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分布特点,为针对性地进行危险因素综合性社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5年6—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某社区40岁及以上的具有本市户籍的常住居民1 142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结果 853人被评估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占总人数的74.7%。8项危险因素的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80.7%)、体育锻炼很少(68.5%)、血脂异常(60.1%)、脑卒中家族史(45.7%)、糖尿病(38.2%)、明显超重(25.9%)、吸烟(23.3%)、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13.5%)。女性高危人群的血脂异常的暴露率高于男性,男性高危人群的吸烟率高于女性。高血压、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糖尿病的暴露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40~49岁和50~59岁年龄段人群的吸烟率和脑卒中家族史暴露率相对于其他年龄段更为突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体育锻炼、睡眠障碍与脑卒中高危人群中脑卒中的发病存在回归关系(P<0.05)。 结论 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暴露率处于较高水平。基于社区开展脑卒中危险因素防控,重点加强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管理,改变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健康教育,对社区脑卒中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为建立浦东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浦东新区祝桥社区45岁及以上居民开展筛查,并对所筛高危人群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筛出脑卒中高危933人,检出率15.6%,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者178人(3.0%),危险因素≥3项者755人(12.6%)。在755名高危人群中,危险因素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明显超重/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脑卒中家族史、房颤。其中女性危险因素暴露率较高的为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男性为吸烟率及超重/肥胖,65岁及以上者高血脂、超重/肥胖及脑卒中家族史暴露率比45~65岁人群高。超声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therosclerosis,CAS)383人(50.7%),颈动脉轻度狭窄者100人(13.2%),中度狭窄者5人(0.7%),发现斑块者379人(50.2%);结合斑块性质,斑块单发者234人(61.7%),多发者145人(38.3%),不规则者368人(98.9%),低回声者9人(2.4%)。结论  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较低,高危人群颈动脉斑块特点及狭窄程度变化较大,后期可开展社区全人群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随访相结合的双层面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开展合肥市四里河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以期制定针对性的脑卒中防治策略.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 ,选取合肥市四里河社区40岁以上常住居民2682例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筛查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完善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 社区居民2682例中共筛查出762例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为28.41%.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86.35%)、血脂异常(62.99%)、缺乏锻炼(48.29%)、明显超重或肥胖(34.38%)、脑卒中家族史(31.76%)、糖尿病(28.22%)、吸烟(23.49%)和房颤(3.94%).高危人群男性检出率(37.92%)高于女性(22.99%)(χ2=67.970,P<0.001),男性高危人群吸烟率高于女性(χ2=240.6,P<0.001);女性脑卒中家族史危险因素暴露率高于男性(χ2=7.16,P<0.05).高危人群中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组(>15μmol/L)共867例(32.35%).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65.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本地人群中脑卒中最主要独立危险因素为缺乏运动(OR=33.675,95%CI22.061~49.239).结论 合肥市四里河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较高,应早期识别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干预危险因素并规范诊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防治脑卒中发生.  相似文献   

4.
赵静  姜文浩  罗艳侠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7):1971-1973
目的通过对北京市某社区中老年居民进行健康状况与脑卒中患病风险调查,了解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社区制定脑卒中防治策略提供思路。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社区≥50岁(1961年12月31日前出生)的本市户籍居民605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检。结果被调查人群中64人患脑卒中,患病率为10.5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卒中患病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冠心病、高血压相关(P<0.05)。脑卒中患病风险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脑卒中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文化程度越低患病风险越大;冠心病、高血压、腰围与脑卒中患病密切相关。结论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患病率较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制定适宜中老年人需求的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与慢性病防治的综合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和掌握湖南省湘潭市社区人群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暴露水平及其人群分布特征。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所辖社区≥40岁的居民进行调查。采用脑卒中高危人群风险初筛评估简表,对危险因素显现率及其人群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统计分析的人数为10140人。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卒中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暴露率男性分别为33.6%、17.0%、5.4%、17.9%、32.7%,女性分别为30.7%、17.0%、4.3%、17.4%、30.9%。40、50、60、70岁以上各年龄组的脑血流动力学积分值低于75分,异常率分别为35.01%、43.38%、51.11%、54.39%,总异常率为44.86%。具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中风家族史、高血压家族史等5种危险因素暴露个体脑血流动力学积分低于75分,异常率分别为54.8%、48.1%、59.4%、37.0%、36.7%。结论:湖南省湘潭市五里堆社区人群在40岁以上有危险因素暴露的社区人群中,有45%存在脑血流动力学异常,卒中风险水平升高,脑血管功能损害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升高。在危险因素暴露人群中,尤其应加强有脑血流动力学损害的卒中高危个体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上海市新虹社区开展家庭医生制度下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对筛查结果和筛查成本进行分析,为城市地区开展脑卒中社区防治提供政策依据。 方法 按每位家庭医生管辖区域,随机抽取所管辖建档高血压患者家庭100户,调查该家庭中35周岁及以上共2 760名居民。采用统一制定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信息登记表》面对面进行调查共2 693人。采用现场集中方式对高危人群筛查阳性居民进一步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初筛评估表》问卷调查并检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颈动脉彩超检查,共完成筛查868人。 结果 问卷筛查出高危人群868人,检出率为32.23%。血Hcy检测结果:低Hcy 140人(16.13%)、中Hcy 424人(48.85%)以及高Hcy 304人(35.02%)。颈动脉超声检查有颈动脉斑块者为548人(63.13%),颈动脉狭窄者19人(2.19%)。平均问卷筛查1例成本为16.54元/例,确诊1例高危人群平均成本为51.32元/例;平均完成2个项目筛查成本为 93.54元。 结论 高血压家庭成员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处于较高水平;慢性病患者家庭健康管理应是家庭医生工作重点,50岁以上男性居民是社区脑卒中防治中重点人群;应该加强筛查的成本管理,提高筛查收益。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城区中老年社区居民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社区居民中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3种慢性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病、治病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北京城区4866名中老年居民进行常规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探讨3种慢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患慢性病组与正常人群组伴随疾病情况。结果年龄、三酰甘油、糖尿病、体质指数(BMI)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年龄、高血压、糖尿病与冠心病呈正相关;性别、年龄、三酰甘油、高血压与糖尿病呈正相关;各种慢性病患者的伴随疾病患病率均较正常组高(P〈0.05)。结论年龄增加、高三酰甘油、高BMI是中老年社区居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应在社区居民中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正确的饮食观,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群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和预警症状的知晓情况,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及方式提供数据。方法:基于南通市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系统,对南通市学田社区60岁以上人群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以及脑卒中危险因素、预警症状的知晓情况。结果:共297人参与了本次调查,其中非脑卒中者237例,卒中患者60例;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中,高血压83.2%,肥胖83.2%,糖尿病46.1%,心脏病43.1%,颈动脉狭窄39.1%;脑卒中预警症状知晓率中,突发一侧肢体无力85.9%,突然失语84.5%,平衡障碍57.2%,昏迷61.3%,头痛49.2%。文化程度和有脑卒中病史与脑卒中危险因素及预警症状知晓显著相关(P<0.05);医务人员是危险因素及预警症状知晓的主要来源(52.9%)。结论:本地区老年人群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和预警症状的知晓率并不平衡,提示基于居民健康信息系统的老年人群的社区集中管理,应注重服务内容及方式的更新,以便进一步完善社区的脑卒中防控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北京某大型综合性医院门诊就诊患者脑卒中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到该院门诊就诊的年龄在35周岁以上(含35岁)患者进行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患者511例,男性249例、女性262例,其中脑卒中患者35例,占6.9%;TIA患者8例,占1.6%;缺乏体育锻炼者308例,占60.3%;体重超标者236人,占46.2%;高血压患者193人,占37.8%,脑卒中高危个体172例,占33.7%;中危个体53例,占10.4%.结论 脑卒中及其危险因素检出率高,积极开展门诊和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针对个体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预防脑卒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站前社区居民对脑卒中预防知识、信念及行为情况培训干预的效果.方法 根据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干预项目要求,2013年以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站前社区≥40岁的居民作为目标人群进行脑卒中危险因素筛查,对筛查出的高危、TIA和卒中人群进行社区规范化干预管理,对社区居民按照中国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导规范进行健康教育培训.2015年再次调查,对比干预前后效果.结果 对比干预前后危险因素分级情况,风险控制良好.可控危险因素有所减少,社区居民对脑卒中高危因素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 脑卒中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应加强脑卒中健康教育宣传,筛查高危人群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以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需求,为制定防病策略提供依据。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辖区33936名15岁以上常住人口慢性病、危险行为及就医意向进行调查。社区居民各种慢性病患病率依次为高血压21.9%(7428例),糖尿病8.0%(2722例),冠心病7.4%(2515例),慢性骨关节病5.8%(1953例),高脂血症5.6%(189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2%(1074例),脑卒中2.5%(848例)。缺乏体育锻炼16730名(49.3%)是主要健康危险行为。居民就医首诊选择大医院者为21227名(62.6%),但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仅8030名(23.7%)。应进一步实施慢性病社区综合干预,完善相关医保政策,引导居民首诊在社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南京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模范西路丁山社区15岁以上的居民2215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调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3.0%(标化率21.2%);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值<0.01);有高血压家族史及相关慢性疾病史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高(均P值<0.01);超重及肥胖、吸烟、饮酒、口味偏咸、经常失眠等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非以上特征者(均P值<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龄、超重及肥胖、睡眠时间过少和过多、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病可能是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南京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人群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具有地方特征,高血压的防治应结合本地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社区综合管理与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安徽省马鞍山市金家庄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危险因素认知与行为的现状,为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居民的慢性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 676名马鞍山市金家庄社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认知与行为现状.结果: 居民高血压危险因素知晓率为38.37%,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知晓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人群(P<0.01);居民糖尿病危险因素知晓率为33.00%,糖尿病患者危险因素知晓率高于非糖尿病人群(P<0.05);居民脑卒中危险因素知晓率为38.54%,脑卒中患者与非脑卒中人群危险因素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慢性病患者的吸烟率普遍较高,分别为72.34%、73.21%和73.24%;高血压患者饮酒率和主动锻炼率分别为12.40%和20.57%;肥胖率和健康教育率在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较高,肥胖率分别为43.19%与41.52%,健康教育率分别为59.26%和58.04%.结论: 慢性病患者中普遍存在吸烟、过量饮酒、肥胖、缺乏主动锻炼等危险因素.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认知不足,需通过有针对性的慢性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认知水平,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蚌埠市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健康相关行为的作用。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蚌埠市城市社区抽取60岁以上城市居民1 124人,农村社区抽取60岁以上农村居民1 157人。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使用《社区居民健康相关行为问卷》《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问卷》等,在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入户进行一对一调查,分析不同人口社会学方面慢性病患病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人口社会学资料和健康相关行为对慢性病患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调查人群患有高血压887例(43.2%),糖尿病251例(12.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68例(13.1%),脑卒中345例(16.8%),其他慢性病552例(26.9%)。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患病的风险因素是城市社区、丧偶、其他婚姻状况、吸烟、经常饮酒,口味适中、口味轻、体育锻炼和主动健康体检可降低患高血压风险;糖尿病患病的风险因素是城市社区、吸烟,体育锻炼降低患病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风险因素是男性、年龄、丧偶、其他婚姻状况、吸烟、已戒烟和经常饮酒;脑卒中的风险因素是城市社区、丧偶、吸烟和经常饮酒,与老伴一起生活、与子女一起生活、与老伴和子女一起生活、居住条件、偶尔饮酒、吃早餐和体育锻炼降低患脑卒中风险;其他慢性病的风险因素是男性、丧偶、其他婚姻状况、吸烟、经常饮酒,居住条件已戒烟、偶尔饮酒、口味适中、吃早餐和体育锻炼降低患病风险。结论:社区、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居住条件、与谁一起生活等人口社会学因素以及吸烟、饮酒、饮食口味、体育锻炼、是否主动体检等健康相关行为对蚌埠市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的患病情况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方庄社区慢性病管理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社区居民的慢性病管理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慢性病管理能力。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市方庄社区10 000名城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主要目的是辅助检查(31.1%)、健康咨询(22.2%)及生活方式指导(20.2%);68.7%的社区居民认为社区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是导致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30.6%的调查对象患有慢性病,慢性病患者的主要慢性病管理方式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52.4%)、自我管理(25.3%)、医院管理(19.8%)。结论提高社区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和人际沟通能力是改善社区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及社区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背景 实施分级诊疗、鼓励居民社区首诊,引导居民有序就医,是国家医疗改革(简称医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也把建立区域医疗联合体(简称医联体)、强化分级诊疗作为新医改政策之一。但社区居民对政府有关分级诊疗政策内容的知晓程度、是否愿意社区首诊及其原因,目前尚缺乏相关信息。目的 调研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社区首诊的知晓情况,并分析相关原因,以便发现分级诊疗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居民进行有序就医,达到首诊在社区的目的。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于北京市3家核心医院和10家社区卫生中心(简称社区)就诊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结构式调查问卷,由从事医联体管理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月收入情况、医保类型、健康状况(是否有慢性病史),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情况,社区首诊的选择情况,居民选择社区首诊与否的原因,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期望。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680份,回收调查问卷674份,回收有效问卷646份,有效回收率95.00%。646例居民中男336例(52.01%),女310例(47.99%);年龄:<40岁88例(13.62%),40~65岁264例(40.87%),>65岁294例(45.51%);健康状况:470例(72.76%)有慢性病史(分别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176例(27.24%)无慢性病史。52.94%(342/646)居民知晓社区首诊,45.51%(294/646)居民选择社区首诊。有慢性病史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率及社区首诊选择率均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选择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为慢性病在社区治疗更连贯(56.12%,165/294),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离家近、交通方便(39.46%,116/294),大医院挂号难、等待时间长(34.69%,102/294)。有慢性病史居民因大医院挂号难、等待时间长,社区就诊转至大医院方便,慢性病在社区治疗更连贯,认为自己是小病不用去大医院而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不选择社区首诊的主要原因依次为社区医生医疗水平不高、有耽误病情的危险(68.47%,241/352),双向转诊不便捷(64.77%,228/352),社区检查、检验设备不全(48.01%,169/352)。有慢性病史居民因双向转诊不便捷,社区检查、检验设备不全而不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低于无慢性病史居民,因社区药品不如大医院全而不选择社区首诊的比例高于无慢性病史居民(P<0.0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期望为:提高社区医疗水平,常见病、多发病在社区能治好(86.68%,560/646);加大社区首诊的宣传力度(69.66%,450/646);医联体内上、下级医院之间转诊方便、快捷(65.94%,426/646)。结论 目前北京市石景山区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率和接受率较低,应加大社区对居民的宣传力度,提升社区卫生机构对疾病的诊疗能力和转诊服务能力,加快双向转诊信息系统和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方凯  马爱娟  李航  董晶  谢瑾  谢晨  祁琨  周滢  赵越  董忠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9):1014-1020
背景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加之庞大的人口基数及日益严重的老龄化趋势,预计未来糖尿病将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年龄≥40岁是成人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有必要重视高危人群的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目的 调查北京市40~79岁居民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的流行病学现状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北京市40~79岁的常住居民(过去1年内在北京市累计居住6个月以上),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北京市16个区作为调查点,共抽取36个乡镇/街道、180个社区中的19 815例常住居民。采用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常住居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3部分;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行为因素、个人疾病史;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质量和血压;实验室检测包括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40~79岁居民11 889例,糖尿病患病率为12.11%,标化患病率为13.56%,男性糖尿病标化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317.38,P<0.01),男性、女性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χ2趋势=78.05,P<0.01;女性:χ2趋势=292.86,P<0.01)。城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高于郊区(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居住地、饮酒、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是糖尿病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5.22%,标化患病率为5.82%,男性空腹血糖受损标化患病率高于女性(P<0.01)。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χ2趋势=75.84,P<0.01);男性、女性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性:χ2趋势=16.53,P<0.01;女性:χ2趋势=70.18,P<0.01)。城区和郊区空腹血糖受损标化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7,P=0.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饮酒、BMI、高血压、血脂异常是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北京市40~79岁居民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郊区,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也呈类似趋势,但居住地差异不明显,高龄、男性、超重和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均是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背景新医改以来,北京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患者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尤其是在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后,但其实施效果尚缺少需方证据支持。同时,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患者特征尚不明确,若下沉的主要是低社会经济地位的患者,这将带来医疗服务公平性的问题。目的从需方角度分析北京市居民就诊机构选择的变化及特征,为进一步推动分级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7—9月,利用全国第五次(2013年数据)和第六次(2018年数据)卫生服务调查中北京市居民的调查数据,将调查对象中年龄≥15周岁、在过去两周内有过就诊经历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以安德森卫生服务利用行为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和Chow检验,分析北京市居民基层就诊行为的变化特征。结果在≥15岁的北京市调查居民中,基层就诊率从2013年的60.89%(1 527/2 508)上升到2018年的64.40%(4 125/6 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1,P=0.002)。2018年女性、≥60岁、居住在城区、非低收入家庭、具有城镇职工医保、患≥2种慢性病者基层就诊率高于201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居住地区、医保类型、慢性病患病情况是2013年北京市居民就诊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医保类型、慢性病患病情况是2018年北京市居民就诊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P<0.05)。Chow检验结果显示,基层就诊率增加的居民主要是具有城镇职工医保的居民〔OR(95%CI)=1.56(1.24,1.97)〕和居住在城区的居民〔OR(95%CI)=1.27(1.01,1.58)〕(P<0.05)。结论2013—2018年,北京市居民基层就诊率升高,主要是城区居民、具有城镇职工医保的居民基层就诊行为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