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医络病研究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近10年来的络病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对络脉的实质、络病的病因和病机、络病的临床诊断标准、络病动物模型研制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对络脉实质的研究应"血络""气络"并重;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进行内生毒邪与络病的相关性研究,可以深入揭示内生毒邪的本质及其与络病的病因病机演变的关系;络病的临床诊断标准还应制定一个众所公认的诊断标准;络病动物模型研究相对缓慢,在深度和广度上亟待进一步加强;慢性病大都符合中医"久病入络"的病因病机变化,从免疫学角度来研究络病可能是络病研究的又一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络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络病理论的思想渊源,其根源于《黄帝内经》,成形于清末,目前已逐渐深入于临床各科疑难杂病的诊治,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文章旨在运用中医“络病学说”指导肺问质纤维化的临床用药治疗j笔者认为肺间质纤维化病位在气络与血络,主要病机为肺络痹阻、从发病过程来看,肺间质纤维化起病隐匿,病程目久,缠绵难愈,符合络病学说“久病入络”理论、临床多以理气化痰活血通络作为其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3.
络病的十大临床表现(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络病并非一个单纯的病种,而是厂泛存在于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理状态,加之络脉支横别出、遍布全身,临床表现繁杂多变,缠绕交叉,使络病的临床辨识尤为困难。故络病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是通过探讨络病的发病特点与基本病理变化, 总结出规律性的临床表现,为络病的临床诊断提供确切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记载与临床研究成果, 现将络病十大临床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络病八大证候辨证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以岭 《疑难病杂志》2006,5(2):118-120
络病辨证论治是针对络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所表现出的证候特点而进行的辨证治疗,络病八种基本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为八种证候特征,反映了络病某一病程阶段的综合病理改变,包括引起该证候的致病因素、络脉病变的病理特征和临床特点以及该类型络病病理改变继发性致病作用而引起的临床表现[1]。针对某一证候的治法及用药是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而制定的,包括了祛除病因、直接通络、修复络病继发性致病作用引起的病理损害等。络病辨证治疗旨在通过调整该阶段的病理损害改善临床症状,打破络病连续发展的恶性病理链。同时由于络病病理类型的…  相似文献   

5.
心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病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中要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络病学说是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清代医家叶天士感叹“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医者不知络病治法,所谓愈治愈穷矣“提出“久病人络”“久痛入络”这标志着已经形成独特的病机理论。  相似文献   

6.
络病病机特点与病机变化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吴以岭 《疑难病杂志》2004,3(5):282-284
络病学说是探讨络病发生发展规律及辨证治疗的学术理论,络病是广泛存在于内伤疑难杂病和外感重症中的病机状态,研究络病的发病因素、发病特点及病机演变过程,对建立络病发病学及病机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络病学说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级细分,遍布人  相似文献   

7.
络脉络病与病络   总被引:47,自引:12,他引:35  
古往今来络脉络病早为医家知晓 ,通达络道乃是医家常用之法。然而络病学说做为中医学基础临床的重要研究领域 ,或者说是中医学一级学科的重大研究方向则始于上个世纪 90年代。首先有学者梳理文献 ,进而有用虫类药物组方搜剔风瘀之邪 ,通络止痛 ,开发新药治疗心脑病证 ,获得推广应用 ;重要的是在基础理论上提出气络、病络之新说 ,在临床基础研究上有毒损脑络 ,疫毒浸淫肺络的研讨 ,及至临床内、外、妇、儿、骨伤各科。内科中脑病、心病、肾病、肝病、肺病 ,以络病学说为指导辨证治疗 ,提高了诊疗水平 ,同时丰富了络病的证治内容。仅就北京中…  相似文献   

8.
络病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中医临床与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医家所重视,其研究的范围已经涉及到中医临床各科。追述络病研究的形成与深化过程,首先应当归功于清代名医叶天士先生,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多次提及:“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病久痛久则入血络”。“久病入络”说既是对临床经验的总结,同时也奠定了中医络病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久病入络”及“久痛入络”的思考,发现络病有以下特点。1络病的时间性特点“久病入络”、“久痛入络”说明络病的形成具有时间…  相似文献   

9.
叶天士为吴门医派的代表性人物,通过对叶氏《临证指南医案》的分析研究,系统整理叶氏对络病学说的认识及其在内伤杂病临床应用的经验。叶氏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著名论点,阐明了络病的病因病机,并在前人基础上创辛香通络、化瘀通络、虫蚁搜络等治疗大法与方药。深入研究其络病学说对提高辨治疑难杂证的临床疗效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揆度奇恒”是《内经》中提出的医学纲领。认识奇病,熟悉其具体病种,掌握它的治病原则,是在辨病层面上,避免误诊、漏诊的重要原则之一。奇病的病位命名,应称为血络病更切合临床.而血痹则是血络病形成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1.
从《临证指南医案》探讨叶天士络病学说的主要思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临证指南医案>中有关络病的论述入手,论述了叶天士络病学说的主要思想.络病的形成,多因六淫外邪、情志、劳倦、跌仆等损伤脉络,或久病、或久痛、或络脉空虚皆可导致络脉病变,形成络病.络病的治疗,当分虚实,实证用辛味通络诸法,虚证用补虚通络诸法.其"久病入络"和"久痛入络"说,是对内伤杂病理论和治疗学上的一大发展,也为后世活血化瘀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启发了新的辨证思路和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以络病理论为基础对肺系疾病进行辨证分型的意义,总结络病辨证与传统辨证方法的区别和联系,进而对肺络病变的辨证分型予以概括和定义,并初步形成肺络病的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为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其病因病机与络病理论密切相关。文章从“络病理论”探析总结血府逐瘀汤在治疗PHN中的临床应用,以期为该病提供治疗思路与方法,为今后运用络病理论指导其他疾病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肾性血尿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症状之一,临床上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文章试从肾络瘀阻的形成及病理变化,探讨其与肾性血尿的关系。提出从肾络瘀阻辨治肾性血尿,尤其是顽固性血尿,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风络病证治述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中风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按脏腑辨证方法进行诊治,并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络病辨证方法可作为其有益的补充.中风病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病络病机,按络病辨证方法诊治中风病,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认为中风病络病辨证常见的证候有:风窜络脉证、痰阻络脉证、瘀阻络脉证、火扰脑络证、毒滞络脉证、水淫络脉证、络脉气血两虚证等.  相似文献   

16.
中风病发病阶段"毒损脑络"临床特征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从临床角度研究中风病"毒损脑络"的表征,探讨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并初步分析中风病毒损脑络的症状特征.方法 结合中风病发病前后的临床特点,参照风邪致病的临床特征表达,分析中风病发病前后非特征性症状和体征的特点和变化,以及相关症状的强度、范围和持续时间变化.探讨这些临床特征与毒损脑络的关联关系.结果 在症状层面,困倦感、头昏沉、反应迟钝、面色晦暗,食欲、睡眠、情绪的变化,舌象和脉象的变化,是需要关注的临床表征.结论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毒损脑络的临床表征有迹可寻.毒损脑络的临床表征,可能是相关症状、体征、症状的变化和理化指标的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17.
缪刺法是《黄帝内经》记载的一种针刺方法,有专门篇章论述,主要用于疼痛的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然后世医家对此少有阐发,作为针灸专业的学生,也很难从针灸教材掌握其内涵。现结合笔者临床跟师心得,从缪刺法概念、病因病位、适应症、中医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论述,归纳总结《内经》缪刺法治疗疾病范畴,并列举了吾师符文彬教授临床应用"缪刺"法的治病奇验。  相似文献   

18.
络病理论源远流长,从《黄帝内经》中的"络"及"络脉"概念,到清代叶天士根据络脉的病变首次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理论,继而90年代提出"络病理论",到许多专家学者又相继从现代实验角度具体研究络病的现代机理。文章从传统头痛络病机制和现代实验研究进展探讨络病理论与头痛病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从大包穴分出,浅出于渊腋穴下三寸处,散布于胸胁部。它的病变,实证为全身皆痛,虚证为周身骨节都松弛无力。足太阴脾之络,名曰公孙,即从公孙穴处,由足太阴经脉分出。在第一跖趾关节,后一寸(公孙)处分出后,走向足阳明经脉;另一支则沿同名经脉浅层上行直络于肠胃。十五络脉既有脾之大络,又有足太阴脾之络,本文通过分析脾之大络与脾之络的关系,分析其临床运用,为临床诊断治疗脾胃疾病及全身痛症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络脉、病络与络病”的思考与求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络脉是气络、血络和络脉缠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从络脉、病络到络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称为“络脉为病”,络脉为病出现动风征象称之“络风内动”。络风内动是“病络”的表达形式,包括络虚动风、热毒生风及外风引动3种。络风内动术语本身体现出络脉形质的易变性,络风内动与肝风内动含义既有交叉又有区别。目前,络风内动理论已用于经皮冠状动脉治疗术后、心衰急性发作或心肾综合征、快速性心律失常。以络风内动理论指导多种疑难或急危病证诊治的研究将成为中医药科研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