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证素辨证"思想的启迪下,从中医原创思维和传统辨证方法出发,以中医教材已被大家公认的症状体征为标准,制定新的准确、简洁、明了的辨证"证素"判断指标,使之更为规范、实用,该"证素"辨证指标分为病位证素、病因证素、病因证素、病势证素4个方面.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有效提高科研特别是临床的辨证水平.  相似文献   

2.
贝叶斯网络在中医证素辨证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中医学所说的“证”是一个非线性的开放复杂系统。中医的“辨证”属于认知科学、思维科学。在揭示辨证原理与规律的基础上,构建以证素为核心的辨证新体系,是统一辨证方法,提高辨证水平的需要。采用经验建模与计算建模相结合,将贝叶斯网络用于中医辨证诊断数据中症状与证素间隶属关系、证素之间组合关系的研究,运算结果表明其与中医专家经验有很高的吻合性。贝叶斯网络是对辨证进行信息挖掘处理的一种较好方法,但仍未能全面反映中医辨证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构建"证素辨证"新体系的意义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阐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证素”的概念,包括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以及证素辨证新体系的内容,指出该体系对发展中医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采用贝叶斯网络运算进行中医辨证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释了中医辨证思维规律与证素辨证体系的关系,简介了贝叶斯网络推理原理与网络构建,并以实际例子说明了中医证素辨证贝叶斯网络的运算规律。认为中医学所说的“证”,是对疾病中机体整体反应状态的阶段性病理本质概括。中医辨证的思维原理与规律是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由证素组合成证名。证候—证素—证名间形成极复杂的证素辨证体系。贝叶斯网络是用于不确定性推理、对信息进行挖掘处理的一种较好运算法。将其运用于中医证素辨证体系中症状与证素间隶属关系、证素之间组合关系的研究,结果与中医专家的经验有较高的吻合性。但贝叶斯网络仍未能全面反映中医辨证的思维能力。若能将证素辨证贝叶斯网络的人工建模与计算机建模相结合,综合先验信息和后验信息,并反复交叉而使之不断完善,则可提高其应用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中医证素辨证体系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辨证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过程,也是中医学习与实践的主要难点。朱文锋教授建立的“证素辨证体系”,为中医辨证在完备意义上的临床理解与应用开辟了一条捷径。本文依据朱教授新作《证素辨证学》追溯了证与证素形成的历史特点,剖析了疾病在中西医两种理论体系下的结构性差异,从历史角度解读“证素辨证体系”的合理性,并简述了该体系对中医临床辨证规范的意义和贡献。  相似文献   

6.
证素辨证是继承及整合、八纲、脏腑辨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的中医辨证思维规律,遵循中医学理论进行整体的综合评估。当前,围绝经期肥胖的中医诊断缺乏客观的标准和规范。对肥胖的相关研究均以"痰湿"为诊疗思路,将中医理论与证素辨证相结合认为围绝经期的病机与痰湿、气滞、气虚、脾、肝、肾证素相关。  相似文献   

7.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主要特色,但是由于传统的辨证论治体系中各种辨证方法很难"求同存异",对于"证本质"的研究很难"以偏概全",临床惯用辨病论治替代辨证论治等弊端,限制了中医辨证学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朱文锋教授创造性地提出了证素辨证体系,该体系通过全面收集内、外、妇、儿科等临床常见证候,并使之规范化和数量化,明确了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两大基本辨证要素。证素辨证思想体系是发展数字中医药的基础,是沟通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键理论。本文结合证素辨证体系思想,提出了构建数字中医药创新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对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证素辨证研究实验平台构建的基本思路、方法以及相关技术的研究,表达了以"证候-证素-证型辨证统一体系"为切入点开展中医诊断研究的可达到的目标,为科学深入地开展中医诊断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微观辨证"的产生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观辨证"概念的提出是中医临床诊治、循证医学发展和中医证候学发展的需要."微观辨证"产生的可能性是由于中西医结合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微观辨证"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微观辨证"的发展尚存在一些问题,诸如:中医证候尚未规范化、微观指标单一性与整体性的矛盾、微观指标与证候对应的非特异性、疾病对"微观辨证"产生的影响、"证"本质研究与临床治疗脱节等.并提出"证"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过程,由若干相关的主、客观指标组成,这些客观指标应包括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中"病"是广义层次上的"证",该书之"病"与"证"属于中医证的范畴,两者无本质区别。其三阳三阴辨证是贯穿《伤寒论》的主线,而绝大多数条文以汤证命名,缺乏具体明确的证型名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对条文全面系统的理解与掌握。应用该书辨证体系的实质,试从"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组成证名"的证素辨证对三阳三阴病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辨证体系的结构和计量诊断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证”是对病变中机体整体反应状态的阶段性病理本质概括。辨证思维的过程有“根据证候,辨别证素,组成证名”三个台阶。证候与证素之间、证素与证名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双层网状关系。辨证体系应围绕证素閾值进行定量刻画。采用双层频权剪叉算法,可获得准确的辨证系数;用加权求和浮动閾值运算进行判断,能实现准确的辨证。  相似文献   

12.
方证辨证是一种临床诊疗思维方法,其思想起源于《伤寒杂病论》。在其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后世医家的重视和深入研究。本文从方证理论的思想来源,方证辨证与方证相关的区别,以及方证辨证与其他8种辨证方法相比的优越性等方面入手,对这一辨证方法的提出和发展作出了初步分析。方证辨证有别于方证相关,集辨证与论治于一体,是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中最直接的方法,方证辨证是方证与病证的相对应,强调抓主证的重要性。作为一种新的学术观点,方证辨证法在临床辨病中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证候是中医认识疾病和临床诊疗的核心,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由于证候具有整体性、非线性、动态性以及"不确定性"或"人为因素"等复杂性特征,使得基于整体论、系统论及控制论的"专家系统"成为中医证候复杂性研究的首要手段。并进一步运用还原论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上而下"的系统整合和集成,实现对中医证候复杂系统的控制。同时,利用动态模型探索复杂系统的关键特征,在整体观的指导下实现还原论、整体论和系统论的有机融合。基于上述思路,建立基于症候/证候分析、证素提取、证候辨识与分类以及标志物发现等中医证候的评价方法就成为中医证候复杂性研究的重要途径。此外,基于方证相应的中医用药特点,建立面向中医证候及中药复方疗效评价的新方法也是中医证候复杂性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运用因子分析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证候要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证候要素,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前瞻性观察方案,按统一的诊断、纳入、排除标准,选取高血压病患者428例,观察中医四诊信息,通过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统计方法,提取证候要素.结果 因子分析结果得出26个公因子(证候要素),对428例患者证候要素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血瘀占17.5%、阴虚、热...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视频终端(visual display terminal,VDT)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视频终端综合征92例。结果:临床治愈61例,有效20例,治愈率66.3%,总有效率88%。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视频终端综合征具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从辨证论治术语的提出,分析了辨证论治体系的发展现状,并着重讨论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研究进展和“微观辨证”“证素”辨证等新辨证方法的产生;指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宏观辨证开始出现其局限性,而通过病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以寻求中医“证”的共性与个性指征,并建立以证候多维靶点为目标的中医辨证论治新体系便成为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回顾了构建以病机十三条为核心的病机辨证体系的初衷,强调辨证论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把握病机,病机理论是全部中医理论的核心。病机十三条是以《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为基础,融合后世医家病机理论而成。提出以病机十三条为核心构建病机辨证新体系,使现有各种传统辨证方法得以融会贯通,充实、完善与发展了中医病机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眩晕患者的中医辨证护理疗效。方法:将8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辨证施护观察组和西医常规护理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中医辨证的结果给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中医辨证施护组有效率95%,常规护理组有效率72.5%,两组护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眩晕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证素气血阴阳虚的证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素",即辨证的基本要素,是根据中医学理论而提炼出的具体诊断单元,每一证素都有相应的特征证候。本文通过流行病学、文献资料调查和频权剪叉数据处理,准确提取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常见虚性证素的特征性证候,明确了各证候对虚性证素判断的权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