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探讨针刺外关穴对脑的激活效应。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非穴;同时,运用GE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所得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外关穴和非穴,对双侧顶叶、额叶、枕叶、颞叶、基底节区、扣带回、海马、小脑、脑桥等多个脑区分别有不同程度的激活;ROIs激活几率和激活点数比较表明,针刺外关穴对右侧小脑的激活大于非穴(P〈0.01);激活强度统计表明,针刺外关穴与非穴对于各脑区的激活强度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非穴”比较,针刺外关穴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小脑,该效应与外关穴临床功效的中枢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组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组,分别针刺右侧外关穴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同时,运用GE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所得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外关穴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右侧小脑(P〈0.05),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则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左侧颞叶(P〈0.05)、右侧枕叶(P〈0.05)。另有趋势表明,外关穴能较为显著地激活左侧岛叶、右侧桥脑,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则能相对显著地激活左侧基底节区。结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同属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与支沟穴的配伍,能够加强治疗情志疾病、视觉疾病和运动障碍方面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运用fMRI探讨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皮部浅刺激和常规深度刺激激活脑功能区的特点。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先后进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皮部浅刺激和常规深度刺激,运用GE公司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基于感兴趣区(ROI)观察局部脑区的功能变化,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激活几率、激活点数和激活强度。结果:两种方法对左右不同脑区都有不同程度的激活,统计表明无显著性差异(P〉0.05);位有趋势表明,皮部浅刺相对集中激活额叶,常规针刺相对集中激活枕叶、小脑和基底节区。结论:外关穴配伍支沟穴皮部浅刺激和常规深度刺激对脯功能区的激活没有显著差异,但二者有着作用倾向的不同。表明两种层次的针刺刺激产生的效应,与脑部整合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观察外关穴皮部浅刺与常规针刺对脑部各区域的激活情况,探讨不同层次针刺对特定脑区激活的异同。方法:对8例青年志愿者先行外关穴(右侧)皮部浅刺,2周后再行常规针刺,分别进行fMRI脑部扫描。统计在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状态下,脑部各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s)的激活点数、激活例数、激活强度,并对激活的相同脑区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外关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均可引起脑部多个区域的激活,两种针刺对脑区的激活例数、激活点数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常规针刺对右侧小脑的激活强度高于皮部浅刺(P〈0.05)。结论: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都能不同程度地激活脑部功能区,常规针刺能够相对特异地激活小脑,初步表明该特异激活与针刺效应相关。  相似文献   

5.
针刺外关与外关配伍阳陵泉穴的脑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基于穴位配伍效应一脑相关假说,观察针刺青年健康志愿者右侧外关穴和外关配伍阳陵泉穴对不同脑区激活效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方法:16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穴组和外关配伍阳陵泉穴组,每组8名,分别针刺右侧外关和外关配伍阳陵泉穴。运用GE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所得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ROI激活几率表明,针刺外关和外关配伍阳陵泉穴均可相对集中(激活几率〉4)激活双侧额叶和双侧顶叶等脑部功能区,但针刺外关和外关配伍阳陵泉穴对左右各脑区激活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I激活点数表明,针刺外关穴能相对集中(激活点点数〉10)激活双侧额叶和双侧顶叶等脑部功能区,且针刺外关穴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右侧小脑(P〈0.05),而针刺外关配伍阳陵泉穴则相对特异地激活左侧顶叶、左侧枕叶和双侧基底节区(P〈0.05)。ROI激活强度表明,针刺外关配伍阳陵泉穴对于右侧小脑的激活强度较单纯针刺外关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表明,手足少阳经同名经穴配伍能够加强对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平衡障碍的治疗作用,穴位配伍的作用机制与脑功能区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刺阳陵泉穴对脑的激活效应。[方法]16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阳陵泉穴组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右侧阳陵泉穴和非穴;同时,运用GE1.5T超导核磁共振系统完成脑部fMRI扫描,所得数据采用感兴趣区(ROI)法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针刺阳陵泉穴和针刺非穴对各脑区的激活几率没有显著性差异,针刺非穴对于双侧顶叶、左侧枕叶的激活点数量较针刺阳陵泉为多(P〈0.05),针刺非穴对于左侧小脑的激活强度大于针刺阳陵泉穴(P〈0.05)。[结论]针刺阳陵泉和非穴对于脑部功能区的激活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针刺外关穴对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方法:12名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外关针刺组、非穴针剌组,分别接受相应的针刺刺激。运用PET仪进行脑部扫描,所得图像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与非穴针刺组比较,外关穴针刺组能够激活Brodmann area(BA)7、13、21、22、39、40、45、46、右侧海马、双侧小脑和脑干等区域。结论:外关穴的主治功效与针刺外关所激活的脑部特定区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右侧外关穴后小脑局部葡萄糖代谢变化,研究针刺外关穴小脑的激活区域,探讨针刺穴位小脑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8例健康志愿者分为外关穴针刺组、外关穴假针刺组和假穴针刺组3组,每组6例,分别接受右侧外关穴针刺、右侧外关穴假针刺及外关穴旁开假穴点针刺干预,行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脑功能成像检查,所得图像采用SPM8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外关穴针刺组及假针刺组各1例因明显刺痛感或头部移动明显,其数据不作进一步统计。与外关穴假针刺组比较,针刺右侧外关穴激活的小脑脑区为左侧小脑前叶山顶及右侧小脑后叶下半月小叶。与假穴针刺组比较,针刺右侧外关穴激活的小脑脑区为右侧小脑后叶山坡、左侧小脑扁桃体、左侧小脑后叶下半月小叶、双侧小脑前叶山顶及双侧小脑后叶。结论针刺穴位特异激活了小脑部分区域。针刺外关穴的治疗作用可能是激活小脑前叶及后叶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fMR 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不同脑功能区的激活异同。方法:8例青年志愿者分别接受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的2次针刺刺激,分别进行fMR I脑部扫描。统计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状态下,脑部各感兴趣区(ROIs)的激活几率、激活点数、激活强度,并进行比较。结果: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对不同脑区的激活数量、激活强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有皮部浅刺多激活各浅表脑区,而常规针刺还能激活较为内在的某些核团和小脑的趋势。结论:外关穴配伍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均能激活脑部不同功能区,有趋势表明,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主要激活的脑区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针刺外关穴和非穴SPECT脑功能成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SPECT脑功能成像技术,比较针刺外关穴、针刺非穴不同状态下,青年志愿者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以印证"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假说"。方法:18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外关穴针刺组、非穴针刺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处理。同时,运用GE公司M illennium MG SPECT系统完成脑部扫描。所得图像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外关穴针刺后BA 3、2、20、46区、以及壳核、尾核、岛叶等区域有激活点;非穴针刺后BA10、18、19、30、21、9、8、6、22区等区域有激活点,激活区域都集中在左侧;外关穴针刺组与非穴针刺组比较则表明,BA10、9、8、18、19、21、22、30区、以及小脑扁桃体等区域有负激活点。结论:针刺对脑区血流状态有着肯定的影响;针刺外关穴与针刺非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针刺外关穴中枢激活效应的PET脑功能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PET脑功能成像技术,以18F-FDG为显影剂,以假针刺状态为对照,观察针刺健康青年志愿者外关穴后的脑中枢激活效应。【方法】12例健康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人,分别施以右侧外关穴真针刺和假针刺,同时运用西门子公司ECAT EXACT HR+PET进行脑部扫描。所得图像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与假针刺比较,外关穴真针刺激活的脑中枢主要有左侧颞叶(BA42)、颞上回(BA42)、岛叶(BA13)、小脑。【结论】针刺外关穴能够激活一定的脑部功能区,其治疗作用与中枢激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针刺留针与否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白细胞浸润及神经组织缺血程度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留针组及针刺不留针组。针刺留针组在造模后2 h、24 h针刺三阴交、内关、人中,留针30 min;针刺不留针组针刺时间、穴位与针刺留针组相同,针刺后即起针。造模48 h后,取脑固定后行HE染色,比较各组大鼠浸润白细胞计数和神经组织缺血程度。结果:针刺留针组与针刺不留针组浸润白细胞数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组织缺血程度较模型组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留针组与针刺不留针组脑组织中浸润白细胞数及神经组织缺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明显减少脑缺血坏死周边区的白细胞浸润,减轻神经细胞缺血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观察缺血性中风患者外关穴巨刺对脑部功能区的激活/负激活。方法:右脑缺血性中风患者6例,接受外关穴巨刺(即针刺健侧上肢外关穴)。Block方法设计针刺过程,同时接受fMRI全脑扫描,所得数据采用SPM2分析。结果:表现为左侧偏瘫的缺血性中风患者右侧外关穴针刺时,双侧脑区均有显著激活,激活点相对集中在BA18、19、20、21、22、37、39、46区和小脑后叶、扁桃体、山坡。负激活点相对集中在BA3、4、9、10、11、18、19、21、36、38、46、47区和小脑后叶锥体。结论:偏瘫患者外关穴巨刺可以特异性激活主管语言处理与感觉有关的脑区,负激活主管运动的脑区,这可能是外关穴巨刺治疗中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