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为研究电缆GIS终端环氧套管气泡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数据,并在试验室进行GIS终端环氧套管气泡缺陷的局部放电测试,获取了其典型图谱,为现场检测GIS电缆终端局部放电的诊断提供了缺陷典型图谱的样本数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为分析电缆GIS终端环氧套管气泡缺陷引起的局部放电数据,并在试验室进行GIS终端环氧套管气泡缺陷的局部放电测试,通过3种检测方法均获取有效的局放检测图谱,为现场检测GIS电缆终端局部放电的诊断提供了缺陷典型图谱。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红外测温发现某品牌的110kV电缆户外终端30多套存在局部发热现象,对存在局部发热110kV电缆户外终端进行跟踪测量和3次解剖,从检测分析、模拟计算和解剖现场分析,最终确认人为安装因素是其存在局部发热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建议后续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红外成像技术对电缆终端头进行红外测温可以掌握其运行状况,并及时发现处理存在缺陷。本文分析了近年来220kV电缆终端头红外成像测试情况,并结合两次220kV交联电缆终端头局部发热不均缺陷处理过程,对220kV交联电缆预制式电缆终端头局部发热原因及相应处理措施进行初步探讨,并结合采取处理措施后电缆终端头的运行监视情况,论述了电缆终端头发热现象分析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加强220kV交联电缆终端头施工、运行工作应加强控制的环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发生故障的110kV可插拔GIS电缆终端进行解剖,分析、判断故障原因是电缆终端在安装试验套管过程中,电缆表面与应力锥界面产生较严重的间隙类缺陷,在进行竣工耐压试验时,缺陷快速发展并造成应力锥处击穿。提出了设计专用试验架及在线局部放电监测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广州地区某变电站在新建一回110kV电缆时,出现110kV电缆GIS终端头在电缆进行10kV外 护层试验时,无法满足电压值,且泄漏电流过大。通过对故障问题的解剖、分析认为电缆GIS终端头尾部铝套管 与内部的热缩管间的空气间隙不满足在匀均电场下的电气强度要求,并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作为以后 工程实施中的参照,以避免再次发生这类故障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红外线测温是检测运行中电缆户外终端是否存在缺陷或异常的重要手段,但发热图谱分析方法是否合理对电缆户外终端异常发热分析具有决定意义。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发热图谱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户外终端发热的温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为电缆户外终端异常发热提供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一起红外热成像检测中发现的110kVXLPE电缆GIS终端发热情况,对终端发热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给出了故障的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对GIS型终端电缆开展耐压、振荡波等试验前,为保证绝缘性能,需使用试验套管,并在其中注入SF6气体。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对试验套管抽真空,而抽真空时测量到的试验套管内最低压强以及静置后的压强不仅能反映出抽气效果以及套管质量是否良好,通过对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往往还可以发现电缆终端接头所存在的问题。在电缆交接试验或投入运行前发现电缆故障无论从安全性还是经济性上都将带来巨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电缆终端应力锥进水时,高压静电场的分布和数值的大小,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加载110kV恒定电压于电力电缆上时,其终端的静电场分布与数值,当电缆附件预制式应力锥进水时,由于水的密度比硅油大,会积聚在硅油底部,针对该现象,按照积水深度建立多个模型,然后计算110kV恒定电压下该模型电场强度的数值大小和电场分布,着重分析了积水周围的电场畸变,并比较不同水深的仿真结果,最后通过实验与计算结果对比验证。表明电缆终端填充硅油含水使应力锥部位产生局部发热,对电力设备安全运行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1.
进气道是飞行器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测量进气道流量系数是进气道风洞试验的重要内容。对来流马赫数Ma=4.5,5.0和6.0状态下皮托管进气道开展流量系数测量研究,通过对比理论值和实测值,获取各状态流量系数修正系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来流马赫数增加,进气道流量系数与理论值偏差较明显,并逐渐增大。超声速风洞试验通常认为测量截面总温与来流总温相等,通过对测量截面总温与来流总温偏差以及测量截面流场畸变情况的分析,判断测量偏差主要是由测量截面总温等于来流总温的假设导致的。在高超声速风洞试验中,由于模型壁面热交换的存在,测量截面总温低于来流总温,进气道流量系数测量时需要进行总温修正,以提高流量测量精度。   相似文献   

12.
高压XLPE电缆的缓冲层是电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缆的机械、热、电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电缆 在实际运行时,由于电缆的热机械运动会使得电缆金属护套脱离电缆绝缘外屏蔽,使电场分布发生改变。本文通 过分析高压XLPE电缆结构,研究了高压XLPE电缆金属护套与绝缘外屏蔽层放电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研究及仿 真结果表明:电缆内的电场分布受金属护套与绝缘屏蔽层之间放电间隙的绝缘状态影响,其放电过程发生在电缆 缆芯靠近波纹铝护套直至完全贴合的瞬间,且缓冲层的性能变化会加剧金属护套与绝缘屏蔽层之间放电。  相似文献   

13.
高压XLPE电缆的缓冲层是电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缆的机械、热、电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而电缆在实际运行时,由于电缆的热机械运动会使得电缆金属护套脱离电缆绝缘外屏蔽,使电场分布发生改变。本文根据110kV XLPE电缆结构及实际尺寸,计算了110kV XLPE发生放电现象时对电缆金属护套与绝缘外屏蔽脱离距离的要求。计算结果表明:电缆内放电距离受金属护套与绝缘屏蔽层之间放电间隙的绝缘状态影响,同时放电间隙的减小会加剧金属护套与绝缘屏蔽层之间放电,且电缆截面越大越容易发生放电现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Attain冠状静脉窦(CS)长鞘,在CS导管的导引下,将鞘送人CS,用Attain球囊造影导管进行心脏静脉逆行造影,将左心室电极经长鞘放入选择的静脉,送人右心室及右心房电极至右室心尖和右心耳。与三腔脉冲发生器连接,脉冲发生器埋藏于左上胸皮下。[结果]3例均患者无电极脱位,无膈肌刺激。但1例术前有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伴阿-斯综合征患者,于术后6月在医院外因心室颤动而猝死。[结论]CHF伴室内阻滞的患者经双心室起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明显改善,LVEF提高,心脏缩小,与多中心结果相似。  相似文献   

15.
少突胶质细胞(OL)为神经元的轴突提供髓鞘,起着支持、绝缘和营养作用,对维持电脉冲的快速和准确传递以及神经系统功能完整性十分重要。在不明原因作用下,髓鞘退化甚至消失,可引起一系列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少突胶质前体细胞(OPC),具有分化成熟、再生髓鞘和修复缺损的潜力。最近的研究显示,OPC分化成熟的调控多采用逐渐解除抑制的方式使分化成熟相关基因表达而启动细胞分化与成熟。因此,了解OPC分化的分子机制,对于研究调控的关键环节或人工调控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高压电击伤病例的肌腱及腱周组织进行了损伤及修复过程的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肌腱发生损伤后,损伤部位常由增生的纤维结缔组织取代,这种增生现象虽然可起自局部存活的间质,但主要是由腱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向损伤部位生长形成。  相似文献   

17.
We present a case of atypical giant cell tumor of the tendon sheath originating from the extensor hallucis longus tendon. The tumor contained multiple nodules and overlay the tendon 16 c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as the most useful preoperative investigation and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 appearance of giant cell tumor of the tendon sheath, thus allowing local excision to be planned and executed. We discuss how local recurrence of this tumor could be prevented.  相似文献   

18.
纵观高压电力电缆的历史,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高端(油浸纸绝缘此时已普遍用于配电线路)。至80年代初期,110kV及以上高压电缆逐步被新一代的交联绝缘电缆代替,随着交联聚乙烯电缆(以下简称电缆)生产工艺的研制成功后逐渐开始广泛应用。交联电缆与原充油电缆比较,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轻便、减少了整套充油设备易于弯曲、电气性能优良、耐热性能好、传输容量大、机械强度高;而充油电缆只是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方面稍占优势。目前上海、北京等地的高压充油电缆也逐步被交联电缆取代,而华南特别是广州地区高压交联电缆发展较快,并占有较大比例。因此本文尝试以理论知识结合工作经验论述高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施工、运行中如何保证电缆外护层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用国产KDY-1型口腔多用电测仪的牙髓电活力试验,其准确率为99.4%,并结合临床实际,对牙髓电活力试验的结果又影响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Electric pulp tests were carried out with KDY-1 multifunctional oralelectric tester and its accuracy was about 99.4%.The effects of pulp electric testsan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curacy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clinicalpracti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