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建立并动态观察小鼠梗阻型黄疸模型。方法选取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32只)和对照组(8只),实验组结扎胆总管。于结扎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动态观察胆总管直径、小鼠肝脏病理变化、血常规及肝功能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小鼠随着胆总管结扎时间的延长,其胆总管的直径增宽, ALT,AST, TBIL,DBIL,ALP,CHOL,中间细胞总数百分数升高,均在术后第3天到达高峰,然后其数值有所下降。白细胞总数在术后第1天升高,第3天降到最低点,之后有所恢复至平稳,但是仍低于正常。淋巴细胞百分比术后下降,到第5天降到最低点。肝细胞坏死随术后时间长而加重。结论 Balb/c小鼠在通过结扎胆总管造成梗阻型黄疸时,其变化的规律与人类相似,并且造模时间短,是研究梗阻型黄疸病理生理机制和治疗的可靠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Balb/c小鼠胆道梗阻模型的建立,并与报告的新生Balb/c小鼠感染猕猴轮状病毒(RRV)模型小鼠生存曲线进行比较。方法 将生后5~7天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胆总管结扎,然后关腹。对照组打开腹部后关腹不结扎胆总管。实验完成后每天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无毛区皮肤颜色变化、小鼠存活天数以及在术后5、10天分别取小鼠动物肝脏做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小鼠在结扎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小鼠的体重及肝体比、无毛区皮肤颜色、存活天数、肝脏病理等都存在一定变化。小鼠体重增长逐渐缓慢,术后第2天就会出现无毛区的皮肤变黄,在尿道口会有淡黄色的液体并随后出现陶土样便。在术后5天及10天时取肝脏做肝体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鼠在术后10天左右会出现死亡高峰。 结论 新生Balb/c小鼠胆总管结扎模型是研究胆道梗阻的可靠动物实验,其生存曲线与报告的猕猴轮状病毒致胆道闭锁大体类似。  相似文献   

3.
卡芬尼对黄疸大鼠淋巴细胞及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胆总管结扎,丝裂原诱导的脾细胞(3H)-TdR掺入及血生化指标检测等方法,观察卡芬尼(CCA)对病理状态下淋巴细胞及肝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大鼠胆总管结扎后血清总胆红素升高(转氨酶正常);电镜下肝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白细胞介素2的生成均降低;CCA(50mg·kg-1·d-1×7d,ig)对上述T淋巴细胞的功能改变有拮抗作用,对血清总胆红素的升高有部分抑制作用,对肝细胞线粒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CCA对胆总管结扎引起的肝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阻塞性黄疸引起大鼠T细胞功能的低下有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4.
茶油对梗阻性黄疸肝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茶油对梗阻性黄疸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分为假性手术组、胆总管结扎组和胆总管结扎并喂饲茶油组。于术后2周分别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的水平以及肝脏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茶油能明显改善梗阻性黄疸大鼠营养状况;明显降低TB、DB、GPT和GOT的水平;增强肝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梗阻性黄疸肝脏超微结构改变进一步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胆总管结扎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4只,胆总 管结扎组大鼠制成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71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超微结构及其功能改变。结果:实验组肝细胞核形态异常、固缩,线粒体脊断裂,内质网减少且肿胀,毛细胆管扩张,内有胆泥淤积。生化检测肝功能胆红素、血胆汁酸、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梗阻性黄疸肝脏损伤可能与内毒素、胆汁酸血症、肝细胞缺血和Kupffer细胞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6.
急性梗阻性黄疸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结扎大鼠胆总管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以研究急性梗阻性黄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急性梗阻性黄疸大鼠胸腺指数明显下降,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降低,与有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说明急性梗阻性黄疸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生理盐水组( SO+NS)、胆总管结扎+生理盐水组(BDL+NS)和胆总管结扎+异甘草酸镁治疗组( BDL+MgIG),每组30只.SO+NS组和BDL+NS组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BDL+MglG组以异甘草酸镁腹腔注射,于14d处死大鼠,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直接胆红素(D-Bil),RT-PCR检测TNF-α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结果 BDL+NS 组血清ALT、AST和D-Bil指标明显升高.相对于BDL+NS组,BDL+MgIG组血清ALT和AST明显减轻,D-Bil指标变化不明显;TNF-α mRNA和NF-κB/p65表达在梗阻性黄疸组相对于假手术组明显增强.结论 异甘草酸镁可以有效降低梗阻性黄疸血清转氨酶水平,对TNF-α活性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对肝功能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梗阻性黄疸大鼠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 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采用胆总管结扎法 (BDL)制造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 ;对照组 (Sham)接受同样方法但不结扎胆总管 ;内引流组在梗阻性黄疸 3周后行胆肠内置管行内引流 (ID) ,动态观察血清SIL - 2R和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ID后SIL - 2R明显升高 ,血浆CD+4 下降、CD+8升高。ID1周后SIL - 2R水平降低 ,CD+4 升高 ,CD+8下降。结论 梗阻性黄疸时 ,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受抑 ,内引流后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梗阻性黄疸大鼠肝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法构建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otalbilirubin,TB)、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以及肝脏组织行HE病理切片检查鉴定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肝脏组织匀浆后检测组织中总SOD和CuZn-SOD活力,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在肝脏中的表达。结果:胆道结扎(Bile duct ligation,BDL)组血清TB、DB及ALT明显增高(P0.01);胆道结扎组肝组织中总SOD和CuZn-SOD活力较假手术组明显减低(P0.01)。胆道结扎组NF-κBp65蛋白激活并出现核移位,19d组较7d组更加显著。结论:脂质过氧化是梗阻性黄疸器官损伤的最重要的机制之一,而SOD活力的降低及NF-κB的激活,在梗阻性黄疸肝脏过氧化损害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ET在梗阻性黄疸肝、心组织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用大耳白兔、建立实验动物模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各组动物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血清白蛋白(ALB),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动物肝、心组织及血浆ET水平。结果:胆总管结扎组动物血浆及肝、心组织中的ET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胆总管结扎+血塞通注射液组动物血浆及肝、心组织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梗阻性黄疸可导致血浆及肝、心组织ET含量升高。且随梗阻时间延长升高愈明显;血塞通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肝、心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AIH-PBC)患者临床、血清学及病理特点,指导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6例AIH-PBC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化、免疫学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AIH-PBC患者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常见症状为乏力、皮肤瘙痒和黄疸,肝功能出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不同程度升高,部分患者出现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IgG和IgM升高,伴随自身抗体阳性.肝脏组织病理学显示:AIH-PBC患者可见肝小叶界面炎,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伴随不同程度小胆管病变,胆管肉芽肿性炎.结论 AIH-PBC患者以中老年女性多见,具有AIH和PBC两者的临床表现和生化特征,病理学上同时存在肝小叶炎症和小胆管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柴胡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模型组、柴胡注射液干预组;后两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制作梗阻性黄疸模型,术后第1天起分别给药,并于术后第7、14天分别测定不同组别大鼠血清ALT、AST、TBIL、DBIL等指标。结果柴胡注射液干预组术后第7、14天大鼠血清ALT、AST活性及TBIL、DBIL含量明显下降,与梗阻性黄疸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注射液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赶黄草水提取物的利胆退黄作用.方法 采用胆管引流法,观察赶黄草水提取物对正常大鼠胆汁分泌量的影响;采用胆管结扎致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和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致胆汁淤积模型,观察赶黄草水提取物对模型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含量、碱性磷酸酶(ALP)活性、γ-谷氨酰转移酶(GGT)活性、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的影响.结果 赶黄草水提取物能增加正常大鼠胆汁的分泌量,但对血清TBIL含量无影响;对于胆管结扎所致梗阻性黄疸模型大鼠和ANIT所致的胆汁淤积模型大鼠,赶黄草水提取物能显著降低血清TBIL含量,抑制血清ALP、GGT、AST和ALT活性.结论 赶黄草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利胆退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接诊的3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共有患者1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有患者14例,检查患者的ALT、AST、DBIL以及TBIL指标,并对患者的乏力、腹胀、肝区不适以及黄疸的减轻情况进行统计,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无论是在乏力、腹胀、肝区不适以及黄疸的减轻还是ALT、AST、DBIL以及TBIL指标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对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相关并发症的处理方法。方法58例阻塞性黄疸患者,分为A、B两组,在超声及X线双监视下行PTCD术。A组(n=20)采取套管穿刺技术,B组(n=38)采取一步法Seldinger穿刺技术;27例术后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单纯动脉灌注化疗(TAI)术;观察肝功能的改善、并发症的发生,并对并发症做相应的处理;随访并分析生存率。结果PTCD术后1周皮肤瘙痒明显减轻,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碱性磷酸酶(ALP)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P均〈0.01),2周后减黄效果趋于稳定;有发热症状者于1-7 d消失,白细胞升高者1周内显著下降(P均〈0.01);发生各类并发症共17例次,包括发热、腹痛、出血、胆漏、胆红素血症、引流管或支架阻塞等,A、B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获成功处理;PTCD术后接受TACE或TAI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PTCD者(P〈0.01)。结论PTCD在减轻黄疸、改善肝功能及控制感染方面疗效可靠;并发症的发生率与穿刺方法无关,需积极处理以保证引流;PTCD联合TACE或TAI能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雷州地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结果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Olympuslx10生化分析仪检测39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和412例无肝脏疾病的健康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r-谷氨酰转肽酶(r-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按胆红素(DBIL)、总蛋白(TP)、总胆汁酸(TBA)球蛋白(GLB)、白蛋白(ALB)/球蛋白(A/G)及AST/ALT比值。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ALT、AST、AST/ALT、ALP、TPDBIL、TBIL、TBA、TBA、r-GT和GLB显著高于对照值(P<0.05)、ALB、AIG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功能检测结果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病情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管阻塞对大鼠肝脏功能和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胆总管结扎组(BDL,n=50)和假手术组(n=10,仅游离胆总管不予结扎).BDL组据结扎持续时间又分为BDL3、BDL7、BDL14、BDL28和BDL42组(每组10只),分别于术后第3、7、14、28、42日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谷丙转氨酶 (ALT)等肝功能指标,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假手术组于术后7 d行上述检测.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BDL组大鼠肝脏功能指标明显改变,血清TBIL、DBIL、TBA值在阻塞早期(BDL3 或BDL7 组)为最高,后呈下降趋势,至实验末期(BDL42组)时仍高于对照组;ALT等酶学指标也有类似变化.BDL组大鼠的主要病理形态学改变为肝内小胆管增生和肝纤维化.结论:大鼠肝脏功能阻塞早期即发生明显的损害,机体可产生一定的代偿以改善肝功能,但持续存在的胆管阻塞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大鼠阻塞性黄疸期内病理形态学的改变显示其肝功能测定值并不能反映其肝脏组织的实际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肝胆代谢功能及雌激素对胆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0只近交系Wistar大鼠随机分组,试验组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由丙三醇稀释,5mg/kg体重,连续注射5d.对照组肌肉注射丙三醇.所有动物于第6天手术装置急性胆总管瘘管,连续收集4次胆汁,前3次每隔20min收集1次,第4次收集1h.胆汁收集前后采血,测定血浆与胆汁中总胆酸(TBA)、甘氨胆酸(GC)、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K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固醇(CHO)等肝胆功能指标及激素水平,作统计分析。结果:大鼠胆汁中TBA、GC、TBIL、GGT显著高于血浆中浓度,而血浆中ALT、AST、ALKP CHOL显著高于胆汁中浓度。胆汁中TBA、GC极高,而CHOL、ALT、AST、ALKP、雌二醇(E2)甚微。雌激素注射可使胆汁分泌量显著减少,胆流速度显著减慢。雌激素注射后,血浆中CHOL显著下降,ALKP、GGT、E2显著升高,胆汁中TBA显著下降,TBIL、ALKP、GGT、CHO显著升高,其它指标变化不大。结论:雌激素可降低胆汁分泌功能,引起肝内淤胆,致血浆和胆汁中GGT、ALKP、E2的升高,但不直接损伤肝细胞。雌激素可导致CHOL肝内合成减少而胆内排泄加快,但不能引起血液和胆汁中胆酸浓度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后血清总胆汁酸(TBA)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92例窒息新生儿和19例无窒息史正常新生儿的血清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T)。结果窒息组血清TBA及其他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AST、ALP、γ-G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比较,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血清TBA与新生儿窒息及其窒息程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