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发病率及其易患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脂肪肝易患因素,以便为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对在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的2 372人,进行身高、体重、血压、实验室检测指标和B超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查出脂肪肝患者266人(11.21%).患者年龄分布在18~78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13:53(4:1).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脂肪肝患者与非脂肪肝者生活习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脂肪肝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随着患者年龄增长而增高,患病原因与某些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不良饮食习惯、饮酒、活动少等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淑翠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7):3084-3084
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湿重)的5%(最高可达40%~50%),或在组织学上超过肝实质30%时,称为脂肪肝。脂肪肝绝大部分是由中性脂肪过量蓄积所致,也可因磷脂或胆固醇蓄积而致,后者被称为磷脂性脂肪肝或胆固醇性脂肪肝。脂肪肝可以是肝脏本身原因引起,也可以由其他一些原因如肥胖、某些疾病等影响脂肪代谢的结果。本文就我院2002年8月至2005年8月治疗的脂肪肝并发肝功能损害20例做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阳文捷 《医学文选》2001,20(1):33-34
淋巴瘤是一组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中非何杰金淋巴瘤具有可以越过邻近而向淋巴结转移的特点 ,而且可以多中心起源 ,累及各脏器。本文主要对淋巴瘤肝损害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其对疗效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3年 1月~ 1999年 12月我院共收治淋巴瘤 15 3例 ,排除一些原有肝脏疾病可导致肝损害的病例 ,资料完整的 、 期淋巴瘤患者 91例。其中霍奇金淋巴瘤(HD) 6例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85例。因 HD病例太少 ,本文主要以 NHL 进行研究。 85例中 ,年龄 8~ 74岁 ,男6 6例 ,女 19例。1.2 治疗方法  N…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重庆市体检人群脂肪肝的患病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健康体检的13610名人员中脂肪肝患者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肝功能等检测结果与非脂肪肝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脂肪肝的检出率为16.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约是女性的2.6倍,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肝的患病率增加.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BMI、血压BP、血脂TG、TC、血糖FBG及转氨酶ALT、AST水平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脂肪肝组中合并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两组间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比例无差异.结论: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是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脂肪肝可表现为转氨酶轻-中度的升高.减轻体重,控制高血脂和维持正常的血糖及血压水平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脂肪肝合并肝功能损害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肝又称肝内脂肪变性,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湿重)的5%(最高可达40%~50%),或在组织学上超过肝实质30%时,称为脂肪肝.  相似文献   

6.
体检人群脂肪肝相关因素分析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中脂肪肝发生的相关因素,给予健康教育。方法:应用B超、血压、血糖、丙氨酸转移酶、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等实验室辅助检查手段,对体检人员进行检查。结果:在2300名体检人员中,发现脂肪肝320名。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性别、年龄、职业,血压、血脂、血糖、甘油三脂、肝脏本身疾病有关。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对脂肪肝人员进行有效的干预,减缓疾病的发展进程,从而达到健康体检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伤寒所致的肝损害72例,占288例伤寒患者25%,有黄疸为8.4%,较文献报道7.6%略高.肝损害与病日有关,ALT 改变在第2、3周时达高峰.经治疗1月后绝大多数恢复正常。预后良好,肝功能随着病情好转而迅速改善.  相似文献   

8.
肝脏不仅是机体处置体内正常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而且也是多数药物的转化(或称解毒)器官,许多药物对肝脏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毒性。对于肝功能不良的患者来说,则危害性更大。药物性肝损害是指应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变态反应所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9.
体检人群中脂肪肝发病率及其易患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脂肪肝的易患因素,以便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在我院体检的2372人进行身高,体重,血压,实验室检测指标,B超及心电图检查。结果脂肪肝患病266人(11.21%)。患病年龄分布在18-78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13:53(4:1),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脂肪肝者与非脂肪肝者不良生活习惯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脂肪肝的发生与年龄、性别有关,随着患病年龄增长而增高,患病原因与某些易患因素如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饮食习惯不良,饮酒、活动少有关。  相似文献   

10.
川崎病肝损害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与预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KD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KD肝脏损害率为19.8%(35/177).3岁以上儿童占82.9%,临床多伴有消化道症状,37.1%(13/35)患儿有肝脏肿大,同时伴脾肿大占5.7%.肝脏损害以发热10天内居多,以GPT升高为主,多随KD的好转而恢复.结论KD伴发肝损害具有发生早、恢复快、预后较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玉 《新疆医学》2009,38(6):75-76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当累及肝脏时可引起肝功能异常,肝肿大,甚至发生黄疸、肝硬化等,统称为甲亢性肝损害。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国内外文献报道不一,约45%-90%,国外曾报道甲亢死亡病例尸检的资料发现90%韵患者合并有肝损害。本研究就甲亢导致肝损害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健康体检中脂肪肝患者的行为因素调查,找出与脂肪肝发生密切相关的行为因素。方法 采用西医检查与中医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1019例体检者(含719例脂肪肝患者)进行行为因素调查。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39岁的男性,具有嗜煎炸、辛辣食物和甜食的饮食习惯,喜好进凉食,体质指数和腰臀比值增加因素,与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结论中出现的多种行为因素,在中医学中可以用“痰热”的病理变化来解释。发现脂肪肝群体具有“痰热”的亚健康倾向,为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体检中发现的脂肪肝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促进方案找到了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肾综合征出血热肝损害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科自 2 0 0 0年 3月~ 2 0 0 0年 6月共收治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 10例 ,均出现肝功能损害。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0例患者 ,全部符合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断标准 ,且排除各种肝病及药物所致的肝功能损害。其中男性 6例 ,女性4例 ,年龄 17岁~ 5 4岁 ,平均 3 5岁 ,均为农民  相似文献   

14.
谈及肝功能异常的病因,临床医生首先想到的是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等。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药物应用于临床,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以下简称为药肝)的发生率也在增加。临床医生更应该重视药物引起的肝损害(严格来说,酒精性肝损害也属于药物性肝损害的范畴,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不包括酒精性肝损害)。  相似文献   

15.
唐粤睿 《肝博士》2007,(6):29-30
天气渐渐转凉了,很多人都容易患感冒,这也让感冒药的销售量进入了旺季。感冒药多数为非处方药,很多患者认为自己会用药。有很多人在患感冒时喜欢同时服用两种甚至更多的感冒药,认为这样更有利于治疗,早日摆脱感冒病毒的困扰。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导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120例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分析,以引起临床医生对药物性肝损害的重视,从而避免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同时为诊断和治疗积累经验,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我院收治的120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120例患者中,中老年72例(60%)、青少年48例(40%),男性46例(38.3%)、女性74例(61.7%);肝损害发生于用药后1周内3例(2.5%),1~3周内39例(32.5%),超过3周78例(65%)。②中药所致肝损害70例(58.3%),西药所致肝损害50例(41.7%);两次用同一药物发病有15例,3次用药发病有3例;原发病中较常见的有结核病35例(29.2%)、皮肤病28例(23.3%)、代谢性疾病15例(12.5%)、精神病12例(10%)、抗癌药9例(7.5%)、解热镇痛药7例(5.8%)、骨关节疾病5例(4.2%)、其他9例(7.5%)。③12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生化检查与病毒性肝炎相似,62例曾被误诊为病毒性肝炎;经过常规保肝药物治疗,痊愈者72例、好转者41例、未愈者4例、死亡3例。结论:治疗结核病的药物引起肝损害的最多,临床医生在应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时应注意监测肝功;本组病例的肝损害多发生于用药3周后,可能与本病起病隐匿、发现较晚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合并肝损害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在病程不同时期,动态观察60例SARS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ARS重症组病例与普通组病例的肝损害差异。结果76.7%患者ALT升高(146.3±118.3)u/L、40.0%患者AST升高(81.3±29.8)u/L,30.0%患者Bil升高(35.3±15.6)μmol/L;病程第2周肝损害最多见。SARS重症组ALT,AST和Bil异常升高率高于普通组,但仅AST差异有显著性。激素治疗组与非激素治疗组间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的差异并无显著性。约93.5%患者经常规保肝治疗3周后肝功复常。1例尸检显示肝脏广泛轻度非特异炎症反应。结论SARS病人合并肝脏损伤相当普遍,表现为转氨酶的轻中度升高,少部分病例伴有胆红素的轻度异常,适当保肝治疗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治疗肝切除术后急性肝损害作用.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各种肝切除术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商品名:阿拓莫兰)1.8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1,静脉静滴1次/d,甘利欣15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静滴1次/d,疗程10d.对照组仅给予甘利欣静滴,疗程10d.结果 术后复查肝功能,了解ALT、AST及T-Bil恢复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产生.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甘利欣治疗肝切除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肝功能异常恢复较快.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谭惠忠 《当代医学》2013,(26):160-161
本文主要探讨粉尘作业人员职业病体检时需要注意的项目,并结合具体的调查实践,对有关的一些经验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病程长短对甲亢性肝损害患者肝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160例接受131I治疗的甲亢性肝损害患者按病程长短分为3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肝功能指标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结果:131I治疗前3组患者与健康组相互比较,肝损害发生率、肝功能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病程越长,肝损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越高;治疗后各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病程越长,恢复越差.结论:甲亢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131I治疗后恢复情况与病程长短有密切关系,患者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