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炎症状态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6-2014.6在我院就诊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37例为心肌病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42例为对照组,入选者均检测血常规、超敏C反应蛋白、IL-6、低密度胆固醇酯、高密度胆固醇酯,并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结果: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超敏C反应蛋白、IL-6、低密度胆固醇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胆固醇酯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元素回归分析提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超敏C反应蛋白、IL-6、低密度胆固醇酯和高密度胆固醇酯均相关,但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与缺血性心肌病独立相关。结论: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可以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提供重要的炎症信息,是可靠而简便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全因死亡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于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接受MHD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随访至死亡、失访或截至日期(2023年8月31日)。根据NLR四分位数分为四组,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各组患者的生存率,利用Cox回归分析NLR与全因死亡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NLR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443例患者纳入研究,平均生存时间21.51个月,NLR水平的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3.84(2.55,5.79);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NLR>5.79的患者全因死亡率较高(χ2=19.824,P<0.001)。多因素校正后四组间的全因死亡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高血清白蛋白是NLR>5.79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NLR>5.79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MHD患者死亡风险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比值(PNR)对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山西省汾阳医院收治的327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72 h内病情是否发生进展分为PIS组(56例)和非PIS组(271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探讨PIS的影响因素,并评估NLR、PLR和PNR对PIS的预测价值。结果 PIS组入院收缩压、舒张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PLR高于非PIS组,淋巴细胞计数和PNR低于非PI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OR=1.150,95%CI:1.048~1.261,P=0.003)、PLR(OR=1.006,95%CI:1.002~1.009,P=0.002)和PNR(OR=0.978,95%CI:0.958~0.997,P=0.024)是PIS的独立影响因素。NLR预测PIS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707(95%CI:0....  相似文献   

4.
程俊峰  俞世安  郑樟栋 《浙江医学》2017,39(2):109-111,114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胰腺癌根治术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OC曲线选取特异度和灵敏度最大的NLR为截点,将患者分为高、低NLR两组;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结果根据ROC曲线,选取3.06为截点。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肿瘤T、N分期、NLR均是预后的影响因素(均P<0.05),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NLR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高NLR组患者和低NLR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66.2%、7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胰腺癌患者,术前高NLR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 PLR)、中性粒细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 NLR)与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肿瘤外科2014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13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PLR和NLR的高低进行分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PLR、NLR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OS)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13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纳入本研究。高、低PLR组的中位OS分别为15.0和35.0个月,风险率(Hazard ratio,HR):3.775,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393~5.956,P<0.001);高、低NLR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4.0个月和30.0个月(HR:2.314,95%CI:1.613~3.319,P<0.0...  相似文献   

6.
背景 目前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仍然很高,且国内外关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心力衰竭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相关性临床研究较为缺乏。目的 分析心力衰竭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5年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选取2012年8月—2013年7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成年症状性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41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电话随访了解心力衰竭患者的5年全因死亡情况。根据患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等分为4组,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与心力衰竭患者5年全因死亡率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心力衰竭患者全因死亡率为55.3%(231/4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素、肌酐、胱抑素C、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心功能分级、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高是心力衰竭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而体质量高、三酰甘油水平高、使用β-受体阻滞剂是心力衰竭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女性心力衰竭患者5年全因死亡发生风险低于男性(P<0.05)。在校正了多种混杂因素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仍然是心力衰竭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结论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是心力衰竭患者5年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比值越高,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目的: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AF)左心房(LA)/左心耳(LAA)血栓形成的关系。方法:试验共纳入非瓣膜性AF患者188例,根据HDL-C水平分为低HDL-C组44例(23.4%),正常HDL-C组144例(76.6%);根据LA/LAA血栓分为血栓组(n=39例)和非血栓组(n=139例)。详细记录患者既往病史、实验室检验结果、经胸心脏彩超及经食管心脏超声(TEE)结果,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LA或LAA血栓等。进一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A/LAA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入选的188例患者中男108例、女80例,年龄(60.88±9.63) ( 29~78) 岁。低HDL-C组男性、糖尿病、LA/LAA血栓比例及体质量指数、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左心房内径(LAD)大小、CHADS2评分高于正常HDL-C组(P<0.01或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DL-C水平与LA/LAA血栓形成负相关(r=-0.231,P=0.001)。(3)与非血栓组患者比较,LA/LAA血栓组患者既往脑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史、周围血管病史、持续性或永久性AF、低HDL-C血症比例、CHADS2评分较高,LAD较大,HDL- C水平比非血栓组显著偏低(P<0.01或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DL-C(OR=0.046,95%CI :0.007~0.300,P=0.001)、持续性或永久性AF(OR =0.306,95% CI:0.116~0.808,P=0.017)、脑卒中或TIA(OR =15.657,95% CI:2.525~97.069,P=0.003)、周围血管病(OR =5.817,95% CI:1.123~30.145,P=0.036)与AF患者LA/LAA血栓形成独立相关。结论:HDL-C水平与LA/LAA血栓形成负相关,低HDL-C血症是LA/LAA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缺血性脑卒中高危患者左心耳封堵(1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LAAC)联合二代球囊冷冻消融术发生封堵器械相关血栓(device-related thrombus, DRT)的病例特点及药物调整后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上海健康医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CHADS2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与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左房血栓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种评估系统评估结
果的不同。方法入选397例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分别行CHADS2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评估其血栓事件风险,比较两种
评估系统平均得分及危险分层的差异;并行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左房血栓的发生率,分析两种评估系统不同评分与左房血
栓的相关性。结果CHA2DS2-VASc平均得分显著高于CHADS2平均得分(1.37±1.19 vs 0.63±0.78,P<0.001),CHA2DS2-VASc评
分高危组比例显著高于CHADS2评分(P<0.001),而低危组比例显著低于CHADS2评分(P<0.001)。经食道超声检查发现左房
血栓共44例,分析显示左房血栓发生率随CHADS2评分以及CHA2DS2-VASc评分危险分层增高而增加,不同得分组间有明显差
异(P<0.05)。单变量分析显示女性、年龄≥65 岁、左房内径≥38 mm、左室射血分数≤40%、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
CHADS2≥2分、CHA2DS2-VASc≥2分均和左房血栓有明显关系,但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CHA2DS2-VASc≥2分是唯一
预测左房血栓的指标(OR:9.85,95% CI:2.178-44.542,P<0.01)。结论CHA2DS2-VASc评估得分高于CHADS2评分,其具有优
于CHADS2评分的左房血栓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4.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抗栓治疗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抗栓药物对阵发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PAF)心、脑及外周血管疾病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PAF病例807例,其中80例因各种原因失访,有效病例727例,分别使用华法林和阿司匹林进行抗栓治疗,随访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比较二者预防主要终点、次要终点事件、主要出血事件及次要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高危PAF组,使用华法林治疗主要终点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均较阿司匹林组低(P<0.05),出血事件二者间无差异(P0.05);中危PAF组,使用华法林及阿司匹林治疗,二者在主要终点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间无差异(P0.05),而应用华法林抗凝较应用阿司匹林抗栓能降低次要终点事件、及次要事件(P<0.05).结论:对高危PAF病例,应用华法林抗凝较优于应用阿司匹林抗栓;对中危PAF病例,主要事件二者疗效相当,但应用华法林抗凝能减低次要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CHADS2、CHA2DS2-VASc和自行改良的CHA2DS2-VASc-LA2评分对经食管超声(TEE)检出左心房或左心耳血栓(LAT)的预测价值。 方法 纳入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拟行射频消融术且术前TEE检查、心脏多层CT扫描等相关临床资料完整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共203例,其中TEE提示LAT者39例(血栓组),未检出LAT者164例(对照组)。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入院时检查、CHADS2评分和CHA2DS2-VASc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将独立预测因素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32 mL/m2记为2分,加入CHA2DS2-VASc评分中组合成新的评分方案CHA2DS2-VASc-LA2。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CHADS2、CHA2DS2-VASc和CHA2DS2-VASc-LA2评分方案对NVAF患者LAT形成的预测价值。 结果 对CHADS2、CHA2DS2-VASc及CHA2DS2-VASc-LA2三种评分进行ROC曲线检测,发现CHADS2诊断价值偏低(AUC=0.661,P=0.002),CHA2DS2-VASc和CHA2DS2-VASc-LA2诊断价值中等(AUC=0.731,P<0.001;AUC=0.771,P<0.001)。使用CHA2DS2-VASc-LA2评分后血栓组CHADS2评分为0分的3例低危患者分值均有上升,血栓组中无CHA2DS2-VASc-LA2评分为0分者。 结论 CHA2DS2-VASc-LA2评分较CHADS2、CHA2DS2-VASc评分系统能更好地预测NVAF低危人群的LAT形成,CHA2DS2-VASc-LA2评分为0分者可避免常规的TEE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非瓣膜性房颤复律后左心房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将28例患者随机分成Ⅰ、Ⅱ两组,Ⅰ组服用缬沙坦,40mg,1次/d,Ⅱ组服用安慰剂,时间均为3个月。超声观察了28例患者经药物复律后第1,15,30天时二尖瓣的血流特点。结果①Ⅰ、Ⅱ两组患者复律后2周内的房缩期二尖瓣峰速血流、速度积分均较显著增大,且此后两周内渐渐增大,而同期的左室舒张早中期血流蜂速、速度积分减小。②Ⅰ、Ⅱ两组患者间复律后第1,15天时的房缩期二尖瓣峰速血流、速度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组患者复律后第30天时的房缩期二尖瓣峰速血流、速度积分均较Ⅱ组显著增大(P<0.05)。③复律前两组患者之间的左室舒张末容积、EF、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律后30d时Ⅰ组患者的EF较Ⅱ组显著增大(P<0.05),但两组间的FS、左室舒张末内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复律后左房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左心耳功能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中出现左房血栓的预测能力。方法 应用二维多平面经食道超声检查 87例二尖瓣狭窄病患 ,按左房有无血栓分成两组 ,比较分析左心耳的血流。结果 左心耳处缺乏活跃的血流 ,使二尖瓣狭窄患者出现左房血栓的危险性大为升高 (P <0 0 1)。结论 左心耳功能情况与二尖瓣狭窄患者出现左房血栓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3个月以上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28例,男性7例,女性21例,年龄21~65岁,平均38.6±9.8岁。术前一周再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5天,采用改良的I-noue单球囊技术行PBMV。术后随访半年,观察术中及随访期间有无体循环血栓栓塞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及随访期间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明显改善,术中及随访期间无1例患者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结论:对于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经较充分的华法林抗凝治疗,PBMV是安全可行且疗效满意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1月~2010年9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及阿司匹林组各78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栓塞等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血栓栓塞等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疗效优于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20.
林梅瑟  方志高  周野  冯湘君 《浙江医学》2006,28(11):889-891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预防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老年患者脑栓塞的效果及出血不良事件。方法264例非瓣膜病房颤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华法林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7-2.2(低强度组,152例)和INR2.3—3.0(中强度组,112例)抗凝治疗。观察两组脑栓塞并发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低强度组患者脑栓塞年发生率为2.2%,与中强度组患者的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5,P〉0.05)。低强度组患者的严重出血事件年发生率为0.7%,与中强度组患者的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4。P〉0.05),但低强度组患者轻微出血事件印发生率3.6%明显低于中强度组患者10.7%(x^2=4.086,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强度INR1.7-2.2能明显降低老年非瓣膜病房颤脑栓塞发生率,INR2.3—3.0时轻微出血事件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