴别这些甘草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甘草甜素及其衍生物、甘草多糖和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病毒研究现状,以及这些化合物对包括爱滋病毒在内的17种病毒的研究进展,同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是我国一种传统中药,文章主要对中药雷公藤在毒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简要介绍了甘草配伍雷公藤与雷公藤单用的毒性和药效比较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甘草及其活性成分能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节淋巴细胞数量与功能、抑制IgE抗体形成、抗炎症介质及前炎性细胞因子,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药理活性。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异甘草素、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光甘草定、甘草醇等)、甘草多糖和甘草酸是其抗炎、抗变应性炎症的活性成分。其中对异甘草素、甘草查耳酮A和甘草酸的抗炎及抗变应性炎症作用的研究较为深入。综述甘草及其活性成分的抗炎作用及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甘草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研究资料,概述了甘草的药理作用,介绍了最新发现报道的甘草药理活性,进一步拓宽了甘草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相似文献   

6.
甘草的主要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药在日常保健和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常用中药——甘草的临床应用价值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实验表明其对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本文通过检阅甘草相关文献对其主要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甘草中甘草苷、异甘草苷对照品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药甘草中甘草苷、异甘草苷对照品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色谱、凝胶色谱、制备色谱等方法分离制备对照品,采用波谱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中分离出甘草苷、异甘草苷对照品.结论:该对照品可作为控制甘草总黄酮制剂质量的指标成分.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甘草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席卷全球,中医药全程参与COVID-19的治疗,甘草在所有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以及中医临床处方中使用频次最高。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大品种,甘草在人类生产生活的很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甘草野生资源匮乏,栽培甘草年限短、质量差且不稳定,严重影响甘草的临床疗效与其他应用。作者在阅读近十年甘草栽培技术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甘草的栽培环境、种子种苗、种植模式、水分调控、营养调控、病虫草害防治、采收和产地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甘草栽培技术的后续研究及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甘草及其提取物对呼吸系统的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甘草是常用中药,药理作用广泛。现代研究发现甘草及其提取物具有镇咳、祛痰、平喘、肺保护及抗呼吸道病原体等作用,甘草酸、甘草次酸及甘草的黄酮类化合物是甘草对呼吸系统药理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甘草和百药”配伍原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中药药理,中药化学的角度出发,从①矫味,②缓和药性,③增强它药功效,④解毒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甘草缓和药性,调和百药的功效,认为甘草缓和药性,调和百药的功效主要是由甘草中的化学成分甘草酸的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所引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甘草种子播种前处理的最佳方法。方法:对野外采集的甘草种子进行不同方法的处理,并根据土培试验中甘草种子的发芽率筛选出种子播种前处理的最佳方法。结果:发芽情况统计结果表明:98%硫酸浸泡60min、清水浸泡2h处理的甘草种子的发芽率最高。结论:98%硫酸浸泡60min、清水浸泡2h的方法为甘草种子播种前处理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甘草为常用的中草药,现代药理表明,甘草除具有镇咳、镇痛、抗溃疡、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外,还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文章对近1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甘草各有效成分的抗肿瘤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甘草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玲  安瑜  王坤  李巍  小池一男  王英华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5):428-429,F0002
目的建立甘草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在400nm波长处,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甘草苷为对照品,测定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总黄酮含量在8.448-42.24μg/m 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平均回收率为97.0%(RSD=2.3%)。结论该方法方便、准确,可用于测定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调查和研究了在黄淮海半干燥地区引种甘草的生态条件,总结出该地区的引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甘草和五味子对大鼠丙咪嗪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丙咪嗪为探针药物,采用体内代谢的方法研究甘草和五味子对大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影响。将大鼠随机分为甘草、五味子、生理盐水(空白对照)、苯巴比妥(阳性对照)组,测定各组CYP450的质量摩尔浓度。并于末次给药次日,进行大鼠右侧颈静脉插管手术。手术后第2天静脉给予丙咪嗪,定点取血,HPLC法测定丙咪嗪体内代谢变化。结果:各中草药组CYP450的水平均被显著诱导,丙咪嗪的体内代谢发生了明显改变。研究显示甘草和五味子对大鼠CYP450有诱导作用,且与剂量及诱导时间有关;被诱导的大鼠丙咪嗪的体内代谢加快,甘草和五味子与丙咪嗪合用时药代动力学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乌梅散颗粒(乌梅、熟地、麦冬、炙甘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乌梅、熟地、麦冬、炙甘草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乌梅散中梓醇的含量。色谱条件为Synergi(4.6 mm×250mm,5μm)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2∶98);检测波长为20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结果建立了乌梅、熟地、麦冬、炙甘草的薄层定性鉴别的方法;建立了HPLC测定乌梅散中梓醇含量的方法,梓醇在1.0-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梓醇的平均回收率为99.48%,RSD为2.57%。结论建立的乌梅散颗粒鉴别及梓醇含量测定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乌梅散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中药防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了解中药防风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对中药防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配伍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展示了中药防风的最新研究进展。结论掌握中药防风的最新研究进展为防风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倪娅  赵刚 《当代医学》2009,15(22):154-155
目的研究三种补益中药的抗诱变性能。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试验(Ames实验)对三种补益中药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下的抗诱变性能进行研究。结果甘草、绞股蓝低、中、高剂量组,黄芪中、高剂量组能抑制由2,7-AF诱发的TA98菌株回变菌落数增加(P〈0.05);黄芪低、中、高剂量组,绞股蓝中、高剂量组能抑制由NaN3诱发的TA100菌株回变菌落数增高(P〈0.05)。结论在Ames实验中,甘草、黄芪、绞股蓝均表现出了一定的抗诱变性,其中绞股蓝、黄芪抗诱变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研究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及其抗氧化性。[方法]以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比不同提取方法及不同提取溶剂对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了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的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清除能力及还原力。[结果]通过对比筛选出提取效果较好的提取方法为实验室超声或回流提取,提取溶剂为乙醇,且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DPPH清除能力及还原力,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研究表明可以进一步研究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价值,为药食两用甘草植物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可逐渐将甘草的抗氧化性能广泛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甘草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甘草海藻不同比例配伍对甘草指纹图谱的影响。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8%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分析时间70min,检测波长为235nm。结果: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甘草药材指纹图谱的测定。标定了甘草指纹图谱21个共有指纹峰,考察了这21个共有峰峰面积在不同比例配伍中的变化。结论:甘草海藻不同比例配伍对甘草指纹图谱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