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索大鼠心肌梗死并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后,心功能的变化及对其后进行的心肺复苏结果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两组,MSC注射组和磷酸缓冲液(PBS)注射组,每组9只大鼠。先开胸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4周后再次开胸接受PKH26荧光标记的悬浮在PBS中的5×10^6MSC或仅用PBS梗死部位注射治疗,注射后2周及4周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射血分数,4周时诱导心室颤动及进行心肺复苏,测量心肺复苏前及心肺复苏后4 h内的血液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并在心肺复苏72 h后取心肌组织进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与注射磷酸缓冲液相比,注射MSC 2周(67%±4%vs 56%±5%,P〈0.001)及4周后(67%±6%vs 53±13%,P〈0.01)射血分数明显提高,心肺复苏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包括心脏指数、dp/dt40、-dp/dt、左心室舒张末期压明显改善;虽然2组的复苏成功率没有明显区别,但72 h生存率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58.6±20.6 vs 26.1±21.6,P〈0.05)。心肌组织病理切片发现有大量的PKH26标记的细胞存在。【结论】心肌梗死后MSC治疗能明显改善心功能,同时也能明显改善心肺复苏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72 h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
体外反搏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治疗对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34头猪分成正常饲养组(NF,n=8),高脂喂养组(HF,n=13)和高脂喂养+反搏组(HF+EECP,n=13)。HF+EECP组隔天反搏治疗2h,总共反搏36 h,36 d。分别于体外反搏前(0 d)、反搏中(18 d)、反搏后(36 d),采用高频超声检测猪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FMD)方法,比较反搏组与非反搏组治疗前后FMD的变化。同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36 d后,取HF+EECP组的前降支进行病理组织检查。【结果】HF+EECP组反搏后FMD明显升高,分别为5.2%±1.7%(0 d),12%±6%(18 d),和11.4%±2.8%(36 d,P〈0.01);而HF组FMD下降,分别为7.8%±3.7%(0 d),7%±4%(18 d),5.1%±2.0%(3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F组比较,于反搏中、后检测HF+EECP组血hsCRP明显降低[(0.327±0.076)mg/L vs(0.469±0.168)mg/L(18 d);(0.31±0.09)mg/L vs(0.51±0.26)mg/L(36 d),P〈0.01]。反搏后,HF组冠脉内皮细胞排列不规则、大量脱落、斑块形成,HF+EECP组内皮细胞呈流线型排列、脱落程度显著减轻。【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可改善高胆固醇血症猪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
骨形态发生蛋白-4对人始基卵泡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对人卵巢组织体外培养中始基卵泡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34例卵巢组织切成2 mm×2 mm×1 mm皮质片,每例标本的皮质片均随机分成3组:研究组(BMP-4组)、对照组和非培养组,培养15天后行组织学检查、雌孕激素测定和凋亡分析。【结果】 培养结束后对照组和研究组始基卵泡比例分别为58%±35%和48%±40%,低于非培养组(91%±9%),P<0.05;窦前卵泡比例分别为52%±40%和42%±35%,高于非培养组(9%±9%),P<0.05。研究组间质细胞凋亡指数和培养液孕激素浓度分别为(0.16±0.08)μg/L和(3.6±2.0)μg/L,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分别为(0.41±0.16)μg/L和(6±4)μg/L(P<0.05)。【结论】BMP-4可以促进始基卵泡向窦前卵泡转化,降低细胞凋亡率,抑制孕激素分泌,是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过程中肠粘膜TLR4信号表达是否参与肠内细菌移位,介导复苏后脓毒症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建立大鼠心脏骤停及复苏模型,设定CPR自主循环建立后6h(CPR-6h)及48h (CPR-48h)为早期和后期阶段,western blot方法测定两阶段肠粘膜TLR4表达及其细胞内信号MAPKs的磷酸化蛋白表达(包括pERK、pJNK、pp38MARK)、肠系膜淋巴结及肝脏组织细菌培养检测肠外器官的细菌移位以及扫描电镜观测肠粘膜细胞间连接增宽或开放比例。【结果】 CPR-6h组,TLR4、pERK、pJNK和pp38MAPK蛋白均表达增加(P<0.05,与sham比较),2.01%肠粘膜细胞间连接增宽,肠系膜淋巴结和肝组织细菌培养分别为(3700±109 )cfu/g和(800±85) cfu/g;然而CPR-48h组,除pERK外,肠粘膜TLR4、pJNK和pp38MAPK蛋白表达下降(P<0.05,与CPR-6h 比较),8.4%细胞间连接增宽, 肠系膜淋巴结和肝组织细菌培养分别为(14300±2750)cfu/g和(4400±623)cfu/g, 细菌移位程度及细胞间连接增宽或开放比例明显增高(P<0.001,与CPR-6h比较)。【结论】 CPR后期阶段TLR4表达降低提示其识别细菌能力下降,可能与后期细菌移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比较纯氧与空气复苏对缺氧新生大鼠的复苏效果,探讨新生大鼠肝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在缺氧复苏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D新生大鼠建立缺氧模型,并分组进行纯氧与空气复苏。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无预缺氧和复氧实验)、纯氧复苏组(PO组)和空气复苏组(RA组)。取肝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测定肝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O组可见‘肝细胞肿胀,肝细胞有部分细胞器缺失,肝细胞呈明显的片状坏死,有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索排列紊乱。RA组肝细胞索排列基本正常,肝细胞损伤程度,炎细胞浸润及肝细胞肿胀都较PO组轻。PO24h及72h亚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1.2&#177;3.2)%和(9.2&#177;1.0)%,RA24h及72h亚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9.0&#177;2.9)%和(7.4&#177;1.9)%,均低于相应的PO各亚组(P〈0.01)。PO24h及72h亚组Bcl-2蛋白表达(11.55&#177;1.06)%和(10.49&#177;1.03)%,均低于对应的RA各亚组,RA24h及72h亚组Bcl-2蛋白表达分别为(13.06&#177;2.35)%和(11.71&#177;1.69)%。PO24h及72h亚组Bax蛋白表达分别为(4.81&#177;1.13)%和(4.62-t-O.79)%,均高于对应的RA各亚组,RA24h及72h亚组Bax蛋白表达分别为(4.08&#177;0.31)%和(3.88&#177;0.48)%。PO组与RA组的细胞凋亡指数、Bcl-2及Bax蛋白表达及Bcl-2/Bax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内亚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纯氧复苏较空气复苏后新生大鼠肝细胞的凋亡更严重。纯氧复苏促进Bax基因的表达上调,空气复苏可使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上调,暗示纯氧复苏对新生大鼠肝的损伤要重于空气复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对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 将44例心肺复苏后患者按预后情况分为A组(复苏成功后存活> 72h,但最终1周内死亡,29例)、B组(复苏成功后存活>1周,15例).检测入院后12、24、48、72h的PCT值.观察不同时间段PCT变化趋势,分析PCT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对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两组入院后12h的PCT值均高于24、48、72h的PCT数值;两组随着时间的推移,PCT值总体均有下降,但A组下降缓慢;两组48、72h的P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心肺复苏后患者PCT值存在明显升高的现象,通过动态观察PCT值变化,可能对判断心肺复苏后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Thumper-1005型在心脏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CPR)时应用价值。【方法】101例患者行复苏前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分为两组,Thumper组运用心肺复苏机Thumper-1005型对急诊心脏呼吸骤停患者行机械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itation,机械CPR)。对照组采用徒手标准心肺复苏(standard cardiopulmonary,SCPR),简称SCPR组。两组使用复苏药物及电击除颤等抢救措施应用基本相同。【结果】Thumper组在复苏时心肺复苏有效率明显高于SCPR组。【结论】采用机械-CPR可使复苏的有效率得到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对大鼠心肌梗死后血流动力学、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对照组(MI组),美托洛尔治疗组(B组),卡维地洛治疗组(C组),另设假手术组(S组);各组按观察时点48h和4周再分为:MI组48h组和MI组4周组,B组48h组和B组4周组,C组48h组和C组4周组,S组48h组和S组4周组。B组、C组于术后24h直接灌胃法给药。于术后48h及4周对观察组进行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①与S组48h组相比,MI组48h组的主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平均压(MAP)、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②与S组4周组比较,MI组4周组心率、LVSP和±dp/dt显著降低(P<0.05或P<0.01),左室舒张末压(LVEDP)则显著升高(P<0.01),而SBP、DBP和MAP无显著变化。③与MI组48h组相比,C组48h组的SBP、MAP、LVSP、±dp/dt和心率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LVEDP无显著变化,而B组48h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④与MI组4周组相比,C组4周组SBP、DBP、MAP和LVEDP均显著降低(P<0.05),而±dp/dt、±dp/dt/LVSP显著升高(P<0.05或P<0.01);而B组4周组LVEDP和心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大鼠心肌梗死后,发生血流动力学异常和左室功能异常。长时间(4周)应用卡维地洛或美托洛尔均能有效降低AMI后大鼠LVEDP,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左室功能。但在改善左室功能方面卡维地洛更优于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9.
三七总皂苷对成年地鼠视网膜节细胞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玻璃体注射三七总皂苷(tPNS)对视神经切断后视网膜节细胞(RGCs)存活的作用。【方法】用荧光素逆行示踪标记法和定量解剖学技术观察正常和经tPNS处理的金黄地鼠于视神经切断后5、7、14d时RGCs的密度。动物分为正常组、单纯切断视神经组(未注射组)、tPNS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结果】正常RGCs平均密度为(1970±82)/mm^2;视神经切断后5、7、14 d时RGCs平均密度分别下降至(983±48)/mm^2、(788±44)/mm^2和(216±37)/mm^2;生理盐水对照组在各时间点RGCs平均密度与未注射组结果相似;tPNS处理组结果分别为(1363±56)/mm^2、(1169±70)/mm^2和(477±25)/mm^2,与未注射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在各时间点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注射tPNS可提高成年地鼠视神经切断后RGCs的短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支架植入后对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发生机制。【方法】将雄性新西兰兔50只随机分为球囊组和支架组,设正常对照。分别于术后第3、7、14、28、56天取材研究①用免疫组化检测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的表达;②用TUNEL染色法测定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支架组和球囊组PCNA、CyclinE表达及细胞凋亡均有显著增加。支架组与球囊组比较,①PCNA和CyclinE表达明显增加,术后第7天,支架组和球囊组PCNA阳性率为24.36%±0.55%vs18.74%±1.09%(P<0.01),CyclinE阳性率为22.65%±1.00%vs17.68%±1.10%(P<0.01);②支架组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也较球囊组显著增加,最大凋亡率在术后第7天,12.46%±1.13%vs5.54±0.53%(P<0.01);③PCNA和CyclinE的阳性率与平滑肌细胞凋亡阳性率的比值,球囊组大于支架组。【结论】支架组较球囊组导致明显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同时也导致更显著的平滑肌细胞凋亡,使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1.
在心血管药品研发与机制研究中,离体心肌细胞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临床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十分复杂.目前,根据临床病症的特点,离体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主要分为6种,分别是缺氧复氧损伤模型、H2O2自由基损伤模型、阿霉素药源性损伤模型、乌头碱致心律失常损伤模型、AngⅡ致心肌肥大损伤模型、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肥大损伤模型.6种模型均不完美,有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最为相似的临床证型,因此根据研究内容选择适合的离体心肌细胞损伤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对 98例曾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 ,用硝酸甘油介入、99TcMIBI二次扫描方法区分存活心肌 ,同时用 2 4h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结果 :有存活心肌组患者较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 5 8.2 % ,无存活心肌组为 2 5 .6 % ,2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1 )。提示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显著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对98例曾患有心肌梗死的患者,用硝酸甘油介入、99TcMIBI二次扫描方法区分存活心肌,同时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心律失常。结果:有存活心肌组患者较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58.2%,无存活心肌组为25.6%,2组有显着差异(P<0.01).提示心肌梗死后存活心肌显着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探讨其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AMI患者45人作为病例组,健康体检者50人作为对照组,采集其静脉血进行分离、检测,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进行比较。结果:在AMI早期,心肌酶谱和cTnT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cTnT升高的幅度较心肌酶谱显著,病例组cTnT检测阳性率较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心肌酶谱与cTnT,具有协同互补的作用,对AMI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阳中药葱白提取物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心肌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葱白提取物组、硝酸甘油组,每组10只,通过在体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MPO活性,并在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PO活性显著升高,提示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葱白提取物、硝酸甘油组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MPO活性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光镜下显示心肌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葱白提取物能够抗模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减轻心肌损伤的免疫机制与降低MPO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氟伐他汀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雄性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MI)模型,MI后24b随机分为2组:MI组(n=18)和氟伐他汀组(n=18),另设假手术组(n=18)。大鼠MI后24h给予相应药物治疗,4周后检测非梗死区心肌中肿瘤坏死因子口(TNF-α)的含量、凋亡基因PDCD5 mRNA及其产物蛋白的表达。结果4周后心肌梗死组、氟伐他汀组和假手术组存活大鼠分别为16只、17只和17只。心肌梗死组非梗死区心肌中TNF-α含量和PDCD5 mRNA及PDCD5蛋白表达与氟伐他汀组、假手术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氟伐他汀组上述指标的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氟伐他汀可以通过降低大鼠MI后非梗死区心肌中TNF-α的含量而降低非梗死区心肌中PDCD5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肌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 /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离体大白鼠工作心脏模型 ,比较经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前后左室压、左室舒张末期压、左心室内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主动脉压、冠脉流量、主动脉流量和测定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 (LDH) ,心肌ATP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及自灌注停搏液至完全停搏的时间。【结果】腺苷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产生相似的心肌保护作用 ,明显促进心肌缺血再灌后心肌功能的恢复 ,增进心脏的收缩功能、心肌ATP含量和SOD活性的恢复 ,减少LDH的漏出。【结论】腺苷预处理对心脏模拟体外循环的缺血再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该方法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25例临床确定为心肌梗塞(心梗)的病人~(99m)Tc-MIBI 心肌断层显象表明急性心梗心肌放射性分布呈缺损改变,陈旧性心梗80%呈缺损改变,其余表现稀疏。心电图对心梗病灶的检出率仅为核素心肌断层的58.8%。心血池显象表明心梗病人的各项心功能参数、室壁运动、相位图和相位直方图,与正常人比较呈现明显异常。两项检测结果的结合可明确心梗的部位、程度、范围,病人的心脏功能状态,以及由此估计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组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5年7月至2006年10月住院的急性胸痛症状患者,根据2007ESC/ACCF/AHA/WHF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确诊AMI患者与心梗疑似患者.计算临床常用的心肌损伤标志物[AST,CK,CK-MB,LDH,HBDH,肌钙蛋白I(cTnI), CK-MB mass]各指标诊断AM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心肌损伤标志物单项及多项联合指标检测浓度、阳性率、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 ①cTn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和92.5%,其临床诊断的符合率最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肌酶谱和cTnI并联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37.29%,其临床诊断符合率较其它并联组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心肌酶谱和cTnI串联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和100%,临床诊断符合率较其它串联组高,且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nI具有最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诊断和鉴别诊断AMI的较好指标;心肌酶谱的敏感性、特异性较差,应联合cTnI、CK-MB mass进行AMI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纳入cTnI的心肌酶谱组合表现出了最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即并联试验明显提高了灵敏度,串联试验明显提高了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心肌缺血左心室节段收缩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超声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分析心肌缺血患者收缩期左心室心肌纵向各节段应变及应变率的变化特点,评价心肌缺血的室壁局部收缩功能。方法35例心肌缺血、25例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按照冠状动脉造影,左心室心肌分为缺血组、非缺血组和正常组,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于超声心动图中取心尖左心室长轴、四腔心及两腔心切面的动态图像,脱机分析,获得每个受检者各节段长轴方向收缩期应变峰值(Smax)和应变率峰值(SRmax)。结果正常对照组内收缩期Smax和SRmax在左心室壁分布均衡;与正常组及对照组比较,缺血组收缩期Smax和SRmax明显减低(P<0.05)。结论VVI技术可无创性定量分析节段性室壁运动,早期识别缺血心肌,对评价心肌缺血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