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讨论年龄、性别因素与胃癌的发病和临床病理学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586例胃癌患者的手术后病理学资料,比较分析不同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及临床病理学差异。结果:胃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51-60岁为高峰年龄段,40岁以下女性发病多于男性,40岁以上则相反。40岁以下胃癌患者的组织学类型大多为分化较差的低分化腺癌或者印戒细胞癌(63%-89%),40岁以上的患者中分化腺癌的比例逐渐增高,男性尤其明显;低分化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是各年龄段女性胃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结论:不同性别、年龄组胃癌患者具有不同的发病状况和组织学类型。  相似文献   

2.
985例进展期胃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曼  王秀杰 《黑龙江医学》2009,33(10):748-751
目的分析进展期胃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探讨各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1-01~2004-12间,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为进展期胃癌的患者,对其按年龄、性别、发病部位、胃镜分型、病理及并发症进行分组,对各因素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各因素之间相关性。结果4年来,检出进展期胃癌患者,平均57.97岁,年龄按从小到大分段,检出率分别为0.61%、5.99%、17.15%、28.73%、28.32%、16.35%、2.84%,70岁之前随年龄的增长检出率呈近似直线上升,之后呈直线下降。男女之比为2.49∶1.0。胃镜分型以Ⅱ型、Ⅲ型为主。发病部位以贲门胃底部、胃窦部为主。年龄与性别、胃镜分型、发病部位间存在相关性,性别与发病部位,发病部位与胃镜分型间存在相关性。各因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的发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胃癌分型间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40 a间贲门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1974-2013年确诊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 adenocarcinoma,GCA)资料,按确诊时间分层比较不同时间段贲门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40 a间贲门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40 a间中国GCA发病以男性为主,并呈逐渐上升趋势,中位发病年龄段推迟至60~69岁。肿瘤部位主要集中在贲门部,但贲门胃体底部肿瘤的发病率逐渐增加。40 a间中国GCA患者确诊时肿瘤大小逐渐缩小;大体类型以溃疡型为主,但早期肿瘤大体类型逐渐增多,弥漫浸润型明显减少;分化程度逐渐趋于低分化;浸润程度逐渐趋于浸润全层,但浸润黏膜下层以内所占比例也明显增加;淋巴结转移率逐渐提高。结论 40 a间男性、60岁以上、贲门胃体底部肿瘤、肿瘤长径<6 cm、早期肿瘤大体类型和溃疡型、淋巴结阳性患者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肿瘤的高发年龄推迟;主要分化程度由中分化向低分化转移;浸润程度由浸润肌层向两极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将本院1997年~2002年间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520例分成小于40岁的青年组及大于40岁的患病组;从两组胃癌发病率、好发部位,病理分型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胃癌的病变好发部位、病理分型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年龄>40岁的患病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年龄<40岁的青年组正好相反。②年龄>40岁胃病患者以贲门胃底多发,并以分化较好的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为主,年龄<40岁的患者以胃体多发,而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等差分化癌为主。  相似文献   

5.
宁城与天津地区胃癌发病现状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孟建英  王新允 《河北医学》2002,8(12):1063-1065
目的 :分析两地区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发展趋势。方法 :收集 1991年至 2 0 0 0年十年间检出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 ,对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好发部位、组织学类型进行比较分析 ,并对近 10年胃癌发病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作出探讨性分析。结果 :宁城与天津地区发病年龄无显著性差异(X2 =5 .82 8,P >0 .1)。高发年龄组为 6 0~ 6 9岁 ,男性多于女性 ,男女之比为 3.4 9:1。发病部位均以胃窦多见。组织学分型均以腺癌最多。结论 :两地区胃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由中年向老年过渡。贲门胃底癌发病率增加  相似文献   

6.
进展期胃癌患者内镜病理特点与年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的内镜、病理特点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1999年10月至2008年6月间进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进展期胃癌患者267例,比较内镜、病理特点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胃癌的发生在70岁以前呈增加趋势,随后呈下降趋势.在不同年龄段肿瘤的发生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随着年龄增加病变部位有上移的趋势;内镜下Borrmann分期与年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04);青年、中年、老年组间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进展期胃癌的发病特点与患者的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癌发病与年龄及部位的关系.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十年间作胃镜患者8118例,对其中检出上消化道癌的165例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发病率与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以及发病部位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检出上消化道癌165例,占受检者总数的2.03%,较其它地区明显偏低,男女之比为2.67:1,男性发病率较女性为高.平均年龄49.25岁.男女均以40~59岁组为多,而女性在生育期(20~36岁)较男性更易患上消化道癌;男性则在老年期(60~77岁组)较女性更易患上消化道癌.小于19岁有2例胃癌.均发生在胃底贲门部和胃体(角)部.胃窦部癌在60~77岁组较胃底贲门癌为多.结论 与年龄越小,胃下部癌多见,年龄越大,胃上部癌多见的说法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8.
皖北地区812例食管癌流行病学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计皖北地区食管癌的发病现状及发生规律。方法2年间经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全部812例食管癌病例,依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进行构成比分析,对其病理学类型进行计数统计,分析其流行病学现状。结果61~70岁年龄段为发病高峰,占42.0%;71~80岁年龄段次之;≤50岁年龄段的中青年食管癌占总发病数的5.9%,男女之比为3.04:1。结论皖北地区为食管癌高发区,但中青年食管癌比率较低,发病高峰年龄亦明显后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将本院1997年~2002年间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520例分成小于40岁的青年组及大于40岁的患病组;从两组胃癌发病率、好发部位,病理分型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胃癌的病变好发部位、病理分型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年龄〉40岁的患病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年龄〈40岁的青年组正好相反。②年龄〉40岁胃病患者以贲门胃底多发,并以分化较好的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为主,年龄〈40岁的患者以胃体多发,而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等差分化癌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组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将本院1997年~2002年间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520例分成小于40岁的青年组及大于40岁的患病组;从两组胃癌发病率、好发部位,病理分型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胃癌的病变好发部位、病理分型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年龄〉40岁的患病组,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年龄〈40岁的青年组正好相反。②年龄〉40岁胃病患者以贲门胃底多发,并以分化较好的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为主,年龄〈40岁的患者以胃体多发,而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等差分化癌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