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建肝动脉血供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部分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操作方法及其意义。方法:SD大鼠120只,采用重建肝动脉血供的大鼠部分肝移植60例(实验组),同期行不吻合肝动脉的经典“二袖套法”大鼠部分肝移植60例(对照组),分别于术后第1、2、4和7天处死后行肝功能、组织学检查,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肝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两组肝功能ALT、TB第1天即开始明显增高,以后逐渐降低,第4天、第7天实验组AL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4天实验组T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检查术后实验组可见更多的二倍体和多倍体肝细胞(P<0.05),第2天和第4天实验组增殖指数分别为(32.81±3.45)%和(36.33±2.52)%,较对照组(24.08±4.66)%和(29.75±1.82)%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肝动脉重建可明显改善大鼠部分肝移植后移植肝的功能,促进移植肝的再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动脉重建在大鼠小体积肝移植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改良二袖套法建立大鼠40%小体积肝移植模型,实验分动脉重建组和动脉未重建组,观察1周生存率,并于术后1?2?4?7天检测肝功能?移植肝组织学变化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结果:动脉重建组1周生存率为66.7%,动脉未重建组1周生存率为50.0% (P > 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术后第1天即开始明显增高,第2天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动脉未重建组和动脉重建组各时间点相比较,TB第2?7天高于动脉重建组,ALT第2?4天高于动脉重建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动脉重建组术后中央静脉及肝窦扩张程度相对较轻,可见较多二倍体和多倍体肝细胞?PCNA表达于术后第2天最高,动脉重建组术后第1天的移植肝细胞PCNA阳性表达率高于动脉未重建组,而术后第7天移植肝细胞PCNA阳性表达率低于动脉未重建组,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肝动脉重建可明显改善大鼠小体积移植肝的功能,促进移植肝的再生,有效地保护移植肝的组织学结构,减轻术后移植肝的组织学改变,动脉化模型术后早期增殖较静脉化模型活跃?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显微外科技术,模拟小鼠原位肝移植中移植肝的动脉血供,观察肝动脉的重要性。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模拟无肝动脉重建和有肝动脉重建的原位肝移植手术,观察两种小鼠模型中移植肝的血供。A组分离结扎肝固有动脉,除肝十二指肠韧带外,其余的肝周韧带给予缝扎,但不予切断,以阻断除来自肝周的血供。B组除不结扎肝固有动脉外,其余手术步骤与A组相同。术后观察对比小鼠存活率、肝功能和肝组织学改变。结果:40只小鼠,手术成功率为92.5%(37/40),有3只因麻醉及术中误伤大出血而死亡(A组2只,B组1只),其余37只均手术成功。术后两周内生存率A组为55.5%(10/18),B组为100%(19/19)(P<0.05)。A组肝功能检查明显异常,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与B组比较升高明显(P<0.05)。A组肝组织学有明显的缺血表现,而B组肝功能和组织学检查均正常。结论:肝动脉吻合在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明显提高该模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肝动脉重建在小鼠原位肝移植中的作用.方法 以"双袖套法"小鼠肝移植为基础,将带腹主动脉的供肝肝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进行肝动脉重建(实验组),并设立非重建组对照(对照组),分别完成小鼠原位肝移植70例,比较术后48 h、1周、1月存活率,肝功能及肝组织病理变化,肝细胞再生、凋亡,炎性介质的表达差异.结果 实验组术后1月存活率(88.3%)较对照组(73.3%)明显增加(P<0.05),术后1周实验组血清ALT值[(926.8±36.458)U/L]明显高于对照组[(546.8±74.58)U/L](P<0.01),但术后2周、1月实验组血清ALT值[(88.4±8.336)U/L,66.2±20.512)U/L]较对照组[(179.6±7.536)U/L,156.4±16.041)U/L]明显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检查对照组见肝细胞片状坏死、小胆管增生,而实验组肝细胞以变性为主,且术后1月肝组织结构恢复正常;术后对照组肝细胞再生明显增加.结论 小鼠原位肝移植中肝动脉重建可明显提高受体长期存活率,促进肝功能恢复,保护肝细胞,明显减少胆道并发症,但对受体移植术后炎性反应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受体来源转染pBLAST2-hHGF质粒肝卵圆细胞(HOC)对受体大鼠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二袖套法复制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实验分对照组(A组)、HOC移植组(B组)、pBLAST2-hHGF/HOC移植组(C组),每组均设受体大鼠60只,A组仅行原位肝移植术,B组术中供肝种植HOC悬液,C组术中供肝种植pBLAST2-hHGF/HOC悬液.动态观察各组大鼠术后的中位生存时间(MST)、肝功能(ALT、DBil、GGT、ALP、XCHE和ALB).结果 A组术后MST明显短于B组和C组,而B组又短于C组;B组和C组大鼠术后肝细胞受损情况弱于A组(P<0.05),合成功能和排泄功能好于A组(P<0.05),上述肝功能指标,C组要好于B组(P<0.05).结论 使用受体来源pBLAST2-hHGF/HOC在移植肝脏内进行种植,可以有效改善移植肝脏的肝功能,并且明显延长受体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稳定的大鼠全血供原位肝移植模型.方法:单人直视以"二袖套"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为基础,将供体的肝固有动脉和受体的肝固有动脉行套入式微血管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结果:20例肝移植大鼠,2 d存活率95%(19/20);1周存活率80%(16/20);1个月存活率70%(14/20).结论:单人直视下采用二袖套法加套入式微血管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的方法可建立稳定的大鼠全血供原位肝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7.
他克莫司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后肝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他克莫司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后肝再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部分肝(65%)移植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他克莫司大剂量组(0.1 mg·kg-1·d-1)和他克莫司小剂量组(0.05 mg·kg-1·d-1),每组各24只.受体于术前3 d起肌注给药,每天1次,直至术后.观察术后第1、2、3、5天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PCNA LI),速率法检测血清胆红素(TB)、谷丙转氨酶(ALT)等指标.结果:肝移植术后的肝细胞有丝分裂的高峰期出现在术后48 h,他克莫司显著提高了大鼠减体积肝移植术后48 h MI及PCNA LI(P<0.05,P<0.01);大剂量实验组术后48 h PCNA LI高于小剂量组(P<0.05);两种剂量组的TB、ALT没有明显改变.结论:他克莫司对大鼠减体积肝移植后肝再生有促进作用,且该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同时肝脏毒性较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思美泰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对移植肝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高胆红素血症行原位肝移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10例.手术后第1天通过T管观察记录胆汁引流量、通过肝功能检查记录血清TBIL、ALT、AST、r-GT后,开始给予对照组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 甘利欣30 mL进行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保肝治疗同时给予5%葡萄糖250 mL 思美泰1.0 g静脉滴注,每日2次,7 d为一疗程.分别于治疗后第3、7天通过T管观察记录胆汁引流量,通过肝功能检查记录血清TBIL、ALT、AST和r-GT的变化.结果 两组术后第1天用药前胆汁引流量、TBIL、ALT、AST和r-G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第3、7天胆汁引流量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第3、7天血清TBIL、ALT、AST和r-GT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思美泰可以促进肝移植术后胆汁分泌,缩短高胆红素血症时间,保护移植肝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稳定、高效地建立肝动脉重建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手术方法.方法:参照"双袖套"法,在供肝的灌注、切取、肝上下腔静脉吻合等方面进行改良,供、受体肝总动脉间用改良的支架法吻合重建肝动脉血供.结果:共完成大鼠原位肝移植80例,供体手术时间:(40±3)min,受体手术时间:(50±5)min,无肝期时间:(16±2)min,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间:(6~9)min,肝动脉吻合时间:(2~3)min.术中无受体死亡,48 h存活率为96.3%,1周存活率为93.7%,1月存活率为:87.5%.结论:该方法成活率高,稳定性好,是建立肝动脉重建的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老年大鼠供肝的应用,并探讨老年大鼠肝移植供体年龄限制.方法 采用肝动脉重建二袖套原位肝移植技术,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供受体均为雄性Wistar大鼠,受体鼠龄均为5月,根据供体鼠龄分组,A~E组供体鼠龄分别为5、17、20、23、26月,每组12例.检测术后第1、3、7天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并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和术后3月存活率.结果 B、C和D组肝移植术后第1天和第3天ALT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第7天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功能恢复延迟,肝功能于术后第7天趋于稳定.老年大鼠移植肝植入前组织病理学表现存在轻度肝纤维化,老年大鼠肝细胞数目减少,脂褐素数量增加.E组术后ALT增高(P<0.05),肝功能损伤不可恢复,3月存活率为0.结论 供体年龄是影响老年供肝移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鼠龄低于23月的老年大鼠移植肝可恢复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donor livers from aging rats, and discuss the age limit of the donor rats liver transplantation. Methods Arterialized, two-cuff technique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s performed in male Wistar rats. All the recipient rats were 5 months old, and the ages of the donor rats were 5 (group A), 17 (group B), 20 (group C), 23 (group D), and 26 (group E) months (n=12). The postoperative function recovery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liver grafts were evaluated by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detection and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and the 3-month survival rate of the rats was observed. Results Aging liver grafts in groups B, C, and D caused early elevation of ALT peak level and aggravation of liver tissue damage, and the liver graft recovery was delayed until postoperative day 7. Mild liver fibrosis, reduced hepatocytes and pigment deposi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liver grafts before the transplantatio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roups, the rats in group E show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LT levels after the transplantation (P<0.05), with failure of liver graft function recovery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d 3-month survival rate (0%, P<0.05). Conclusion The donor age of the rats is a crucial factor to affect the outcome of the liver grafts. Grafts obtained from rats younger than 23 months allow better functional recovery of the liver.  相似文献   

11.
脂肪肝对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脂肪肝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09名各类人员做空腹腹部B超、肘静脉血肝功能检验、胸部X片等检查。结果:脂肪肝的发病率为35.5%,不同程度脂肪肝伴有肝功能异常者42名,占脂肪肝患者的2.9%,但基本排除由脂肪肝引起。结论:因营养过剩引起的脂肪肝一般不会导致肝功能异常。脂肪肝的真正危害性并非其对肝脏本身的影响,而在于引起脂肪肝的原因——肥胖、高脂血症、嗜酒等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2.
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5例经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的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患者的治疗效果.初步探讨混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组合型生物人工肝由血浆置换和猪肝细胞生物人工肝构成。5例重症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急性重型3例和亚急性重型2例)各行组合型生物人工肝治疗1次,时间约10一12小时,于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分6个不同时段取血,分别测肝功能、血氨、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血清内毒素水平,并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3例治疗前伴肝性脑病患者昏迷程度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养及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及胆碱脂酶显著升高(P<0.01和P<0.05)。2例患者痊愈,1例1周后成功实施肝移植,其余2例分别存活8日和21日,存活率为60%。结论:混合型生物人工肝可能是治疗急性重型肝炎肝衰竭的有效方法.并作为判断患者能否自然恢复或必须进行肝移植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绕肝提拉法在前正中入路进行单独肝尾叶肿瘤全切除中的技巧和效果。方法:收集17例肝尾 叶肿瘤患者,其中原发性肝细胞型肝癌13例,胆管细胞型肝癌3例和结肠癌术后肝尾叶转移1例,采用绕肝提拉法的 前正中入路行单独肝尾叶肿瘤全切除。结果:17例患者均成功实施绕肝提拉法经前正中入路进行全肝尾叶切除术, 手术时间166~427(211.5 ±20.1) min,术中失血372~1 208(472.7±83.6) mL,无手术死亡。全组术后1,3,5 年生存率分别 为76.5%,52.9%和23.5%。结论:绕肝提拉法适用于前正中入路进行单独肝尾叶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4.
探讨培养人肝细胞与肝非实质细胞用于体外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及其对暴发性肝衰竭进行支持治疗的可能性。方法:首先将由简易体外两步灌流法分离获取的肝细胞,肝非实质细胞进行限制贴壁条件下的混合培养。然后置空心纤维型生物反应器和辅助循环系统组成的EBLSS,对无肝模型犬进行人工肝支持结果:分离所得成活率高达94%以上的肝细胞,肝非实质细胞经定时反复旋转振荡后形成多细胞球形聚集体,浮航天工业部工保持良好的形态特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之痰涎,来源于五谷,是由于机体代谢失常产生。张景岳讲到"痰即人身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按:‘化’即代谢)。此痰亦即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但化得其正则形体强,营卫充……若化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即成痰。"李时珍也曾说过"痰之为物……入于肝则流伏,蓄聚而成胁痛"及尤在泾"左胁之痛,多因留血,右胁之痛,悉是痰积",说明肝有一特异证候,即痰涎肝。痰涎肝与脂肪肝无论生理、病理、体征等极为相似,故冠以痰涎肝之名。  相似文献   

16.
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对肝功能衰竭(肝衰)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家猪配对开展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分两组。A组:受体肝脏保持原状,其肝动脉结扎、门静脉缩窄;供肝植入受体右肝下,仅建立门静脉血供。B组:供肝动脉和门静脉血供均建立,其它手术内容与A组相同。监测各组受体存活情况、肝功能情况、病理及供肝胆汁分泌情况。结果:B组受体3d以上成活率显著高于A组。B组手术前后胆红素无显著改变,A组术后胆红素显著高于术前,术后第2天A组胆红素显著高于B组。B组供肝胆汁分泌良好,肝细胞存活并有活跃的代偿性增生;A组供肝无或仅有少量胆汁分泌,肝细胞大片坏死。两组受体均有术后白蛋白下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结论:辅助性异位部分肝移植足以纠正肝衰,在临床可以用相似的方法治疗急性或暴发性肝衰患者。  相似文献   

17.
MELD评分系统的应用及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终末期肝病模(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是主要应用血清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和血清肌酐指标来评价终末期肝病的系统。其在预测终末期肝病死亡率及肝移植中的应用已渐趋成熟,应用范围也开始扩大到重型肝炎、肝癌中。文中对MELD作了回顾,并对最新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8.
TECA型生物人工肝脏治疗少肝急性肝衰犬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TECA型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 (BALSS)治疗少肝急性肝衰 (ALF)犬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以肝脏切除 80 %诱发犬ALF。采用含中国实验用小型猪肝细胞的BALSS对ALF犬血进行 6h交叉灌流 (肝细胞组 ) ;以无肝细胞组及药物组作为对照治疗 ;测定治疗前、后ALF犬血生化、免疫学指标 ,观察犬脏器组织学变化。结果 :BALSS治疗后 ,肝细胞组 10只ALF犬的血NH3、BIL、ALT、AST明显下降 (P <0 0 1) ,PT、PA明显改善 (P <0 0 5 ) ;犬平均生存期为 (10 8 0± 12 0 )h ,其中 3只犬存活 >30d ;其免疫学指标无明显改变。而不含肝细胞的透析及常规药物治疗不能改善ALF犬的上述生化指标 ;其治疗后的平均生存期分别为 (2 4 0± 6 0 )h、(2 0 4± 6 4)h。结论 :含猪肝细胞的TECA型BALSS能安全有效地替代少肝ALF犬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9.
阎丽  柳婧美  乔伟  宋健  王群英  钟慧闽 《医学争鸣》2007,28(13):1181-1182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肝硬化基础上大鼠肝癌模型的方法.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按60 mL/L CCl4和100 mL/L食用白酒的方法诱导肝癌模型.观察两组大鼠不同时期质量变化,死亡率,肝假小叶形成率及肝癌结节发生率.结果:诱导16 wk后,对照组大鼠质量明显增加,无死亡,无肝硬化,无肝癌形成.实验组大鼠在实验过程中质量增长缓慢,2 wk后假小叶形成率90%,继续诱导4 wk后癌结节形成率40%.实验过程中大鼠的死亡率为10%.结论:CCl4和食用白酒可成功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延长诱导时间可产生一定数量的肝癌模型.  相似文献   

20.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多种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复杂的免疫微环境,共同参与肝脏的免疫调节,其中的细胞各司其职,却又相互关联。免疫微环境不仅在维持肝脏稳态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更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本文总结了肝脏局部免疫微环境与肝纤维化之间的联系、今后研究的方向及其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