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宋应博 《新疆医学》2023,(9):1095-1097+1107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系统制作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69例(共88颗患牙)经根管治疗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制作全瓷高嵌体进行修复,完成修复后1年复诊观察,对修复效果的各项指标进行临床评价,并调查统计满意度。结果 经过1年随访观察,69例患者的88颗高嵌体修复成功率为96.59%,各项指标满意度均达87.5%以上。结论 全瓷高嵌体临床修复效果良好,对根管治疗后的后牙牙体缺损病例修复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后牙缺损患者中抽选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2例,采用全冠进行根管治疗后修复;观察组42例,采用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缺损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比较二氧化锆全瓷嵌体、钴铬合金高嵌体烤瓷冠和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选择141例累及邻面的后牙牙体缺损牙齿180 颗,随机分成3组,分别制作钴铬合金高嵌体烤瓷冠和钴铬合金烤瓷全冠及二氧化锆全瓷嵌体进行修复,在修复后1年复诊,观察修复效果.高嵌体组和全冠组在修复体完整性、有无继发龋方面与嵌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嵌体组在固位稳定性上更优于全冠组(P<0.05).后牙牙体缺损的修复治疗,全冠、高嵌体冠优于嵌体修复,而高嵌体冠更有利于固位稳定,更加适用于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实施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的有效率。方法:对口腔科8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实施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全冠组(n=40)和嵌体组(n=40),全冠组实施全冠根管修复,嵌体组实施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分析两种方式治疗效果。结果:嵌体组总有效率、修复1年后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全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牙牙体缺损患者实施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强度全瓷高嵌体修复后牙多面龋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邻、颊、舌牙合面多面龋伴有部分颊舌尖缺损或近远中边缘嵴缺损的活髓牙病人32例,采用微创牙体制备结合高强度玻璃陶瓷、Variolink N黏接套装修复牙体龋损.结果:经过1年半随访,修复后有2例病人出现咀嚼不适,冷刺激酸痛,2周后症状消除.32例高嵌体均无脱落及瓷裂,边缘无继发龋.结论:高强度铸瓷高嵌体修复后牙多面龋齿可以有效保护牙髓保存患牙,防止牙折,具有强度高、耐腐蚀性、耐磨损性、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美观、光滑以及良好的邻接关系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西诺德CEREC3D牙科椅旁CAD/CAM系统制作全瓷高嵌体修复严重缺损的后牙,探讨其即刻修复质量和短期疗效。方法:选取24例后牙严重牙体缺损患者,使用CEREC3D系统,以长石瓷块为材料,制作24颗全瓷CEREC全瓷高嵌体,以复合树脂水门汀粘结,术后即刻采用改良的美国牙科协会评价标准对修复体各方面指标进行评价,术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并检测龈沟液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含量(以患牙的同侧相邻健康的天然牙为对照组)。结果:24例CEREC全瓷高嵌体无一例失败,一次戴牙成功率达100%,戴牙后3个月患者满意率为100%,短期疗效确切。患牙龈沟液内TNF-α及MMP-8含量与对照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EREC3D牙科椅旁CAD/CAM系统制作的CEREC全瓷高嵌体可以作为后牙严重牙体缺损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中重度后牙缺损应用两种材质改良高嵌体(冠)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口腔医院2014年期间收取的中重度后牙缺损伴临床高度不足的24例患者(26颗)按照就诊顺序分为A组(12例,13颗)和B组(12例,13颗),A组应用CAD/CAM铸瓷改良高嵌体(冠),B组应用钴铬烤瓷改良高嵌体(冠),随访2 a,对比两组患者应用两种不同材质修复体的修复效果。结果 A组修复体的完整性、修复体缺损、解剖形态、继发龋等指标的治疗效果略高于B组;而B组边缘适合性、邻接关系、颜色等指标的修复效果略高于A组。结论中重度后牙缺损应用CAD/CAM氧化锆全瓷改良高嵌体(冠)以及钴铬烤瓷改良高嵌体(冠)两种不同材质的改良高嵌体及冠对其修复,修复后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但是在修复中需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后牙缺损情况给予相应的材质进行修复,对尽快恢复患者咀嚼功能、减少继发龋及微渗漏的意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赵琦霓 《中国医刊》2015,(3):108-110
目的研究纤维桩辅助固位高嵌体修复后牙短冠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已进行完善根管治疗的大面积缺损短冠后牙150例共161颗,随机分成A、B两组,A组备桩道及高嵌体空间,加工成纤维桩辅助固位全瓷高嵌体,B组加工成普通全瓷高嵌体,粘结调。随诊3个月、6个月、1年、2年,检查是否发生折断脱落。结果随诊2年,A组82颗患牙失败9颗,成功率为89.0%;B组79颗患牙失败24颗,成功率为69.6%。结论纤维桩辅助固位高嵌体修复大面积缺损后牙短冠,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硅酸锂全瓷高嵌体与金属高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搜集2015年1月至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诊治的牙体缺损患者68例,75颗患牙均采用高嵌体修复,其中49颗患牙采用硅酸锂全瓷高嵌体修复(硅酸锂组),26颗患牙采用金属高嵌体修复(金属组).修复1年后随访检查牙龈健康状况、修复体完整度、继发龋、固位、边缘适合度、邻面的接触点.结果 两组患者牙龈健康状况、修复体完整度、继发龋、固位、基牙松动、边缘适合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邻面接触点指标上,硅酸锂组成功率仅为77.55%,金属组成功率为96.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 硅酸锂全瓷高嵌体是一种可行的修复方式,但是邻面接触点的恢复与保持较金属高嵌体稍差.  相似文献   

10.
张靖 《当代医学》2021,27(10):168-170
目的 研究IPS e.max press热压铸全瓷高嵌体在短冠磨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至2018年10月于本院口腔科就诊的短冠磨牙患者52例(52颗患牙),制作IPS e.max press热压铸全瓷高嵌体,追踪观察2年,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52个IPS e.max press热压铸全瓷高嵌体仅1个修复失败,其他高嵌体均使用良好,成功率为98.08%.结论 IPS e.max press热压铸全瓷高嵌体是短冠磨牙牙体缺损可行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CEREC椅旁CAD/CAM系统制作修复体修复老年人后牙缺损,评价其治疗1年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老年后牙缺损患者,共计52颗后牙,其中嵌体18颗,高嵌体24颗,嵌体冠10颗,采用CEREC椅旁CAD/CAM系统及CEREC瓷块椅旁设计并制作嵌体、高嵌体和嵌体冠,以树脂水门汀粘接。修复后满1年进行随访,采用改良美国公众健康服务标准(USPHS)对修复体、牙体和牙周等方面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52颗患牙修复体中,嵌体、高嵌体和嵌体冠满意率分别为94.4%、91.7%和80.0%。其中1颗嵌体发生折裂,1颗高嵌体边缘不密合,1颗修复体边缘完整性轻度缺损,1颗牙体颊舌向纵折裂,1颗嵌体冠邻接关系不密合,1颗出现牙龈乳头炎。结论:CEREC椅旁CAD/CAM技术制作的修复体短期临床效果好,是修复老年人后牙缺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Lava Ultimate优韧瓷高嵌体与IPS e.max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修复无髓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在安徽省口腔医院经完善根管治疗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8例患者89颗后牙,牙体缺损类型为临床常见的邻牙合面缺损(Ⅱ类洞)。其中42颗患牙采用Lava Ultimate优韧瓷高嵌体修复(优韧瓷组),47颗患牙采用IPS e.max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修复(玻璃陶瓷组)。修复体颊舌面边缘预备均设计为平面对接形式,牙合面根据剩余牙体组织的量设计为全覆盖形式或保留部分牙体的部分覆盖形式。修复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按照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修正评估标准,对2种类型高嵌体的修复体完整情况、表面磨耗、颜色匹配、边缘着色情况、固位情况、有无继发龋、边缘适合度和牙周状况等8个临床指标进行评估,评估时间为修复后12个月。通过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12个月的观察期内,根据USPHS修正评估标准,2种类型高嵌体的修复体完整情况、表面磨耗、颜色匹配、边缘着色情况、固位情况、有无继发龋、边缘适合度和牙周状况等临床指标成功率均达到90%以上,其中优韧瓷组各临床指标成功率为92.86%~97.62%,玻璃陶瓷组为91.49%~100.00%,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Lava Ultimate优韧瓷高嵌体与IPS e.max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作为微创的修复方法,其短期修复效果均比较理想,均可作为后牙根管治疗术后牙体缺损修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基因治疗与温热治疗方法相结合,观测两者治疗手段是否有协同作用。方法:将4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A组:E1B-55KD基因缺陷腺病毒感染组;B组:温热治疗组;C组:E1B-55KD基因缺陷腺病毒感染+温热治疗组;D组:空白对照纽。治疗前后测量瘤体直径,实验前后取瘤体称重;Western蛋白分析对HSP进行定位、定量检测;流式细胞仪进行T细胞亚群检测,计算CD3^+、CD4^+、CD8^+细胞含量,CD4^+/CD8^+值。结果:(1)A、B、C组肿瘤体积较D组均有减少,提示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肿瘤抑制作用,而C组小鼠肿瘤生长受抑最为明显。(2)A、B、C组瘤重分别与D组比较,结果均有减少,其中C组减少最为明显。(3)B、C两组小鼠肿瘤组织经加热后,细胞浆内的热休克蛋白较未加热的A、D两组明显增加。(4)A、B、C组与D组相比较CD8(CTL)均有提高,而以C组t最为显著,提示联合治疗组对CTL增殖的刺激作用更加显著。结论:E1B-55KD基因缺陷腺病毒联合热疗对肿瘤的治疗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体脱钙骨基质(DBM)骨泥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修复家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的作用。方法:日本大耳白兔54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组(缺损区不植入任何材料),B组:对照组(缺损区植入金世植骨灵),C组:实验组(缺损区植入DBM骨泥)。建立家兔单侧桡骨骨缺损模型,采用同种异体骨DBM骨泥复合BMP进行修复,复合骨泥中加入骨胶原作为塑形剂,术后4、8、12周观察新骨生成情况,通过形态学、X线、组织学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等观察指标,并与对照组及空白组进行比较,客观评价骨泥诱导成骨及骨缺损修复能力。结果:DBM与BMP复合骨泥易根据骨缺损大小塑形,术中操作简单。术后A组骨缺损未获骨性修复,B、C组骨缺损均获得骨性愈合,且新骨面积测定显示B、C组间成骨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比A组快(P〈O.01)。结论:异体DBM骨泥复合BMP具有良好的骨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
臭氧治疗对家兔骨性关节炎病变及NO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对家兔骨性关节炎(OA)关节冲洗液中NO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模型对照组,C、D、E组分别为臭氧(20、40、60 mg/L)治疗组;用Vand-m an法造模型成功后,将不同浓度的臭氧注射入C、D、E组兔膝关节腔内,每3天1次,连续2次;检测关节冲洗液中NO的含量,观察关节软骨的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结果:B组软骨呈典型的OA改变,C、D组关节软骨可见不同程度修复,病理评分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E组未见明显修复,病理评分与B组无显著差异;与A组相比,B组关节冲洗液中NO含量显著增高(P〈0.01);与B组相比,C、D治疗组NO含量显著降低(P〈0.01),E组NO显著增高(P〈0.01)。结论:20~40 mg/L浓度的臭氧可促进实验性OA关节软骨修复,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O生成有关,60 mg/L浓度的臭氧无软骨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唇沟任意型皮瓣修复下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03至2008年,采用鼻唇沟任意型皮瓣修复下唇缺损畸形27例。皮瓣以鼻唇沟线为轴线,以下方筋膜为蒂。结果:27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面积为2.0-3.5cm×3.0-7.0cm。随访(6--12)个月。皮瓣色泽红润,下唇形态和功能良好。结论:鼻唇沟任意型皮瓣整复下唇缺损畸形,可以获得较满意的白唇形态,但需二期手术,才能获得更满意的红唇形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精细制作的树脂高嵌体修复磨牙大范围缺损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27例,患牙31颗,为牙冠大范围缺损的磨牙,已做完善根管治疗.选择松风光固化树脂和松风高温高压热聚合仪精细制作树脂高嵌体,严密黏接嘱患者按期随访(6个月复诊一次),采用USPHS标准进行临床效果评价,分别在修复后1周、0.5年、1年、1.5年、2年、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了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不同病因的手部皮肤缺损47例应用胸、腹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术后1周断蒂。结果:断蒂后的皮瓣无坏死,经随访3个月~1年,手部修复区皮肤平整,色泽好,外观及功能均满意。结论:应用带蒂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治疗手部皮肤缺损是一种简便易行,疗效肯定,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洪武  金波  李祖晟  金鑫 《浙江医学》2011,33(1):33-34,81
目的比较颞肌外和颞肌下两种术式在额颞区颅骨修补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2例额颞区颅骨缺损患者分为颞肌外和颞肌下修补两组(各21例),采用计算机辅助塑形二维钛网分别行颢肌外和颢肌下两种颅骨修补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钛钉使用数、术后术区肿胀时间、切口愈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出院后1个月随访患者对颅骨修复后的总体满意率。结果颞肌外组平均手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损伤较轻,术后肿胀时间相对较短,与颞肌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术后1个月随访患者对修补术后的总体满意率颞肌下组要明显高于颞肌外组(P〈0.05)。结论颞肌下、颞肌外两种术式在额颞区颅骨修补术中各有优缺点,但从患者角度出发,颞肌下修补术后的总体满意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