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手术治疗84例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heng SH  Sun YQ  Meng X  Zhang H  Hou XT  Wang JG  Gao 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2):2279-2282
目的探讨马方综合征合并主动脉根部瘤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疗效总结。方法1995年2月至2004年10月手术治疗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84例,其中主动脉夹层41例(DebakeyⅠ型32例、DebakeyⅡ型9例),根部瘤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2例,根部瘤直径平均68mm±14mm;术前心功能(NYHA)Ⅰ~Ⅱ级43例,Ⅲ级30例,Ⅳ级11例。本组施行Bentall手术68例,Wheat手术6例,Cabrol手术5例,主动脉瓣替换加升主动脉成形术5例。其中急诊手术28例,择期手术56例。同期施行二尖瓣成形术3例,二尖瓣替换术3例。结果全组术后死亡3例,病死率3.57%。5例失访,76例随访3~117个月(平均55个月±31个月)。心功能Ⅰ~Ⅱ级74例,Ⅲ级2例。结论Bentall手术是治疗马方综合征根部瘤的首选方法,远期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孙玉桂  肖锋  黄保堂 《广西医学》2012,34(3):315-316
目的 总结升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主动脉根部病变患者18例,其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3例,Mafan′s综合征12例,主动脉瓣狭窄伴升主动脉扩张2例,白塞病1例.手术方法:Bentall手术13例,Cabrol手术2例,Bentall及右半弓置换1例,Bentall手术加硬象鼻手术2例.同期行冠脉搭桥1例,二尖瓣成形术和置换各2例.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1例,植物人1例,二次开胸止血2例.术后随访平均46个月,无并发症,心功能(NYHA)Ⅰ~Ⅱ级16例,Ⅲ级1例.结论 主动脉人工带瓣血管移植 (Bentall和Cabro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的有效手术方法,提高缝合技术,减少体外循环时间和加强心肌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entall术在主动脉根部瘤的应用。方法对18例Bentall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马凡综合征8例,升主动脉瘤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例,升主动脉瘤并主动脉瓣狭窄2例,马凡综合征并主动脉夹层(A3型)、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1例,主动脉夹层(A3型)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结果 18例患者无神经系统、肝、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无死亡,均治愈出院,随诊3~36个月,无一因心源性因素死亡,心功能恢复Ⅰ~Ⅱ级。结论 Bentall术对于主动脉根部瘤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主动脉根部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9例升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9例中,行Bentall手术37例,Wheat手术2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为2.6%;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4例,呼吸功能不全3例,肾功能不全1例;平均引流量850ml,平均住院时间31.5d。随访未发现远期并发症,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结论:Bental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根部瘤的首选手术方法,术前左心功能及手术技术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根部替换及冠状动脉移植术(Bentall手术)已成为治疗马凡综合征累及主动脉根部病变的首选术式,但术后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鲜有发生,国外仅有少数文献有类似报道。南方医院发生2例马凡综合征患者行Bentall手术后并发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对主动脉根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手术相关情况及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58~357 min,平均(266.4±60.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6~286 min,平均(200.6±47.9)min。1例患者行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并发症包括渗血4例,并发纵隔炎1例。术后随访2~38个月,平均(22.3±12.6)个月;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因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而再次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以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王晖  赵文增  赵国昌  冯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1):3870-3873
目的探讨隧道法改良Bentall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收治的35例主动脉根部瘤并主动脉瓣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隧道法改良Bentall术,20例)和对照组(纽扣法Bentall术,15例)。观察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输血情况、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至6个月随访资料中彩超所显示的主动脉根部直径、射血分数及左室内径。结果观察组术中输血比例低于对照组,呼吸机辅助时间短于对照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查主动脉内径、左室内径、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隧道法改良Bentall术较纽扣法Bentall术出血少,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适用于冠脉开口距主动脉瓣较近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对主动脉根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手术相关情况及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58~357 min,平均(266.4±60.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6~286 min,平均(200.6±47.9)min。1例患者行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并发症包括渗血4例,并发纵隔炎1例。术后随访2~38个月,平均(22.3±12.6)个月;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因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而再次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以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升主动脉根部瘤是最常见的胸主动脉瘤,病变常累及主动脉环、主动脉窦、窦管交界和近端升主动脉,常合并冠状动脉开口上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左心室扩大及心肌肥厚。Bentall手术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经典术式,部分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变在行Bentall手术时常需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A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根部处理的临床经验。方法收集113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7例主动脉根部受累,16例主动脉根部未受累。分别采用Bentall手术(46例)、主动脉窦部重建(48例)和Divid手术(3例)处理受累主动脉根部。对手术和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院内死亡14例,99例治愈出院。随访结果显示:8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08个月;接受Bentall手术的患者(26例)中1例死亡,接受主动脉窦部重建的患者(45例)中1例主动脉窦部有逐步扩大趋势并出现轻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接受David手术的患者(3例)中1例有轻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应根据具体病变处理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部重建保留了主动脉瓣而不需要长期抗凝,近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施行Bentall手术32例,其中合并马凡氏综合征16例,主动脉夹层12例(StanfordA型10例、B型1例,壁间血肿1例);术前心功能(NYHA)Ⅱ级13例、Ⅲ级12例、Ⅳ级7例。结果32例病人中,死亡3例;术后并发症:低心排出量综合征3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室性心律失常1例,双下肢肌力一过性下降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术后随访30例,时间3—80个月,除1例于术后第10个月死亡,其余29例均恢复良好,心功能在Ⅰ-Ⅱ级。结论Bental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有效办法,改善吻合技术、缩短体外循环及深低温停循环时间、保证移植后冠脉有效灌注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3例主动脉根部病变患者(年龄22~55岁,平均31.8岁),其中Mafan’s综合征12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8例,主动脉瓣狭窄伴升主动脉扩张3例。手术类型:Bentall手术18例,Wheat手术3例,David手术1例,全弓置换加象鼻手术1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术后随访12例平均41个月,无并发症。结论Bental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瘤的主要术式,主动脉瓣叶正常,瓣膜轻度关闭不全,瓣环无明显扩张,David手术可以减少换瓣后服用抗凝药物所致的出血、血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近年我院完成的24例胸主动脉病变的治疗经验,通过对临床手术资料的分析,明确胸主动脉瘤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积累胸主动脉病变手术的成功经验。方法:胸骨正中切口,常规中低温体外循环,经股动脉或主动脉近弓部插管,上下腔静脉插管,直接经冠状动脉开口晶体液灌注停跳。作升主动脉斜形切口、"S"形切口或"I"字切口。行单纯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4例;主动脉瓣环加宽、主动脉瓣置换及升主动脉成形术3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并升主动脉成形术7例;单纯Bentall手术6例;二尖瓣+Bentall手术1例;Wheat手术1例,Wheat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1例;Bentall手术+全降主动脉、双髂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1例。术中止血困难行主动脉根部→右房分流4例。结果:本组24例病人,术后早期低心排5例,二次开胸1例,手术死亡1例(死于术后出血及低心排),余病人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2个月~6年,心功能Ⅲ级1例,晚期死亡1例。复查彩超无瓣周漏及心内膜炎,机械瓣活动良好,且升主动脉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人工血管除外)。结论:胸主动脉病变一经发现,应积极手术,有利于改善心功能,防止动脉瘤破裂,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辟绿色通道救治动脉瘤患者的体外循环(CPB)应对策略,以及术中重要脏器的保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开辟绿色通道救治的37例动脉瘤患者;其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29例,升主动脉瘤3例,马凡综合征5例;行升主动脉替换9例(合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1例),升主动脉+主动脉半弓替换3例,升主动脉替换+术中支架植入11例,Bentall术10例,Bentall术+术中支架植入术4例。CPB采用右侧股动脉插管6例,右侧腋动脉插管22例,右侧股动脉及右侧腋动脉插管的单泵双管灌注9例;采用中度低温19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及上腔静脉逆行灌注(RCP)4例,DHCA及选择性脑顺行灌注(SACP)14例;常规使用自体血液回收系统(ICS)。结果本组病例CPB时间164~343(222.1±30.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7~215(119.7±29.1)min;DHCA时间3~49(24.5±11.3)min;术中或术毕进行超滤31例,滤出液体250~4 300(2396.3±829.1)ml;ICS洗涤红细胞176~1 645(647.4±209.1)ml。术后清醒时间8~76(32.7±14.3)h,术后死亡4例,包括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心跳骤停1例;其余患者均康复出院,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与CPB相关并发症。结论根据手术部位和方法,选择相应的插管位置及CPB方法是绿色通道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的基础,加强术中CPB管理及重要脏器保护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分析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其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2014年1月—2018年12月70例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Bentall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情况,观察相关超声指标及血清指标的差异。 结果 7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体外循环时间为(165.3±45.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8.3±26.4)min,围术期死亡率为8.57%,术后不良反应率为25.71%,术后93.75%的患者心功能分级恢复至Ⅰ~Ⅱ级。Bentall手术治疗前后患者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较好,术后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是安全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2004年3月至2010年1月96例主动脉外科手术治疗的体会.方法胸主动脉瘤患者81例,升主动脉瘤样扩张合并瓣膜病变患者15例;Bentall手术42例,Cabrol手术29例,(其中改良Cabrol手术9例),Wheat手术13例,升主动脉置换术7例,升主动脉成行术15例;其中同期行全弓置换术6例,半弓置换术6例,象鼻手术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升主动脉-腹主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手术2例,降主动脉置换术1例.结果 92例生存,1例手术死亡,3例术后早期死亡,住院死亡率为4.1%.结论应根据主动脉病变的性质、部位及夹层累及的范围等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准确可靠的吻合技术、先进的人工材料与技术设备的应用使手术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成形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和急性主动脉夹层Ⅰ型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1月~2011年5月行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成形术的20例患者的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术后无一例死亡,全部患者随访4~18个月,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LVEF、LVEDD、主动脉瓣反流程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成形术治疗升主动脉瘤和急性主动脉夹层Ⅰ型疗效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大于70岁的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施行瓣膜手术过程中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管理经验。方法从2004年09月至2008年12月,共对71例老年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7081岁)施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手术,术前进行全面评估和充分准备,术中采用浅-中低温、中-高流量CPB,维持平均动脉压(MAP)6090 mmHg,血红细胞比容(Hct)0.250.30。结果主动脉瓣或二尖瓣单瓣置换38例,双瓣置换16例,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成形17例。其中11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3例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3例行带瓣管道升主动脉置换术。无手术死亡,术后早期死亡5例,其中4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余1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结论在合理的CPB管理下,对老年重症瓣膜病患者患者进行心内直视手术是积极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The Bentall operation is recommended for 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 or aneurysm involving the aortic root. However, if the lesion extends to the aortic arch, concomitant Bentall operation plus aortic arch replacement (CoBAAR) surgery is required. CoBAAR is challenging because of its complex cardiopulmonary procedure, prolonged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ime, and demanding operative techniques. Therefore, surgical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rates for CoBAAR are very high. However, the Bentall operation performed as a single procedure may lead to reoperation if the residual aneurysm progresses. Therefore, CoBAAR as a one-stage surgery can lower the need for reoperation and possible further complications.MethodsNine patients received CoBAAR during January 2005 to May 2010. Six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Sanford type A aortic dissection and three with nondissecting ascending aortic and arch aneurysm. Four patients received a Bentall operation plus hemiarch replacement. The others received a Bentall operation plus total arch replacement along with elephant trunk because of extensive lesions.ResultsThe in-hospital mortality was 11.1% (1 patient with total arch replacement). Morbidity included stroke (2 patients), spinal cord injury (1 patien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more than 72 hours (5 patients), and temporary renal dialysis (3 patients). Eight patients survived.ConclusionCoBAAR is a demanding operative technique requiring complex cardiopulmonary bypass. However, surgeons can perform this procedure on extensive ascending aortic dissection or aneurysm patients, achieving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20.
陈集敏  谢霆  陈新忠 《海南医学》2014,(16):2455-2457
目的 探讨脂肪因子脂联素、瘦素在退行性主动脉瓣的组织表达特点。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因退行性主动脉瓣疾病行手术切除的主动脉瓣标本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5±6)岁],因夹层动脉瘤行Bentall手术切除正常主动脉瓣标本7例[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41±8)岁]。经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退行性主动脉瓣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了解脂肪因子脂联素、瘦素在退行性主动脉瓣的表达特点。结果 HE染色显示,与正常瓣膜比较,损伤的主动脉层内皮下可见大量炎症细胞聚集、纤维组织增生和结节性钙化灶形成,退行性主动脉瓣的厚度不同程度增加[重度(2.80±1.18)mm、中度(2.10±0.09)mm、轻度(0.92±0.13)mm、正常(0.75±0.07)mm],进一步的分析显示胶原层增厚明显,松质层厚度降低,而心室层无明显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脂联素在正常瓣膜和退行性主动脉瓣中无表达;瘦素在正常瓣膜无表达,而在退行性主动脉瓣见新生血管以及血管周围有表达。结论 退行性主动脉瓣病变中瘦素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