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临床较少见,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极易误诊误治,我院在工作中收治1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27岁,以阵发性头痛10 d入院。10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自觉头痛,头痛呈搏动性,以右颞侧明显,阵发性发作,每次持续时间不等,可以忍受,无放散,伴恶心、呕吐3次,呕吐  相似文献   

2.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临床并不多见,而产后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更不常见。现将近10年来经产科会诊的并经脑脊液、CT等检查确诊的转入内科治疗的5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1 临床资料 男性,44岁。因腹痛、纳差1月,头痛4d,四肢瘫痪2d入院。5年前有肠梗阻手术史。入院时查体:T37℃,P92次/min,R20次/min,BP16/12kPa,反应迟钝,消瘦,皮肤弹性差;心肺正常;腹平软,平脐偏右处见10cm长陈旧性手术疤痕,肠鸣音存在。神经科检查:颅神经无异常。运动:双上肢肌力Ⅱ级,肌张力低,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感觉:四肢  相似文献   

4.
产褥期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24岁,孕1产1。因产后13d,抽搐伴右侧肢体瘫1h,于1999年2月24日入院。患于13d前,因39周妊娠临产,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而于本院顺产一女婴。产后第4d感头痛而来院复诊,测BP12/18kPa,给予罗痛定,西比灵口服,头痛缓解。之后数天,时感头痛,皆予以对症处理。9h前又感头痛,呕吐1次,精神渐萎靡。1h前突发抽搐,发作时双眼上翻,牙关紧闭,  相似文献   

5.
闫斌  郭雅聪 《疑难病杂志》2004,3(6):359-359
患,女,63岁。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右侧肢体瘫痪6天于2004年3月15日入院。近6天无规律发热,体温达38.5℃,头痛呈持续性胀痛并阵发性加重,伴恶心、呕吐。右侧肢体瘫痪逐渐加重,在当地县医院查头颅CT示:左侧额颞顶叶出血性脑梗死。给予脱水、抗炎药物治疗.症状无减轻,遂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6.
产后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少见疾病,诊断常较困难,死亡率较高。我科1997年10月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35岁,因产后头痛、意识障碍3d入院。入院前10d第一胎足月在外院剖腹产,3d前出现头痛伴呕吐,并有发呆、傻笑等精神异常,在该院对症治疗,头痛无缓解,并发生抽搐,给予上氧、肌注安定后缓解,以产后子痫转我院妇产科,患者渐出现左侧肢体瘫痪,伴意识障碍,右侧瞳孔散大。CT示右额叶出血,前纵裂占位待排。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滴,4次/d,上述症状好转,以右额叶占位病变转入我科。查体:生命征平稳,神志嗜睡,…  相似文献   

7.
韩淑伶  邢红梅 《吉林医学》2012,33(23):5080-5082
<正>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妊娠分娩的少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低,为0.02‰~0.2‰[1]。由于现代神经影像技术和治疗手段的进展,使该疾病能够及时得到明确诊断,治愈的患者亦渐趋增加,但仍有5%~30%的患者死亡,或遗留癫痫、肢体活动障碍等后遗症。因此,加强对本病的预防、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是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要课题。此外,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也是降低死亡率、减少致残率的一个重要因素。2011年10月~2011年12月,我科连续收治2例妊娠末期颅内  相似文献   

8.
9.
<正> 产后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为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近年来我院收住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例产后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见附表。讨论一、病因及发病机理本病病因至今不明.发病机理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一)围产期血凝与纤溶功能的变化:围  相似文献   

10.
病人,女,24岁。因头痛,左侧肢体活动不灵9d入院。病人于9d前,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头痛、左手麻木,体温高达39℃,无明显颈痛。给予解热镇痛剂治疗后好转,体温降至正常范围。但仍头痛,程度较前加重,为全头胀痛,并出现四肢抽搐,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小便失禁,发作持续10min后自行缓解。之后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炎,给予青霉素,20%甘露醇等药物治疗,病情不见好转,2d  相似文献   

11.
12.
作者对1995年11月~1999年8月间确诊为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12例病人进行天普乐欣溶栓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2例,男8例,女4例,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58岁,平均年龄38.5岁。患者并发症状为头痛者4例;头痛,恶心、呕吐者6例;有2例以癫痫为  相似文献   

13.
<正>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多为非炎性血栓,与妊娠、消耗和恶液质等因素有关,多见于产妇。主要临床表现有颅内压增高,额顶上部皮质受损及头皮静脉怒张,乙状窦血栓形成。多为非感染性。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常见全身衰弱状态,颅内压增高为首发症状。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36岁,已婚,农民,以"孕2月,恶心20天,加重伴呕吐1天"之主诉于2014年1月16日19∶13入院。平时月经规律,经期5~6 d,周期30 d,末次月经2013年11月15日。此次停经30余天,自测尿HCG(+),提示"早孕"。孕40天出现  相似文献   

14.
上矢状窦是非感染性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常见部位。上矢状窦血栓最常见于老年和产褥期妇女。  相似文献   

15.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临床上较为少见,血栓形成时,使流入该窦的大脑上静脉回流受阻,可导致脑皮质显著水肿,并有出血性梗死及软化灶。临床特点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常呈全身衰竭状态,首发症状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可见前额水肿,而无局灶神经系统体征。近1年来我科收治孕产期上矢状窦血栓病人2例,经积极合理的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颅内静脉系统血栓是脑血管病中的一种特殊临床类型,可分为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两种,临床上较为少见。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属于静脉窦血栓,它多见于非炎症性血栓,常与血液动力学障碍,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浆蛋白原增加以及凝血障碍有关。产褥期、婴儿、儿童及老人较多见...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5岁。2个月前因恶心呕吐头痛来诊,无肢体活动障碍,无发热抽搐,无尿便失禁。就诊于乡镇医院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30ml”,症状未见好转,为进一步治疗来诊。既往有左中耳炎病史4年。查体:神志清,呼吸平稳,发育营养良好,双侧瞳孔等大,直径3mm,直、间接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底视乳头边界不清,周围见点片状渗出,四肢肌力V级,肌张力正常,巴彬斯基氏征(-)。辅助检查:血常规WBC6.7×109/L,RBC4.57×1012/L,PCT2.37×106/L,头颅MR右侧乙状窦、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8.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多见于产后。本病预后不良,属神经科危重症,临床上并不少见,但报道者不多。为引起重视,现报告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证实并救治成功者(3例均为产后妇女)。  相似文献   

19.
梁斌  焦焕婷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0):827-827
1病例简介 患者,女,38岁,主因头痛、恶心、呕吐半月入院,既往慢性萎缩性胃炎1年,饮食极差。患者半月前出现头部持续性胀痛,尤以前额部、后枕部为著。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未行诊治,头痛、呕吐逐渐加重,遂来诊。查体:T36.2℃P80次/min R18次/min Bp 120/83 mmHg。神志清,精神不振,表情痛苦,反应迟钝,自主体位,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46岁,主因突发头痛、左侧肢体无力伴抽搐22h于2012年6月26日入院。患者3个月前在我院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无口服避孕药、颅面部及全身感染。查体:T 37.5℃,P 98次/min,R 26次/min,BP 132/90 mmHg。神志清,语言正常,贫血貌,心肺腹未见异常。眼底:双侧视乳头水肿,边界不清,动静脉比例1:2。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眼向左侧注视麻痹,鼻唇沟对称,咽反射存在,伸舌居中。左侧上下肢肌力1级,右侧上下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高,双侧膝腱反射(+++)。双侧Babinski征(+)。左侧偏身痛温觉减退。颈部稍抵抗,双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