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全球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经济呈现出下列发展态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城镇群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各城市竞争与合作局面交织并存;产业发展面临结构提升;以世博会为契机,共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为了顺应以上发展态势,应采取以下举措:实现产业升级,构建先进制造业基础;加强合作,构建统一、开放、规范的市场体系;以申办世博会为契机,把上海建成世界级城市;协调重点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打造绿色长三角。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背景、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信息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长三角地区应打破行政分割,深化合作,建立健全信息化区域合作机制,从战略和政策层面构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技术携手、互惠互利的信息化发展环境。这既是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有效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抢占全球信息化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产业同构与区域经济一体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的引擎,其产业结构的趋同趋势受到了理论界和政府的共同关注,产业同构到底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各有说法。总体看来,产业同构对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积极意义。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客观上形成了广域的产业集聚和规模经济,并未对长三角经济造成明显的不利,正是这种逐渐趋同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地区跨区域联合开发区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跨区域联合开发区(以下简称为共建园区)是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管理机制优化有利于共建园区可持续发展。基于长三角地区共建园区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共建园区合作双方的驱动力、合作模式与管理体制;研究影响共建园区管理机制的主要因素。提出包括加强顶层设计与合作规范;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市场;创新合作模式与管理体制;建立长效合作与利益分享机制;构建运营主体企业化和政府服务平台化的园区运作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三角区域发展效应的大小、强弱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进程。在打造世界第六大都市圈和长三角区域快速率先发展进程中,我们需要继续推进长三角的一体化发展,继续推进长三角的可持续率先发展。目前,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仍存在着许多困境与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与行政壁垒的矛盾、区域共荣与地方利益的矛盾、高速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矛盾等方面。今后要不断深化发展理念,整合市场、政府、社会三种力量,发展产业集群和县域经济,建构社会政策体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6.
关于长三角产业一体化的研究应至少建立在两个基本前提上,即开放经济的内在假设和价值链在空间的融合.长三角产业一体化是指通过建立共同市场,实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其表现形式为价值链的空间外延.长三角地区企业与区域外甚至国外进行分工合作,并最终实现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提升的过程.尽管当前政府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但实现产业一体化的真正主体还在于微观主体企业.从实践情况看,正是微观主体企业通过价值链与产权链两种途径而展开的跨区域投资活动.推动着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经济、文化和区位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使得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可能.现实中的长三角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产业同构和产业分工.经济一体化效应已初露端倪,表现在促进长三角都市圈内劳动生产率的趋同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增强等.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的一体化将是从经济一体化向体制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多维度的一体化转变.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经济功能区能性转换与空间结构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16个城市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均质性趋势,但江苏北部地区与长三角第二﹑三等级经济功能区的发展差距是拉大的,即极化趋势,而浙南的多数城市与长三角的发展差距在缩小,因此长江三角洲现在的空间结构不是"长三角(两省一市)—长三角周边地区",而是"三大经济功能区(长三角)+浙南—周边地区(包括苏北地区)",并且未来的空间结构演化不会以行政区划为发展方向,长三角周边安徽﹑江西部分要素禀赋优越的地区有望比苏北更早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来。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能动作用,并且这种作用要根据区域发展不同阶段而呈现不同的形式。根据区域发展阶段,地方政府作用阶段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发展阶段、政府环境导向阶段和政府创新导向阶段。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正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但是,目前该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现,粗放式、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今后长三角地区一方面要大力发展能源产业,充分开发利用风力发电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自给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加快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型支柱产业,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1.
循环经济是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最佳途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迫切需要进行环境经济立法,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法律保障;政府应鼓励科技创新并在税收、信贷等方面进行引导,监督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促进建立相应的产业市场,走政府、企业、与市场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12.
公路规费征收是公路交通建设资金筹集的主渠道,公路规费征收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公路规费征收只有依托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相关部门的配合,才能多收、超收。要真正实现公路规费征收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强化规范管理、提升征管质量、优化征缴环境。  相似文献   

13.
吴良镛称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张謇通过创办实业,形成了以棉纺织业为主导的生态产业链,推动了以金融、商业和航运业为主体的近代城市第三产业产生和发展,构建了较为和谐的人居环境,使南通成为我国沿海重要的民族工业城市,推动了通海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张謇创造性开展城市建设,改变了过去以中轴线对称的方形城廓和十字长街的城市形态,形成了以城区为政治、金融、商业、文化中心,各具功能特色的唐闸镇、天生港和狼山镇环绕的“一城三镇”空间形态模式,但这种空间形态过旱分散了南通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社区卫生服务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可有效促进其市场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民营股份制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是有效筹集资金,调动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一种模式。本研究以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对此模式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提出建议,从而充分利用内部优势和外部机遇,避免内部劣势和外部风险,达到完善此模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达乌里秦艽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产生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弊端显露出来;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学生医疗保障问题的现状叙述和原因分析,建议建立起完善的多层次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将大学生的医疗保障制度纳入国家社会医疗保障计划内,增强其医保意识,以确保在校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6.
张彬  孙士伟  刘冬  刘辉 《安徽医学》2022,43(10):1220-1224
目的 探索共生理论在妇幼保健机构单体多院区研究中的适用性。方法 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和共生界面四个方面分析单体多院区运行机制,揭示其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发展对策。结果 基于共生理论对单体多院区共生要素进行分析,揭示多院区共生模式,促进多院区共生关系从现阶段共生状态向理想共生模式进化。结论 运用共生理论研究妇幼保健机构单体多院区建设和发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能为单体多院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戴红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4):148-149
卫生医疗事业的改革,给医院的发展带来了一个良性发展的机遇,而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又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政府对其投入有限,控制大型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就成了医院降低医疗成本的重要手段。为此,医院应建立成本控制的理念,做好一系列的基础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使医院以最合理的投入购买到理想的设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医疗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宪法规定鼓励社会办医疗事业,但目的不是营利。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提出中国的医疗事业运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但不能市场化。当前医院改革的关键不是国有医院所有权向私有转让,而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世界贸易组织(WTO)对推动全球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入世后,我国医药卫生行业将全面向国际市场开放,这对我国的医学情报人才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就需要一批复合型的医学情报人才。培养复合型的情报人才,需要两方面的配合,一方面是医学情报人员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是需要领导的重视,提供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here are evidences that heat wave events cause deaths and emergency cases. This article used 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to find the willingness to pay for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and investigated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willingness to pay. Methods A cross-sectional face-to-face household survey was completed by 637 urban long-term residents and 591 rural long-term residents aged 15-79 in Beijing, China.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was used to identify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payment rate or payment amount for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including independent variables for district, gender, age, education, income, air conditioner ownership, heat wave experience, and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Results The payment rate was 41.1% for protective measures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39.5% by measures provided by the market. Most of the respondents were willing to pay 40 CNY per capita annually for measures pr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or the marke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willingness to pay were district, gender, income, air conditioner ownership, heat wave experience, and chronic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Conclusion Protective measures for heat waves need to be provided immediately.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ituation of vulnerable groups, such as people who live in urban areas, those without air conditioning, and those who have experienced a heat wave in the pa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