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ER、PR在乳腺癌针吸细胞涂片上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78例乳腺癌病人进行针吸细胞涂片性激素受体的检测,检测结果与石蜡切片检测结果相对照。结果:两种方法,ER全部阳性者为54例,PR全部阳性者为47例。针吸细胞涂片结果显示:ER、PR的阳性例数分别为58例、50例、石蜡切片结果显示:ER、PR的阳性例数分别为57例、48例。结论:乳腺癌针吸细胞ER、PR的检测是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erbB-2、P53及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关系.方法:148例乳腺癌石蜡切片标本SP法免疫组化检测.结果:148例乳腺癌中C-erbB-2、P53、ER、P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6%、79.3%、64.3%、59.7%,C-erbB-2、P53的表达与乳腺癌转移与预后呈正相关,ER、PR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和预后呈负相关.结论:C-erbB-2、P53的阳性表达是乳腺癌患者预后差的指标,ER、PR的表达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好,联合检测C-erbB-2、P53、ER、PR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对362例针吸穿刺的乳腺病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对照观察,共检出乳腺癌35例。针吸穿刺涂片细胞V级可以直接诊断乳腺癌。细胞Ⅲ—Ⅳ级或切片组织为不典型增生应结合临床、影像学及CEA、B_(72.3)免疫组化检测慎重诊断。对针吸组织进行ER、PR免疫组化检测同样能提示预后及内分泌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择能显示最佳的ER、PR染色效果高温抗原修复法。方法分别采用微波抗原修复和微波高压抗原修复两种抗原修复法对100例乳腺癌切片抗原修复,比较二者对ER、PR免疫组化检测效果的影响。结果经微波高压抗原修复,乳腺癌ER、PR染色阳性者分别为54%、49%,显著高于经微波抗原修复的染色效果42%、39%,且不易脱片。结论乳腺癌:ER、PR免疫组化染色采用微波高压抗原修复后,染色阳性率明显优于经微波抗原修复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杨灵  傅浩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8):171-17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ER、PR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为乳腺癌治疗的选择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46例患者采用空心针穿刺活检,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新辅助化疗病人化疗前后ER、PR的表达情况,并评估其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效率的关系。结果:46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ER、PR阴性率分别为32.6%、34.8%,ER(+)组与ER(-)组、PR(+)组与PR(-)组的化疗有效率(CR+PR)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后ER、PR阳性率有所增高,但与化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R、PR阴性的乳腺癌病人对化疗更敏感,化疗后获益更多,ER、PR可作为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指标;新辅助化疗不能改变ER、PR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6.
我们曾分别报道过乳腺癌荧光细胞法和组化法检测乳腺癌雌激素受体(ER)以及乳腺肿瘤核仁组成区蛋白(AgNOR),为探讨乳腺癌ER状况与AgNORS之间的关系,现将我院1987年12月1日至1988年12月31日收治的乳腺癌39例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材料来源本院中心病理室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涂片诊断乳腺癌以荧光细胞法测定ER的39例,并复习其术后组织学切片,重新分型定级。全部为女性病人,年龄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探讨乳腺癌中CerbB-2基因蛋白及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②方法收集180例乳腺癌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CerbB-2、ER、PR在上述病变中的表达。③结果ER阳性63例,PR阳性81例,CerbB-2阳性108例,ER、PR、CerbB-2表达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块大小、肿块部位、淋巴结转移情况、月经状态有一定相关性。ER、PR表达与CerbB-2表达呈负相关,ER、PR表达呈显著正相关。④结论ER、PR及CerbB-2的表达与临床各因素有一定相关性,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因素指导乳腺癌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雌、孕激素受体(ER、PR)在乳腺癌中起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受体阳性患者应用抗雌、孕激素治疗可延长寿命,但据大量临床数据表明,ER阳性病人有效率只有50%左右,ER、PR均阳性者也仍有20%~30%治疗无效,一些病人甚至产生Tamoxifen抗性。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它激素对乳腺癌细胞生长和功能也有重要影响。最近泌乳素(PRL)及其受体(PRL-R)与乳腺癌的关系引人注目,多数研究表明PRL及其受体与乳腺癌发生、尤其是发展有关。本研究对85例乳腺癌标本进行PRL-R与ER、PR相关性的分析,以进一步探讨其临床价…  相似文献   

9.
目前 ,临床医生根据对乳腺癌雌激素受体 (ER)和孕激素受体 (PR)测定的结果来指导治疗方案。有文献综合报道 ER和 PR阳性时进行内分泌治疗有效率达 78% ,而 ER和 PR阴性时仅 1 0 % ,有明显差异性 [1 ] 。故对乳腺癌组织中 ER和 PR的测定 ,有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判断其预后。本研究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对 1 0 0例乳腺癌进行 ER和 PR测定 ,对其结果加以分析。1 材料与方法本组 1 0 0例乳腺癌标本均为我院 1 997年 1月至 2 0 0 1年1月间的外科手术切除标本 ,所有标本均用 1 0 %福尔马林固定 ,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试剂雌二醇和孕酮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癌基因C-erbB-2在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中所起的作用,指导临床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及其预后的判断.方法 本研究收集1999~2010年在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50例乳腺癌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R、PR、C-erbB-2抗体.结果 其中60例ER阳性患者内分泌治疗后,ER、PR阳性、C-erbB-2阴性者5年存活率为73.3%(22/30)、复发率为4.5%(1/22),ER、PR阳性,C-erbB-2阳性者5年生存率为36.8%(7/19)、复发率为42.9%(3/7),ER阳性、PR阴性、C-erbB-2阴性者5年生存率为63.6%(7/11)、复发率为20.0%(1/5),60例经内分泌治疗患者5年总生存率为60.0%,总复发率为14.7%.结论 通过联合检测ER、PR、C-erbB-2基因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导临床术后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宁夏地区女性乳腺癌受体ER、PR及Her-2与民族、发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态、临床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查阅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1年12月1日到2009年3月10日所有已手术乳腺癌病历856例,探索乳腺癌受体ER、PR及Her-2在回汉族、不同的发病年龄、月经状态、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以及临床分期间的相关性。结果宁夏地区乳腺癌受体ER表达强度在肿瘤大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受体PR表达强度在不同的发病年龄、月经状态以及肿瘤大小之间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宁夏地区乳腺癌受体ER表达同肿瘤大小相关;乳腺癌受体PR表达强度与发病年龄、月经状态以及肿瘤大小之间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 (ER)、孕激素受体 (PR)与乳腺原发和转移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石蜡和冰冻切片 ,免疫组化染色对乳腺原发与转移癌组织中ER、PR的分布进行检测。结果 原发癌与转移癌ER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PR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 .0 5 )。原发癌ER阳性表达在各年龄组明显高于转移癌 (p<0 .0 1) ,PR阳性表达在各年龄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原发与转移癌之间ER和PR阳性表达在绝经后年龄段与绝经前年龄段之间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在各病理分型中 ,原发癌、转移癌ER、PR阳性表达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结论 ER、PR对乳腺原发与转移癌预后的评估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836例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雌、孕激素受体状态分布及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SP二步法对836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肿瘤石蜡标本进行雌、孕激素受体检测,并与患者的年龄、月经情况、原发肿瘤病理类型和腋淋巴结转移状况相结合进行分析。结果:ER和PR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01);ER(+)、PR(+)、PR(-)表达率和年龄分布无关(P>0.05),≤39岁年龄组ER(-)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绝经后ER(+)率高于绝经前患者(P<0.001),PR(+)率低于绝经前患者(P<0.001);组织病理学类型和ER、PR之间关系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腋淋巴结转移患者的ER(+)、PR(+)表达率显著高于有转移者(P<0.001),ER(-)、PR(-)表达率低于有腋淋巴结转移者(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ER、PR表达有一定规律,可作为制定综合治疗方案的依据,同时对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C-erbB-2、PCNA的表达与激素受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乳腺癌C-erbB-2癌基因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5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ER和PR的表达。结果:85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CNA、ER和PR表达率分别为58.8%、56.5%、71.8%和67.1%。C-erbB-2和PCNA的表达在ER、PR阴性组高于ER、PR阳性组,在淋巴结转移组C-erbB-2和PCNA的表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C-erbB-2和PCNA的表达与ER、PR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5和P<0.01),与淋巴结的表达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和P<0.05)。结论:C-erbB-2、PCNA与ER、PR在乳腺癌组织中有一定的内在联系,C-erbB-2与PCNA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它们的检测结果对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辅助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LRP16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乳腺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临床乳腺癌标本中LRP16、ER、PR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LRP16、ER、PR和E-cadherin在临床乳腺癌标本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6.5%、56.5%、48.4%、40.3%。LRP16在临床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ER表达呈正相关,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P〈0.05)。E-cadherin在临床乳腺癌标本中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LRP16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乳腺恶性程度评判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ER、PR、C-erbB-2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NCT)有效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80例乳腺癌NCT患者化疗前ER、PR、C-erbB-2的表达情况,观察不同表达情况下NCT的疗效。结果:180例乳腺癌NCT病例中,ER、PR、C-erbB-2阴性率分别为32.2%、23.3%、40.0%,ER(+)组与ER(-)组、PR(+)组与PR(-)组化疗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erbB-2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化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PR阴性及C-erbB-2低表达的乳腺癌病人对化疗更敏感,化疗后获益更多,ER、PR阴性表达及C-erbB-2低表达可作为乳腺癌NCT敏感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Bronchogeniccarcinomaisalife threateningdisease .Inthepast,studiesofitspathogenesismainlyfocusedontheenvironmentalfactorsandseldomontheendocrinefac tors .Thefindingsofourstudydemonstratedthattherewerereceptorsofestradiolandprogesterone (ERandPR)inthetissueofbronchogeniccarcinomaandtherewerealsosignif icantchangesoftheserumlevelofestradiolandprogester one (SELandSPL)inthepatientswiththismalignancy .Furtherstudyisimperativetoclarifytheinterrelationshipbetweenthechangesofsexhormonesandthepath…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在乳腺癌中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6例原发性乳腺癌进行cyclin D1及ER、PR表达的检测。结果 cyclin D1的表达在ER阳性者中阳性率为84.8%(28/33),在ER阴性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4.5%(18/33),地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雌激素对乳腺癌的发生作用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2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A水平进行检测,结果ER、PR、CEA阴性率分别为62.90%、54.80%、62.90%,由于乳腺癌组织类型不同其表达水平也不同。本文认为乳腺癌组织ER、PR、表达水平越高、预后效果越好,存活时间也越长,相反,CEA阳性率越高预后效果反而差,因此,检测乳腺癌组织ER、PR、CEA水平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Fhit基因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50例良性增生病变标本中Fhit基因及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R、PR的表达情况。结果:Fhit基因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中阳性表达率为27.34%(35/128),明显低于其在乳腺腺病中的阳性表达率70.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与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绝经情况、肿瘤长径、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Fhit蛋白表达与ER及PR表达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ER、PR和Fhit蛋白的表达对于乳腺癌诊断、肿瘤恶性程度判定及预后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