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2例CSM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并对临床结果采用Odom’s法进行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52例中随访46例,临床疗效优良率76.196,植骨融合率为10096。结论 应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CSM具有减压较彻底、植骨牢靠融合率高、术后颈椎即刻稳定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3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后肢体功能及全身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0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椎间植骨全部融合,无断钉、断板及内固定松动。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评价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2例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诊6~24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植骨块松动移位和塌陷发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SM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钛网加椎体次全切除骨碎块植骨融合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容纳切除之椎体骨碎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32例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以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根据CT扫描加重建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术后1周,3、6、12个月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68.25±7.50)%、(80.30±7.86)%、(78.25±7.35)%、(75.30±7.40)%.结论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容纳切除之椎体骨碎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椎管减压充分,植骨融合率高,术后神经症状缓解满意,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 2例脊髓型颈椎病施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对临床结果进行Odom’s临床疗效评定及钛网植骨融合影像学分析。结果 3 2例病人随访3个月~1年,优良率为84.3 8% (2 7/3 2 ) ,椎间融合率为10 0 %。结论 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带锁钢板内固定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满意,是有效的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钛板内固定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SCIWORA)的效果. 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SCIWORA)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锁钛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前后均行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两组术后临床症状好转率及半年后植骨融合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半年后植骨融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JOA评分分别为(12.38±1.69)分、(15.96±2.33)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带锁钛板内固定治疗SCIWORA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评价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2例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诊6-24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植骨块松动移位和塌陷发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SM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颈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鹏 《中国医药导报》2010,7(5):165-165,16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2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4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3例患者于术后3.4个月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全部患者植骨未出现椎间高度的再丢失,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无植骨块松动移位、断板、断钉和滑脱现象发生。43例患者中,优18例(41.86%),良20例(46.51%),可3例(6.98%),差2例(4.65%),总有效率为95.3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钛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可行,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采用自主研发的多向自锁钛板内固定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0-2015年我科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与多向自锁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段结核共35例.术前常规支持及抗结核治疗,采用CT血管造影技术评估髂血管走行与腰骶段结核病灶的关系及骨质破坏情况.术中采用多向自锁钛板选择骨质结构相对完整的区域进行固定.术后定期随访,评估结核活动、植骨融合、矫形维持、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3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8 ~36(26.06±6.16)个月.手术时间(148.57±17.68) min,术中失血量(257.14±29.66)mL.术中无大血管、神经及输尿管损伤.术后腰腿痛症状均获明显缓解,无结核复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逆行射精及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椎间植骨均达Ⅰ级骨愈合.术前、末次随访红细胞沉降率分别为(32.14±9.87)、(5.34±2.30) mm/h,术前、末次随访C反应蛋白分别为(23.66±9.98)、(1.26±0.55) mg/L,术前、末次随访平均VAS评分分别为(4.80±1.02)、(0.83±0.71)分,术前、末次随访平均ODI评分分别为(27.47±6.79)%、(4.31±1.49)%,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平均腰骶角分别为(23.09±3.21).、(29.21±1.16).和(26.71±1.57)..结论 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与多向自锁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段结核安全且有效,多向自锁钛板是适合腰骶段结核前路手术的有效内固定装置.  相似文献   

10.
郑建平  魏从秀  廉凯 《医学综述》2013,19(8):1519-1521
目的探讨钛质外科网(钛网)并颈椎接骨板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7月于襄阳市中心医院行前路减压融合钛网植骨内固定术3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34例患者颈椎生理曲度保护良好,植骨全部融合,椎间高度维持良好,临床症状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钛网合并颈椎接骨板治疗CSM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1.
朱定  李劼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8):44-46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在诊治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行宫颈锥切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变化,评价宫颈锥切诊断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LEEP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少于冷刀锥切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诊断一致率为71.12%(101/142)。宫颈锥切术后病理结果级别升高15例(10.56%),手术前后HPV-DNA负荷量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颈锥切手术较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的宫颈浸润癌检出率更高,宫颈锥切在切除病变的同时可以有效消除高危型HPV感染,是一种诊断、治疗CIN的非常理想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5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并应用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结果:46例经过2~18个月、平均8.2月的随访,所有病例植骨均达到骨性融合,融合时间12~16周,平均12.6周,融合率100%;MRI检查无脊髓变形、受压表现,脊髓功能检查,除3例不理想外。所有病例植骨疗效满意。结论:适应症选择正确,颈椎前路手术减压植骨、钢板系统操作简单,可提供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利于神经功能恢复,适用于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外伤的治疗。颈椎前路手术适用于2个颈椎间盘,3个椎体。动力性和限制性颈椎前路内固定材料在临床治疗疗效上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宫颈糜烂"是女性宫颈的常见状态,在妇科临床上是应用最多的诊断术语之一.Alan H.DeCherney and Lauren Nathan的世界权威教科书《当代妇产科学诊断与治疗》第9版认为:"宫颈糜烂"与宫颈癌无关.但国内目前没有足够有说服力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宫颈糜烂"与宫颈病变到底有无因果关系.就"宫颈糜烂"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CSM)前路减压、颈椎空心螺纹内固定器(CHTF)椎间融合,代替传统的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的方法。方法:对18例CMS采用环锯减压再潜行扩大减压,植入CHTF无磁性医用钛合金突心螺纹内固定器椎间融合,随访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植入CHTF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症状改善明显,稳定性好,生理曲度恢复达正常,无椎间隙高度丢失,无CHTF滑脱、移位。术后平均4.5个月椎间隙融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15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经验,所有患者均经前路行手术治疗,切除病变间隙的椎间盘、增生骨赘及后纵韧带,取自体髂骨或融合器行椎间融合,钛板固定。 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30~90min,出血量10~100ml,术后随访时间9~7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3个月;量化疼痛与麻木程度,术前4~5分,术后迅速下降到0~2分,最终下降到0~1分,疼痛完全缓解,椎间骨性融合。 结论 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入路简单、出血少的特点,并且对脊髓与神经根前方的椎间盘和骨赘切除彻底,疗效确切,可避免保守治疗长期反复发作的缺点,比后路手术更安全、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颈椎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趋向年轻化。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虽逐年改进,近年来有长足发展,但因其是有创操作,风险大,而且费用高,手术治疗者仅为少数,非手术治疗有独特的优点,多数不需住院,患者痛苦少,花费少,不破坏正常解剖结构。封闭治疗是非手术治疗方法的一种,症状缓解,疗效最佳。本文从交感型颈椎病及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机制上阐明封闭疗法的理论基础,并概述了各种封闭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的关系.方法 选取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的患者1 200例, 分为无柱状上皮异位组 (A组) 、轻度柱状上皮异位组 (B组) 、中度柱状上皮异位组 (C组) 和重度柱状上皮异位组 (D组) 4组, 均行LCT检查和HC2检测.对任一项阳性者阴道镜下取活检后送病检.分别比较各组之间LCT、HC2结果、CIN及宫颈癌疾病构成比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并分析年龄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关系.结果 从年龄分组来看, 各年龄组间宫颈有无糜烂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且各年龄组间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程度也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各组LCT、HC2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各组CIN和宫颈癌的患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宫颈糜烂”与宫颈病变无必然的联系.不应该把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作为宫颈病变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丁丽娟 《医学综述》2015,(3):428-430
MUC1是最早发现的一种多功能大分子黏蛋白,正常情况下表达于多种上皮细胞和造血细胞,并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和预后。在生殖系统中,MUC1的表达可能与月经周期中类固醇激素的变化有关。通过对MUC1在正常宫颈及其相关病变和宫颈癌中表达的研究,提示MUC1可作为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肿瘤生物学标志物,单独或联合其他生物学指标,用于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判断。该文就MUC1的生物学功能、在宫颈病变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在颈前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例颈椎骨折、脱位,1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5例脊髓型颈椎病,1例颈5椎体骨髓瘤,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结果除1例脊髓完全性损伤者死亡外,其余病例获6月以上随访,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植骨均完全愈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前路带锁钢板在颈椎前路术中应用,可获得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防止植骨块移位,能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维持术后椎间高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颈椎曲度异常与颈交感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318例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分为无交感症状组(n=284)和有交感症状组(n=34),采用Borden法测量两组患者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的颈椎曲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有交感症状组患者颈椎曲度异常发生率为67.6%(23/34),明显高于无交感症状组的50.7%(144/284)(P<0.05).结论 颈椎曲度异常可能是影响颈交感症状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