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崎病     
谢玉增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6):546-548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主要累及5岁以下婴儿及儿童。1942年首先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作描述,1967年又报道50例。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对本病做了诸多方面的研究。目前在美国、日本和我国,KD已取代风湿热成为儿科常见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本文就KD的诸多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     
川崎病又称急性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Acute febrile mucocutaneoulymphnode Syndrome M O L S),由川崎氏(1967)首先发现并命名。目前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球结膜充血、口唇潮红、杨莓舌及淋巴结肿大等。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亦可发病。 一、流行病学 据日本调查,从1968年起其发病率明显增加,至1982年止日本发病人数已超过3万  相似文献   

3.
川崎病     
本病于1967年由日本的川崎富作首次报道.近年来在欧美、朝鲜以及我国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相继有所报告。1980年我院小儿科曾发现一例。目前随着对本病认识的加深,似有日益增多的趋势。鉴于此,现将川崎富作的这一新作译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     
1968年,日本报告了川崎病(即:急性粘膜皮肤淋巴综合症),随后就成为日本的一种地方性疾病了。近15年内,共有2万病例,病死率为1%,此病虽然所有种族均可发生,但东方种族较多见。美国迄今发生750例,此病一般呈散发流行,但美国已发生了四起暴发流行,但其他国家却未出现此种情况。至于是否由于人与人接触传播。目前尚无任何事实可证实。发病多见于  相似文献   

5.
川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儿童、由免疫介导引起的急性血管炎综合征,主要累及中小动脉,特别是冠状动脉,可形成冠状动脉瘤或扩张,冠状动脉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目前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该病发病率已超过风湿热,成为儿童期后天性心脏病的首位病因。在世界范围内,川崎病发病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并可能存在遗传易患性,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和季节发病高峰,不同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存在明显的差异。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十分清楚,多种学说的深入研究,已取得了广泛的进展,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化及免疫损伤性血管炎是川崎病的显著特征,T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应答及细胞因子的级联放大效应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川崎病血管炎性损伤的基础。川崎病的诊断目前尚无特异的实验室诊断指标,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经过修订的诊断标准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心脏彩超检查对不完全KD的诊断起重要作用,但仍缺乏更为敏感的特征性诊断指标,不完全KD的早期诊断方法今后仍是儿科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剂量的IVIG(2 g/kg)合并使用阿斯匹林治疗已成为KD的标准治疗,能使冠状动脉扩张的发生率降至约5%。IVIG治疗无反应是并发冠脉瘤的高危因素,人们对它的认识和处理亦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6.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6,(2):153-155
<正>川崎病(KD)是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的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球结膜充血、唇及口腔黏膜改变、手足指端脱屑、皮疹、颈淋巴结肿大等,而血管炎的病理改变可累及小血管、中等肌性动脉及全身各个脏器,其中以冠状动脉损害最为突出.研究[1]结果显示,未给予及时诊断与治疗的KD患儿中约15%~30%发生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形成.流行病学调查[2]结果显示,KD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7.
川崎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学林  邵淑凤 《医学综述》2003,9(10):618-619
川崎病 (kawasakidisease ,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196 7年川崎首先报道 ,其属于一种急性发热性、多系统性的儿童疾病 ,目前病因不明 ,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 ,多侵犯冠状动脉 ,可形成冠状动脉瘤 ,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血栓 ,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 ,是本病死  相似文献   

8.
儿童川崎病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的以全身血管炎症为主要病变的自限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黏膜改变、多形性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眼球结膜充血和肢端改变等,其病理特点为广泛的中、小血管炎症,以心血管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川崎病患儿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5例丙种球蛋白治疗有效和3例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的川崎病病例及实验室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敏感型治疗前WBC、CRP、ESR、LDH较非敏感型明显降低(P〈0.05),Hb、ALB PLT明显升高(P〈0.05)。非敏感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WBC、CRP下降不明显,PLT、ESR、LDH明显下降(P〈0.05),Hb、ALB明显升高(P〈0.05);敏感型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WBC、CRP、PLT、ESR、LDH明显下降(P〈0.05).Hb、ALB明显升高(P〈0.05)。结论:WBC、CRP、LDH明显增高,Hb、ALB降低是川崎病患者对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不敏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完全型川崎病小儿的临床特征,以期早期诊疗,改善预后。方法:分析从2009年1月-2012年4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不完全型川崎病及典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其在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58例不完全型川崎病患儿与50例典型川崎病患儿相比,性别与年龄分布无明显差异。不完全型川崎病患儿诊断指标中的症状发生率如结膜充血、多形性皮疹、淋巴结肿大、手足肿胀、脱皮、唇干裂明显低于典型川崎病组患儿(P<0.01)。两组患儿疾病诊断时距起病的时间分别为(7.8±2.0)和(7.3±2.2)d(P=0.188)。实验室检查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扩张比例在不完全型川崎病组为34.5%,在典型川崎病组为22.0%(P=0.153)。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在两组中无明显差别(P=0.449)。结论:不完全型川崎病患儿主要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典型川崎病患儿,在冠脉损害以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方面与典型川崎病患儿相比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小儿川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小儿川崎病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15例川崎病患者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病以发热、粘膜炎、皮疹、颈淋巴结肿大和肢端改变为其临床特征。本组早期误诊率高达70%。结论:本病需与化脓性淋巴结炎、传染属于单核细胞增多症、猩红热、风湿热等鉴别。主要用口服阿斯匹林及静脉注射丙种蛋白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患儿,女,8个月,主因"低热1周,加重伴皮疹2天"入院.1周前无诱因出现发热,呈持续性,体温波动于37.5~38.2℃之间,无寒战、呕吐、抽搐.伴轻咳,无气紧、咯血.第5天出现发热加重,热度达38.8℃,伴见双足心皮肤见小疱疹,食欲精神渐差,稍易惊,二便正常.同期当地有"手足口病"流行.体格检查:体温38.5℃,脉搏146次/min,呼吸36次/min,体质量7 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烦躁.双足心皮肤见几个小疱疹,周边见炎性红晕.双手心、躯干、四肢皮肤无皮疹.全身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洁不肿大.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结膜无充血.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分析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住院治疗的102例川崎病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反应组相比,无反应组患儿总发热天数明显延长,冠状动脉病变、心电图ST-T段改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治疗前ST-T段改变和发热天数较长是发生IVIG无反应的危险因素.结论 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较IVIG反应型川崎病发热时间延长,更易发生冠状动脉病变及心电图ST-T段改变.治疗前ST-T段改变和发热天数较长的患儿发生IVIG无反应的可能性更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在我国已经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最常见病因之一。迄今为止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且其临床治疗尚无特异性疗法。目前临床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其所致的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症,以及预防冠状动脉损伤、防治冠状动脉瘤形成和血栓性栓塞。现就具体的治疗方案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16.
佟丽 《中国厂矿医学》2006,19(2):176-177
川崎病是1种迄今原因不明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全身性血管炎,主要侵犯大中血管,其中冠状动脉血管炎引起的冠脉瘤和冠脉狭窄最为严重,可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和猝死。自1967年川崎富作医生报告以来,世界各地均有报道。经过近40年的研究,其流行病学、预防、诊断及治疗方面均有许多新的进展。1病因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从流行病学调查川崎病主要发生在日本和北美。发病率以冬季为主。2岁以下儿童多见,男孩比例高而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国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心脏并发症较多。川崎病的发病年龄80%<5岁,90%<8岁。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完全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诊断为K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不完全型KD患者32例,占29%。与KD相比较,不完全型KD患者年龄更小,诊断延迟,主要临床表现较少,冠脉扩张发生率高(P<0.05)。结论:不完全型KD和典型KD有相似的临床特征,易贻误治疗,加大了冠脉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李萍  于小靓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8):518-519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清的自限性血管炎性综合征,以发热、皮疹、皮肤黏膜病损、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征,常导致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损害。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婴幼儿发病多。本病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易感者感染病原后触发的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19.
1961年,日本小儿科医师川崎富作接诊一例发热,全身不定形皮疹,眼球结膜充血及口唇、口腔粘膜弥漫性发红,颈部淋巴腺肿大,掌蹠红斑、手脚硬性浮肿、恢复期指趾端膜样脱屑的患儿。之后,类似患儿逐年增多,1967年,他报道了“伴有指趾特异性脱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不完全川崎病(IKD)和典型川崎病(CKD)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2014年12月在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住院的121例川崎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CKD 90例和IKD 31例,比较2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的疗效。结果2组患者性别及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KD组比较,IKD组患者发热时间显著延长(t=3.824,P<0.01),双球结膜充血、多形性皮疹及非化脓性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降低(x~2=14.385、10.841、17.026,P<0.01);2组患者口腔黏膜改变、四肢末梢变化的发生率、WBC、NE%、PLT、CRP、ESR、Hb、Alb、ALT及CK-M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冠状动脉损害(CAL)及丙种球蛋白(1VIG)无反应的发生率均较CKD组升高(P<0.01),2组患者冠状动脉瘤及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KD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与CKD患者无明显差异,CAL及IVIG无反应的发生率较CKD高,临床医生应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心脏影像学检查,及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