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内外侧联合入路双接骨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患者采用经膝关节后内外侧联合入路进行骨折显露,双接骨板进行固定。术中对关节面塌陷者予以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康复锻炼。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36个月。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深静脉血栓、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术后1年膝关节屈曲120°~130°。疗效评定:优22例,良7例,可4例。结论对Schatzker 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后内外侧联合入路双接骨板内固定疗效满意。手术入路的正确选择、关节面骨折的解剖复位、坚强有效的内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46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hohl分类法进行分类,分别使用螺钉、钢板、植骨等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对膝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6例手术病例中,按hohl分类:I型10例,II型12例,III型6例,IV型8例,V例10例。随诊时间为3个月~4年。骨折均愈合,疗效优23例,良17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86.9%。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正确的复位操作和坚强的内固定以及必要的植骨、早期膝关节功能煅炼是胫骨平台骨折获得良好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对46例胫骨平台骨折采用hohl分类法进行分类,分别使用螺钉、钢板、植骨等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并对膝关节功能进行疗效评定。结果:46例手术病例中,按hohl分类:I型10例,II型12例,III型6例,IV型8例,V例10例。随诊时间为3个月~4年。骨折均愈合,疗效优23例,良17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86.9%。结论:正确掌握手术适应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正确的复位操作和坚强的内固定以及必要的植骨、早期膝关节功能煅炼是胫骨平台骨折获得良好结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侧人路锁定钢板并植骨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技巧与疗效。方法采用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并植骨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其中Schartker V型28例、Schartker Ⅵ型35例,术中透视观察胫骨平台三柱骨折关节面的恢复情况,术后观察其固定的牢固程度、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结果所有病例的胫骨平台三柱骨折关节面均明显恢复,随访时间6~18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良好。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为76~93分(平均为84分),Rasmussen评分优良率达87.3%。术前术后HSS评分与Rasmussen评分、关节面塌陷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健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并植骨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Schartker Ⅴ型或Schartker Ⅵ型),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治疗胫骨平台三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10年12月手术治疗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资料。骨折类型按Schatzker分型,Ⅱ型22例,Ⅲ型15例,Ⅳ型7例,Ⅴ型8例,Ⅵ型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有骨缺损者自体骨植骨。结果 56例患者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8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采用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7.5%。结论按骨折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王若冰   《中国医学工程》2013,(4):132-132
目的总结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我院近年收治4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其中6例I型,15例II型,9例III型,6例IV型,6例V型,3例VI型。其中6例患者进行了保守治疗,其余39例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收集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42例正常愈合,2例延迟愈合,1例骨不连给予植骨后愈合。参照Merchant评分进行疗效判定,39例为优,4例良,1例中,1例良,优良率为95.6%。结论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主要手段,但术中应注意复位确切、固定牢靠,术后需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这些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应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37.5岁;根据Schatzker分型:Ⅴ型14例,Ⅵ型8例。手术利用内外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双侧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2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31个月,平均18.6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根据Iowa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15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6.4%。结论双切口降低了并发症发生,双钢板提供了坚强内固定,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内外侧联合入路双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曾卫平 《海南医学》2011,22(7):11-13
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6例患者术前均经CT扫描及三维重建,全部采用后路和前外侧、后路和前内侧联合入路,后路小钢板和前侧锁定钢板联合固定,同时植骨。结果术后X线片检查示达到解剖复位12例,功能复位4例。1例切口皮缘坏死,经清创后愈合。16例均获12个月以上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5~9个月,平均7.8个月。Rasmussen评分结果:优7例,良5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7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可帮助医生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并后路小钢板固定和前侧锁定钢板联合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伴后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魏翔 《吉林医学》2011,(36):7653-765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采用膝正中入路与采用双切口入路的各35例,全部采用双钢板固定及术中充分植骨。结果:膝正中入路组有8例发生伤口感染及6例皮瓣坏死;双切口入路组有2例发生了伤口感染。膝正中入路组优良率不及双切口入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双切口入路组优于膝正中入路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段廷明 《河北医学》2014,(3):484-486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思路和方法的选择。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胫骨平台骨折87例,其中男68例,女19例,年龄20-74岁,平均43.9&#177;0.6岁,开放性损伤2例,闭合型损伤85例,按照schatzker分型标准Ⅰ型5例,Ⅱ型34例,Ⅲ型4例,Ⅳ型6例,Ⅴ型18例,Ⅵ型20例。根据分型,分别给于单侧解剖钢板60例,双钢板内固定25例,单纯螺钉固定2例。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3个月,采用Rasmussen 评分标准评定:优55例,良22例,可9例,差1例,优良率88.5%。结论: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法,术中植骨将减少术后胫骨平台的下沉,术后功能锻炼,可以明显的改善胫骨平台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对1998~2006年在我院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进行手术治疗。骨折按Sehaezker分类方法分型:Ⅰ型15例,Ⅱ型9例,Ⅲ型11例,Ⅳ型5例,Ⅴ型2例,Ⅵ型1例。Ⅰ、Ⅲ、Ⅳ型采用植骨+松质骨螺钉+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Ⅱ型复位关节面后,采用植骨+松质骨螺钉+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Ⅴ、Ⅵ型骨折复位后,采用植骨+松质骨螺钉+内、外侧双支撑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对43例患者术后随访10~24个月,按照Rasmussen检测标准对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优30例(69.77%),良9例(20.93%),差4例(9.3%)。结论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需坚强的内固定、积极早期处理合并伤、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2.
袁荣锋 《实用全科医学》2008,6(12):1267-1268
目的通过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疗效,探讨其相关并发症,总结相关经验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患者38例,按Schatzker分型,Ⅰ型4例,Ⅱ型11例,Ⅲ型8例,Ⅳ型8例,Ⅴ型6例,Ⅵ型1例。Ⅰ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其他类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缺损塌陷处自体或同种异体骨植骨,并时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3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3.2年,功能评价采用Hoht膝关节功能分级系统,临床结果优,20例;良,14例,优良率达89.5%,术后各种并发症18例,其中创伤性关节炎10例,关节强直3例,关节不稳4例,感染1例。结论手术内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重要方法,术中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术前正确处理并发症及早期正确适当功能锻炼能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经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疗效。 方法 自2011年7月至2014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并收治了胫骨平台后侧骨折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39~55岁(平均45.8岁);其中17例为单纯后柱骨折,4例合并内侧或外侧柱骨折,单纯后柱骨折中8例患者为后内侧骨折,5例患者为后外侧骨折,4例患者同时累及后内和后外侧。用改良后侧手术入路术式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本组患者中有4例合并内侧柱或者外侧柱骨折,取“漂浮”体位,采用前内或者前外侧联合入路。采用DeCoster 提出的评价方法对术后即刻复位情况进行评价。采用美国特种医院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术后12个月患膝功能进行分析。 结果 21例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即刻X线复查,骨折复位良好。本组患者均获得长时间随访,随访时间12~22(平均16.2)个月。患者10~12周开始部分负重锻炼,骨折愈合后可逐渐完全负重锻炼,骨折愈合时间12~15(平均13)周,无骨延迟愈合、不愈合、内固定失效、关节僵硬,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复查膝关节的屈伸度平均为5°~130°,根据美国特种医院膝关节评分平均87.2分(65~94分),优良率为90.5%。 结论 经改良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操作简单、骨折暴露充分,固定切实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6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比较分析2004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64例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患者,骨折按Schatzker分型为Ⅱ~Ⅵ型,采用切开复位支持钢板内固定,塌陷超过0.5cm者,全部采用自体髂骨进行植骨。结果 64例随访5~36个月,平均4个月。按Merchant评分标准,优良率85.4%。结论对移位的胫骨平台骨折宜采用切开复位适当的内固定术,Ⅱ、Ⅲ、Ⅳ型患者应予植骨。  相似文献   

15.
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以积累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应用双钢板固定治疗的64例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共随访6~26个月,显示优30例,良23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为82.81%。结论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效果明显,膝关节功能恢复较满意,临床应注意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胫骨外侧平台骨折形态特点与半月板损伤的关系。方法:纳入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影像学资料完整的单纯胫骨外侧平台骨折患者共计79例,其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4.3±7.2)岁(22~61岁)。按照Schatzker分型: Ⅰ型21例,Ⅱ型41例,Ⅲ型17例。所有患者均在就诊时拍摄膝关节正、侧位片,并行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通过阅片确定患者半月板损伤及程度,并在MRI片上三维测量外侧平台骨折宽度(lateral fragment width, LFW)、外侧平台塌陷程度(lateral plateau depression, LPD)、外侧骨折片冠状面倾斜角(coronal angulation of lateral fragment, CALF)和胫骨平台增宽距离(tibial plateau widening, TPW),分析有、无半月板损伤病例的上述测量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本组病例MRI检出半月板损伤者26例(32.9%),其中Schatzker Ⅰ型3例, Schatzker Ⅱ型16例,Schatzker Ⅲ型7例。无半月板损伤组平均LFW(22.0±2.8) mm,半月板损伤组为(21.3±3.3) m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8,P=0.317);无半月板损伤组平均LPD(5.4±2.8) mm,半月板损伤组为(8.7±2.8) mm,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8,P=0.001);无半月板损伤组平均外侧CALF 9.1°±6.1°,半月板损伤组为 10.6°±7.1°,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P=0.831);无半月板损伤组平均TPW为(3.0±1.1) mm,半月板损伤组为(4.8±1.7) mm,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16,P=0.001)。结论:在胫骨外侧平台骨折中,其伴发半月板损伤概率随LPD和TPW而增加,而LFW和CALF与半月板损伤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收治3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非手术治疗8例,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8例,松质骨螺钉内固定5例,解剖型钢板内固定15例,随访后评价疗效.结果:36例全部随访,时间9月~36月,平均18.7月.疗效评定: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非手术组87.5%,空心加压螺纹钉组87.5%,松质骨螺钉组60.0%,解剖型钢板组80.0%.结论:Ⅰ型胫骨平台骨折行非手术治疗有治疗简单、疗效确切的优点;Ⅱ型、Ⅲ型胫骨平台骨折使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有固定牢固、利于早期膝关节功能训练的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膝关节扩大内后侧入路对胫骨平台内侧及内后髁骨折的手术显露复位及胫骨后内侧阻挡钢板结合前内侧“竹筏”固定的临床效果。 方法 23例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合并伤。采用膝关节扩大内后侧入路,切开复位后前内侧采用T型3孔排钉固定+后内侧重建板塑形后阻挡固定。通过X线检查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及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并进行功能评分。 结果 术后X线检查均提示骨折解剖复位,关节面平整,平台后倾角恢复正常; 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复位放射学评分为14~18分。切口愈合时间12~14 d。患者随访5~38月,骨折愈合时间3~6月。KSS膝关节临床功能恢复评价优18例、良5例,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 胫骨平台内后髁骨折采用膝关节扩大后内侧手术入路,创伤小,手术显露好,能直视下进行解剖复位,后侧阻挡钢板支撑保护,允许患者早期负重和屈膝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9.
戴永平  丁健  卢弘栩  沈美文 《河北医学》2006,12(11):1137-1139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方法:自2000年7月至2005年10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82例,根据Schatzker分型予以不同内固定治疗。结果:经术后6~42个月随访。根据Merchant评分标准:优55例,良15例,中8例,差4例,优良率为85.4%。结论:根据胫骨平台骨折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内固定方式,解剖复位、可靠固定、适时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46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42个月。46例中,优28例,良10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2.61%。结论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积极的膝关节功能锻炼等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