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中P16的表达,探讨其与正常皮肤组织之间的差异关联性。方法实验组为增生性瘢痕,以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通过SP免疫组化检测两组中P16的表达。结果 P16在增生性瘢痕的阳性表达率为78.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表达部位、性别无明显联系。结论在瘢痕的形成过程中,P16作为细胞周期的负调控因子表达失衡是参与瘢痕转归重要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p16、cyclinD1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表达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p16、cyclinD1蛋白在正常胃粘膜、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探讨p16、cyclinD1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胃癌组织中p16、cyclinD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p16蛋白检测结果:p16蛋白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中阳性表达率(87.5%)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53.8%)(P<0.05),不典型增生组与胃癌组(44.4%)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cyclinD1蛋白检测结果:cyclinD1蛋白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29.2%)与不典型增生组(30.8%)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中阳性表达率(52.7%)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30.8%)(P<0.05),p16与cyclinD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系(r=-0.610,P<0.001)。结论胃癌发生机制涉及p16与cyclinD1基因的异常,随着病变进展,p16蛋白表达逐渐降低,cyclinD1蛋白表达逐渐升高,提示p16、cyclinD1可能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  相似文献   

3.
深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神经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人类深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神经再生的状况。方法对57例临床和病理诊断均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深度烧伤患者的瘢痕组织进行免疫组化LSAB法双标染色,通过图像采集分析系统测定S-100和神经微丝蛋白(NF)的平均积分光密度值(M IOD)。结果随着时间推移,增生性瘢痕组与瘢痕疙瘩组神经再生逐渐增加,在伤后3~5月时间段内增长的速率较大,至18月以后,增生速率逐渐变小,其S-100和NF的表达,在伤后各时间段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瘢痕组S-100和NF的表达在各时间段均高于瘢痕疙瘩组,但在3~5月时间段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6月及以上时间段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100与NF能准确反映病理性瘢痕中神经再生情况。深度烧伤后病理性瘢痕中的神经再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且增生性瘢痕中神经的再生多于瘢痕疙瘩。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periostin在人过度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氢化可的松作用的反应,探讨periostin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体外培养原代成纤维细胞,以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别检测24例人瘢痕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periosti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氢化可的松(0.1g /L)的作用时间为96h.结果:periostin的mRNA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1.645±0.549)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1.084±0.396)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0.274±0.215;P<0.05),两者分别增加83%和75%.氢化可的松作用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和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periostin的mRNA表达量分别减少32%和47%,两者与氢化可的松作用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riostin蛋白主要分布在成纤维细胞核周围的胞浆中,它在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分别为91.815±0.961和70.166±2.250)高于在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41.011±1.576,P<0.01),两者分别增加55%和42%.结果:periostin在过度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增高,氢化可的松可能抑制其基因的表达;periostin可能影响过度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功能,它可能是一种瘢痕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5.
病理性瘢痕的增殖特征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忠  韩杨云  李云飞  吴宁  胡晓东  陈莉  罗典清 《西部医学》2009,21(7):1149-1150,1152
目的研究AgNOR,Ki-67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的水平,探讨病理性瘢痕的增殖特征。方法应用改良AgNORs染色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7例增生性瘢痕,22例瘢痕疙瘩,16例正常皮肤组织AgNORs图象的积分光密度(IODintegratedopticaldensity)和Ki-67LI。结果疲痕疙瘩中AgNORIOD值和Ki-67LI高于增生性瘢痕,差异显著(P〈O.05)。AgNORIOD值与Ki-67LI呈正相关。结论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增殖活性有显著差异,AgNORs染色方法和Ki-67LI在增生性瘢痕与瘢痕疙瘩的鉴别诊断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增生性瘢痕中成纤维细胞中Cyclin D1、P16的表达,探讨其与正常皮肤组织之间的差异关联性。方法12例增生性瘢痕为实验组,正常皮肤组织作为对照组,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通过SABC免疫组化检测两组中CyclinD1、P16的表达。结果 Cyclin D1在对照组成纤维细胞表达为阴性,实验组的阳性表达率为83.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P16阴性比较,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P16阳性表达率为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yclin D1和P16作为一对细胞周期的正负调控因子的表达失衡是增生性瘢痕的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瘢痕组织中微血管数和TSP-1mRNA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mRNA的表达和微血管(MV)计数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研究TSP-1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MV的计数.结果TSP-1 mRNA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中表达的阳性率低于在正常皮肤和外科瘢痕组织中的表达(P<0.05);TSP-1 mRNA表达阴性病例组的MVC显著高于TSP-1 mRNA阳性病例组的MCV(P<0.05);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微血管数多于正常皮肤和外科瘢痕组织的微血管.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分化而抑制不足可能是瘢痕过度增生的重要因素.抑血管生成疗法可能是防治病理性瘢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应用综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找有效的治疗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方法,减少其复发率。方法采用手术切除、术后放疗、外用硅凝胶瘢痕贴、激素局部注射、加压综合治疗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自1996年以来十年内共治疗796例,随访2~10年。结果362例(506个部位)瘢痕疙瘩有效率达74.1%,复发率15.4%,434例增生性瘢痕有效率达84.8%,复发率8%。结论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疗法是目前治疗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行之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副作用、不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实验拟研究Id1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中的表达变化情况以探讨病理性瘢痕的发生机制。方法实验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12例正常皮肤、15例增生性瘢痕和15例瘢痕疙瘩中Id1的表达情况。结果Id1在增生。日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织(P〈0.001)。结论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可能与Id1在增生性瘢痕和疣痕疙瘩组织中的过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瘦素(leptin)在人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瘦素与人病理性瘢痕发生的关系。方法:用PCR法检测人的10例正常皮肤,10例增生性瘢痕和10例瘢痕疙瘩组织中瘦素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皮肤瘦素mRNA呈现低表达,为0.55±0.17;增生性瘢痕组织有高表达,为0.86±0.13;瘢痕疙瘩组织呈现超高表达,为1.32±0.15。瘦素mRNA在增生性瘢痕组和瘢痕疙瘩组中的表达量都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组(P<0.01),在瘢痕疙瘩组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增生性瘢痕组(P<0.01)。结论:瘦素在病理性瘢痕中表达较高,在瘢痕疙瘩组织中尤其高,瘦素的表达程度与瘢痕的纤维化程度一致,瘦素在人的病理性瘢痕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具体的机制及是否可以作为瘢痕治疗的新靶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1?cyclinA2? cyclinD1及cyclinE1在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研究组为41例术后5年随访期内出现复发者,对照组为40例5年未复发仍存活者?取患者标本石蜡切片,应用实时定量RT-PCR芯片技术平行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1?cyclinA2? cyclinD1及cyclinE1的表达情况,进行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cyclinA1?cyclinA2? cyclinD1及cyclinE1中cyclinA2? cyclinD1在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中呈现高表达,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其OR值?95%CI分别为3.600(2.337~5.574)?2.604(1.726~3.927),cyclinA2?cyclinD1为乳腺癌术后复发的危险性因素?cyclinA1?cyclinE1表达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细胞周期蛋白cyclinA2?cyclinD1在乳腺癌术后复发患者中呈现高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术后复发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角朊细胞VEGF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以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中VEGF的表达。结果:瘢痕疙瘩和增殖性瘢痕角朊细胞均有大量VEGF表达,阳性细胞主要位于基底层,染色颗粒在细胞质内,真皮层少见阳性细胞。而正常皮肤和正常瘢痕中VEGF的表达均较弱,与颜痕疙瘩或增殖性瘢痕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瘢痕疙和增殖性颜痕基义 的角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的表达与病理性瘢痕形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ras p21蛋白在增生性瘢 痕、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成纤维细胞中,ras p21蛋白缺乏表达。结论 ras原癌基因在病理性瘢痕形成中可能不突变或不起主要作用,这可能是病理性瘢痕较少癌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find an efficient diagnostic method of hypertrophic scar and keloid.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Fas protein in keloids, hypertrophic scars and their surrounding normal skins. Imag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quantitatively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the protein expression in these tissue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Fas antigen was much higher in the keloids and their surrounding normal skins than in hypertrophic scars, an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xpression level between the former 2 tissues was found. In hypertrophic scars, however, much lower Fas protein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in comparison with that in their surrounding normal skins(P < 0.01). CONCLUSION: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of Fas protein is a simple method that is well applicable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athological scars.  相似文献   

15.
目的鉴别诊断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法检测Fas蛋白在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及其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并以图像定量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瘢痕疙瘩的Fas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增生性瘢痕;在瘢痕疙瘩及其周围正常皮肤中Fas蛋白表达均很高,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而增生性瘢痕的Fas蛋白表达较低,且与周围正常皮肤之间差异显著。结论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Fas蛋白来鉴别诊断瘢痕疙瘩及增生性瘢痕,方法简单,可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病理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调控及Fas基因突变的筛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从细胞生物学及基因水平探讨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周边部和中央部不同生长特性及瘢痕疙瘩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1)取手术切除的正常皮肤、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组织各6例为标本,通过细胞培养6~10代后,应用流式细胞仪、粘附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来源的成纤维细胞p53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周期的分布。(2)取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组织及外周血标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特异性扩增Fas分子外显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