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脉口服液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中药复方通脉口服液对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同时制备中医气虚血瘀模型,实验共分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洛汀新组、通脉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观察实验大鼠用药前后证候积分、血清肌酐及尿素氮的水平、梗阻侧肾间质慢性病变(包括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评分(atrophy and fibrosis score,AFS)、肾间质细胞浸润情况评分CIS(cell infiltration score,CIS)。结果通脉口服液可明显改善实验大鼠的症状,明显减轻肾组织纤维化的病理形态,降低纤维化指数,疗效优于洛汀新组。结论通脉口服液具有一定的抗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加服养心通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心通脉方,疗程均为4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心功能疗效、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心功能疗效、血浆脑钠肽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加服养心通脉方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讧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48只,除12只作空白对照组外,其他大鼠均在慢性肾炎模型的基础上加造气虚血瘀证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黄芪高剂量组(8g/kg)和黄芪低剂量组(4g/kg),每组12只;给药4周后,检测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肾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及肾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组间疗效比较。【结果】黄芪高、低剂量组对模型大鼠的一般状态、生化指标及肾组织的病理损害均有改善作用,并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提高慢性肾炎气虚血瘀讧大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血凝状态,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有防治慢性肾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养心脉颗粒Ⅱ方对心力衰竭(HF)模型大鼠血清AngⅡ,TNF-α,IL-6的影响。[方法]通过多因素诱导复制中医气虚血瘀大鼠模型,通过阿霉素诱导复制心衰大鼠模型。6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依那普利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各15只。造模后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依那普利组分别予养心通脉颗粒Ⅱ方、依那普利灌胃治疗,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造模7周后四组均灌胃治疗4周,治疗4周事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AngⅡ,TNF-α,IL-6的浓度。[结果]养心通脉颗粒Ⅱ方及依那普利组与模型组相比均可有效降低心衰大鼠血清AngⅡ,TNF-α,IL-6水平(P〈0.05),而养心通脉颗粒Ⅱ方组与依那普利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心通脉颗粒Ⅱ方改善气虚血瘀型心衰大鼠的心功能可能是通过抑制血清AngⅡ,TNF-α,IL-6的水平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复方三七口服液对气虚血瘀型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复方三七口服液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30例,并设单硝酸异山梨酯2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血脂、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心绞痛治疗线总有效率为90%,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6.7%,心电图总有效率53.3%,对照组分别为95%、90%、55%。治疗组在缓解症状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三七口服液对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患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强迫游泳劳损法复制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同时服补阳还五汤。结果治疗组大鼠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均显著降低,表明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的“粘”、“浓”、“凝”、“聚”改变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不同施灸方向对寒凝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前列环素(Prostacyc-lin,PG12)的影响,探索艾灸获效的影响因素,完善艾灸的标准化治疗方案。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模型组、顺灸组和逆灸组,每组8只,制作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并对顺灸组和逆灸组大鼠足太阳膀胱经分别行“自上至下”及“自下至上”单向艾灸治疗,股动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浆ET-1、PG12的浓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ET-1浓度明显升高(P〈0.05),PG12浓度明显下降(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顺灸组大鼠血浆ET-1浓度明显下降(P〈0.05),PG12浓度明显升高(P〈0.05),逆灸组大鼠血浆ET-1浓度下降(P〉0.05)。PG12浓度升高(P〈0.05)。结论:顺灸与逆灸足太阳膀胱经均能明显促进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浆PG12的释放。且顺灸组优于逆灸组,顺灸能明显抑制寒凝血瘀证大鼠血浆ET-1的释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黄芪丹参不同配比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β(6-keto-PGF1β)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黄芪丹参不同配比组,每组各10只。黄芪、丹参的总给药量均为原药材15 g/kg,黄芪、丹参比例分别为5颐1、3颐1、1颐1、1颐3、1颐5。采用饥饿、游泳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的方法复制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各组大鼠给予不同配比的水煎液冻干物,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和TXB2、6-keto-PGF1β含量。结果气虚血瘀模型组血流变参数和TXB2显著升高,6-keto-PGF1β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0.01),模型复制成功。黄芪丹参3颐1、1颐1、1颐3、1颐5配比组可改善血瘀状态,使升高的TXB2水平降低,提升6-keto-PGF1β及6-keto-PGF1β/TXB2比值,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0.01)。结论黄芪丹参对大鼠气虚血瘀证确有疗效,其中1颐3配比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的特征.方法 采用持续力竭性游泳复合线栓法建立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脑组织石蜡切片行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核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复合模型组与正常组、单纯游泳对照组及单纯线栓对照组大鼠尾状核神经元凋亡的情况,并采用图像分析技术计数凋亡细胞数、分析细胞损伤情况.结果 正常组及单纯游泳对照组尾状核仅出现散在凋亡细胞,复合模型组及单纯线栓对照组尾状核出现大量凋亡细胞,复合模型组较单纯线栓对照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多、细胞损伤更为严重.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气虚血瘀证大鼠脑组织神经元凋亡可以作为微观特征纳入该模型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0.
大鼠气虚血瘀肾虚型颈椎病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采用病、证模型复合的方法建立大鼠气虚血瘀肾虚型颈椎病模型。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颈椎病模型组和气虚血瘀肾虚型颈椎病模型组,每组10只。颈椎病模型采用动静力失衡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气虚血瘀肾虚型颈椎病模型采用动静力失衡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复合疲劳加饥饱失常法制造的气虚模型、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法制造的血瘀模型及去卵巢肾虚模型而制成。通过对大鼠行为体征观察和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表面α-颗粒膜糖蛋白(alpha-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CD62p)、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含量等检测,并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与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含量,验证气虚、血瘀、肾虚证;通过椎间盘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椎间盘组织中Ⅱ型、Ⅹ型胶原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颈椎间盘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1,Agc1)、Ⅱ型前胶原基因(typeⅡprocollagen gene,Col2a1)、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 MP-1)的基因表达等评判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病证结合模型大鼠出现精神萎靡、倦怠、舌质瘀紫、尾色瘀青,体质量下降等气虚、血瘀证的表现,cAMP/cGMP降低,低切还原黏度增高,CD62p表达增高,血清E2含量降低。病理提示颈椎间盘组织结构发生退变,Ⅱ型胶原蛋白表达减少,Ⅹ型胶原表达增高,Agc1、Col2a1和TI MP-1的基因表达降低,MMP-13表达增高。结论:建立了大鼠气虚血瘀肾虚型颈椎病模型,气虚血瘀肾虚加重了颈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1.
活血利水汤对大鼠肾病模型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活血利水汤 (由益母草、牛膝、白茅根、茯苓、白术、泽兰、桂枝、甘草组成 )治疗肾病综合征 (nephroticsyndrome ,NS)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阿霉素肾病模型 ,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泼尼松治疗组、活血利水汤治疗组和活血利水汤加泼尼松治疗组。用药 6周后 ,选取 2 4h尿蛋白定量、血液流变学、血内皮素、血清白蛋白、胆固醇、尿素氮及肌酐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活血利水汤治疗组、活血利水汤加泼尼松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能明显减少 2 4h尿蛋白定量 ,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血内皮素和血液高凝状态 ,提高血清白蛋白含量 (P <0 .0 5或P <0 .0 1) ;与泼尼松治疗组比较 ,血液流变学、血内皮素各指标有不同程度降低 (P <0 .0 5或P <0 .0 1)。【结论】大鼠肾病模型血液呈高凝状态 ,血内皮素增高 ;活血利水汤有改善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血内皮素值和减轻肾脏功能损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笔者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高血压,临床观察50例,证实其对该型高血压具较理想降压效果,总有效率94%,且对舒张压升高者疗效更为突出,对气血瘀症状改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调脂胶囊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属脾气或瘘痰浊,血瘀证患者120例,其中试验组86例,对照组34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调脂胶囊能较好地改善脾气虚兼痰浊或兼血瘀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7.78%和90.24%。疗效优于非诺贝特对照组的75^主66.67%。单项血脂指标观测,调脂胶囊降低TC、TG和升高HDL-C作用与对照组相似,P〉0.05,差异无显著性,但降TG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调脂胶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脂平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中医药对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用活血逐瘀、行气化浊的中药( 大黄、水蛭、牛蒡子)制成脑脂平口服液, 治疗高脂血症血瘀痰浊证患者88 例, 并以丹田降脂丸作对照(51 例) 。两组治疗前血脂和中医证候均有可比性( 均P> 0 .05)。治疗1 个月后, 两组的血浆胆固醇(TC) 、甘油三酯(TG) 均有改善( 治疗前后比较P< 0.01) , 治疗组的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 比治疗前也有所提高( P< 0 .05) ; 两组对比, 治疗组的血浆TC、TG、HDL- C改善情况均比对照组好( P< 0.05)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也均有改善( 治疗前后比较P<0 .01) , 两组证候积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5) 。说明中医活血逐瘀、行气化浊可改善高脂血症血瘀痰浊证候患者的血脂水平和临床症状; 本观察结果还显示脑脂平口服液比丹田降脂丸略优, 并且两药在观察期间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肾益心片降压机制及其对心脑肾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Goldblatt’s二肾一夹型高血压大鼠模型 (G - 2K1C) ,以开搏通为对照药 ,设补肾益心片高、中、低剂量组 ,开搏通组 ,模型组 ,假手术组 ,灌胃 4周 ,测量鼠尾动脉血压、血浆NO、血小板聚集率及观察心、脑、肾的病理变化。尚观察了补肾益心片的利尿作用。【结果】 ( 1)补肾益心片高、中、低剂量组及开搏通组均能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血压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2 )补肾益心片各剂量组与开搏通组均能促进NO合成 ,降低血小板聚集率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 3)补肾益心片具有较缓和的利尿作用 ,但比氢氯噻嗪 (HCT)弱 (P <0 .0 1)。 ( 4 )补肾益心片各剂量组与开搏通组均能显著降低心、脑、肾靶器官的损害 (与模型组比较 ,P <0 .0 1)。【结论】补肾益心片能降低肾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 ,其降压机制可能与促进NO合成、抗血小板聚集、利尿有关。补肾益心片对心、脑、肾等靶器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不同形态的机制及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1月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212例住院患者,根据ST段抬高形态分为凹面抬高组102例和弓背抬高组110例,分析不同ST段抬高形态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中医实证、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分布情况。【结果】(1)急性心肌梗死ST段弓背抬高组患者多为青中年、男性、无或有短期冠心病病史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狭窄或闭塞血管无侧支循环者;而ST段凹面抬高组患者多为老年人、女性、有冠心病史及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多有侧支循环者。(2)凹面抬高组的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证为最多,其证型分布依次为: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热毒血瘀证痰瘀互阻证寒凝心脉证。弓背抬高组的中医证型以热毒血瘀证为最多,其证型分布依次为:热毒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寒凝心脉证痰瘀互阻证。2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中医虚实证方面,凹面抬高组患者以虚实夹杂证为主,而弓背抬高组患者以实证为主。2组虚实证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形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不同形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参考,对提高临床诊治效率、挽救生命、改善预后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去伤片对创伤瘀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毒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由七叶一枝花等组成的去伤片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创伤瘀血模型大鼠观察去伤片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同时进行急性和慢性毒性研究。(结果)去伤片对创伤瘀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有明显影响。可改善血液的浓、粘、聚、凝状态,未见急性和慢性毒性反应。(结论)去伤片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其临床应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针药结合疗法对免疫性不育大鼠血清抗精子抗体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疗法对免疫性不育大鼠模型血清抗精子抗体的影响。【方法】将 80只SD大鼠分为 4组 ,采用主动免疫法建立血清抗精子抗体 (ASAb)阳性大鼠模型 ,并于造模时同期分别用针刺 (取穴关元俞、次 )、归肾液 (由熟地、菟丝子、女贞子、淮山、枸杞子、桑寄生、山萸肉等组成 )及针药结合治疗。【结果】针刺结合归肾液治疗组SD大鼠血清ASAb阴性率明显高于归肾液、针刺治疗组 (P <0 .0 5及P <0 .0 1)。【结论】说明针药结合有抑制ASAb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辩证用药基础上,重用涤痰祛瘀剂治疗混翕生中风20例,结果基本痊愈13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认为痰瘀阻滞脑脉是混合性中风的重要病理基础,痰瘀交结是混合性中风急性期的主要矛盾之一,痰阏同治乃是混合性中风生期的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