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介绍高压氧舱在治疗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对52例大鼠脑水肿和脑缺氧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给予手术或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让患者进入高压氧舱。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高出23.2和21.7个百分点。结论 高压氧舱促进有氧代谢,减轻脑水肿,高压氧下氧化酶作用明显增强,有利于脑细胞恢复正常功能。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序贯高流量湿化氧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n=60)给予高流量湿化氧疗,对照组(n=60)给予常规湿化氧疗。比较二组患者住ICU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控制时长、气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入院时二组患者基本资料、GCS评分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控制时长(7.00±0.71)d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控制时长(9.11±2.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道并发症发生率(痰液阻塞发生率、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脱机序贯高流量湿化氧疗与常规湿化氧疗对比,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肺部感染控制时长和减少气道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5.
颅脑损伤及其后遗症是神经外科常见病之一。为探讨高压氧舱对各类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现对1984年以来我院应用高压氧舱辅助治疗颅脑损伤100例进行总结,并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正>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好发于舌、唇、软腭等部位,特点为周期性、自限性及复发性,严重时将影响患者进食、语言等功能,伤害其身心健康[1]。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9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根据《口腔黏膜病学》[2],结合复发性、自限性、周期性特点及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做出诊断。2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  相似文献   

7.
正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神经科常见急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1]。随着经济和交通的发展,我国颅脑伤的发生率和因颅脑伤致残的患者逐年增加,伤残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和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加强TBI患者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效果和促进临床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对颅脑损伤的早期治疗主要重视生命的抢救,往  相似文献   

8.
邓民强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0):2180-2181
目的:介绍高压氧舱在治疗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对52例脑水肿和脑缺氧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给予手术或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让患者进入高压氧舱.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高出23.2和21.7个百分点.结论:高压氧舱促进有氧代谢,减轻脑水肿,高压氧下氧化酶作用明显增强,有利于脑细胞恢复正常功能,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介绍高压氧舱在治疗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 :对 5 2例脑水肿和脑缺氧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 ,在给予手术或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让患者进入高压氧舱。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高出 2 3.2和 2 1.7个百分点。结论 :高压氧舱促进有氧代谢 ,减轻脑水肿 ,高压氧下氧化酶作用明显增强 ,有利于脑细胞恢复正常功能 ,可大大降低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32例颅脑损伤的患者按神经系统症状和功能残疾程度评分做病情分类,在临床治疗同时进行早期康复锻炼.一般在伤后1周即开始.每日1~2次,每次20~30 min.以后每周评分,直至全部康复.6个月后复查对比 ,病人平均住院时间41 d.6个月后除2例死亡外,95%病人功能恢复是在伤后12周内完成;8 0%病人是在伤后开始6周内达到最好程度.功能恢复时间与损伤的程度密切相关,表明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应早期开始,否则康复效果就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预防、医疗、康复是医学领域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神经外科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脑损伤和后续的康复治疗更是密不可分 ,相互贯穿。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 ,使治疗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疾病的治愈 ,更重要的是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1 神经外科进展及康复治疗意义  近十年来 ,神经外科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随着高科技理论、先进设备和技术的不断引进 ,今日的神经外科已不同予传统的神经外科 ,其学科分类越来越细 ,已进入微侵袭 ,微创时代。现代神经外科的诊断手段包括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CT)与血管造影(CTA)、磁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亚低温脑保护方式治疗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患有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局部亚低温的保护方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是93.3%与70.0%,其中,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远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的脑水肿带与脑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之后,脑出血量的下降趋势较明显,脑水肿带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通过亚低温脑保护方式,肺感染、应激性溃疡、脑心综合征以及高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亚低温脑保护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减轻脑水肿与脑出血状况,并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高氧液体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高氧液治疗颅脑损伤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进行开放式平行对照实验,选择颅脑损伤后6h以内入院的无复合伤患者20例,接受高氧液治疗(500ml静脉输注,每天两次)全疗程两周。以未使用高氧液治疗及高压氧的同类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 分析比较动脉血氧分压(PaO2)、颅内压(ICP)和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等生理及神经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高氧液输注后血氧分压明显高于对照组。颅内压增高速度及程度低于对照组。颅内压增高速度及程度低于对照组,两周后GCS昏迷记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使用高氧液治疗有助于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减轻脑水肿,缩短神志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15.
16.
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是指通过鼻导管将可调节氧浓度的高流量氧气、空气及等温饱和水蒸气混合气体输送给患者的一种氧疗方式。HFNC可有效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轻中度低氧性呼吸衰竭,但对于重度低氧性呼吸衰竭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HFNC的应用是否会导致气管插管延迟尚存在争议;HFNC应用于免疫缺陷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降低气管插管率;HFNC还可用于气管插管前预充氧、拔管后和手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预防。此外,HFNC用于成人急性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可降低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呼吸频率,且患者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18.
刘颖  刘丽菲 《包头医学》2022,(4):11-12+22
目的 :探讨短期高流量加温加湿氧疗在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短期高流量经鼻导管加温加湿氧疗组(HFNC组,20例),另一组为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组(NPPV组,2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HR、RR、SaO2、PaO2、PaCO2、pH、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HFNC组患者的HR、RR、PaCO2均显著低于NPPV组(P<0.05),SaO2、PaO2均显著高于NPPV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NPPV组(P<0.05),住院费用显著低于NPPV组(P<0.05)。结论:短期高流量经鼻导管加温加湿氧疗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类似于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性更好,不影响进食、说话,在使用期间需要间断时间更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流量给氧和盐酸纳洛酮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高流量给氧组40例,纳洛酮治疗组40例;观察三组颅内压、脑水肿、髓鞘碱性蛋白、伤后6个月GOS评分变化。结果纳洛酮治疗组颅内压增高幅度和脑水肿程度较高流量给氧、对照组明显减轻;纳洛酮治疗组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纳洛酮治疗组6个月后死亡率、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高流量给氧组。结论纳洛酮可降低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ICP增高的幅度、减轻脑水肿、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而高流量给氧治疗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急性呼吸衰竭在临床工作中很常见,若不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合理的氧疗可以增加氧的利用、减少呼吸做功、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作为一种新型氧疗方式,具有冲刷无效腔、减少呼吸做功、增加肺泡通气、改善氧合、提高舒适度等特点,在临床应用中备受关注.HFNC可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