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整合素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细胞与细胞间的黏附作用,其在肿瘤细胞中表达异常,与肿瘤耐药、血管生成、侵袭转移等相关。对整合素的深入研究可为肿瘤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整合素α_vβ_3与恶性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润性生长与远处转移是恶性肿瘤细胞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临床上大多数患者不是死于原发灶,而是死于不同程度的肿瘤转移。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多个步骤相互作用的结果,涉及肿瘤细胞粘附、基质降解、肿瘤细胞迁移等多个环节。整合素(integrin)是细胞表面的一种重要的粘附分子,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粘附,并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双向信号传导,对细胞的粘附、增殖、分化、转移、凋亡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在肿瘤的侵袭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1]。整合素αvβ3是其中的一种重要分子,许多研究表明,αvβ3 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关。目前国内外对它的研究报告已有许多,现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整合素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作用1.1整合素的基本结构整合素最早由RichardHynes于1987年提出,指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关联的细胞膜表面的一族细胞粘附分子,是由α、β两条链经非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异二聚体跨膜糖蛋白。α亚单位的胞膜外部分与β亚单位胞膜外区共同构成整合素分子的配体结合单位。β亚单位的胞内区可与细胞骨架蛋白相连,由此可通过整合素介导将细胞与细胞外基质连接起来。目前已知至少有25种α...  相似文献   

3.
β1整合素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细胞与细胞间黏附的黏附分子。β1整合素的表达不仅与肿瘤细胞黏附侵袭有关,而且其结构或表达水平的改变与细胞增殖、凋亡密切相关。β1整合素在多种肿瘤发生、发展中表达异常,介导肿瘤的浸润、转移及扩散。对β1整合素的深入研究可为肿瘤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整合素与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明星  刘芳 《上海医学》1998,21(7):433-434,F003
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是个连续动态过程,包括肿瘤细胞粘附侵袭基底膜,穿入血管或淋巴管,在循环系统中存活,形成瘤栓并运送到远隔靶器官,滞留于靶器官的微小血管中,穿出血管并逐渐形成转移癌灶。其中整合素的粘附介导始终起着重要作用,成为近年来肿瘤侵袭转移机制中的研究热点。一、整合素的结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整合素是一族细胞表面由一个α亚单位与一个  相似文献   

5.
整合素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娟  张爽  刘建辉 《医学综述》2007,13(5):363-365
整合素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及细胞与细胞间黏附的细胞黏附分子受体。整合素参与肿瘤转移的多个环节,在肿瘤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全文就整合素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细胞粘附分子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是恶性肿瘤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肿瘤的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不仅涉及肿瘤细胞之间、肿瘤细胞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还涉及许多生物活性分子之间复杂的相互调控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细胞粘附分子(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CAM)发挥了重要的作用CAM不仅介导肿瘤细胞与肿瘤细胞、肿瘤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肿瘤细胞与淋巴细胞以及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粘附,而且还介导肿瘤细胞跨内皮细胞的迁移.根据CAM的结构和功能,可将其分为钙粘素、整合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选择素和CD44分子五大主要类别.本就这五类细胞粘附分子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Kindlin-2蛋白是Kindlin家族成员之一,属于黏着斑蛋白,含有一个典型的FERM结构域。Kindlin-2可通过FERM结构域与整合素β亚基胞内段结合,在细胞-细胞间连接、细胞-细胞外基质黏附、细胞迁移、细胞骨架重构等细胞行为以及整合素介导的双向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胚胎形成、止血、免疫反应、肿瘤转移、器官发育等过程。Kindlin-2基因缺陷将导致胚胎、心脏及血管等组织器官发育异常,且Kindlin-2在很多恶性肿瘤中表达增加,影响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因此,对Kindlin-2与整合素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不仅有助于深化对Kindlin家族蛋白和整合素的认识,还有助于Kindlin-2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许中华  王敏 《重庆医学》2021,50(19):3395-3399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原发性骨肿瘤,常伴有高度的侵袭性、转移性和局部复发性,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整合素作为细胞膜表面的一种糖蛋白质受体,是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黏附作用的重要分子.整合素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其中整合素aVβ3是整合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与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侵袭与转移等现象关系密切,越来越多的研究将其作为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重要靶点.本文从骨肉瘤肿瘤微环境(TME)的角度出发,针对整合素αVβ3在骨肉瘤发生和进展中的可能机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董雨晴  俞万钧  李棠  徐涛 《浙江医学》2023,(22):2460-2464
整合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胞膜上的跨膜异二聚体,能介导细胞与细胞间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识别黏附和信号传导。肺癌转移对肺癌预后至关重要,但整合素相关作用靶点的治疗未在临床得到充分发挥。大量研究表明整合素在肺癌转移的相关信号通路调控中发生异常,并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凋亡、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淋巴血管形成和免疫功能等方面,进而对肺癌转移产生影响。本文就近年来整合素在肺癌转移中的相关调节机制、与周围微环境(如内皮细胞、免疫细胞等)的相互作用等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恶性增殖和侵袭生长是其重要病理特征.整合素(integrin)是一类重要的跨膜受体,它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细胞与细胞间的黏附,并具有双向信号转导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表达的改变对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性等可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胡林 《医学综述》2012,18(12):1841-1845
恶性肿瘤是干细胞疾病,肿瘤干细胞在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放疗化疗抵抗和复发转移中可能起着关键性作用。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如化疗或放疗)只能杀死已分化成熟的肿瘤细胞,治疗后会复发。而针对肿瘤干细胞和(或)其微环境的靶向治疗有可能会消除肿瘤干细胞和根治癌症。肿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理念,给人类恶性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策略和新希望。  相似文献   

12.
恶性肿瘤传统的治疗方法各有局限和弊端。近年来新兴的饥饿疗法通过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达到“饿死”肿瘤细胞的目的。饥饿疗法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通过靶向抑制促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和整合素,干预肿瘤血管生成机制,以抗肿瘤血管生成;通过栓塞和挤压血管,以阻断肿瘤血管的输血供氧功能;通过抑制线粒体的丝氨酸/甘氨酸/一碳代谢、抑制糖酵解、抑制氨基酸代谢等方式抑制肿瘤细胞代谢过程;饥饿疗法与氧化疗法、化学治疗、声动力疗法、抑制肿瘤细胞自噬等方法联合可以达到协同效果。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总结近年来肿瘤饥饿疗法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期对恶性肿瘤治疗策略的选择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段世宏  郭玉芬 《医学综述》2009,15(2):213-216
在过去20年,晚期头颈肿瘤患者的预后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尽管使用常规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共同努力优化治疗方法。根据对肿瘤发生的分子变化的越来越多的理解,新的治疗方法有可能改变这种情况,基因治疗涉及到为了治疗目的将基因序列递送到肿瘤细胞或正常细胞,这些治疗基因通过修正存在的遗传异常,恢复免疫系统间接或直接杀死细胞来发挥作用。免疫基因治疗为头颈癌的治疗带来了希望。有些治疗方案已进入临床试用阶段,包括细胞因子基因治疗、肿瘤抗原靶向的基因治疗、共刺激分子基因治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靶向的基因治疗及反义基因治疗等。在本综述讨论了头颈癌的免疫基因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标记RGD肽行肿瘤αvβ3受体显像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开元  李前伟  刘广元 《医学综述》2006,12(12):757-759
恶性肿瘤的持续生长、侵袭转移与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在这个过程中整合素αvβ3起着重要的作用。αvβ3主要通过和细胞外基质(ECM)中的一些含RGD的三肽序列配体结合发挥作用,文献报道其在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有强烈表达,而在正常细胞表达极少或缺乏,因此,放射性标记RGD肽作为高特异性的标记物对恶性肿瘤进行核医学显像,能够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目的。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RGD肽的标记方法和αvβ3受体显像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苏乌云  木其尔  齐慧 《医学综述》2014,20(21):3884-3887
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治疗模式之后的一种全新治疗手段。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的癌基因及其相关表达产物进行的治疗,是通过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和新生血管形成等多个靶点作用于肿瘤细胞,其特异性较强,不良反应相对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有许多种类,目前投入临床的靶向药物近几十种,正进行临床Ⅰ/Ⅱ期试验的靶向药物超过数百种,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16.
殷宁  杜明华 《医学综述》2009,15(22):3415-3417
肿瘤靶向治疗通过针对特异性的靶点来杀死和抑制肿瘤细胞,避免或极大地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目前一些靶向治疗药物在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疗效,诸如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埃罗替尼以及放射免疫治疗药131I-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等,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靶向治疗药物正处于研究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165-168
肾细胞癌是常见泌尿系统恶性肿瘤,2012年温哥华国际泌尿病理学会对肾肿瘤的组织学分类、分期、预后因素、免疫组化和分子标志物等最新进展达成共识,将有助于肾细胞癌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肾细胞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化疗、热疗、生物治疗及靶向治疗等,其中肾切除术、放化疗为传统疗法,生物疗法可在杀伤肾细胞癌肿瘤细胞的同时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近年来热疗及靶向治疗用于肾细胞癌的治疗,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本文对肾细胞癌的分型、诊断、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为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周霖  王福生 《医学综述》2008,14(17):2631-2633
近年来,氩氦刀在肿瘤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制冷物质产生的超低温(<-140℃)作用于病变组织引起细胞内外冰晶形成、细胞脱水,从而引起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导致肿瘤组织细胞坏死。目前认为,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冷冻免疫效果也是氩氦刀抗肿瘤的重要原理。在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发现,冷冻治疗后有特异性的抗肿瘤抗体存在,同时发现冷冻坏死后的肿瘤可作为瘤苗引起T细胞介导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但在部分试验中发现,冷冻治疗可导致免疫抑制,可能原因为高带免疫耐受。总体来说,氩氦刀治疗具有减轻肿瘤负荷、减少肿瘤产生的免疫抑制因子,术后应激反应轻、机体免疫抑制小,坏死的原位肿瘤抗原释放后能够刺激机体免疫功能等外科手术治疗所不具备的优点,是晚期肿瘤患者的一种可靠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受体(mTOR)是一种调控翻译启动的重要分子,以雷帕霉素对mTOR进行抑制,会诱发其上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激酶/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等细胞存活信号传导路径的反馈激活而导致肿瘤细胞对雷帕霉素耐药.但同时肿瘤细胞有可能对这些生存信号传导路径更加依赖,即更加"成瘾".若将雷帕霉素与针对这些路径的靶向药物联用,可能进一步提高抗肿瘤的疗效.本文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侧重对象,介绍了mTOR抑制剂靶向治疗的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20.
肿瘤是一个多因素导致的疾病,必须从多方面考虑其治疗机制。医学及其相关领域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使人们对肿瘤的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专门针对肿瘤的治疗方法也由此而生,即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此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从而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一种方法。本文将对肿瘤靶向治疗的发展现状、作用靶点和机制、存在问题及展望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