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曹蓓 《当代医学》2021,27(34):105-107
目的 探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高龄白内障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视力、角膜散光度、眼压、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费用.结果 术后1、7、30 d,两组视力>0.5的人数比例均高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7 d,两组角膜散光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两组角膜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7 d,两组角膜中央厚度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d,两组角膜中央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高龄白内障的疗效相当,后者的应用范围更广,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危险因素选取适宜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在白内障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白内障患者,其中,30例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的患者被设为对照组,30例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患者被设为试验组,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术后视力(0.81±0.11)优于对照组(0.65±0.12),试验组的散光度数(1.34±0.12)优于对照组(1.49±0.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可考虑于合理范围内加大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晓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184-2185
目的探讨在基层医院设备比较简陋的条件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疗效。方法在基层医院800只眼行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防盲手术,观察术后1周视力及并发症。结果平均每台手术用时10mill左右。除儿只眼出现后囊膜破裂外,其余789只眼(98.62%)均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785只眼(脱盲率为98.12%)。O.1-0.4者14只眼,0.1以下1只眼。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手术效果好,时间短,并发症少,手术不受白内障核硬度限制,能使白内障患者早日复明,是基层医院白内障复明的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刚  胡蓉 《海南医学》2014,25(1):94-96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4例高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超声乳化组和小切口组,每组62例,分别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视力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乳化组术后2h、6h、12h和24h眼压显著低于小切口组(P〈O.05);超声乳化组术后l周视力恢复到(0.67±0.18),显著高于术前和小切口组(P〈0.05),两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视力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超声乳化组总不良反应率为19.35%,显著低于小切口组的62.90%(P〈O.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术后视力恢复快,眼压升高慢,不良反应少,综合疗效优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摘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8例(70只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A组,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73只眼)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B组。统计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1天、1周视力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B组术后1天视力恢复情况好于A组(P〈0.05);而两组病例术后1周视力恢复情况则无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满意率相比,差异性均较少(P〉0.05),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白内障的手术方法中,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的综合性优势较大,患者术后视力恢复速度快。但在基层医院中,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实用性较强,且二者术后远期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治疗的疗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时间范围本院接收的5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将其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临床超声乳化吸除术,研究组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就两个组别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研究组治疗7 d 后视力(0.5±0.1)、治疗30 d 后视力(0.8±0.2)及手术时间(11.1±1.5)min 相较于对照组(0.4±0.1)、(0.5±0.1)、(16.7±2.3)min 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出现虹膜前房异常患者1例,后囊破裂患者1例,角膜水肿患者1例;对照组出现虹膜前房异常患者1例,后囊破裂患者1例,角膜水肿患者2例;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相比对照组16.0%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应用于治疗老年白内障疗效满意,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视力康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备临床借鉴普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186例(186眼)白内障患者实行的隧道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186例(186眼)均顺利完成手术,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新型的,术式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值得广泛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ECCE),探讨更适合基层的手术方法。2004年10月~2007年10月,我科共完成510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囊外白内障摘除术,操作难度小,对眼球损伤小,视力恢复快,术后反应轻,散光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分析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117眼)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超声乳化手术,对照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1d、7 d、1个月裸眼视力>0.5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χ2=4.24、3.92、5.69,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角膜散光度均高于术前(P<0.01)。实验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χ2=4.89,P<0.05)。结论采用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更佳,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11.
常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3):53-56
目的对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和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治疗的白内障患者2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11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对患者眼部进行常规清洗,并进行扩瞳处理,在眼球表面进行局部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的角膜散光度进行测定并比较,比较术后不同时间视力,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在术前的角膜散光度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角膜散光度呈下降趋势,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角膜散光度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1周的视力≥0.5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1个月、3个月的视力≥0.5的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和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临床治疗效果均较好,并且两种术式的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较大差异,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90例(112眼),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设立为A组,40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患者设立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d及术后1周、1个月视力在0.1-0.5及0.6-1.0的视力情况及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l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d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视力在0.1-0.5及0.6-1.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分别较术前明显改善,但两组不同时间点角度散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0%、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视力及角膜散光。且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更具优势,其并发症明显少于超声乳化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60例(160只眼)患者,分别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并对术后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后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对过熟期白内障及硬核性白内障更安全,更经济实用。结论: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简便、易行、经济,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效果,并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03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302例白内障患者设为A组,同时选取2006年1月~2009年12月于我院进行晶状体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310例患者设为B组,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患者满意率等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手术切口短于A组、患者满意率高于A组(χ2值分别为5.97、5.12、6.01,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在白内障的治疗中晶状体超声乳化手术综合优势较大,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技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95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实验组予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达到0.5~1.0患者(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81.01%)(P〈0.05);实验组术后1d、1周角膜散光情况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中并发后囊膜破裂发生率、角膜水肿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少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在治疗硬核性白内障方面优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进行表面麻醉,对45例53眼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及并发症。结果:49眼术中未感到疼痛或感到轻微疼痛,手术能顺利进行;3眼术中比较疼痛,经加滴1~2次表面麻醉药后仍能顺利完成手术;1眼行人工晶体后房悬吊固定时有痛感而加用筋膜囊下麻醉而完成手术。结论:表面麻醉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确切有效,简单快捷,且并发症较球后麻醉少。但适应证的选择很重要,对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有时要联合应用其他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改良梯形切口及常规直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超大核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83眼随机分为两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其中,直切口组31例38眼;改良梯形切口组33例45眼,术后随访3-6个月,观察两组视力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视力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结论对超大核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疗效良好,梯形手术切口优于直切口。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6例51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散光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分别占84.4%、92.2%、94.2%;≥1.0者分别占49.0%、54.9%、56.9%。术前、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0.92±0.79)D、(1.38±0.58)D、(0.98±0.63)D和(0.97±0.59)D,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无娩核困难、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人工晶状体偏位和虹膜损伤等并发症。结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具有创伤小、角膜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良好、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衍超  裴文萱 《重庆医学》2007,36(7):630-631
目的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们对187例200眼白内障患者,取上方巩膜反眉状6mm隧道切口,均行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植入光学部直径6mm聚甲基丙稀酸甲酯(PMMA)硬性人工晶体,观察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0.3~1.0者 169例182眼,占91%,数指/眼前~0.2 者18例18眼,占9%,散光15眼,平均0.75D,少数出现并发症,角膜水肿、房水混浊、一过性高眼压,经处理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疗效显著,并发症少,适应证广泛,尤其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