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CT引导经皮肺穿刺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105例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目的 观察CT引导经皮肺穿刺高温射频消融治疗105例肺部恶性肿瘤的近期效果。方法 CT引导经皮肺穿刺,可扩展锚状电极配合RF-2000仪高温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肺癌81例,肺部转移瘤24例,共计242个肿瘤,每个肿瘤治疗3~8次,持续时间3~337min。结果 完全缓解(CR)率11.1%,部分缓解(PR)率71.1%,轻微疗效(MR)率13.2%,无改变(NC)率4.5%,其中CR+PR率为82.  相似文献   

2.
CT引导下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治疗肺部肿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0 引言 锚状电极配合 RF- 2 0 0 0 (集束聚能刀 )高温射频治疗肺部肿瘤的临床应用未见报道 ,唐都医院胸外科于 1999-10起在 Dr.P.Sewell的帮助下使用美国 Radiotherapeutic公司生产的集束聚能刀治疗肺部肿瘤 42例 .1 临床资料 男性 2 9例 ,女性 13例 ,年龄 43~ 74岁 .原发性肺癌 35例 ,肺转移癌 7例 . 35例肺癌中合并骨转移 2例 ;肺功能差 10例 ;心肌广泛供血不足 12例 .单发病灶 35例 ,多发病灶 7例 .肝癌双肺转移 3例 ,肾透明细胞癌双肺转移 1例 ,乳腺癌肺转移 1例 ,原发性肺癌双肺转移 2例 .1.1 治疗方法  1麻醉 :35例全麻 ,1…  相似文献   

3.
肺癌患者锚状电极射频高温消融术后NSE, IL-2, sIL-2R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文海  程庆书  赵正源  陈连宏 《医学争鸣》2001,22(17):1582-1582
0 引言 1999-10/2000-03,我们使用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治疗原发型肺癌102例,随机抽查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2, sIL-2R及NSE,并进行分析,对于此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估.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原发性肺癌患者45(男33,女12)例. 年龄36~84(平均61.2) 岁. 所有病例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其中鳞状细胞癌30例,腺癌12例,小细胞癌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血清 CYFRA2 1- 1水平的变化来探讨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消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 分别在手术切除射频治疗前 1d,治疗后10 ,2 0和 30 d采集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患者血清标本 89例 ,其中手术组 41例 ,射频治疗组 48例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样本中 CYFRA2 1- 1表达水平 .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 CYFRA2 1- 1在治疗前总体表达水平 (12 .98±7.34 )μg· L- 1 鳞癌患者为 (2 0 .48± 11.2 3)μg· L- 1 、腺癌为(5 .48± 3.42 )μg· L- 1 ,鳞癌患者显著高于腺癌患者 (P<0 .0 5 ) .血清 CYFRA2 1- 1在治疗后 10 d手术组显著下降 (P<0 .0 5 ) ,射频治疗组 10 d后无明显变化 ,30 d后显著下降 (P<0 .0 5 ) ,手术组和射频治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 .0 5 ) .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明显 ,且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可反复多次治疗 ,对患者身体条件要求不高 ,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秦治明  李良彬 《重庆医学》2003,32(7):942-944
肺是所有进展期恶性肿瘤现状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据尸检报告 ,几乎 1/ 3死于癌症的病人都有肺转移[1] 。 15 %~ 2 5 %只有肺转移而无其它部位转移 ,肉瘤则更有先转移到肺的趋向。自 1939年Barney和Churchill[2 ] 报道 1例肾癌肺转移行肺切除术后有良好生存效果以来 ,各种不同类型的肿瘤孤立肺转移瘤切除术 (pulmonarymetastasectomy ,PM)已被接受为标准的治疗手段。 195 3年 ,Manix[4] 首先报道肺内多个转移病灶切除术后 2年 ,病人健在 ,无复发。 1970年Marcove报道[5] 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随访 14 5例骨肉瘤 ,83%在 2年之内发…  相似文献   

6.
肺是恶性肿瘤转移最高发的器官,据统计约有50%以上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肺;各种肿瘤死亡病例尸检中,约30%有肺转移[1]。作者对1990~1996年经手术治疗肺转移瘤13例作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例中男7例,女6例,年龄18~67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转移瘤外科治疗适应证、手术方式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经手术治疗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5年,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5.0%、57.1%、42.9%,中位生存期为35.3个月;肺转移瘤完全切除患者24例,5年生存率为45.8%(11/24),不完全切除患者4例,5年生存率为25%(1/4);术后病理结果证实有淋巴结转移17例和无淋巴结转移11例,5年生存率分别为29.4%(5/17)和63.6%(7/11)。结论对肺转移瘤进行早期的完全性切除是延长患者生命的关键,原发性肿瘤性质及纵隔淋巴结的转移状况是影响手术方式和预后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肺部是体内各种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病程晚期表现,大部分病人往往在一年内死亡。我院自1979年元月到1991年2月共行手术治疗转移瘤5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3例中男性31例,女性22例,最大年龄为70岁,最小为20岁。无临床症状者18例,占34%,系原发肿瘤术后复查发现;有胸部症状者35例,占66%,多数为咳嗽、胸痛、咯血、胸闷。本组病例无肺外转移及相应征象。53例中其原发肿瘤为癌的33例,肉瘤为14例,咽恶性淋巴瘤1例,恶性葡萄胎3例,  相似文献   

9.
10.
肺脏是人体各种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肺转移瘤发生率约为30%,近年来国内外对肺转瘤采用积极手术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我院自1993年1~12月共行手术治疗肺转移瘤32例,占同期手术治疗肺部恶性肿瘤3.46%,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肝癌患者共95个病灶进行经皮肝穿肝癌射频消融术(RFA),按病灶大小分组,用CT或MRI复查及AFP水平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三个月CT或MRI复查,缓解率为92%,完全缓解率为65%。各组之间的完全缓解率及缓解率的差别都有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0.005;0.025〈P〈005)。AFP从646±757IU/L降至250±267IU/L(t检验,P〈0.05)。1及2年生存率分别为95%、70%。结论RFA对于治疗肝癌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经皮射频毁损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评价射频毁损(RFA)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近期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RF-2000型射频治疗仪,在B超引导下经皮治疗78例HCC患者。结果 78例患者(肝功能Child分级:A级58例,B级14例,C级6例)的110个肿块(平均直经6.1cm,1.9-13.7cm)共进行了105次治疗,平均治疗1.3次和6.3个点,平均随访9.2个月(1-16个月)。患者术后肝功能轻度损害,2周左右恢复正常。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低热。6例(7.7%)出现并发症,未发生与RFA治疗直接相关的死亡。43例(55.1%)复发,平均发生在治疗后6.1个月。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原位复发与肿块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001)。无原位复发者其治疗点数与肿块直径存在线性关系(r=0.77216,P=0.0001),回归方程式为y=-1.794 1.733x。结论 RFA是一种治疗HCC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6例原发性晚期肺癌和肺转移癌病人,在局麻下进行射频消融治疗,20例在c臂机下定位,5例通过CT扫描定位,1例在胸腔镜直视下进行。消融温度58~90℃,治疗时间16~286min。结果:26例病人共进行29次射频消融,其中3例进行2次。术中1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咳血。治疗后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水肿,发生气胸3例,血胸1例,住院治疗期间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晚期肺癌,损伤小,安全,病人易于接受,治疗有效,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形成的消融灶周边移行区域内缺氧诱导因子1a(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a,HIF-1a)的表达情况,以及HIF-1a表达对移行区域内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瘤增殖及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 骨髓腔注射人NCI-H446小细胞肺癌细胞建立转移性人小细胞肺癌裸鼠模型,30 d后经皮穿刺行右肺上叶RFA处理,同时腹腔注射 HIF-1a特异性抑制剂3-(5’-羟甲基-2’呋喃基)-1-苯甲基吲唑(YC-1)抑制其表达,7 d后观察各组指标。实验分为未处理组(对照组)、YC-1处理组,RFA处理组、RFA+YC-1组。将消融形成的中央坏死灶移行至正常肺组织2~3 mm的区域定义为移行区域,检测此区域内微转移瘤的负荷率(PR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IF-1a蛋白水平。切取坏死灶周边2~3 mm厚的组织切片,Realtime PCR检测HIF-1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mRNA表达。结果 建模成功的裸鼠可见明显的人小细胞肺癌转移瘤分布。RFA组中右肺上叶移行区域内转移瘤的PRA值及HIF-1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右肺上叶对照区域(P<0.05),亦高于对照组右肺上叶移植瘤组织(P<0.05),此外RFA+YC-1组移行区域内PRA值及HIF-1a明显低于RFA处理组(P<0.05)。虽然RFA+YC-1组移行区域和对照区域内的VEGF-A mRNA表达水平明显均低于RFA组(P<0.05),但是RFA组移行区域及对照区域内的VEGF-A 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小细胞肺癌在接受射频消融处理后消融灶周边的肿瘤局部复发现象与移行区域内HIF-1a 表达密切相关,但这一过程与HIF-1a 介导的血管生成效应无明显关系,而与HIF-1a参与调控的肿瘤免疫反应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B超引导经皮肝穿射频治疗肝癌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估冷极集束电极射频(cool electrode radiofrequency,CERF)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复习连续46例肝癌患者经HECF-3000冷极射频治疗机多弹头冷极射频治疗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瘤体内血供状况、肿瘤大小、AFP值变化及患者自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AFP值术后1周内下降者占56%,患者自觉症状改善.瘤体直径小于5cm的肝癌,其术后1~6个月大都瘤体血供消失,瘤体缩小、消失.个别瘤体复发经再次射频治疗得到控制.直径大于5cm肝癌,配合介入栓塞治疗,多数瘤体缩小.继发性肝癌就瘤体而言,射频治疗后大部分瘤体缩小得到控制.而冷极射频机行双中空冷循环冷却射频针不粘连组织.结论 B超引导下多弹头冷极射频治疗肝癌,近期疗效确切、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LeVeen电极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部多发结节性肿瘤的疗效及CT影像学特征。方法 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使用LeVeen电极对53例肺多发结节性肿瘤,共79个结节进行了射频消融治疗,采用CT对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及术后复查。结果 治疗过程中CT表现有;病灶周围模糊斑片影(40/53);病灶体积相对增大(31/53);病灶内点状低密度区及密度减低区(30/53),穿刺针道周围模糊斑片影(8/53),对45例进行了随访复查,随访时间≥3个月的共23例,病灶体积明显缩小的占18例,结论 LeVeen电极经皮肺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部多发结节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确切疗效的方法。应用于肺部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将会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导向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肺部肿瘤的疗效与价值.方法 总结25例肺部肿瘤进行了CT导向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前常规CT导向下经皮穿刺活检或经支气管镜检查获取病理学诊断,鳞癌9例,腺癌15例,转移癌1例.共计25个肿瘤病灶,全部瘤体直径均< 8cm,其中22个病灶直径< 4cm,3个≥4 cm.结果 全部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的近期局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方法: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13例,病灶总数16个,采用RFA进行治疗,运用三期螺旋CT扫描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结果:13例均完成治疗,术后1~5个月CT检查随访,肝脏肿瘤直径≤3.0cm者3个,3.1~4.0cm9个,4.1~5.0cm3个,≥5.1cm1个,经RFA治疗后肿瘤完全坏死分别为3个(100.0%)、7个(77.8%)、1个(33.3%)、0(0.0)。结论: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效果好,副作用小,是安全可靠的局部治疗肝脏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