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164-116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脑梗死急性期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1次/天;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2次/天,连用5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和凝血功能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脑梗死进展率和出血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第14天,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降低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升高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进展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2组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检查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剂量激素(GC)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大剂量激素联合环孢素(CsA) 两种方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医院48 例ITP 患者并随机分为GC+rhTPO 组和GC+CsA 组,每组24 例。两组初期均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4 d 后停药; GC+rhTPO 组同时皮下注射rhTPO,治疗14 d 或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后减量为2 次/ 周;GC+CsA 组 同时给予环孢素静脉注射,治疗14 d 或PLT 正常后减量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4、7、14、21 和28 天PLT 和起效时间,计算并比较显效率、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不同时间点PLT 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PLT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C+rhTPO 组PLT 高于GC+CsA 组,两组PLT 变化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C+rhTPO 组起效时间为(6.5±2.7)d,GC+CsA 组 起效时间为(9.5±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前者短于后者;GC+rhTPO 组显效率和 总有效率分别为41.7% 和91.7%,GC+CsA 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2.5% 和79.2%,两组显效率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前者高于后者,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过程中 GC+rhTPO 组出现1 例不良反应,GC+CsA 组出现2 例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相对联合CsA 治疗,大 剂量激素联合rhTPO 治疗ITP 起效更快、疗效更好,不良反应轻微,但两者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亚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儿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采用亚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小板计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7和14d,两组患儿血小板计数较治疗前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二者上升幅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血症状控制时间(3.79±0.44)d、住院时间(12.36±2.42)d;对照组患儿出血症状控制时间(3.70±0.41)d、住院时间(12.13±2.38)d;二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愈26例(76.48%)、显效4例(11.76%)、有效3例(8.82%)和无效1例(2.94%);对照组治愈27例(81.82%)、显效3例(9.09%)、有效2例(6.06%)和无效1例(3.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与对照组15.15%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亚标准剂量或标准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临床疗效相似,均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凉血解毒中药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IT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地黄止血胶囊与凉血解毒中草药煎剂升板汤口服;对照组予泼尼松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出血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6.7%,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出血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平均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4.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凉血解毒中药治疗ITP近期疗效与泼尼松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泼尼松。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ITP患者74例,分为rhTPO+达那唑组(观察组)37例,达那唑组(对照组)37例。观察组皮下注射rhTPO 1.0μg/kg(300U/kg),1次/d, 共14d,停用rhTPO后再观察14d。对照组口服达那唑14d后,如血小板≤20×109/L可皮下注射rhTPO(1.0μg/kg),1次/d, 14d ,停用rhTPO后观察14d。两组在整个试验阶段口服达那唑200mg/次,3次/d。比较两组前14d血小板计数的最高值和不同时间点血小板计数值的曲线下面积及有效率,比较对照组应用rhTPO前后的血小板计数及其差值。结果 观察组前14d血小板计数和升高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4d内血小板计数值的曲线下面积中位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rhTPO治疗14d内显效者(血小板计数升高至≥100×109/L)(16例、43.24%)明显高于对照组(3例、8.10%)(P<0.01)。观察组良效者(血小板计数升高≥30×109/L)(9例、24.32%)与对照组(10例、27.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近期有效observation率(显效+良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14d血小板升高未达有效的患者给予rhTPO治疗后血小板计数与使用rhTPO前相比明显升高,有效率达到62.50%。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rhTPO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的ITP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血小板计数(PLT)的影响,探讨其对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临床明确诊断且未经治疗的ITP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仅给予大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联合皮下注射rhTPO治疗,观察至治疗结束14d;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LT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CD4~+/CD8~+细胞)变化及两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在T细胞亚群及PLT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细胞、CD4~+细胞、CD4~+/CD8~+细胞水平及PLT计数等方面均显著升高,而CD8~+细胞数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或P<0.05)。(3)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在CD3~+细胞、CD4~+细胞、CD4~+/CD8~+细胞及PLT水平均显著升高,CD8~+细胞数量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4)对照组ITP的总有效率为68.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可有效改善ITP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提高辅助性T细胞数量,抑制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从而有效提高ITP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三种糖皮质激素方案治疗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64例ITP患者中男29例,女35例,中位年龄32(18-71)岁。64例患者作为治疗随机分为2组:A 组(地塞米松组,32例),地塞米松40 mg/d,连用4 d,静脉点滴或口服,14 d 重复,共4次;B组(地塞米松加达那唑组,32例),地塞米松使用方法同上,同时持续服用达那唑0.2 g,2次/d。对照组(C 组)为历史对照患者30例,男12例,女18例,中位年龄30(18-70)岁,泼尼松1 mg/(kg·d)口服,血小板升至正常后逐渐减量,服用4周无效者停用。观察比较3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周,出血症状明显改善,A组和B组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和B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2周,A组和B组患者有效者中血小板多数下降,C组持续服用强的松,有效者中血小板继续升高;治疗结束时,治疗组A、B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第3个月,A组较B组复发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在强的松减量后出现了较高的复发率;A 组和 B组患者对治疗耐受性良好,C 组副作用明显。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加达那唑治疗ITP,早期缓解率高,持续完全缓解率高,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丙种球蛋白与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地塞米松对成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开封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丙种球蛋白联合减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起效及疗效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6.52%(26/46)、78.26%(36/4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位起效时间为35 d,10例(21.7%)患者疗效维持时间超过1 a。观察组中位起效时间为27 d,33例(71.7%)患者疗效维持时间超过1 a。观察组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疗效维持时间超过1 a的患者比例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04%(6/46)、13.04%(6/4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种球蛋白联合减量地塞米松治疗对比,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联合减量地塞米松可有效提高成人ITP临床疗效,起效较快,疗效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ITP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应用甘露聚糖肽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75%vs 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血小板计数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稍低于对照组(28.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口服液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ITP疗效满意,可增加血小板计数,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活血通腑方防治术后腹腔粘连(PPA)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19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活血通腑方治疗,干预4周,观察2组患者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术后腹痛VAS评分;术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纤连蛋白(FN)水平;术后B超粘连评价;术后1年随访观察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率及复发手术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治疗组能减少术后第1次排气及第1次排便时间(P<0.01),降低术后7 d及14 d 的VAS疼痛评分(P<0.01),减少术后腹腔粘连形成(P<0.05),减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复发及复发手术率(P<0.05)。组内比较VAS 疼痛评分,对照组术后7、14 d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治疗组术后7、14 d与术后3 d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术后血清TGF-β、FN含量3 d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14 d无显著差异(P>0.05),2组比较,术后7、14 d,治疗组明显修复(P<0.01)。结论 活血通腑方对术后腹腔粘连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老年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32例择期腹腔镜手术的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分为使用FTS理念围手术期处理组(FTS组)和传统围手术期处理组(传统组),各16例。比较2组病人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后应激、营养等临床指标。结果:FTS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优于传统组(P<0.05~P<0.01);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术后胰岛素抵抗指数、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P<0.01)。2组病人术后皮质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术后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应用于老年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病人凝血功能和全身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操作的老年病人15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稀释程度不同分为红细胞比容30%组(A组)和红细胞比容25%组(B组),比较术前(T0)、血液稀释后(T1)和手术结束时(T2)2组病人的凝血功能和全身炎性反应情况。结果:2组病人T2时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较T0明显降低(P<0.01),T1时凝血酶原时间均高于T0和T2(P<0.05~P<0.01)。B组T2时血红蛋白明显低于A组(P<0.01),T1和T2时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A组(P<0.01);2组各时点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T1和T2时的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心房利钠多肽水平均高于T0(P<0.05~P<0.01),而肺顺应性均低于T0(P<0.05~P<0.01)。B组T1和T2时IL-1β和肺顺应性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1),T2时心房利钠多肽水平高于A组(P<0.05)。结论:不同程度的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对老年病人的凝血功能和全身炎性反应影响不同,较低程度的稀释可能会对病人内脏氧合造成影响,降低凝血功能,使全身炎性反应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小切口劈核法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78眼)老年性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39眼)。对照组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比较2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散光程度、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2组患者术前视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视力水平较术前均显著改善 (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和8周视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术前2组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散光度术后1周均明显升高,8周后均呈下降趋势(P<0.01和P<0.05);术后同时期2组散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4%,低于对照组的48.72%(P<0.05);2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考虑视力水平、散光程度、生活质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小切口劈核法白内障摘除术可作为基层医院治疗老年性硬核白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和探讨血清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浓度与老年人群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MOH)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于福州总医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60例确诊为MOH的老年患者纳入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治疗的60例非药物过度使用头痛的老年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血清bFGF浓度,并将MOH组内患者根据头痛程度进行分级,统计患者所服用的止痛药物,分析不同级别患者的bFGF浓度与疼痛程度、服用药物的相关性,然后对MOH组患者进行撤药及预防性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2、3个月对比患者VAS评分及血清bFGF浓度。 结果 ①MOH组患者的VAS评分及血清bFGF浓度高于非MO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MOH组内,血清bFGF浓度和头痛级别及VAS评分均呈正相关(r=0.756,P<0.01;r=0.698,P<0.01),服用不同种类药物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F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1、2、3个月后患者头痛程度缓解,VAS评分降低,相应的血清bFGF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血清bFGF可以作为诊断MOH的参考指标,且在老年患者中,bFGF浓度与MOH头痛程度呈正相关,与所服用药物无关,可以作为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观察依托孕烯皮埋剂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新方法。方法:选择门诊给予依托孕烯皮下埋植治疗的子宫腺肌病病人3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的子宫腺肌病病人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2组病人治疗后的痛经程度、月经量、子宫体积变化,同时观察2组病人治疗后月经模式及激素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痛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12个月,2组病人各时间点痛经评分均逐渐降低(P<0.01)。治疗1个月和6个月时,2组间痛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2组治疗后1个月月经量均减少(P<0.05),术后12个月对照组月经量减少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子宫体积均有缩小(P<0.05),2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2组体质量增加及痤疮、乳房肿痛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期延长、月经频发更多见。结论:依托孕烯皮埋剂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都能够治疗子宫腺肌病,二者治疗效果相当,但依托孕烯皮埋后经期延长、月经频发发生率高,在治疗子宫腺肌病方面,依托孕烯可作为不宜放置左炔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朱泽林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2):198-200,205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通络饮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病人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予缬沙坦胶囊治疗,观察组予益肾活血通络饮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9%,高于对照组的73.81%(P<0.05)。2组病人治疗前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尿素氮、血清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CP-1、hs-CRP、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MCP-1、hs-CRP、TNF-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CP-1、hs-CRP和TNF-α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益肾活血通络饮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治疗小儿中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参数及细胞因子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中重症ITP患儿57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大剂量HD-IVIG+地塞米松组、中剂量HD-IVIG+地塞米松组和地塞米松组,各19例。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及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大剂量HD-IVIG+地塞米松组和中剂量HD-IVIG+地塞米松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治疗前,3组血小板参数以及细胞因子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大剂量HD-IVIG+地塞米松组和中剂量HD-IVIG+地塞米松组血小板参数、细胞因子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优于治疗前和地塞米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剂量HD-IVIG+地塞米松治疗中重症ITP患儿与大剂量HD-IVIG+地塞米松治疗效果相当,因此,减少HD-IVIG用量也可达到较好效果,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薛强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8):1026-102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病人术后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病人72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每组36例。观察组病人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而对照组病人采用全身麻醉方法。在手术前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ES)和韦氏记忆量表(WMS)对老年病人手术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同时,在术前、术后30min和术后6h 3个时间位点测定病人血糖(Glu)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以对病人的应激反应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组病人术后6 h、24 h和72 h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1 d的MMES得分和WMS各项目(除Memory accumulation和Memory touch)得分均高于术前(P<0.05~P<0.01);而上述指标在术后3 d的得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术后1 d的MMES得分和WMS各项目(除Memory pictures和Memory touch)得分均高于术前(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1 d的MMES和Memory experience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而Memory picture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3 d的WMS各项目(除Memory accumulation和Memory touch)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病人在术后30 min、6 h机体Glu和hs-CRP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相对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对病人认知功能及应激反应的负面影响比较小,且用药量少,尤其适用于老年病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的疗效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3例PM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采用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低剂量雌、孕激素替代治疗,28 d为1个周期,共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等激素水平,及Kupperman评分、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5%(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FSH、LH水平明显降低,E2水平明显升高,但治疗组降低及升高幅度更为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Kupperman评分降低,但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治疗前略有增加,子宫体积略有缩小,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雌、孕激素替代疗法能有效改善PMS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钟馨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8,43(9):1173-1175,1178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重症肌无力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甲泼尼龙治疗,观察组病人给予甲泼尼龙联合他克莫司,比较2组病人定量重症肌无力评分标准(QMG)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和血液、肝脏、肾脏指标及总体治疗效果、生存质量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2组病人QMG和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病人QMG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病人治疗后QMG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治疗显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1)。治疗前,2组病人生存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各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治疗后血液、肝脏、肾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与对照组(1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