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目的:了解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及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水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34例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血清中白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受体(sIL-2R)、白介素-6(IL-6)、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结果:患者血清IL-2及IL-6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1),sIL-2R,sICAM-1和sVCAM-1明显高于对照(P<0.05);发作期与缓解期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缺陷和血清粘附分子水平,可能与本病反复发作以及发生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糖尿病合并妊娠(PDM)孕妇血清中的表达及检测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46例PDM孕妇血清sICAM-1、sVCAM-1和TNF-α水平,并与30例正常妊娠和30例健康妇女作对照。结果 PDM各期:血清TNF-α、ISI、sICAM-1及sV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NF-α与GHbA1c、TNF-α、ISI、sICAM-1及sVCAM-1均呈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sICAM-1和sVCAM-1的综合水平分别与GHbAlc的综合水平密切相关(r=0.305,P〈0.05;r=0.394,P〈0.01)。结论 PDM孕妇血清TNF-α与sICAM-1及sVCAM-1存在协同表达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含量的影响。方法32例高脂血症患者使用普伐他汀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sELAM)、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浓度的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sELAM、sICAM-1水平显著下降(P〈0.01),sVCAM-1无明显变化(P〉0.05),sELAM、sICAM-1水平均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P〈0.01),血清IL—1β含量下降(P〈0.05),血清TNF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普伐他汀能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陈洁  揭育丽 《河北医学》2005,11(12):1066-1068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中P-选择素(P-selection,GMP140)、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1,sICAM-1)的水平变化及对糖尿病并发症早期评估和风险预测的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分别检测7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血浆GMP140和血清sVCAM-1、sICAM-1的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GMP140、sVCAM-1和sICAM-1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5);而有血管并发症者的GMP140、sVCAM-1和sICAM-1的水平又明显高于无血管并发症者(P〈0.01~0.05);糖尿病组GMP140水平与sICAM-1、sVCAM-1水平变化呈正相关(r=0.576~0.624,P〈0.01).结论:GMP140、sICAM-1和sVCAM-1相互作用、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联合检测对监测糖尿病病情变化及早期诊断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细胞黏附分子及细胞因子变化规律,并对变化的临床意义进行讨论分析,方法:对16例行心脏直视手术患儿,分别于麻醉诱导后,主动脉阻断,主动脉开放、CPB结束,术后24h抽血检测,血浆IL-6、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变化,结果:血浆IL-6、IL-8、ICAM-1、VCAM-1均在CPB结束时达到高峰,显著超过CPB前水平(P<0.01)。结论:低温CPB可以引起术后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和细胞因子释放增多,使其血浆浓度升高,导致全身炎症反应加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连芳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1):934-935
目的探讨空气净化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疗养员99例随机分为空气净化组(n=54)和未净化组(n=45),另选20人为健康对照组.空气净化组所处的疗养室进行24 h空气净化,未净化组和对照组住普通病房,不进行空气净化.住院时和住院后1个月抽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结果空气净化1个月后,患者sICAM-1和sVCAM-1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OMI患者行空气净化治疗,能显著改善其sICAM-1和sVCAM-1,使病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连芳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1):934-935
目的:探讨空气净化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问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疗养员99例随机分为空气净化组(n=54)和未净化组(n=45),另选20人为健康对照组。空气净化组所处的疗养室进行24h空气净化,未净化组和对照组住普通病房,不进行空气净化。住院时和住院后1个月抽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问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结果:空气净化1个月后,患者sICAM-1和sVCAM-1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OMI患者行空气净化治疗,能显著改善其sICAM-1和sVCAM-1,使病情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婴幼儿体外循环中炎性因子浓度的变化及其对心肌损伤的研究。方法 20例施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正术患儿分别在转流前(TI),转流结束后20 min(T2),术后2 h(T3),术后6 h(T4),术后12 h(T5)测定血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黏附因子(sICAM-1)、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激酶(CK)、肌酐蛋白(cTnI)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浓度。结果 CPB结束后T3、T4、T5时间CKMB、CK、LDH血浆浓度较T1时间均明显增高(P〈0.05),T3时间cTnI血浆浓度较T1时间明显增高(P〈0.05)。CPB结束后T2、T3、T4、T5时间IL-6、TNF-α、MDA血浆浓度较T1时间明显增高(P〈0.05),T3、T4、T5时间sICAM-1血浆浓度较T1时间明显增高,而SOD血浆浓度较T1时间明显降低(P〈0.05)。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心肌功能存在损害,其机理可能与体外循环术后再灌注损伤,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释放导致心肌及内皮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及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48例AMI患者血浆sICAM-1、sVCAM-1、sE-selectin的水平,并以2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及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 AMI组与健康组相比较,三种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均增高,差异非常显著(P<0.01);与SAP组相比较,sICAM-1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sVCAM-1及sE-selectin在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P<0.01).AMI按LVEF>0.40和LVEF≤0.40值分组比较,sICAM-1、sVCAM-1、sE-selectin在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偏相关分析显示,三种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与心功能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sVCAM-1(r=0.48,P<0.01)、sE-selectin(r=0.44,P<0.01)、sICAM-1(r=0.32,P<0.01).结论 AMI患者sICAM-1、sVCAM-1、sE-selectin水平增高,并与AMI患者心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前后血中可溶笥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探讨体外循环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激活及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于诱导麻醉期间、体外循环结束、停机后2h、4h、术后经一天清晨取血及尿标本,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浓度。结果 体外循环结束后2h、4h及术后第一天清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尿微量白蛋白浓度较体外循环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 体外循环可诱致内皮细胞损伤或激活,并可能与血管通透性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细胞黏附分子及细胞因子变化规律,以及联合应用常规和改良超滤对炎症介质的影响,并对联合超滤作用的临床意义进行讨论分析。方法:抽取儿童心脏直视手术患者1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超滤组,对照组10例,超滤组9例,常规进行CPB心脏直视手术。超滤组在主动脉开放后开始常规超滤,CPB结束时进行改良超滤。分别于麻醉诱导后、主动脉阻断、主动脉开放或超滤前、CPB结束或超滤后、术后24h抽血检测血浆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变化及超滤的影响。结果:对照组血IL-6、IL-8、ICAM-1、VCAM-1均在CPB结束时达到高峰,显著超过CPB前水平(P<0.01)。使用联合超滤能够明显降低血浆IL-6、IL-8及ICAM-1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在超滤结束时明显降低(P<0.05,P<0.01,P<0.05)。而对VCAM-1影响较小,在CPB结束时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低温体外循环可以引起术后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和细胞因子释放增多,联合应用常规及改良超滤不仅能减轻CPB术后组织水肿,提高血球压积和血红蛋白,同时能降低术后血浆细胞黏附分子及细胞因子的浓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体外循环期间瓣膜替换手术患者白细胞,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及这些粘附分子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测定了12例患者体外循环前后外周血白细胞β2粘合素、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对患者肠粘膜屏障的影响以及谷氨酰胺二肽(力太)对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力太组,力太组患者在手术当天和术后第1天给予力太,按体重0.5mg/kg静脉输入。检测围术期患者血浆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含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病例体外循环(CPB)开始后的上述指标均高于术前(P<0.05),力太组在CPB开始后的各时相点,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对心脏手术患者的肠粘膜屏障有损害,外源性丙氨酸-谷氨酰胺二肽(力太)对患者肠粘膜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血透患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透对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观察22例尿素症血透患者透析前、透析15分钟及透析5小时后血中可溶性sICAM-1和血浆P-选择素的水平,同时相应进行白血细胞计数。结果 患者透析15分钟钟的血白细胞显著低于透析前水平,透析5小时后接近透析前水平,两者差异无显著性。透析前sICAM-1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透析15分钟时静脉端显著低于透析前水平,但高于动脉端水平,透析5小时后其值仍  相似文献   

15.
乌司他丁对瓣膜置换术患者粘附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尿胰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 (Ulinastatin)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粘附分子的影响。方法  2 0例择期行二尖瓣置换手术的风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0例 ) ,乌司他丁组应用 12 0 0 0U/kg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推注 ,对照组不加乌司他丁。分别在麻醉诱导后、CPB30min、手术结束时、术后第一天和第二天抽取血标本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CD11b、CD18和CD11b/CD18阳性细胞百分率 ,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的内皮细胞表达的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 1)。结果 CPB30min直至术后第二天 ,对照组中性粒细胞CD11b、CD18和CD11b/CD18阳性细胞百分率均较乌司他丁组明显升高 (p <0 .0 5 ) ;术后第一天及术后第二天 ,对照组血清ICAM - 1含量较乌司他丁组明显增加 (p <0 .0 5 )。结论 乌司他丁能明显抑制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b、CD18、CD11b/CD18以及血清ICAM - 1的表达 ,从而有效降低瓣膜置换术患者由CPB引发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前准备过程中就开始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炎性介质的影响,及其减轻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 40例非糖尿病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n=20)和强化胰岛素治疗组(强化组,n=20)。强化组患者术中血糖控制在3.9~10.0 mmol/L,术后控制在4.4~8.3 mmol/L;常规组患者术前、后没有胰岛素治疗。分别于麻醉诱导(T1)、CPB开始后(T2)及CPB结束即刻(T3)、6 h(T4)、12 h(T5)、24 h(T6)和48 h(T7)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浆胰岛素、白介素(IL)-1β、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胰岛素水平在CPB开始后上升,于CPB结束时达高峰,随后下降;强化组胰岛素水平从CPB后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或P〈0.01)。两组TNF-α和IL-1β、IL-6水平在CPB开始后上升,CPB后6 h达高峰,随后下降;强化组TNF-α和IL-1β、IL-6水平从CPB后开始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或P〈0.01)。两组IL-10水平在CPB结束时上升,于CPB 12 h达高峰,CPB开始后对照组IL-10水平始终低于强化组(P〈0.05或P〈0.01)。与常规组相比,强化组治疗明显缩短了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和术后ICU停留时间(P〈0.05),两组院内感染率和病死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减弱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TNF-α和IL-1β、IL-6的表达,起到调节全身炎症反应的作用,可以缩短患者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和术后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体外循环(CPB)期间血浆内皮素(ET)、房钠利尿多肽(ANP)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6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的术前及CPB期间血浆内皮素、房钠利尿多肽水平。结果 诱导前血浆ET为(2.68±1.8)pg/ml,与对照组[(2.22±0.7)pg/ml]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血浆ANP为(738±559)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72.7±14.5)pg/ml,P<0.001]。CPB期间血浆ET无明显变化,而血浆ANP在体外循环初期明显下降,停CPB时恢复至CPB前水平。CPB期间及停CPB时SVRI明显降低,血球压积(Hct)与血管阻力指数(SVRI)关系密切。结论 CPB期间血浆ET无明显变化,而血浆ANP下降为血液稀释所致,SVRI降低主要在于血液稀释。  相似文献   

18.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PB) impairs immunedefense function. It has been documented by a lot ofresearch that interleukin--2 and its receptor are of importance in regulating immunity responses. We observed the changes of interleukin--2 (IL--2) and 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IL--ZR) during heart valve(s) replacement operation and effects of aprotinin onthem.1 MATERIALS AND METHODSTwenty patients undergoing heart valve (s) replacemen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