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疗效初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疗效。方法 自 2 0 0 3年以来 ,采用膜部VSD封堵器对 5例膜周部VSD患者进行封堵治疗 ,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提示VSD直径 4~ 10mm。所有患者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超声、心电图、胸片随访评价。结果  5例患者封堵器置入全部成功 ,术后无残余分流、溶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中无封堵器移位、脱落以及瓣膜损伤等。结论 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近、中期效果良好 ,我们将进一步观察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应用膜周部室隔封堵器关闭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的应用价值。方法 膜周部VSD 15例,年龄3~14岁(平均5 .5岁) ,应用TTE在术前显示VSD大小及其边缘的解剖特点,术中指导封堵器的放置,术后评价疗效。结果 TTE测量缺损大小3.0~8.0mm (平均4 .6mm) ,与造影结果具有良好相关性(r =0 .75 88,P <0 .0 5 ) ;缺损距三尖瓣和主动脉瓣附着点均在3mm以上。在TTE监测下进行封堵术,封堵成功率93.3% (14 / 15 ,) ,其中包括5例合并假性室隔瘤形成者。封堵术后3例出现微量残余分流,2 4小时消失。随访1个月~1年(平均7.9个月) ,未发现封堵器移位和残余分流。结论 室隔封堵器用于经导管关闭儿童膜周部VSD效果良好,TTE在病例筛选、封堵器选择和放置以及在术后进行疗效评估及随访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新型Amplatzer偏心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perimembraneventricularseptaldefect,PMVSD)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19例PMVSD患者均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确诊 ,术中经左心室造影明确缺损直径为 3 -10mm ,平均 5 .8mm ,经左心系统、室间隔缺损处、右心系统建立导丝轨道 ,沿导丝经输送鞘管送直径 6-12mm(平均 8mm)的Amplatzer封堵器至缺损处行封堵 ;术后 2 4h、1月、3月、6月和 12月分别行经胸超声及X线检查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全组技术成功率 10 0 % ,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全部患者封堵后无一例存在残余分流 ,术后即刻完全封堵率 10 0 % ,术后 2 4h、1月、3月、6月和 12月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 ,X线检查全部显示肺血减少 ,心胸比例不同程度缩小。 1例患者术后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1个月后随访时消失。结论 经导管置入新型Amplatzer偏心性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PMVSD是一种安全 ,成功率高、近期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 ,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引导国产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缺损(VSD)术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36例VSD患者于大血管短轴切面、胸骨旁心尖五腔切面及非标准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观察VSD的大小及形态。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36例单纯膜部或膜周部VSD患者,超声测量VSD大小(舒张期)1.2mm~18mm(7.5±5.8)mm,封堵器大小4mm~22mm(8.5±3.7)mm,封堵术后,CDFI显示99%(33例)无残余分流,0.08%(3例)有少量残余分流,左房、左室及肺动脉明显缩小。结论: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对膜部或膜周型VSD能准确放置,对术前病例选择,封堵术指征的选择,术后残余分流的检测,血流动力学的评价以及随访观察等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行经导管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56例,经胸超声心动图用于封堵术前患者的筛选,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和监测以及术后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的随访。结果:①54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室间隔缺损(VSD)封堵。术前超声检查显示VSD最大直径为9.7mm,最小为2.6mm,平均4.89±0.92mm,术中X线左心室造影显示分别为10.8mm、2.0mm,平均5.22±0.91mm,超声测值与造影测值间无明显差异;VSD残端距主动脉瓣距离:超声测值小于X线测值(3.13±1.32mmvs5.84±1.71mm),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封堵术后即刻超声检查可见5例存在残余分流,其中2例1周后残余分流消失,2例1个月后残余分流消失,另1例6个月后虽仍有少量残余分流,但分流速度小于200cm/s,且未见溶血等并发症;术后1周内复查示左室内径明显缩小及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增快(P<0.05)。结论:超声检查有利于术前选择合适的VSD封堵术患者,术中引导封堵器的放置,术后检测有无残余分流,对了解心脏结构、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罗俊  唐炯  蔡琳  王伟  彭瑛  程亚沙  何川  邓晓琦  熊峰  燕纯伯 《西部医学》2007,19(3):379-380,382
目的评价国产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前景。方法选择22例VSD患者(男12例,女10例,年龄7-40岁),其中伴膜部瘤者有1例,VSD直径(3.5-8.9mm)。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X线影像指导下,经鞘管应用合适的国产Amplatzer封堵伞进行封堵,术后应用超声心动图观察疗效。结果在对患者1年的随访中,除1例有少量残余分流外,余未见残余分流,瓣膜反流程度无加重。结论应用国产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VSD操作简单,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安全,近期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patentductusarteriosus ,PDA)并评价其临床疗效。 方法  7例患者 ,女 2例 ,男 5例 ,年龄 2 .5~ 5 6岁 ,体重 10 .0~ 73 .5kg ,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术中行右心导管测压后 ,进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 ,以确定PDA的位置、形状及最窄直径。选择大于所测PDA最窄直径 3~ 6mm的封堵器 ,于透视下经输送鞘管将其封堵于PDA处。 10分钟后重复造影 ,若封堵器形状、位置满意 ,无或仅有微~少量残余分流时 ,可释放封堵器。术后 1周 ,1~ 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心血管摄片检查 ,观察残余分流情况、封堵器位置及心脏大小的变化。结果 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显示PDA均呈管型 ,PDA最窄直径平均为 5 .5± 3 .1mm ( 3 .0~ 11.8mm )。均有肺动脉高压 ,其中轻度 6例 ,重度 1例。 7例封堵器均放置成功。造影示 6例即刻完全封堵 ,1例有微量残余分流 ,此患者术后 18小时发生急性溶血 ,经内科保守治疗治愈 ,术后 1个月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示残余分流消失 ,随访 6个月 7例患者心脏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是一种方法简便 ,成功率高 ,近期疗效可靠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Amplatzer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和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膜部室间隔缺损,通过1-5个月的随访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6例室间隔膜部缺损患者,男5例,女11例;伴室间隔膜部瘤5例;3例使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监测,13例使用经体表超声心动图(TTE)监测;3例使用Amplatzer室间隔膜部封堵器,13例使用国产室间隔封堵器。术后72 h进行复查TTE,术后随访心电图、TTE、X线摄片,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使用hmplatzer室间隔膜部缺损封堵器及国产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即刻手术成功率为100%,封堵成功率为100%,无残余分流,对主动脉瓣和房室瓣无影响,无血管内溶血。5例伴有室间隔膜部瘤的患者成功封堵,术后次日1例出现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伴千扰性房室分离,经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后缓解。术后72 h复查TTE,均无残余分流,对主动脉瓣和房室瓣均无影响。经过1-5个月的随访,原有临床症状缓解,未发现发热、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临床表现,TTE显示封堵器位置稳定,室间隔水平无分流,对主动脉瓣和房室瓣无影响。结论室间隔膜部缺损边缘距离半月瓣3mm以上,直径10 mm以下,伴或不伴室间隔膜部瘤可以选择介入封堵治疗,经过随访初步认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前选择病例和术中及术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应用TTE检查,选择适合行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患者37例,其中20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10例膜周部型室间隔缺损(VSD),7例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封堵器选择大于TTE测值的2~4 mm。术中在X线和TTE监测下观察封堵器的释放过程。术后1天、1周、1个月及6个月应用TTE观察封堵伞有无脱落,房、室间隔及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心脏大小变化。结果:20例ASD封堵成功19例,10例VSD封堵成功10例,7例PDA封堵成功7例。术后1天复查,1例ASD患者有少量残余分流,1例VSD患者三尖瓣瓣下见少量返流,2例VSD封堵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随访1~6个月,均未发现有残余分流。结论:TTE在封堵术前选择合适病例,以及选择封堵器的大小,术中监测封堵器的位置是否准确,术后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疗效评价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评价其初步疗效。方法5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示ASD平均直径14.2mm(7~17mm),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示ASD平均直径13.4mm(6~17mm),术中用球囊测量ASD伸展径平均17.5mm(7.7~24mm)。患者均在透视及TEE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ASD。术后即刻、1天、1、3、6、12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检查,评价疗效。结果5例封堵器置入均获成功。1例术后随访6个月、3例随访12个月,均无残余分流、血栓栓塞;右室直径由术前的平均32.6mm减少到术后1个月的28.5mm、6个月的24.7mm、12个月的24.5mm。结论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是操作简便、患者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胸超声指引下经导管关闭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entricu lar septal defects,V 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9月至2005年12月,共89例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接受了经导管介入治疗。男47例,女42例;平均年龄(6.4±3.9)岁(1~18岁),体重(22±11)kg(9~78 kg)。其中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6例为外科术后V SD残余瘘(3例为法洛四联症术后V SD残余瘘,3例为V SD术后残余瘘)。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 iography,TTE)提示,V SD的平均直径(4.3±1.5)mm(2~8.5 mm)。所有患儿在X线透视及经胸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1、3、6、12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片随访评价。结果:85例患儿封堵器置入成功,技术成功率为95.5%。无死亡病例。术后即刻超声及造影显示,微量残余分流12例,9例微量残余分流于术后24h复查超声时消失,3例微量残余分流于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时消失。1例发生严重心律失常致抽搐,2例发生溶血,2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3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经激素治疗3~7d后均恢复正常。患儿接受了平均9个月的随访(1~36个月),随访中无封堵器移位,无瓣膜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介入方法关闭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近期效果良好。经胸超声心动图在指引小儿V SD介入封堵中可避免全身麻醉和气管插管,缩短手术时间,是完全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闭合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并总结其技术难点与临床策略。方法2005-12/2008-12月,采用国产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对37例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行封堵治疗,封堵术前常规行左室造影,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及透视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复查胸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结果37例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患者全部成功行封堵术,技术成功率100%。其中11例采用封堵瘤体法,26例采用封堵左室面破口法。术后即刻发生少量残余分流3例,3个月随访时消失。结论应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疗效可靠,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术中要根据假性膜部瘤型室间隔缺损的位置、形态、破口大小、数目等情况采用不同的封堵方法进行封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在治疗膜部瘤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的31例膜部瘤VSD患儿(男15例,女16例),年龄2~16(4.52±3.09)岁.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采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封堵膜部瘤VSD,术后即刻行左室造影、升主动脉造影及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封堵疗效.术后24 h和1、3、6个月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结果 所有患儿均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置入封堵器直径4~12(6.83±1.95)mm;封堵后15 min左室造影示即刻完全封堵28例,余2例于术后24 h、1例于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时分流消失,完全封堵率总计达100%;术后出现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例,24 h内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溶血、瓣膜返流、封堵器移位等严重术后并发症;介入封堵术前后经胸超声心动图各指标变化:封堵术后24 h,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均较术前减少(P<0.01),随访期间上述指标均进一步减少(P <0.01);左室短轴缩短率封堵术后24 h较术前减少(P<0.01),随访1个月复查时进一步减少(P<0.01),随访3、6个月时变化不明显(P >0.05);二尖瓣口流速E/A比值封堵术前后无显著变化,随访中变化亦不明显(P>0.05).结论 应用小腰大边型封堵器治疗膜部瘤VSD安全有效,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国产双盘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VSD)的远期随访效果。方法:分析2003年9月至2007年3月间应用国产双盘状封堵器治疗的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出院前、术后1、3、6、12个月和1、2、3年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胸部X片。结果:共有116例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患者接受封堵治疗,年龄2.5~48(18.6±9.2)岁,体重8~66(28.6±16.2)kg。术中心室造影测量VSD大小为2.3~15.7(6.90±2.76)mm。植入封堵器直径为4~20mm。116例中,112例患者封堵成功,成功率96.8%。术后3个月随访86例,6个月随访72例,1年随访62例,2年随访42例,3年随访26例。随访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112例封堵器位置良好,形态正常,无血栓形成。随访期间无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栓塞和溶血等并发症。结论:国产双盘状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治疗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近期和远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国产双盘闭合伞封闭膜部室间隔缺损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8例膜部VSD,其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5~28岁,平均年龄(13.8±5.6)岁;均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得VSD为(6.2±3.3)mm(3.6~10.6mm);术中左室造影测得VSD为(6.1±1.6)mm(4.1~10.0mm)。应用国产双盘闭合伞对上述病人经导管封闭。术中采用经胸超声监测闭合伞的释放。术后即刻、1周、1个月、3个月复查心电图、胸片、TTE。结果28例病人均一次封堵成功。其中1例超声及左室造影示少量云雾状分流,48h后复查UCG分流消大。另1例闭合伞释放后脱落,卡在右髂总动脉,再穿刺左股动脉建立轨道后封闭成功,脱落伞经手术取出;还有1例出现一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随访3个月无心律失常、无溶血、无栓塞、无心内膜炎,封闭伞位置良好,无分流,主动脉瓣及房室瓣未受影响。结论国产双盘闭合伞封闭膜部VSD近期疗效好、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非体外循环下经胸右室穿刺封堵治疗婴儿室间隔缺损(VSD)的经验.方法采用全麻下胸骨下段小切口经右心室穿刺封堵婴儿VSD 45例.男性27 例,女性18 例,年龄(7±4.6)月(3~12月),体质量(9±3.5)kg(4.5~12 kg);VSD均为膜部或膜周部,缺损直径4~8 mm.结果成功植入VSD封堵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食道超声引导下行单纯经股静脉路径封堵膜周型室间隔缺损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 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就诊的膜周型室间隔缺损患者26例,年龄3.2~6.0(4.3±0.7)岁, 体重15.0~19.5(16.7±1.4) kg,直径3.5~4.8(4.1±0.3) mm。患者均在食道超声引导下行单纯经股静脉路径封堵膜周型室间 隔缺损,封堵后以食道超声和经胸超声检查评价治疗效果。患者术后第1,3,6,12个月在门诊复查随访。结果:20 例患者在食道超声引导下成功完成经股静脉膜周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成功率76.9%。2例因建立轨道失败,4例因输 送鞘未能沿导丝通过室间隔缺损,均改经胸小切口,封堵成功。20例患者全部使用等边型室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 器直径为6.0~7.0(6.2±0.4) mm,手术操作时间为12.0~64.0(26.8±6.3) min,ICU滞留时间1.8~2.4(2.1±0.3) h,住院时间为 4.0~5.0(4.4±0.5) d。术后即刻微量残余分流3例,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且无外周血管损 伤、三尖瓣返流、心包填塞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随访第1个月时3例微量残余分流患者微量 残余分流消失,3例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患者恢复正常心律。所有患者未出现封堵器脱落、残余分流、心包积液、 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和主动脉瓣及三尖瓣返流等并发症。结论:食道超声引导下行单纯经股静脉封堵膜周型室 间隔缺损是可行的且安全有效的介入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在经胸超声心动图和X线透视下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ASD)、动脉导管未闭(PDA)和室间隔缺损(VSD)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共19例病人,其中房间隔缺损12例,动脉导管未闭5例,室间隔缺损2例,均在心脏超声和X线指引下用国产封堵器进行封堵.结果19例病人均封堵成功,术后超声显示无残余分流,术后1月、3月、半年复查,均未见残余分流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