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特异性诊断抗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诊断并殖吸虫病的特异性抗原。方法: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结果: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蛋白经SDS-PAGE后显示14条蛋白带,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53000、3l000、25000、16000、11000是主带;相对分子质量为53000和34000的条带可与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108000、94000、65000的条带可与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反应;58000、53000、43000的条带可与旋毛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小鼠血清及旋毛虫病患者血清反应。37000的蛋白带只能被斯氏狸殖吸虫感染的大鼠血清和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所识别,而不与华支睾吸虫病、血吸虫病患者血清、旋毛虫感染的大鼠和小鼠血清、旋毛虫病患者血清、正常大鼠、小鼠血清及正常人血清发生交叉反应。结论: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中相对分子质量为37000的蛋白组分为卫氏并殖吸虫成虫的特异性抗原,可用于并殖吸虫病的免疫学诊断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
用两型卫氏并殖吸虫的成虫、童虫及后尾蚴抗原进行肺吸虫病患者及其他吸虫病患者血清的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各种抗原检测同型抗体血清的阳性率为90.9%~100%;检测同种异型抗体血清的阳性率为88.9%~100%。后尾蚴抗原检测同型及异型抗体血清的反应强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检测卫氏并殖吸虫抗原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我们制备了针对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和成虫的单克隆抗体,部分鉴定了为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抗原表位,其中,囊蚴期特异性抗原表位对高碘酸敏感而对蛋白酶具有抵抗力,系碳水化会物;反之,成虫期特异性抗原表位对高碘酸具有抵抗力而对蛋白酶敏感,系多肽。应用Dot-ELISA,以并殖吸虫的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够检测人血清中0.3~75ng/ml相应的并殖吸虫抗原。  相似文献   

4.
金标免疫渗滤法检测卫氏并殖吸虫循环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检测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CAg)的新方法。方法:对抗体夹心金标免疫渗滤法(DAS-DIGFA)以抗卫氏并殖吸虫成虫多克隆抗体为包被抗体,加待检血清后再加免疫金标的抗卫并殖吸虫成虫单克隆抗体,阳性者出现红色斑点,结果:用DAS-DIGFA检测59例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清,其阳性率为96.6%(57/59);检测正常人血清20例,肺结核病患者血清20例,丝虫病患者血清27例,囊虫病患者血清20例和血吸虫病者血清26例,除1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阳性外,余均为阴性,特异性为99.1%(112/113)。结论:DAS-DIGFA是一种快速,简便,敏感和特异的检测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斯氏狸殖吸虫成虫抗原,并通过转移电泳至硝酸纤维薄膜(NC)上,然后用酶联免疫试验观察成虫抗原蛋白与感染斯氏狸殖吸虫的病人、犬及大鼠血清的反应,检测和识别特异性虫体抗原蛋白。实验结果呈示;虫体抗原经SDS-PAGE分离、染色后可显示20余条蛋白区带;分子量分别为22、24、26KD的抗原蛋白对人体和动物的斯氏狸殖吸虫感染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长安县肺吸虫病患者居住的山区捕获溪蟹及野生动物果子狸,观察其体内自然感染的并殖吸虫囊蚴,脱囊后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的形态 以囊蚴人工感染家犬,观察45、90、180、380天虫龄的虫体和虫卵的形态。根据各期形态特征和测量数值,并与国内报道的并殖吸虫资料比较,鉴定为斯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少数虫体形态和数值虽有差异,总体上仍具有斯氏并殖吸虫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卫氏并殖吸虫基因片段的亚克隆及其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获得诊断肺吸虫病的特异性重组抗原,以了解其作为免疫诊断抗原的价值。方法:将免疫筛选获得的卫氏并殖吸虫基因克隆双酶切,所得cDNA片段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RESETB,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以聚丙烯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地将文库中2个大小不同的卫氏并殖吸虫基因片段连接到载体中,其中Pw-2重组子特异性表达产物是分子质量约为32ku的蛋白带,可被卫氏并殖吸虫免疫免血清特异性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编码卫氏并殖吸虫特异性抗原的重组克隆Pw-2。  相似文献   

8.
龚唯  曹岷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6,16(6):1014-1017
采用免疫标记技术(TES-IEST,AWA-IEST和TES-IFAT)及酶联免疫印渍技术(ELIB)对卫氏并殖吸虫,华支睾吸虫和姜片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与日本血吸卵和成虫可溶性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性及其表位分子基础进行了研究,710份上述3种吸虫病人血清与日本血吸虫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3.9%(10/259),4.2%(11/261)和3.2%(6/190),用ELIB上对述吸虫组分抗原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
对辽宁省凤城县四条河流9个自然村进行了卫氏并殖吸虫类型调查。观察了囊蚴、成虫、虫卵形态及成虫染色体核型。证实该县存在卫氏并殖吸虫两型。位于靉河上游金家河伙荣沟村的卫氏并殖吸虫为三倍体型,该村有现患,人群皮试阳性率为26.7%;而靉河下游秋岭村的卫氏并殖吸虫为二倍体型,无典型病人发现,人群皮试阳性率为2.1%。两型形态除囊蚴大小不同外,以虫卵的区别最为明显。同时就两型卫氏并殖吸虫对人体的致病性及鉴别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对扁囊并殖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口,腹吸盘周围,口、腹吸盘之间,两睾丸之间,虫体背中部,体末端6个部位体棘的形态、分布和排列进行了扫描电镜比较观察,并未显示特征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首次报道了在勐腊县农贸市场市售的溪蟹中查到小睾并殖吸虫囊蚴和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溪蟹从偏远的山区贩运到城镇的农贸市场,可能导致城镇居民并殖城镇居民并殖吸虫病的流行或暴发,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丰宫、小睾并殖吸虫在溪蟹体内的分布、囊蚴或后尾蚴形态特点以及囊蚴脱囊进行比较研究 .实验结果显示 :从溪蟹体内分离得到的丰宫并殖吸虫囊蚴占 11 7% ,后尾蚴占 88 3 % ,囊蚴在 10min内全部自然脱囊而成为后尾蚴 .这一现象在并殖科虫种中较为独特 ,在虫种分类上有一定意义 .二种并殖吸虫囊蚴或后尾蚴在溪蟹体内的定居部位以胸肌分布最多 ,内脏次之 ,附肢最少 .  相似文献   

13.
在染色体和核型研究的基础上,对东北四地区的卫氏并殖吸虫及其伊春亚种、鸡西变种的成虫和虫卵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的比较观察。通过观察,认为辽宁省宽甸县夹皮沟的卫氏并殖吸虫(三倍体型)属肺并殖吸虫,而吉林省桦甸县、辽宁省宽甸县步达远的卫氏并殖吸虫与黑龙江省伊春、鸡西地区的卫氏并殖吸虫伊春亚种和鸡西变种间无种与亚种、变种的差别,在分类上应统归为卫氏并殖吸虫。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To study differences among Paragonimus skrjabini ( P. skrjabini) populations from five provinces in China (Guangdong, Fujian, Yunnan, Hubei, and Sichuan ) and Paragonimus szechuanensis.Methods DNA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ITS2 and CO1 genes and phylogenetic trees were constructed from the results. Sequences were also obtained from several other species of Paragonimus for comparative purposes.Results Although differences existed in the DNA sequence among P. skrjabini populations from five provinces, the differences were very small. There was also some resemblance between P. miyazakii from Japan and Fujian strains of P. skrjabini.Conclusion All studied populations can be regarded as different strains of P. skrjabini; P.szechuanensis is not a separate species but may be a geographical strain of P. skrjabini We also found that P. miyazakii may be synonymous with P. skrjabini.  相似文献   

15.
应用IEF技术对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的可溶性蛋白进行分析 ,并同丰宫并殖吸虫成虫、小睾并殖吸虫成虫电泳结果进行比较 .IEF结果显示 :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显带 11条 ,主带 6条 ( 3~ 4 ,6,8~ 10 ) ;成虫显带 17条 ,主带 7条 ( 4~ 7,12~ 14) ;小睾并殖吸虫成虫显带 13条 ,主带 5条 ( 6~ 7,10~ 12 ) .丰宫并殖吸虫后尾蚴和成虫、小睾并殖吸虫成虫的电泳图谱及主带分布既有显著差别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扁囊并殖吸虫和卫氏并殖吸虫的囊蚴、后尾蚴、成虫和虫卵各阶段在光镜下的形态学比较及所测数据的统计学处理,认为这两种虫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丰宫、小睾并殖吸虫囊蚴透射电镜观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丰宫、小睾并殖吸虫囊蚴的超微结构、囊蚴壁分别由电子密度中等或较低的物质所构成,未见细胞和微管道结构、囊内蚴虫的体被均由外皮层、肌层、皮层细胞组成,外皮层为一合体层,包括外质膜、基质、基质膜,外皮层表面均有指状突起,丰宫、小睾并殖吸虫囊蚴壁厚度分别为2.5dumd和16um,电子密度也有差别,囊内蚴虫的基质膜厚度分别为0.6um和0.4um,说明透射电镜观察并殖吸虫囊蚴对并殖吸虫分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在蝲蛄体内的分布就我国东北地区来讲是有其规律的,以头胸部和足肌最多,其次为螯肢肌肉、腹肌和鳃,内脏中最少。按每克组织的含囊蚴数计算,鳃仅次于足肌和头胸部,结果提示囊蚴的分布和尾蚴的侵入部位有一定关系。各部位囊蚴的大小无显著差异。通过对三种类型囊蚴及囊壁的光镜、扫描电镜观察,卫氏并殖吸虫囊蚴壁由外壁和内壁组成。外壁薄而透明,平均厚度为5.1μm,内壁厚,色暗而坚韧,平均为16.6μm。内壁实际由两层构成,内壁外层较厚,平均为13.7μm,在扫描电镜下两侧缘各为一较薄致密层,中间为疏松层。内壁内层较薄,平均厚度为2.9μm。三层囊壁厚度平均之比为1:26:0.56。  相似文献   

19.
染色体、同工酶研究在并殖吸虫分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国内外并殖吸虫染色体、同功酶电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