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建立大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模型适宜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动物模型的适宜方法。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两组,无菌条件下,分别切断左后肢坐骨神经和左后肢胫神经。术后观察动物的生活状态,并于术后1、2、4、8周分别测定手术侧与健侧腓肠肌的肌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结果:术后动物全部存活,但切断坐骨神经组有3只动物手术侧肢体远端出现皮肤溃疡。切断坐骨神经或胫神经2周后,大鼠肌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的测定值,手术侧与健侧相比较即出现显著性差异,术后4周内肌萎缩进程较快,随后趋缓。结论:建立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的动物模型,两种方法比较,切断坐骨神经对动物损害较大,建议采用切断胫神经这种方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失神经腓肠肌肌萎缩的防治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腓肠肌失神经支配模型,共48只,随机分为两组,丹参酮组:术后每天腹腔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术后4、6周每组随机取6只检测肌湿重,行HE和天狼星红染色,测量肌纤维横截面积、胶原纤维含量,另6只予以单宁酸一氯化铁媒染腓肠肌血管,测量毛细血管密度。结果随失神经时间延长两组均有肌纤维萎缩变细,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小,胶原纤维增生;但术后4、6周丹参酮组肌湿重均重于对照组(P〈0.05);肌纤维横截面积、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胶原纤维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明显延缓大鼠腓肠肌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与其改善微循环,抑制胶原纤维增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陈飞  李保龙  高峰  黄刚 《海南医学》2013,24(14):2036-2039
目的 研究神经束植入治疗失神经支配骨骼肌,探讨神经营养药物应用的最佳给药方法.方法 选用雄性大鼠制作左侧胫神经切断动物模型.A组:神经束植入组;B组:神经束植入+左侧腓肠肌注射甲钴胺;C组:神经束植入+腹腔注射甲钴胺;D组:胫神经切断;E组:胫神经切断+左侧腓肠肌注射生理盐水.术后当日开始,B组隔日左侧腓肠肌注射甲钴胺300 μg/kg,C组隔日腹腔注射甲钴胺300 μg/kg,E组隔日左侧腓肠肌注射等渗盐水0.02 ml.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测量小腿三头肌肌肉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和Bcl-2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术后4周及8周,A、B、C三组间小腿三头肌肌肉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和Bcl-2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与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E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明显优于其他组.结论 神经束植入术能有效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靶肌肉给药效果优于全身用药.  相似文献   

4.
大鼠肌卫星细胞移植失神经骨骼肌的形态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鼠肌卫星细胞移植能否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方法 将16只成年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切断大鼠右后肢胫神经,建立腓肠肌失神经动物模型.实验组:将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肌卫星细胞悬液0.2 mL缓慢注射到失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中;对照组:则缓慢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于相同部位.术后第4周,采用肌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形态学观测的方法,检测失神经骨骼肌的萎缩变化情况.结果 成功地对成年大鼠肌卫星细胞进行了分离、纯化、鉴定、培养和移植.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失神经腓肠肌湿重残存率(由手术侧与自身健侧的肌湿重测定值之比得出):实验组为0.48±0.050,对照组为0.33±0.059,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残存率(由手术侧与自身健侧的肌纤维横截面积测定值之比得出):实验组为0.58±0.011,对照组为0.50±0.018,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本实验表明将肌卫星细胞异体移植到失神经骨骼肌内可明显延缓骨骼肌的萎缩进程,为再生神经到达靶器官提供较多的时间,进而为解决再生神经延伸到靶器官前,靶器官已发生不可逆性萎缩,严重制约再生神经效果的临床难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感觉神经寄养可以延缓失神经骨骼肌的萎缩,但传统的端端缝合寄养方式需切断供体神经远端而影响再生神经长入.本研究探讨反式端侧缝合寄养对大鼠失神经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反式端侧缝合组(n=6)和对照组(n=6).切断胫神经,缝扎近端、远端断端.反式端侧缝合组切断腓肠神经,在靠近胫神经进入腓肠肌的胫神经外膜上开窗,腓肠神经近断端以反式端侧缝合于胫神经开窗处.对照组只结扎胫神经近、远端断端.术后12周测量腓肠肌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运动终板周径.结果:反式端侧缝合组腓肠肌湿重恢复率(39.2%±6.8%)明显优于对照组(19.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对照组腓肠肌大面积萎缩,周围明显纤维化;反式端侧缝合组腓肠肌萎缩不明显,肌纤维结构排列紧密完整,周围少量纤维化.反式端侧缝合组腓肠肌的平均横截面积、运动终板平均周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 148.85 ±547.18)μm2 vs.(575.05±140.51) μm2,(102.84±53.29) μm vs.(59.60 ±26.71) μ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神经反式端侧缝合寄养可以保护大鼠失神经骨骼肌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建立失神经支配兔小腿三头肌模型,经植入电刺激(implantable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IENS)及经皮电刺激(transce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后观察小腿三头肌肌电生理变化、肌肉湿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直径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其减轻失神经肌肉萎缩中的作用,并比较2种刺激方式的疗效.方法 新西兰白兔20只随机等分成4组.A组术后第2天开始IENS;B组术后第2天开始TENS;C组术后4周开始IENS;D组不予电刺激.刺激仪均采用DXZ-1多形波治疗仪.脉冲频率10 ms,脉宽2 ms,电流峰值8~10 mA,频率2~5 Hz.电刺激1次/d,30 min/次.术后6周行肌电图检查,并取材送光镜、电镜.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 IENS或TENS对失神经骨骼肌湿质量、肌纤维直径及横截面积均有明显影响,A、B组的肌肉湿质量、肌纤维直径及横截面积高于 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是C组肌肉湿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与D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肌肉湿质量、肌纤维横截面积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形态学也有明显改变.骨骼肌失神经电位的改变4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骨骼肌失神经后早期进行IENS可以延缓失神经骨骼肌湿质量、肌纤维直径及横截面积的下降,明显减轻胶原纤维增生.同时IENS对骨骼肌失神经纤颤电位的变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振动与黄芪结合对后肢悬吊14 d引起的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对抗效应。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按体重匹配原则随机分为同步对照(Con),后肢悬吊(HU)和悬吊+治疗(HU-V-R)3组,每组10只。HU-V-R组大鼠在悬吊14 d期间,在大鼠的右下肢比目鱼肌肌腹部位施加"短时多次的间歇式"高频正弦波振动(100 Hz,0.5 mm);同时,给予每日1次的黄芪注射液腹腔注射(5 mL/kg)。14 d后,取比目鱼肌称量其湿重,计算湿重/体重;并进行比目鱼肌mATPase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U组大鼠在悬吊14 d后,比目鱼肌湿重、湿重/体重以及肌纤维横截面积均明显减小,同时Ⅰ型肌纤维比例减小而ⅡA型肌纤维比例增加(均P<0.05)。与HU组相比,HU-V-R组大鼠比目鱼肌的湿重、湿重/体重以及肌纤维横截面积明显增加,同时Ⅰ型肌纤维所占比例也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振动与黄芪结合能有效地对抗后肢悬吊引起的大鼠比目鱼肌萎缩。  相似文献   

8.
梅晓云  陈雪梅  吴坚  张沛云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6,20(4):371-372,378,F0004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腓肠肌失神经肌萎缩的影响。方法:制备SD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损伤模型,实验组又分为3个组,分别给于高、中、低3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空白对照组灌服生理盐水,另设正常对照组。术后36天,灌流、固定、取腓肠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运动终板染色。光镜下观察,形态学分析。结果:正常骨骼肌纤维横截面积较大,形态规则,肌细胞核紧贴于肌纤维的边缘;空白对照组肌纤维截面积显著减小,结构紊乱,肌细胞核向肌纤维内迁移,结缔组织明显增生;用药组肌纤维截面积减小,形态较规则,肌细胞核仍位于肌纤维的周边,可见结缔组织增生。结论:补阳还五汤有显著地延缓失神经肌萎缩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氨哮素对失神经支配肌萎缩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小剂量氨哮素对失神经肌萎缩的抑制作用,切断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实验组给10μg/kg的氨哮素口服,2周后测定心脏及两侧比目鱼肌的重量和检测比目鱼肌的总蛋白含量,ATP酶组化染色图象分析测肌纤维截面积,结果显示实验级失神经支配侧比目鱼肌的肌重,总蛋白含量,肌纤维截面积均大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心脏和正常比目鱼肌无显著变化,因此认为小剂量氨哮素可以在抑制失神经肌萎缩的同时不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异体神经移植后免疫反应和骨骼肌萎缩的影响.方法 用Wistar大鼠坐骨神经桥接SD大鼠10 mm坐骨神经缺损.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4组(n=15):A、B组为新鲜异体移植,C、D组为供者神经雷公藤多甙预处理后移植.术后第2天予A、C组生理盐水,B、D组分别予雷公藤多甙5 mg/(kg·d)和2.5 mg/(kg·d),时间5周.术后定期观察移植神经和患侧骨骼肌大体及组织学变化,并分析肌纤维直径,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移植神经MHC-Ⅰ、Ⅱ分子表达和CD4+、CD8+T细胞入侵.结果 移植神经炎症细胞浸润和骨骼肌萎缩,B、C、D组均明显轻于A组;骨骼肌湿重和肌纤维直径,A组明显低于B、C、D组(P<0.05),C组低于B、D组(均P<0.05),而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A组肌小节结构消失,肌丝溶解严重和残存"Z"线片段.余组肌原纤维均排列整齐,明带、暗带和肌小节结构清晰.MHC-Ⅰ、Ⅱ表达和CD4+、CD8+T细胞入侵在术后第1周出现高峰;同一时相,B、C、D组显著低于A组(均P<0.01),B、D组低于C组(均P<0.05),而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甙能减轻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雷公藤多甙预处理能降低供者神经抗原性,减轻异体神经移植后排斥反应和受者免疫抑制剂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针高频电凝配合肉毒毒素A治疗咬肌肥大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家兔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A组在咬肌注射肉毒毒素A 2 U/kg;B组于咬肌插入数枚电凝针,20 W电凝3 s;C组为A组注射剂量为1 U/kg,联合高频电凝20 W,3 s;D组为空白对照组.A组、B组、C组治疗对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做自身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失神经骨骼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寻找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新途径。方法将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A)、失神经对照组(B、C、D、E)、川芎嗪干预组(F、G、H、I)。失神经对照组、川芎嗪干预组建立右下肢失神经腓肠肌动物模型。正常对照组(0d)不做任何处理;川芎嗪干预组于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80mg.kg-1.d-1;失神经对照组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在术后第0、2、7、14、28d分别处死1组大鼠取其两侧腓肠肌并称肌湿重。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各时段bcl-2以及bax的蛋白表达水平。使用TUNEL法检测肌细胞凋亡。结果川芎嗪干预组肌湿质量比显著高于失神经对照组(P〈0.05)。川芎嗪干预组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失神经对照组(P〈0.05),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失神经对照组(P〈0.05)。失神经组凋亡率逐渐升高,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川芎嗪治疗2d时,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同期失神经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可以通过促进bcl-2抑制bax的表达来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对失神经大鼠腓肠肌MAFbx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延缓失神经腓肠肌萎缩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雌性Wistar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假失神经组(A)24只,失神经组(B)24只,人参皂苷治疗组?24只。于造模2、7、14、28d后,用Realtime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右侧腓肠肌MAFbx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失神经组MAFbx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假失神经组(P〈0.01),且在失神经2d达到峰值,而缓慢下降,失神经28d基本降至正常水平;人参皂苷组与失神经组各时间点相比,MAFbx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人参皂苷能通过减少MAFbx的表达而延缓失神经肌萎缩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的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SD大鼠制备失神经支配腓肠肌模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A组于腓肠肌不同的5个点注射IL-1β0.1mL(浓度1ng/mL),B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术后每天注射1次。于术后2、4、8周各取6只大鼠处死,取右侧腓肠肌观察,测定肌湿质量维持率、肌细胞横截面积、肌肉蛋白总含量,检测运动终板,细胞凋亡等指标。结果术后2、4、8周实验组的肌湿质量维持率、肌细胞截面积、肌肉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两组的运动终板平均灰度值和平均光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肌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肌肉局部注射IL-1β能减轻失神经骨骼肌形态的改变,对失神经骨骼肌和运动终板具有保护作用,能在短时间内有效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软肝化坚颗粒在大鼠肝硬化过程中对VEGF和TGF-β1的影响,以探讨软肝化坚颗粒在肝硬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成年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A组)、急性肝硬化模型组(B组),软肝化坚颗粒组(C组),每组20只,B组和C组通过腹腔注射10%CCl4造模。造模8周后,C组予以软肝化坚颗粒灌胃,干预6周后,集中采集血清,测定3组VEGF和TGF-β1表达。结果干预治疗后,C组VEGF、TGF-β1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肝化坚颗粒在大鼠肝硬化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能与抑制VEGF和TGF-β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抗野百合碱(MCT)致大鼠肺动脉高压(PH)及对血管内皮舒缩因子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和影响。方法给SD大鼠一次腹腔注射MCT60mg/kg,复制PH模型,3周后用心脉隆注射液进行治疗,连续8天,然后用孙波法测定肺动脉压,用放免测定法和比色分析法分别测定血浆中ET及NO的含量。结果MCT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模型效果确切,平均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室/心脏重量比、肺湿/干重比值增大,与对照组相比,JP〈0.001[(20.47±1.22):(11.02±1.21)];使用心脉隆治疗后,肺动脉压有所降低,与模型组相比P〈0.05(12.31±1.12):(18.47±1.32),血浆中ET明显升高,NO下降(P〈0.01)。结论MCT造成肺动脉高压模型效果确切,心脉隆注射液对MCT所致的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的对抗作用,同时使血浆中NO明显升高而ET下降,说明心脉隆注射液降低肺动脉高压与其保护血管内皮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兔失神经支配腓肠肌神经束植入后其肌湿质量、肌肉收缩能力的变化以及乙酰胆碱酯酶含量的变化,为临床寻找检测肌肉萎缩程度方法和评价神经束植入术的疗效。方法:新西兰兔48只随机分为3组:神经植入组、神经吻合组及对照组,每组16只。分别于术后2、4、6、8、12、16、20及24周处死取两组右小腿腓肠肌作实验观察。结果:随着时间延长,神经植入组间肌湿质量逐渐增加,神经吻合组肌湿质量呈缓慢上升趋势。对照组肌湿质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神经植入组在第12周时肌湿质量开始大于神经吻合组(P〉0.05)。神经植入组单肌收缩力逐渐增加,到16周时,神经植入组与对照组单肌收缩力已经没有差别。在16周前,各组胆碱酯酶含量的变化不是很明显,16周后,植入组胆碱酯酶含量明显增加。结论:神经植入较神经吻合方法具有很好的神经再生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自体神经-变性骨骼肌并联复合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成年Wistar大鼠54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3组。各组动物均切除一段坐骨神经形成10mm缺损,A组(n=18)行缺损远端神经原位束间分离后,切取10mm一束,与经过热变性处理的自体骨骼肌条“并联”形成复合桥桥接缺损坐骨神经;B组(n=18)行自体神经桥接;C组(n=18)行单纯变性骨骼肌桥接。术后24周,对各组胫前肌湿重恢复率,桥体再生神经纤维数目、直径和髓鞘厚度进行图像测量分析。结果:胫前肌湿重恢复率、桥体单位面积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密度)、纤维直径和髓鞘厚度统计学分析显示:A、B两组与C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再生效果优于C组;A、B组的胫前肌恢复率和单位面积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损伤神经远端束间分离自体神经与变性骨骼肌“并联”复合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效果接近自体神经,优于变性骨骼肌桥,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